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來秀才

等朱由校離開河北進入京師之後,駱思恭的計劃才正式開始執行,河北的局勢驟然開始緊張起來。果然不出駱思恭所料,並不是所有人接到了黃尊素和熊廷弼的公文之後就立刻前往邯鄲的。經過大同的事情之後,宣府鎮所有的官兵都知道此去邯鄲意味着什麼。

宣府永寧參將汪爾信、宣府獨石參將高承勳、宣府遊擊王應詳三人就稱病拒絕前往邯鄲。永寧城是宣府鎮的東路,駐有重兵,而獨石城是宣府鎮的上北路,同樣駐有重兵,兩城的兵馬加起來足有三萬人之多。而王應詳與汪爾信交好。當然除了這三人還有不少的人同樣稱病拒絕前往。

但宣府總兵楊應瑞纔剛剛上任,他在宣府暫時還沒有根基,他是無法推卸的,接到公文之後他就立刻前往了邯鄲。

對於這樣的情況,無論是黃尊素還是駱思恭都早有準備,兩人決定先對已經到來的軍官進行廉政審查,審查完之後再對他們控制的軍隊首先完成整編。

宣府鎮乃是九邊重鎮,屬於京畿要地,突破宣府鎮,整個京師就完全暴露在敵軍的攻擊之下。這就使得廉政審查的工作不能持續太久。

還好這樣的工作對於錦衣衛來說是非常得心應手的,錦衣衛在宣府一樣也有千戶所,對於宣府一帶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爲了加快審查的工作,駱思恭從京師調來了大量的錦衣衛協助。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針對河北軍隊官員的審查工作就結束了。雖然審查的結果很粗糙,但是基本上能辨明官員的貪污情況,甚至還獲得了不少的其他文官貪污的證據。

“還有部分軍官到現在還沒有到邯鄲來報道,我等應該如何處置?”陳四問道。

“陳提督,你現在對已經完成審查的軍隊先進行整編,至於其他的軍官,容我等再考慮應該如何處置?”黃尊素說道。

“在對軍官審查之時,除了宣府之外,其他衛所都已經完成整編,我虎躍軍現在已經擴大到了四萬人,末將以爲要對宣府完成整編,必須以雷霆之勢,讓宣府各軍不敢動彈。”陳四建議道。

“楊總兵以爲如何?”黃尊素問道。

“宣府乃九邊重鎮,京畿要地,宣府不可亂,一亂必定危及中央,末將以爲該撫不該用強。”楊應瑞說道。

“本官以爲可以再次給未到的官員發公文,如果再不來的話,我等應向陛下請示,發兵宣府。”駱思恭建議道。

“此事不可久拖,久則生變。就按駱指揮使的意見來處理。”黃尊素想了想說道。

“末將認爲此時應該出兵搶佔雞鳴驛、順聖川東西兩城以及葛峪堡等地,這些地方的軍官現在都已經在邯鄲城,守備空虛,一旦控制這些地方,就算是宣府發生動亂,也無法威脅到中央。反之如果被他人搶佔,搶佔之人不但可以威脅京師,甚至還可以出兵保定府等各處,到時候我們肯定無法控制住整個局面。”陳四再次建議出兵。

“陳提督,待我等請示陛下之後再做決定,畢竟出兵宣府,恐怕會引起整個宣府的不安。”黃尊素委婉地拒絕道。

“本官以爲陳提督所言極是,陛下已經給我等便宜行事的權利,本官以爲可以先派人進入宣府,對宣府軍隊進行整編,如果情況有變,我們也可以依靠整編後的虎躍軍固守宣府。”駱思恭提出了一個折中的建議。

“那就先依駱指揮使的意見,先派人進入宣府,對宣府軍隊進行整編。”黃尊素仔細地想了想,最後再次同意了駱思恭的意見。

……

來秀才,自從加入新軍之後,他就得到了這個外號,一年多時間過去,他本來的名字已經沒人記得了,大家記得的就是他的“來秀才”外號。來秀才在木邦之戰之前一直跟着熊安穩,後面熊安穩去了乞活軍,他卻被留在了龍騰軍,現在又調到虎躍軍擔任千總。

剛加入新軍之時,他還顯得有點文弱,但經歷過幾次生死之後,他的氣質,甚至外貌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戰場看多了生死,殺的人也多了,他渾身上下都有一種掩飾不住的煞氣。

而外貌的變化主要是來自於大同之戰,在大同的第一場戰役中,來秀才被腦毛大的騎兵砍了一刀,而這一刀剛好在砍在他的臉上,還好這刀砍過來的時候,他避得夠快,只是在臉上被狠狠劃了一刀。但這一刀也讓他在戰時醫院養了十多天,傷好了,卻在臉上留下了一道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疤。這道猙獰的傷疤,讓他更是平添了幾分煞氣,讓原本看起來文弱的來秀才,再也沒有一絲書生的氣息。

“傷疤纔是軍人最好的勳章。”這句話在這個時代出自於朱由校口中,這也是來秀才最喜歡的一句話,他時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

此次來秀才被命令前去葛峪堡整編軍隊。葛峪堡屬於宣府鎮中路,是宣府鎮中路參將的駐地,在歷史上有“先有葛峪堡,後有宣化城”的說法。在中路除了葛峪堡之外,還有龍門衛城、大小白陽堡等等十個堡壘,駐軍達到了三萬。

在來秀才趕來的時候,整個宣府鎮已經是流言四起,軍心不穩,士氣極度低落。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入侵宣府,幾乎不費吹飛之力就可以擊潰整個宣府,兵臨京師。好在朱由校在大同之戰完勝了林丹汗,才讓周邊的蒙古人不敢動彈。

來秀才趕來之後,立刻將葛峪堡的三萬軍隊全部召集了起來,但現在實際上整個葛峪堡的駐軍才兩萬人,近三成已經是空額。

根據歷史記載:宣府鎮是最初設置的四邊鎮之一,原本額定官兵數量是十五萬,但到了弘治,正德時期,宣府僅僅剩下了六萬七千名官兵,其中招募的士兵已經過半,軍戶數量已經衰減了一半還要多。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拍賣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四十三章 金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提拔胥吏第兩百三十三章 兵兇戰危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次生擒皇太極小結順便吐槽!第一百零七章 逃跑第兩百三十四章 公益第三百六十八章 卞玉京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兩百二十八章 叛亂起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十娘第三百一十章 曲中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六十四章 市舶司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行國債第十三章 競爭上崗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一章 連鎖的青樓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易所第四百七十四章 駐紮京都第一百二十六章 金山的事情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第一百一十八章 模特秀第一百二十八章 坊津第一百九十五章 冷洲第七十三章 七出第九十八章 木邦大捷第一百九十七章 京師的房價第二百二十三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家無私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三十三章 思想文化教育第四百七十六章 鄭森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圍盛京第七十二章 你不吃醋嗎?第兩百零三章 巡視遼東第四百八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響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工第兩百九十二章 公司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兩百三十三章 兵兇戰危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坊津第四百八十八章 仁慈和殺戮第四百三十六章 逃離江戶第一百九十六章 張妍進宮第六十章 通商的前提條件(求推薦)第兩百八十三章 近衛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一百九十七章 京師的房價第五章 絕對權力第三十八章 火耗歸公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兩百六十五章 移民呂宋第一百六十二章 影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京都騷亂第兩百四十五章 發現細胞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第三百九十一章 瀨戶內海海戰第兩百八十六章 釋放皇太極第三百七十二章 董小宛第一百四十章 步兵方陣對騎兵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銀子的分配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行國債第一百五十四章 陰謀第九十二章 搶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四十七章 辣椒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三百零八章 呂宋的問題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響第兩百二十九章 赤兒山之戰第九十四章 劉宗周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兩百六十六章 彩票開獎第四百六十六章 奪取本州東北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廠的改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輿論交鋒第四章 應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坊津決戰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拍賣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四十三章 金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提拔胥吏第兩百三十三章 兵兇戰危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次生擒皇太極小結順便吐槽!第一百零七章 逃跑第兩百三十四章 公益第三百六十八章 卞玉京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兩百二十八章 叛亂起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十娘第三百一十章 曲中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六十四章 市舶司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行國債第十三章 競爭上崗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一章 連鎖的青樓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易所第四百七十四章 駐紮京都第一百二十六章 金山的事情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第一百一十八章 模特秀第一百二十八章 坊津第一百九十五章 冷洲第七十三章 七出第九十八章 木邦大捷第一百九十七章 京師的房價第二百二十三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家無私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三十三章 思想文化教育第四百七十六章 鄭森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圍盛京第七十二章 你不吃醋嗎?第兩百零三章 巡視遼東第四百八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響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工第兩百九十二章 公司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兩百三十三章 兵兇戰危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坊津第四百八十八章 仁慈和殺戮第四百三十六章 逃離江戶第一百九十六章 張妍進宮第六十章 通商的前提條件(求推薦)第兩百八十三章 近衛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一百九十七章 京師的房價第五章 絕對權力第三十八章 火耗歸公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兩百六十五章 移民呂宋第一百六十二章 影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京都騷亂第兩百四十五章 發現細胞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第三百九十一章 瀨戶內海海戰第兩百八十六章 釋放皇太極第三百七十二章 董小宛第一百四十章 步兵方陣對騎兵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銀子的分配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行國債第一百五十四章 陰謀第九十二章 搶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四十七章 辣椒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三百零八章 呂宋的問題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響第兩百二十九章 赤兒山之戰第九十四章 劉宗周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兩百六十六章 彩票開獎第四百六十六章 奪取本州東北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廠的改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輿論交鋒第四章 應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坊津決戰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