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呂宋的問題

在乾隆時期,乾隆下令編纂《貳臣傳》,這本書主要介紹明末降清的官員,乾隆認爲這些貳臣“遭際時艱,不能爲其主臨危授命”,實在是“大節有虧”,簡單來說就是這些人就是漢奸,在國家遇到危難的時候,不能爲國盡忠,有愧列祖列宗。

同時乾隆又下令編纂《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這本書主要介紹明惠帝建文靖難及晚明殉節的諸臣,暨以表彰這些爲國盡忠的忠烈之士,並且爲這些人建忠義祠奉祀。

而在歷史上,盧象生抗清戰死後三年多才被崇禎追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到南明福王時才被追諡“忠烈”,建祠奉祀。到乾隆時期被追諡“忠肅”。朱由校覺得對盧象生有所虧欠,這次才特意重重賞賜了盧府。

離開宜興縣,朱由校決定再次隱藏自己的行程,甚至在路過溧陽之時都沒有入城。失去了朱由校的蹤跡,江南一地的官員又急了,成天都有人來問王禮乾朱由校的蹤跡。

七天之後,朱由校抵達了南京城。此時的南京城是外送內緊,錦衣衛和東廠的密探遍佈。朱由校決定先回宮,王禮乾已經快被這羣官員逼瘋了。

“陛下,明日是不是召見羣臣?”王禮乾問道。

“明日也好,先處理完政事,再辦理私事。”朱由校點頭道。

“諾,那臣此刻去通知各位大臣。”王禮乾說道。

實際上,現在的政事主要都是內閣處理,而朱由校只是處理一些內閣無法決定的事情,還有就是軍事上的事務。朱由校採取軍政分離,軍事上事務一律都由朱由校、大都督府、都督府來處理,朱由校是很看重對軍權的掌握,參將及以上的職務任免必須經過朱由校,軍隊調動,對外開戰等等都重大的軍事決定都必須要有朱由校的旨意。

“陛下,今年三月份,林丹汗再次犯邊搶掠,被姚元軍提督率軍擊退。”魏國公徐文爵稟告道。

“損失如何?”朱由校問道。

“近百戶百姓被劫掠,百姓死傷數百人,軍隊死傷三十六人,姚提督斬獲首級一百一十五級,俘虜敵軍五十二人。”徐文爵報告道。

“對於林丹汗,你們覺得應該如何處理?”朱由校問道。

“根據東廠密報,插漢部極度缺糧,甚至到了殺人易食的地步。東廠密探趁機成功策反巴達西寨桑等五個頭目,這五個頭目願意歸降大明。”王禮乾說道。

“臣以爲既然東廠既已在插漢佈置了內應,不如兵發青海一舉殲滅林丹汗。”徐文爵提議道。

“陛下,林丹汗已經與與漠北外喀爾喀的卻圖汗、西藏的藏巴汗、康區的白利土司月頓多吉結盟。”王禮乾接着說道。

“馬世龍和姚元軍如何說的?”朱由校問道。

“馬世龍請求將邊境百姓遷至鄂爾多斯,擴大防守範圍,將原有五千騎兵擴建到兩萬,以增加大軍的機動性,應對林丹汗的四面出擊。”徐文爵說道。

“就按馬世龍的意見辦,現在不是出兵的最佳時機,我軍並不適應在青海作戰,去那裡作戰士兵連氣都喘不過來,如何作戰?如果用命去堆,這不是朕想要的戰果。”朱由校說道。

“諾。”

“等等。”朱由校一想,又說道,“漢人從邊境內遷二十里,其他的百姓一律遷往鄂爾多斯,如有不從者一律向西向北驅趕出帝國的領土,朕要堅壁清野。”

“諾。”

“告訴姚元軍,邊境之地,辦事不可心慈手軟,你夠狠,他們纔會怕你,纔會聽你的。”朱由校說道。

“諾。”

“原話告訴姚元軍,不要改一個字,他會明白的。”朱由校強調道。

“諾。”

“陛下,呂宋總督信王爺請求從當地土著中招募軍人,將呂宋的本地駐軍擴充到十萬。”徐文爵說道。

“不準,呂宋外無強敵,在內只不過是一羣毫無戰鬥力的土著,五萬駐軍足以保護呂宋。”朱由校拒絕道。

“這封上疏還有誰的署名?”朱由校一想又問道。

“都督王夢熊,提督李自成。”徐文爵問道。

“李自成調任大都督府作戰指揮部擔任提督一職。”朱由校說道。

“諾。”

“陛下,李自成調任大都督府之後,由誰出任遠征軍提督一職?”徐文爵問道。

“大都督府這邊可有好的建議?”朱由校問道。

“臣以爲副提督熊安穩最合適,第一批新軍的軍人。”徐文爵回答道。

“那就熊安穩。”朱由校說道。

……

這次需要朱由校處理的軍政事務並不多,朱由校一天便處理完了一大半。

回到後宮,王禮乾跟在朱由校身後輕聲問道:“呂宋藩司的事情如何處置?”

“王夢熊,熊安穩都忠心可嘉,呂宋翻不出大風浪,反而這段時間信王做得還不錯,呂宋發展速度超乎朕的預料,再過數年,呂宋必定會成爲帝國賦稅大省。”朱由校說道。

“諾。臣會加派在呂宋的人手。”王禮乾躬身說道。

“如此甚好。”朱由校說道。

“後金這塊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後金目前纔是帝國最大的敵人。”朱由校說道。

“根據探子回報,皇太極已經重新完全掌握了大權,並且在着手整編蒙八旗,帝國與後金之間偶爾會有衝突,但整體來說比以往平靜了許多。”王禮乾彙報道。

“自瀋陽一戰,後金勢力大損,等後金勢力稍微恢復一點之後,就是帝國再次對後金用兵之時。”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以帝國目前的實力,陛下完全可以一次永絕後患。”王禮乾輕聲說道。

“發動戰爭需要藉口,需要整個帝國的支持,此時在帝國北方有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家正在崛起,這個國家現在距離帝國還很遙遠,但如果朕派兵遠征這個國家,不但勝負難料,而且一旦失敗可以想象朕面對的壓力,但如果置之不理,只需要幾十年的時間,這個國家將會帝國接壤。”朱由校說道。

第三百八十章 肆虐九州第三百一十一章 顧媚第八十章 王賽兒第兩百七十八章 強渡遼河第五十五章 按規矩辦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政十條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兩百八十四章 炸城牆第六十九章 拒收銀元(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品與贗品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二十一章 小目標一億兩(求評論)第四百四十章 追馬城遇險第四百六十四章 請求去冷洲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知東林,不知朝廷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三百零一章 威廉?哈維第三百一十章 曲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奪取長州藩第兩百二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四百九十六章 朱慈炅南下的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庫茲涅茨克第四百七十章 儲君候選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十娘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知東林,不知朝廷第一百六十一章 藍海戰略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兩百一十七章 殿試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四百五十二章 曼加澤亞之戰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七十二章 你不吃醋嗎?第一百六十二章 影子第一百一十章 關於立儲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四百二十三章 俄國人的侵略第三十二章 心理學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知東林,不知朝廷第三百七十四章 再見皇太極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戰第兩百五十四章 陝西大飢第一百九十五章 冷洲第兩百零五章 寧錦大捷第四百五十四章 學習天魔舞第四百零四章 北伐四國的計劃第兩百六十五章 移民呂宋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贈模式第四百五十二章 曼加澤亞之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三百七十二章 董小宛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四百四十九章 尋找金礦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祥麟第一百六十九章 第一代新紙幣第一百四十章 步兵方陣對騎兵第兩百七十三章 嚴肅的話題第一百零八章 逃跑失敗(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三百七十二章 董小宛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四百一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寶鈔第四百一十九章 西藏的戰略第三百零三章 大鬧復社會議第二章 親政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北伐滿清第九十五章 斬!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啓大爆炸第三百八十章 肆虐九州第四百八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七十五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第三百七十九章 屠戮熊本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工第二十二章 犯倔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三百一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四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三百七十四章 再見皇太極第兩百五十七章 情況突變第兩百五十二章 八連第一百九十八章 蜂窩煤第兩百四十章 李自成
第三百八十章 肆虐九州第三百一十一章 顧媚第八十章 王賽兒第兩百七十八章 強渡遼河第五十五章 按規矩辦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政十條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兩百八十四章 炸城牆第六十九章 拒收銀元(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品與贗品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二十一章 小目標一億兩(求評論)第四百四十章 追馬城遇險第四百六十四章 請求去冷洲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知東林,不知朝廷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三百零一章 威廉?哈維第三百一十章 曲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奪取長州藩第兩百二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四百九十六章 朱慈炅南下的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庫茲涅茨克第四百七十章 儲君候選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十娘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知東林,不知朝廷第一百六十一章 藍海戰略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兩百一十七章 殿試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四百五十二章 曼加澤亞之戰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七十二章 你不吃醋嗎?第一百六十二章 影子第一百一十章 關於立儲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四百二十三章 俄國人的侵略第三十二章 心理學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知東林,不知朝廷第三百七十四章 再見皇太極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戰第兩百五十四章 陝西大飢第一百九十五章 冷洲第兩百零五章 寧錦大捷第四百五十四章 學習天魔舞第四百零四章 北伐四國的計劃第兩百六十五章 移民呂宋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贈模式第四百五十二章 曼加澤亞之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三百七十二章 董小宛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四百四十九章 尋找金礦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祥麟第一百六十九章 第一代新紙幣第一百四十章 步兵方陣對騎兵第兩百七十三章 嚴肅的話題第一百零八章 逃跑失敗(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三百七十二章 董小宛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四百一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寶鈔第四百一十九章 西藏的戰略第三百零三章 大鬧復社會議第二章 親政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北伐滿清第九十五章 斬!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啓大爆炸第三百八十章 肆虐九州第四百八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七十五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第三百七十九章 屠戮熊本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工第二十二章 犯倔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三百一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四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三百七十四章 再見皇太極第兩百五十七章 情況突變第兩百五十二章 八連第一百九十八章 蜂窩煤第兩百四十章 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