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

李士元便算真拿下淮安城,憑他手下那幾百兵外加裹挾來的幾千河工,肯定站不住腳。

不提南邊,就北邊他的“老東家”金聲桓就能要他的命,更休說金聲桓北邊還有劉澤清、高傑、劉良佐他們這些餓虎,那一個個手底下最少也有兩三萬精兵的。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故而爲了保住淮安城這個立足地,李士元肯定需要“友軍”,或者說他需要大量炮灰。

即便這傢伙存了殺人放火再招安的心思,也總要讓自已的籌碼堆得高高,讓想要吞食他的那幫餓虎知道不好啃才行。

否則,誰瞧得上他這個“叛徒”?

那麼,以河工爲主力的淮軍自然會受到李士元的歡迎,如果陸四等人在姿態上放得低一些,表現出完全是被迫造反,根本沒什麼主張的樣子,這個李士元弄不好還會把自已當成各路河工大軍的“盟主”,就跟當年的高迎祥一般。

反之,淮安城內因爲不知外面情況,不知道到底是監河軍都造反,還是隻反了一部,這時候若有一支援軍出現,並且真和城外的叛軍打起來,那麼城內的官員肯定不會懷疑。

如此,就給了陸四從雙方之中漁利的空間,在雙方都對淮軍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只要夠狠,就一定能成爲最後的勝利者。

因爲,無論是助李攻淮安,還是助淮安攻李,淮軍都有入城的機會。一旦淮軍進城,局面的發展自然就由不得那兩家說了算了。

孫武進的這個建議可以說是切中淮安城與李士元的軟肋,看上去是陰謀,實際上卻是陽謀。

..........

“就這麼定了!”

陸四未有多想,果斷採納孫武進的建議,讓廣遠將正在編營的山陽縣幾個頭領叫了過來,告知他們官兵李士元部正在攻打淮安城的消息。

跟鹽城縣這幫人一樣,山陽縣那幫頭領也叫這個消息弄得一頭霧水,一個個困惑不解,不明白官兵怎麼也造反了。

“現在不是去探究李士元爲何造反的時候,我意立即組織數營人馬即刻前往淮安城,不知諸位以爲如何?”陸四不是以命令的口吻,而是以商量的語氣對山陽縣衆頭領說的。

陰陽先生王二詫異道:“陸兄弟,既然官兵狗咬狗,咱們還去淮安城幹什麼?不如等他們分出勝負再去,如此不省了我們好一把力氣?”

王二的話得到了山陽縣那幾個“營官”的附和,都說不如坐山觀虎鬥,待兩虎傷了一隻淮軍再動手也不遲。

這種想法是人之常情,有便宜不撈是王八蛋,但陸四卻不能撈這便宜。

“我們必須去淮安城,否則李士元若攻城失利轉走他處,我們再想取淮安就難了...諸位莫要忘記,我們淮軍沒有攻城器械,如果不能集合所有人的力量,我們怎麼破城!”

陸四的說法讓山陽縣這幫人又躊躇了。

事實上李士元既敢強攻淮安,那他手裡肯定有攻城器械。淮軍若是前去助戰,福建兵又真如孫武進所言不堪一擊,就有很大機率破城。

“一個個都尋思什麼呢!咱們都扯旗造反了,官兵也殺了一堆,現在連官兵自已都反了,你們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夏大軍被山陽縣這幾個頭領氣得將刀往桌上一拍,吐了口唾沫,“陸兄弟剛纔不是說的明白,不拿下淮安城,我們斷無活路!大夥等着叫官兵把咱們腦袋一個個的都砍了吧!”

“拿不下淮安城,我們叫什麼狗屁淮軍?”蔣魁悶聲說了句。

山陽縣的幾個人叫夏、陳說的不吭聲。

“是這麼個理,”

王二先生想了想,對那幾個人道:“餘先生走的時候交待過我,咱們淮軍現在就聽陸兄弟的,大傢伙不能有別的心思,一定要擰成一股繩,若不然一盤散沙的,你說朝東他要朝西,最後咱們就沒路走了。”

“二先生都這麼說了,那咱們就去吧,總不能白叫淮軍吧!”

說話的是山陽縣新編“海字營”的營官郭老四,此人是個鄉兵,和餘淮書是鄰居,算是餘淮書的親信。

“我沒意見!”

秦五說完看了其他幾個營官,這幾人見狀倒也爽快起來,都說按陸兄弟的意思來。

鹽城縣這邊的人肯定是沒意見的,陸四已經在他們心目中樹立威望,再說又關係自家活路,哪有那麼多廢話可言的。

雙方達成一致後,王二先生便問陸四:“那我們去幫造反的官兵攻城?”

“是否攻城,要見機行事。”

陸四搖搖頭,將孫武進的那個建議告訴了衆人。

“哎,這個主意好,兩條狗打架,咱們拎棍子先打死一條,回過頭來再把另一條打死,這淮安城不就是我們的了?”

秦五頗是興奮,他剛剛把自已的“秦字營”給編好,足有八百人,隊官、哨官都是他老家的人,全營上下對他秦五都很擁戴,這讓秦五很有成就感,並且也一下有了當官的感覺。

“陸兄弟既然有了主意,咱們就趕緊出發,是騾子是馬到了淮安城下不就知道了,到時候打起來,我風字營第一個打頭陣!”

風字營是陸四給起的名字。

陸四的意思必須有一兩支中堅營頭,關鍵時候要敢打敢衝,做爲全軍的主力使用,否則淮軍的營頭編得再多也是羣烏合之衆,真要碰上硬茬子,沒中堅營頭頂上去,肯定是一營接一營的崩。

如此,在陸四的授意下,程霖便將200多大刀隊員和100多降兵編進了風字營,此外就是竹篙隊員,全營總人數600人。除了降兵外都是經歷過清江埔和桃花塢血戰的,有那麼一股子血性,隊官、哨官人選也都是信得過的人。

武器配備也是最好,基本上都換了從官兵手中繳獲來的武器,穿的也都是官兵的衣服,乍一看這風字營跟官兵沒什麼兩樣,除了他們胳膊上的紅巾。

除了風字營外,夏大軍照陸四的意思編了林字營,全營總人數也是600人,除了200多新興場程霖的老鄉外,就是大刀隊員和降兵。武器半數是繳獲官兵的刀矛,半數是竹篙和鐵鍬和斧頭之類的。

其他鹽城縣的河工大致還能編七八個營左右,不過除了風字營和林字營外,陸四對其它營頭起什麼名並沒有過問。

程霖曾私下問陸四爲什麼以風、林二字命名,陸四告訴對方這是取自《孫子兵法》的典故。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此爲風林火山之精神,亦是我淮軍之精神。”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好的教育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四百七十八章 侯爺真天子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百章 打爆都督的莊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好的教育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四百七十八章 侯爺真天子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百章 打爆都督的莊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