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

感謝198215dai的月票支持!

……

天啓十四年三月,湖廣的黃岡、羅田接連發生五級地震。

四月,吳甘來請求對山西、陝西兩省賑災。自去年八月到今年四月,山西、陝西兩省接連發生旱災,赤地千里,兩省數地發生饑荒。

內閣令吳甘來從京師、四川、河北三省的糧倉調集糧食對山西、陝西糧食進行賑災,而遼寧省一地的開荒取得了不錯效果,去年遼寧省的糧食產量不但滿足了遼寧一省的需求,而且還有盈餘,這使得袁崇煥看到第二次北伐後金的希望。

五年計劃的三場戰爭,對後金一戰是耗費最多的,現在國庫入不敷出,使得袁崇煥非常擔心會影響第二次北伐後金,但遼寧糧食大豐收,使得袁崇煥又看到了希望。

而此時,朱由校正在大都督府商議成都都督府提交的南征東籲的方案。

“熊愛卿,你以爲秦良玉秦都督的南征東籲的戰略計劃如何?”朱由校問道。

“許成名戰功卓著,曾生擒匪首安邦彥,一舉平定了持續八年之久的奢安叛亂,是一名難得將才,而馬祥麟乃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勇冠三軍,能文善書,常單騎衝陣,取敵將首級。軍中呼爲‘趙子龍’、‘小馬超’,以兩人爲將必定是沒問題的,只是東籲能調動的大軍近二十萬,而此次南征東籲,我軍只有五萬大軍,兵力上有些懸殊,但我軍裝備要比東籲精良,所以臣以爲我軍獲勝機率超過五成。”熊廷弼說道。

“此戰火炮數量多少非常關鍵,成都都督府的製造局生產火炮能不能滿足此次南征的需求?”朱由校問道。

“如果只供南征使用的話,應該是夠的,畢竟還有一年準備的時間。”熊廷弼說道。

“那秦都督的方案朕就準了。”朱由校說道。

“諾,臣會立刻派人通知秦都督。”熊廷弼點頭道。

“馬祥麟是不是穿銀鎧,騎白馬,英武瀟灑?”朱由校突然問道。

“正是,其妻張鳳儀也是能文善武,也是一員猛將。”熊廷弼楞了一下說道。

“嗯。”朱由校只是點點頭並沒有再說話了。

……

五月,耗費數年修訂的歷法終於完成。在歷史上,這部曆法叫做《崇禎曆法》,而在這個時空卻叫做《天啓曆法》,這本曆法與歷史上的相比,除了名字不一樣之外,其餘的基本上一樣的。

“《天啓曆法》立刻頒行全國,從明年起,帝國將使用《天啓曆法》,以前的歷法就將廢止。”朱由校下旨道。

“諾。”

“印花稅之事進行得如何?”朱由校問道。

“此事進展得非常順利,民間雖略有非議,但每次收稅的金額極小,民間並沒有太大的反對聲音。”孫承宗回答道。

“預計今年印花稅能給國庫提供多少錢鈔?”朱由校問道。

“今年預計能給國庫提供一百萬到三百萬兩銀元,臣估計印花稅最高峰值應能達到一千萬兩左右。”郭允厚回答道。

“在稅制改革中有一條設立專門稅務局的方案,朕打算籌備執行,朕決定在中央設稅務總局,局正爲從二品,各省、州、府、縣均設稅務局,負責徵稅等和稅務有關的所有事務,衆位愛卿以爲如何?”朱由校問道。

“臣附議。”周應秋立刻贊同道。

“臣附議。”孫承宗也贊成道。

……

孫承宗一讚成,基本上也就沒有反對的聲音了。

“稅務總局局正一職,你等可有合適的人選?”朱由校問道。

“臣舉薦兵部侍郎侯恂。”韓爌說道。

“侯侍郎,朕另有他用。”朱由校否決道。

“臣舉薦禮部左侍郎薛國觀。”周應秋說道。

“可還有其他人選?”朱由校問道。

“臣舉薦戶部侍郎程國祥。”這是孫承宗說道。

“此人爲官清廉,而且辦事得力,倒是可以勝任稅務局局正一職。另外各省、州、府、縣稅務局人選儘量從胥吏中選拔,胥吏比其他人更熟悉稅務一事,另外還可以優先選用退役的士兵。”朱由校說道。

“諾。”

“傳程國祥和姚俊平乾清宮見駕。”朱由校說道。

……

程國祥,字仲若,號我旋,古關人。這真是一個清官,根據歷史記載,他致仕後居住在南京,生活非常貧困,他死後,家裡窮得已經揭不開鍋了。

“程愛卿,稅務局局正一職位雖不如各部尚書,但其重要性卻絲毫不弱於六部,稅收乃是立國之本,不可有絲毫鬆懈。”朱由校說道。

“臣明白,陛下此事雖開創前無古人之舉,但卻有數千年的經驗積累。”程國祥回答道。

“朕思考再三,認爲要圓滿地完成之事非胥吏不可,在整個帝國收稅一事大多都是胥吏來做的,他們在這方面的經驗比任何人都要豐富,朕不希望用外行來領導內行,稅務局將會大量使用以往的胥吏來擔任要職,同時在基層的人員,朕要求儘量使用退役的士兵,爲這些爲國爲民流過血的人找一條謀生的路。”朱由校要求道。

“山西、陝西等藩司使用胥吏出任官員,取得的效果非常好,臣也願意給胥吏一個機會。”程國祥說道。

“這是姚俊平,胥吏出身,曾出任知縣,知府等職,政績卓著,朕此次特意將他調任到稅務總局擔任你的副手,協助你完成稅務局的搭建工作。”朱由校說道。

“參見程局正。”姚俊平恭敬地說道。

“以後你我精誠合作,將陛下交待的事情辦好,不可辜負陛下的期望。”程國祥微笑着說道。對於胥吏出身的官員,科舉出身的官員大多多少都會有些看不起。

“諾。”姚俊平恭敬地回答道。

“姚愛卿,你目前是出身胥吏職位最高的人,朕希望有一天能看在內閣看到胥吏出身的閣臣。”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臣不敢奢望,只求能將陛下所交代的事情辦好。”姚俊平恭敬地說道。

“做人要有適當野心,帝國成千上萬的胥吏可盯着你了。”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臣明白,臣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的。”姚俊平回答道。

第兩百九十八章 進入鄂爾多斯第一百六十一章 藍海戰略第四百四十一章 請旨改變戰略第八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一十五章 罪無可赦,情有可原第四百九十五章 禪位第三百八十四章 股票交易所第一百六十二章 影子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三百四十四章 阿瓦之戰第兩百零二章 顯微鏡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一百七十章 歷史的諷刺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破盛京第兩百三十二章 風陵渡之戰大勝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壽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坊津決戰第兩百零八章 行刑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兩百四十章 李自成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四章 應對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一百九十三章 鳳求凰,你值得擁有!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國銀行一案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兩百一十章 學游泳第三百零四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所出第四百四十章 追馬城遇險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七十五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二章 關西七衛第兩百四十一章 內閣波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摩藩造反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三十七章 新幣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兩百三十五章 洛陽之戰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相親第兩百六十一章 戰後處置第三百六十七章 盒子會第兩百九十四章 皇家海運公司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九條新政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南征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祥麟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日不封刀第十一章 證據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廣南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日不封刀第兩百六十五章 移民呂宋第四百八十九章第兩百九十九章 貴族院第七十八章 慷慨赴死,振我國威第二十五章 葉向高辭官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四十六章 除逆行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鳳求凰,你值得擁有!第四百七十章 儲君候選人第兩百八十五章 城破第四百二十九章 販賣男奴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三百六十七章 盒子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二喬第五十二章 有點味道第兩百零五章 寧錦大捷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就是在搶劫!第兩百六十四章 發行彩票第兩百八十一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四百八十八章 仁慈和殺戮第一百章 顏思齊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兩百五十九章 馬尼拉海戰第一百四十章 步兵方陣對騎兵第五十二章 有點味道第四章 應對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北伐滿清第一百五十八章 修建馳道的計劃第四百三十六章 逃離江戶第八十六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四百六十三章 《經濟學》的反響第一百五十二章 來秀才第四百八十五章 票選太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開戰
第兩百九十八章 進入鄂爾多斯第一百六十一章 藍海戰略第四百四十一章 請旨改變戰略第八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一十五章 罪無可赦,情有可原第四百九十五章 禪位第三百八十四章 股票交易所第一百六十二章 影子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三百四十四章 阿瓦之戰第兩百零二章 顯微鏡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一百七十章 歷史的諷刺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破盛京第兩百三十二章 風陵渡之戰大勝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壽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坊津決戰第兩百零八章 行刑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兩百四十章 李自成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四章 應對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一百九十三章 鳳求凰,你值得擁有!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國銀行一案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兩百一十章 學游泳第三百零四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所出第四百四十章 追馬城遇險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七十五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二章 關西七衛第兩百四十一章 內閣波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摩藩造反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三十七章 新幣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兩百三十五章 洛陽之戰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相親第兩百六十一章 戰後處置第三百六十七章 盒子會第兩百九十四章 皇家海運公司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九條新政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南征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祥麟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日不封刀第十一章 證據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廣南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日不封刀第兩百六十五章 移民呂宋第四百八十九章第兩百九十九章 貴族院第七十八章 慷慨赴死,振我國威第二十五章 葉向高辭官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四十六章 除逆行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鳳求凰,你值得擁有!第四百七十章 儲君候選人第兩百八十五章 城破第四百二十九章 販賣男奴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三百六十七章 盒子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二喬第五十二章 有點味道第兩百零五章 寧錦大捷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就是在搶劫!第兩百六十四章 發行彩票第兩百八十一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四百八十八章 仁慈和殺戮第一百章 顏思齊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兩百五十九章 馬尼拉海戰第一百四十章 步兵方陣對騎兵第五十二章 有點味道第四章 應對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北伐滿清第一百五十八章 修建馳道的計劃第四百三十六章 逃離江戶第八十六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四百六十三章 《經濟學》的反響第一百五十二章 來秀才第四百八十五章 票選太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