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順便吐槽!

寫了四十萬字了,個人覺得應該要寫個小結匯報一下工作。

首先、我承認這本書的成績很差,我個人歸結爲文筆問題,可能多寫些,文筆會變好的,畢竟文筆也是能練得出來的。也正是這個成績讓我有很多以前不敢說的話現在都可以說了。

第二、我針對評論來講兩句。說句實話,這本書的評論很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我都認真地看了,我發現差評九成以上應該都是說我拔高東林黨。

我從05開始看網絡小說,我記得看的第一本就是關於穿越三國的小說,從那以後就迷上了網絡小說,那主要看的爽啊!那段時間也只看歷史類的小說,可能跟我本人也喜歡看歷史書籍有關,不像現在我是什麼網絡小說都看。

當年看了應該有兩年吧,可能是看得太多,後面就不想看了。中間應該斷了好幾年了沒看了,再次看網絡小說就是從都市類看起的,後面就各種的都看,對歷史類的依然喜歡。

這麼多年,人生的經歷也多了。書看得太多了,對歷史的瞭解也更多了,就想着自己提筆來寫,所以這本書是在儘可能地尊重原本的歷史的基礎上來寫的,可能也是這個原因讓很多人不爽。

例如張嫣之所以成爲第一女主,我發現歷史上對她評價的極高,再加上她真的是萬里挑一的美女。範慧妃原本設定成第二女主的,在史書對她記載很少,但我根據史料記載發現她是朱由校後宮中最有心機的一個女人,所以在剛開始的大綱中,宮鬥是很重要的戲份,但有人勸說我不要寫,我才大量裁掉了宮鬥戲。

例如重用王禮乾,通過各種記載,我發現此人在閹黨中是最聰明的一個,情商和智商都很高,魏忠賢當年想借張國紀的事情廢后,就是他阻止的魏忠賢,後面朱由檢鎮壓閹黨,王禮乾身爲司禮監掌印太監居然能全身而退,僅僅付出了“籍其家”的代價,而且在閹黨同黨寫的《酌中志》中看得出此人在朱由檢上位前可能已經投靠了朱由檢,而且據說朱由檢能輕易剷除魏忠賢,王禮乾功不可沒。

再說說東林黨和魏忠賢吧,要說這個就要說翻案風,翻案風應該近幾年在網上興起的,黑的翻白的,白的翻黑的,在網絡上大把大把的。

例如冉閔,現在網上就有人在說冉閔其實並不是什麼英雄,甚至還污衊他。還有人說五胡亂華的時候,其實五胡並沒有屠殺多少漢人,而是在三國時期已經是這樣了。甚至有人建議將喊了一千多年的“五胡亂華”改成“少數民族南下”。

看到這個,我只能用兩個字“呵呵”來形容我的心情了。

黑翻白的那更多了,現在爲滿清洗白不在少數,網上處處可見,就連屠殺了上千萬漢人的多爾袞都要翻白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幸在某一天看到滿清製造的遼東大屠殺,濟南大屠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之屠,崑山之屠,同安之屠,大同之屠,廣州之屠,四川之屠,潮州之屠,南雄之屠,涇縣之屠,嘉興之屠,金華之屠,贛州之屠,南昌之屠,湘潭之屠,沅江之屠,汾州、太谷、泌州、澤州皆屠盡等等這些會全部被洗白!

不說閒話,說正事,在這裡我並不是爲東林黨辯白,我也不是什麼東林黨後裔,我只想就事論事。

我不知道是爲了擡高魏忠賢而打壓東林黨,還是爲了打壓東林黨而擡高魏忠賢,還是有什麼其他的原因在裡面。說實話,我曾經也被誤導,以爲東林黨一無是處,但這幾年看得書多,發現並非如此。

先說魏忠賢,爲魏忠賢翻案應該這幾年的事情。反正我看了很多資料,也沒有幾個評價魏忠賢是好人的。網上說的崇禎爲魏忠賢“收集骸骨”、“修墳立碑”在正史上(所有的正史)並無記載,而實際上出自馮夢龍《燕都日子》。馮夢龍就是本書中《大明帝國報》的主編,他的三言曾經是我初中時期最喜歡看的書。根據馮夢龍身份和當時的情況,這就根本毫無根據的。

而且魏忠賢死的時候,根據記載是屍骨無存的,他的衣冠冢也是在滿清入關建立政權之後才重新建造的,這也是有記載有考古的。

還有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朱由檢也不可能給魏忠賢收屍。我們不說朱由檢和魏忠賢的關係,就簡單來說,如果你是公司的老總,你的辦公室主任一手遮天,什麼副總,財務總監,市場總監等等都惟命是從,由他來任命,各位看官,換做是你,你容得下他嗎?

如果你是學生,那就舉個學校例子,你說你們校長能容得下你們學校門衛一手遮天了,什麼副校長,教導主任都聽他的,他來任命,那他就真是傳奇人物門房秦大爺了。

就連後面在朱由崧的南明小朝廷爲閹黨翻案是都沒人敢給魏忠賢翻案,不知道爲什麼到了今天突然就有人翻案了?

再說東林黨吧!全盤否定東林黨,應該也沒有多少年的歷史。

先看東林黨的組成,東林黨有部分的人確代表商人的利益。但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放在世界歷史來看。17世紀爆發了兩場跟資產階級革命有關的戰爭,第一場就是荷蘭的獨立戰爭,當時也是一羣商人反對西班牙人的徵稅引起,第二場就是1640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起因也是商人反對徵稅,這兩場戰爭之後,制定很多現代化的商業規範。有空的話,我個人建議可以看看中央電視臺的《大國崛起》。

很多人都說東林黨人沒氣節,沒骨氣,其實這個可以看看滿清人自己修訂的《貳臣傳》,有多少是東林黨,有多少是閹黨?看一看,一目瞭然。任何組織有好人也有壞人。滿清入關,殉國的文人也有不少啊,爲什麼選擇性的忽視了?

說起明朝官員貪污,的確貪污成風,但實際比例有多高,這個無從得知,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查過很多官員的資料,在記載中有貪污的官員,但也有不少的官員是清廉的。

再說資本主義萌芽,根據我查的資料,我得出一個結論,要說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就不得不不提東林黨,可以說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跟東林黨有很大的關係。

我不知道今天全盤否定東林黨,是不是爲了未來有一天會全盤否定明朝資本主義萌芽?會不會有一天會有人說清朝代替明朝是歷史的進步?

如果說東林黨導致明亡,那最大的一點可能就是反對徵稅。但完全把明亡歸結於東林黨一黨,是毫無根據的,除了網上有這樣的言論之外,無論中外那個歷史學家,都沒有這樣的觀點。

再說個小故事,十年前,我去東北出差,去了牡丹江,就在飯桌上說起滿清,我很是不滿,中途我的客戶就跟我說,我旁邊的那個就是滿族人,只不過他名字是用的漢人的名字,而且連滿族話都不知道說了。

當年辛亥革命的時候,滿族人紛紛改名換姓,避免被清算。直到今天很多人已經完全被漢化了,連滿族話都不知道說了。

但到了今天,再看看網上又是個什麼情況!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翻案翻的厲害的結果啊!

最後,如果沒被封的話,這本書我會盡可能地寫下去。

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就做了一個夢,夢見我穿越到了明朝,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

所以這個書裡面,我儘量從明朝人的角度來看待一些問題,包括穿越開始的變革,明朝人可能是怎麼想的,會怎麼做,當然這樣寫肯定是有很問題的,我只能說盡力。

而且我也會盡量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進行瞎掰,這也是我在書中大量引用史料的原因。

這個小結也算立帖爲證,看看我上面隱晦的預測將來會不會出現?需要十年,二十年或者五十年!

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七十九章 腹黑(求收藏)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九十四章 劉宗周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兩百五十二章 八連第兩百七十三章 嚴肅的話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寧錦大捷(求訂閱)第兩百九十七章 漕工鬧事第八十六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經濟危機第九十二章 搶第一百五十四章 陰謀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兩百零八章 行刑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兩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鮮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日不封刀第三十八章 火耗歸公第兩百五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求推薦)第八十二章 國子監第四百二十三章 俄國人的侵略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巡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二喬第三百九十七章 偷襲碩壘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六章 規矩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國城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九十七章 內訌(求收藏)第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九十六章 朱慈炅南下的計劃第一百零一章 搓麻將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四十七章 辣椒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一百四十章 步兵方陣對騎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陵第六十六章 宮中藏銀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陵第兩百九十二章 公司第兩百六十四章 發行彩票第一百一十二章 水泥廣告第九十六章 木邦決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二喬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三百四十四章 阿瓦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第一百零二章 收養的兒童第兩百零二章 顯微鏡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三百九十章 生產天啓槍的機器第兩百章 封閉東林書院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城迎戰第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六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票選太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花樓的服務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貿易第四百四十六章 帝國的藍海第一百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七十六章 閱兵儀式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三百四十二章 奪取馬來城第兩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鮮第四百二十四章 遇刺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兒幹之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壽第九十九章 賣報第兩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第三十一章 訓話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三百五十四章 瘋狂的王賽兒
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七十九章 腹黑(求收藏)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九十四章 劉宗周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兩百五十二章 八連第兩百七十三章 嚴肅的話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寧錦大捷(求訂閱)第兩百九十七章 漕工鬧事第八十六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經濟危機第九十二章 搶第一百五十四章 陰謀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兩百零八章 行刑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兩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鮮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日不封刀第三十八章 火耗歸公第兩百五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求推薦)第八十二章 國子監第四百二十三章 俄國人的侵略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巡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二喬第三百九十七章 偷襲碩壘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六章 規矩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國城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九十七章 內訌(求收藏)第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九十六章 朱慈炅南下的計劃第一百零一章 搓麻將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四十七章 辣椒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一百四十章 步兵方陣對騎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陵第六十六章 宮中藏銀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陵第兩百九十二章 公司第兩百六十四章 發行彩票第一百一十二章 水泥廣告第九十六章 木邦決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二喬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三百四十四章 阿瓦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第一百零二章 收養的兒童第兩百零二章 顯微鏡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三百九十章 生產天啓槍的機器第兩百章 封閉東林書院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城迎戰第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六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票選太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花樓的服務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貿易第四百四十六章 帝國的藍海第一百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七十六章 閱兵儀式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三百四十二章 奪取馬來城第兩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鮮第四百二十四章 遇刺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兒幹之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壽第九十九章 賣報第兩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第三十一章 訓話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三百五十四章 瘋狂的王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