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

四座皆驚。

成方當然不是故意這麼說,替自己的東主臉上貼金,和裕升的早做準備當然不是沒有原因和理由,只是這些理由說出來,委實叫人感覺震驚。

恐怕連王化貞本人,到現在也說不出來廣寧之敗到底敗在哪裡了。

張瀚的話,甚至很多廟堂裡的文官們都根本想不到,甚至聽到了也理解不了。

很多文官,對戰爭完全是想當然的狀態,所謂仁義之師所向無敵是一種論調,所謂內修政治外討韃虜又是另一種說法,更多的就是王化貞那樣的文官,所謂奴騎有六萬,我亦有六萬,虜兵有不少是吧,旗丁,而我其實不止六萬,更是幾乎都是戰兵,會戰之勢一成,王師堂堂正正出擊,豈不就是碾壓建虜?

歷次慘敗,從袁應泰到王化貞,都是這種理想化產物的失敗者。

到現在又是爲之一變,所謂女真滿萬不可敵,一方面是建虜自己有意宣揚,另一方面就是大明這邊失去了信心和底氣,很多人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

張瀚的叫人震驚之處是他的角度並不是從戰術上,而是在王化貞的整體戰略上很清晰的找到了必敗的原因,並且堅信自己的論斷,還提前做出了準備,光是從這一點來說,在場的長於軍事政略的幕僚們已經感覺自己遠遠不及。

就算是孫承宗,此時的心態也極爲複雜。

張瀚並無功名,雖然是書香子弟,畢竟也就是武夫和商人,這樣的身份在文官眼裡是天生的粗鄙無義之人,結果張瀚在戰略的眼光上明顯把大半的文官碾壓,事實上就算是半年前的孫承宗也沒想到廣寧會敗的這麼慘!

房中寂寂無聲,成方卻又接着道:“我們東主說他一個大同鎮的衛指揮,若不是在遼鎮這裡有生意,斷然不能多做這些事,往下去當然是朝廷的事,我們可以固守待援,也能用和裕升的車馬向十三山運用軍資,然而朝廷需要給付銀兩,一切按規矩辦,和裕升在十三山能做的就是這些了。”

剛剛說話的幕僚聞言十分不滿的道:“你們張東主把自己當什麼了,沒他這個張屠戶咱們就要吃帶毛豬?”

成方微笑道:“先生容稟,在下只知道十三山若不是我家東主的一番佈置,現在就已經斷糧,只能冒險突圍,或是內亂,現今十餘萬軍民的性命還在,先生只視我家東主爲區區一屠戶麼?”

“好了,”孫承宗沉着臉道:“你先下去吧,你們皆是義士,不過亦不可挾功自傲,否則就是自誤。再者,確實往下去戰和大計,皆有朝廷總之,諸位義士若是能繼續提供消息,或是與虜騎交戰,這是最好不過了。”

成方躬了身道:“閣部大人放心,我等一直在操練壯丁,弓手亦不少,我等從寧遠回去後,就會帶着壯丁與迫近十三山的虜騎交戰,以在朝廷大軍出征時配合大軍。”

孫承宗有些意外的道:“怎麼,你還要回去?”

“自然要回去。”成方道:“山裡還等着我等帶回這邊的訊息,若是不回,豈不是叫山中諸人失望。”

孫承宗這時才深深看了成方一眼,在其身後是楊義和周青等人,各人臉上都是一臉的從容,顯然也都是要和成方一起再回十三山。

“來!”孫承宗道:“替我準備牛酒,替這些義士餞行!”

待成方等人領了孫承宗賜給的白銀,飽用牛肉和烈酒,但仍然神智清明的離開之後,孫承宗在書房之內換了一身天青色的道袍,除去烏紗帽,換上一頂純陽巾,他的衣袍十分瀟灑閒適,臉上的表情卻是有些凝重,他向等候多時的茅元儀道:“止生,這個張瀚不是凡品,我現在有些後悔,應該堅持一定要到宣大看一看。”

茅元儀一臉複雜的道:“我見過張瀚的一些部下,一個個都是和剛剛的那個成方一樣,都是十分的精明強幹,這人是怎麼把這些人羅致在手下的。”

“倒不是這麼說,”孫承宗道:“應該是得問,這人是怎麼把一些平常的人調教成現在這般模樣的?”

看到茅元儀疑惑的眼神,孫承宗微笑道:“那個李國賓,原本只是一個尋常的掮客,專門在勳貴門下奔走,和大商家打交道,賺一些辛苦銀子,你看他現在怎樣?京師官場,文官數千員,還有勳貴,太監,武臣,他最少能認得十之七八,或是十之七八的人認得他,知道他。這是了不起的人脈,張瀚這一次能順利過了彈劾這一關,李國賓在京師奔走呼籲,其功也是不小的。”

茅元儀笑道:“歸根結底,還是王心一的奏摺出了事。”

他又納悶道:“王心一這人十分精明,怎麼會犯這種錯?我聽說楊大洪他們十分惱火,未必就會這麼算了。”

提起京城這些事,孫承宗就是眉頭緊皺。

現在東林黨和閹黨互相爭鬥的大勢已成,自萬曆之後,大明的黨爭越發與政務上的爭執無關了,就象當年徐階鬥嚴嵩,主要原因還是兩人的政治理念不同,張居正鬥高拱,也是因爲和高拱在施政理念上差異很大。

現在的黨爭,已經不是張居正和高拱那種水準的政治家間的爭鬥,而是徹底的黨爭了。

儘管孫承宗不想承認這一點,但這就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只能希望他們收斂一些吧。”孫承宗頗爲無奈的說道。

“魏閹他們,估計這一次反而會主動出手。”茅元儀道:“咱們在遼鎮這邊,反而是躲開了漩渦中心了。”

孫承宗也是這樣想的,不過也就是茅元儀和他的關係能當面這麼說,而且他還會輕輕的點頭,表示同意。

“止生一會替我擬奏吧。”孫承宗態度磊落的道:“向皇上陳明現在不必用兵的原委,待明春時集結車隊和大軍,十三山自己亦會出兵,到時候要做的只是打通糧道,山上只要送幾萬石糧,就是對東虜的有效牽制,所謂以遼民守遼土,不過如此了。”

茅元儀默默點頭,轉身就要離開,這時孫承宗嘆息一聲,接着道:“止生也要寫明和裕升的功勞,同時點明需要朝廷花費銀兩僱傭其特有的大車,張瀚這人雖然我看不透,也感覺有些危險,但他爲國家做事也是實實在在擺在這裡”

茅元儀的感覺很複雜,張瀚擺脫了彈劾的危機,茅元儀也等於打這事裡脫了身,而這時孫承宗又在奏摺裡言明和裕升之功,這對茅元儀更是利好的消息,就算將來有所反覆,只要有孫承宗的這封奏摺,茅元儀也不會受到太大的牽連,他的心情複雜之處就是感覺張瀚太過厲害,不知道此人將來會走到何等地步,懷着這種複雜的心情,茅元儀回到自己的住處,叫書僮研墨點燈,開始書寫這封十分重要的奏摺。

張瀚抵達京師已經是第五天。

這幾天他查看京師的業務,並且和一些份量足夠的大商家見面,同時還宴請了一些工部的官員,和裕升的生鐵供給工部是一項極大的利好,閩鐵的地盤被搶了下來,一些閩籍的官員爲之不滿,好在他們的力量不強,而且並不心齊,張瀚這一次也走訪了一些有份量的福建籍的官員,送了一些儀金,在城中幾家大酒樓宴請了他們,算是把這一點小小的不滿給平息了。

工部用鐵是一塊硬牌子,可能對普通的百姓來說只要看着好就行,對商家來說,靈丘出產的和裕升生鐵能夠在北方迅速行銷,主要還是因爲搶下了閩鐵的份額,這對福建的那些鐵場來說不是好消息,他們失去了相當大的市場,但這些閩鐵商人毫無辦法可言,有一些閩鐵商人曾經到京師來打聽此事,知道張瀚的能量和背景後,也就只能搖頭放棄了。

等待的時候叫人感覺焦燥,特別是還不知道北虜的動向,和裕升的塘馬傳騎是每天都送新的塘報來,不過草原上的情報並不多,主要還是傳遞有麻煩,只是東西兩路的情況較多,不過在孫敬亭和李慎明的分頭主持下,這兩路的情形越來越順利,幾乎快把外圍肅清,最受關注的是集寧堡那邊,反而是消息最不通暢的地方。

第四天時,張瀚得知了一個叫他有些意外的消息,麻承恩上奏自請移鎮,經過彈劾風波後,雖然張瀚清脫了不少罪名,但舉朝上下也知道他在宣大地方的能量和實力,麻承恩和鄭國昌也沒有辦法擺脫張瀚盟友的形象,麻承恩自請調鎮,絕對是叫朝廷少了很多爲難,不需要費太多的腦子就解決了必須解決的麻煩。

麻承恩被調任到延綏,他被允許帶走自己的內丁和相當數量的邊軍部屬,也可以帶走自己的直屬將領,這也是大明調鎮的慣例,在嘉靖年間有一個總兵調鎮,直接帶了五千內丁上任,麻承恩可能會帶走兩三千人的精銳,這對大同鎮來說是個損失,不過從延綏調任過來的杜文煥會填補上空缺,對大同的防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鐵漢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髒活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八十四章 礦工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一千九十七章 走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五百二十三章 積重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衰朽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七百一十章 下山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九百四十九 求懇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第四百七十五章 突騎第二百零九章 方陣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總督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掌旗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九百五十章 廢都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三百三十四章 楊漣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行糧引子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年邁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一百零一章 狹道相逢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放心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九百七十三章 回報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臺北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營(昨天是三十九)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選邊第一千八十二章 重騎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火焰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臥榻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寄望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四百零二章 誅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鐵漢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髒活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八十四章 礦工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一千九十七章 走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五百二十三章 積重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衰朽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七百一十章 下山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九百四十九 求懇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第四百七十五章 突騎第二百零九章 方陣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總督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掌旗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九百五十章 廢都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三百三十四章 楊漣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行糧引子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年邁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一百零一章 狹道相逢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放心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九百七十三章 回報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臺北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營(昨天是三十九)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選邊第一千八十二章 重騎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火焰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臥榻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寄望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四百零二章 誅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