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

由於是倉促做出的決定,這一次小規模的會戰準備工作也十分的急促。

辰時過後,早晨九點左右,一千一百人左右的騎兵隊伍沿着舊官道和田野向前方前行,幾十匹戰馬飛馳在前,這是主力之前的架樑馬,主要的工作就是偵察,驅走敵人哨騎,進行小規模的前哨騎兵站,幫助主力獲得有利的地形展開等等。

在這樣的冬季,幾條小河都結冰了,田野早就荒蕪,只殘留着一些淺淺的溝壟,由於長期耕作,田畝之上的土地都比較鬆軟,結塊之後也很輕鬆的被戰馬踩開,積雪不深,沒不過馬蹄,這場行軍的速度也因此很快。

當然也有現實的考量,身後還有幾千虎視眈眈的十三山團練,雖然不是正式的明軍,威脅可是比明軍大的多了。

在午前時分,終於出現了大股大股的明軍騎兵,同時果然開始爆發了小規模騎兵戰。

女真人的指揮將領是一個梅勒額真,經驗相當豐富,他沒有一下子投入太多兵力,而是視乎戰場的情形時不時的加派幾十或上百戰兵,往那些敢於抵抗的明軍騎兵的陣列處突過去。

曹振彥在此時接到了命令,他奉命去配合兩個女真牛錄,和半個牛錄的蒙古人一起配合,從兩翼夾擊過去,那邊有三四百人的明軍騎兵,正在廣闊的黑土地上與女真人兜圈子,雙方不停的射出弓箭和投擲兵器,明軍的三眼銃也不斷的在打放着。

曹振彥看到有好幾面將旗,他是明軍的世家出身,很輕鬆的認出有一面參將旗和兩面遊擊旗,這說明隊伍中應該有百人以上的家丁,這可能也是爆發騎兵戰的原由……從這兩天的情形來看,普通的明軍鐵騎營的騎兵雖然裝備很好,但幾乎是毫無戰鬥經驗,也沒有太強的戰鬥意志來進行激烈的騎兵戰,所以在後金兵接近時,明軍騎兵就慌亂的後撤,眼前的騎兵戰相當激烈,嗯,最少在短時間內看起來是如此。

兩支五十多人的隊伍分別從左右兩側出擊,飛速向前逼近着。

不出預料之外的就是明軍主陣中響起號炮聲,在砰砰的炮聲中對面也有兩支數百人的騎兵從主陣營地裡飛馳而出。

更多的明軍還是在亂哄哄的整隊,幾十面將旗之下有大量的披甲明軍在騎馬彙集,象是一條條溪流匯聚成河。

一般的指揮官在此時肯定會懷疑自己這邊的實力,進而動搖主動邀戰的決心。

但對面是明軍騎兵,這給了後金指揮官強烈的信心,在看到明軍又有大股騎兵出戰之後,女真方面也增派了兵馬,並且在將旗和號角的指揮下,向着新的敵人迎擊過去。

從高處看,騎兵戰毫無疑問是最具有觀賞性的戰事了。

大量的戰馬在平整的土地上奔馳着,積雪飛舞形成了飄搖的薄霧,灰色和紅色加上地面的黑白色構成了色彩的主流,加上刀槍的冷豔白色光芒,構成了一副絕美的圖案。

戰馬飛速向前,抵達百步之內時,明軍騎兵明顯的慌亂了。

更多的人試圖從左右側繞過去,完全沒有明軍有打對衝的打算。對衝過陣,刀槍劈斬戳刺,這是最快分出勝負的騎兵戰法。

只有打過對衝的騎兵才能稱的上真正的精銳,能在幾次對衝戰裡活下來,並且還有膽量繼續做這樣的事,才能稱的上精銳騎兵。

明軍營兵顯然沒有這種膽略,他們在最近幾百步的距離時開始慌亂,並且在側翼斜跑,不少騎兵開始在馬上射箭或是打放火銃,這些舉動當然招致了女真這邊的恥笑和鄙夷,包括曹振彥等包衣在內的騎兵還是繼續堅決向前衝刺,並且加快了馬速。

在疾掠而過的冷風之中,曹振彥的身邊不停的落下箭矢,但這些箭多半是輕箭,明軍的弓力嚴重不足,只能射出輕箭,在疾風之下很快就飛掠而過,徹底失去了準頭,曹振彥等人都戴着鐵盔或是皮盔,身上有綿甲和鎖甲,對這樣等級的箭矢根本毫不在意。

女真人和漢軍包衣一起發出怪叫聲,他們要衝陣了。

沒有花巧和再變陣了,所有人都在投擲了一輪輕兵器後揮刀殺入明軍陣列。

這是從兩翼迎擊又遇敵之後的搏殺,幾乎是轉瞬之間明軍的厚實陣列就被打穿了。

一個個鐵騎營的明軍將士發出意義不明的叫聲,有人繼續斜跑,哪怕是跑向後金兵陣列的方向,也有人機靈一些,在原地開始橫跑,由於馬速過快,田野中有不少殘留的坑窪地方或是田埂,不少人摔倒了,這些人放棄了戰馬和兵器,相當狼狽的逃往身後。

更多的人被打穿了,被刺落或劈斬下馬,所有人都在原地兜圈子,發出各種叫喊,推擠擋住的同伴,希望落下來的戰馬不是砍向自己的……在這種時候,人的思維能力已經僵硬了,只有最本能的反應。

如果是經驗豐富的老兵就不會如此混亂,因爲越亂就會死的越快,只有保持鎮定和繼續堅持抵抗纔有活下來的機會。

訓練也可以彌補經驗不足的隱患,可惜明軍將領都沒有給營兵足夠的訓練,哪怕是備受重視的鐵騎營也是一樣。

關寧鐵騎的成長和各種戰事也是分不開的,從崇禎二年農民起義開始,大量的關寧兵被調入關內做戰,獲得了相當的戰鬥經驗,到了東江兵爲主的孔有德等人發動吳橋兵變時,關寧兵的戰鬥力已經遠在一直打游擊的東江兵之上了。

到了一片石之戰和入關之後,關寧鐵騎終於成長爲能和當時的清軍一較長短的精銳兵馬了,吳三桂老邁之後康熙這二愣子要撤三藩,用的手段又極其拙劣,終於逼反了一心想在雲南養老的老吳,關寧鐵騎悍然北上,清軍各處的兵馬無人是其對手,滿洲八旗多次大敗虧輸,如果不是吳三桂老邁早死,天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那就可真是完成了從軍閥到帝國轉變了。

此時的關寧兵多半是完全沒有上過戰場的新手,在後金兵強悍的攻擊下很快就從混亂到敗逃,當中還損失了相當多的人手。

對面的明軍初步完成了整隊,但幾隊派出來的騎兵都潰敗回去了,明軍將領估計也很震驚,將旗擺動,陣列內鳴金之聲大作,接下來明軍開始排起方圓陣,標準的穩守陣列,得勝的後金兵一邊跳下馬來收取戰利器,剝下死去和重傷明軍的衣甲,收攏戰馬,撿拾兵器,一邊由大量精騎在明軍陣列四周策馬經過,明軍大陣相當的寬廣,但在沒有遊騎掩護下的本陣相當脆弱,猶如一塊被潮水不停拍擊的岸基礁石,雖然還堪穩固,但被潮水侵襲久了就一定會墜落入海,最終獲勝的還是海潮。

還好天氣拯救了明軍,在後金兵呼嘯威脅之時,天氣從晴空萬里慢慢轉爲惡劣,風越來越大,接着烏雲密佈,然後狂風大作,雪花伴隨着強風一起降臨,氣溫陡然劇降,這樣的天氣下再堅強的戰士也沒有用武之地了,哪怕是平時不放在心上的小傷口也可能會叫人失溫而死,這種情形下沒有哪個將領會失心瘋下令進攻,在明軍主陣四周盤恆了近一個時辰後,後金兵終於開始後撤,天氣越來越惡劣,如果不在天黑前趕回營地,可能會有不少人凍死。戰勝了明軍主力卻有不少將士死在風雪之下,這個罪責領隊的梅勒章京可是承擔不起。

臨走之時,曹振彥神色複雜的看了一眼身後的明軍陣列,從這一次的戰事來看,遼西的守備力量不是強加而是削弱了。

曹振彥怎麼也理解不了,去年李秉誠和尤世祿等外來的總兵在時,錦州一帶有相當多的客軍騎兵,多半是以家丁爲主的精銳騎兵,和當時的女真甲兵都能殺的有來有回,並不是一邊倒的被壓制。

現在的明軍,給去年的明軍提鞋也不配,雖然裝備來說遼鎮的鐵騎兵是把西軍同袍遠遠甩在身後,但做戰技巧和意志,比起西軍來真是差的太遠了。

在曹振彥神色複雜的眼光之下,明軍主陣也開始魚貫回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感覺這上萬人的隊伍似乎是一起鬆了口氣,發出了巨大的吁氣聲。

……

“敵情複雜。”趙率教對高第派過來的錢姓贊畫,也就是新上任經略的幕僚解釋道:“本將的家丁只有數百人,敵騎在千人以上,所以爲了大陣安穩計,本將只能放任虜騎囂張一些了。”

錢贊畫是從北直隸跟着高第到山西,又到宣府和大同,經歷過多次邊境的戰事,只是規模多半不能和眼前的戰場情形相比,畢竟這邊是過萬人的騎兵會戰,而大同一帶早就無警多年,只有小規模的騎兵騷擾戰了。

眼前的戰事也是涮新了錢贊畫的所有認知,原來一萬多人的王師能被千多人的東虜壓的不敢派出遊兵,原來幾百人一股的遊兵不能與虜騎正面交戰,只知道打放火銃和躲避衝擊,在壓力一大之後就果斷選擇後撤,將後背交給敵人之後,任憑敵人揮刀砍向自己的後背。

無數騎兵在衝殺之下憑白失去了性命,躺在雪地上的屍體最少有過百人,而且被剝去了衣甲,赤身裸體的躺在地上,這景像看了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就算是飽經戰陣的老兵也都會因爲這樣的景像而感覺難過,更何況這支鐵騎兵爲主的軍隊九成以上是沒有打過仗的新兵,從一個個新兵慘白的臉色來看,敵人這種兇殘的殺戮和高效率的剝除衣甲的行爲已經使新兵們的戰鬥意志完全崩潰了。

(本章完)

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千零九章 縱帆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退隱第四百五十一章 族兄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五百六十六章 布匹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農書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九十九章 軟弱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臺北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論相第十二章 繪畫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三百九十九 生火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賀喜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十八章 殺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八十六章 驕狂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餘波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委任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軍令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七百二十二章 吼聲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勳貴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二百四十一章 臨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困獸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二百四十一章 臨戰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七十六章 入鐵場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八百三十九章 圖紙第八百六十章 工業第八章 納妾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退殿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
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千零九章 縱帆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退隱第四百五十一章 族兄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五百六十六章 布匹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農書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九十九章 軟弱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臺北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論相第十二章 繪畫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三百九十九 生火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賀喜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十八章 殺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八十六章 驕狂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餘波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委任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軍令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七百二十二章 吼聲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勳貴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二百四十一章 臨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困獸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二百四十一章 臨戰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七十六章 入鐵場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八百三十九章 圖紙第八百六十章 工業第八章 納妾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退殿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