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專利法律》

PS:感謝萬千浮雲的月票支持

……

……

送走高攀龍之後,朱由校又說道:“另外朕以爲新政是利國利民之舉,必須繼續推行,不能耽擱。”

“陛下,臣以爲新政的實施,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只會適得其反。第一條的新政尚未理順,不可再實行新的新政。”韓爌堅持道。

“陛下,臣以爲從新政第一條的結果來看,新政是有利於大明的江山社稷的,是可以實施的。”魏廣微反駁道。

“陛下,臣以爲新政可以酌情逐條實施,第一條新政實施的隱患尚未完全清除,切不可全部立刻付諸實施。”楊漣建議道。

“那你們以爲先實行哪一條爲好?”朱由校問道。

“臣可以實行第三條,頒行《專利法律》,成立科學院與專利局,朝廷負責定期印製專利刊物。”韓爌搶先說道。

朱由校的《專利法律》借鑑了英國1624年頒佈的《壟斷法案》,融合了一部分的商標法。專利法對於整個大明帝國來說都是一個新鮮事物,但帝國百姓對這個並不是太陌生,而且還有所接觸。這一切都源自於朱由校對鳳求凰商標的保護,以及水泥特許生產的保護。

朱由校甚至在對兩者的保護中,曾經令錦衣衛處理過好幾例侵權案件,最後處理的結果都是沒收所得同時處以十倍的罰款,如果無法繳納罰款的,大多都被送去修路了。

在索托所著的《資本的秘密》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資本主義有靈魂,那麼這個靈魂就是合法的所有權制度。”朱由校之所以一定要將《專利法律》納入新政,他想的就是要從制度上確保那怕百年之後,帝國在科技發展上依然能保持領先的地位。

朱由校相信一個國家的持續繁榮絕不是依靠某個人來實現的,而是依靠完善制度和法規才能實現。

而設立科學院和專利局就是爲了方便專利的申請和審覈。科學院主要負責協助專利局的專利審覈,專利局專門負責跟專利有關的一切事務,專利局又分成兩個司,一個是專利申請司,一個是專利發佈司,專利刊物就是專利發佈司發行專業的刊物。

朱由校參考了西方人申請程序,根據歷史經驗,大大地簡化這個時代的專利申請程序,在申請專利時,專利申請人只需提交兩張兩份文件,一份遞交給皇帝陛下的申請書,一份是專利的說明書。

爲了防止人暗箱操作,填好的專利申請書會提交給專利局的公共櫃檯,然後記錄下日期、編號,同時專利局會發放一個記錄憑證。而且從遞交專利申請那一天起,對專利的保護就開始了。

在費用上,商標申請的費用要高一些,達到了十兩,而且還要按年繳費,專利申請的費用卻是很低,一兩起步。

朱由校的《專利法律》相對於後世來說,可以說是很簡單,甚至在商標註冊時都沒有分類註冊的標準,但在這個時代卻是最先進。

聽到韓爌的提議,朱由校問道:“衆位愛卿可有什麼意見?”

“臣附議。”楊漣首先說道。

“臣附議。”大臣們見朱由校不再反對,也都紛紛贊成道。

……

“既然衆位愛卿都沒意見,那《專利法律》從即日起頒行全國,專利局的局正暫時由宋應星兼任,科學院院正一職由徐光啓兼任,王徵爲院副。”朱由校下旨道。

“諾。”

……

在新政十條中,朱由校最看重的其實是這一條。新政十條中有九條是爲了擺脫目前的困境,但這一條不但關係着現在,更大的作用在於着眼於未來。

《專利法律》頒行的第一年,專利申請的數量就達到二十七條,其中包括了西洋人才發明的播種機、脫粒機、鼓風爐等等專利。在《專利法律》中有一條明確規定,只要是在帝國之內沒有其他人使用的該產品,那麼這種產品就具有新穎性。

大明的《專利法律》相對於這個時代其他國家更加完善,以至於後面西洋人發明的專利甚至都主動到中國來申請,爲大明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人才,畢竟這個時代是沒有什麼技術保護、技術壁壘等等這些東西的。這也使得後來大明的科學技術上再次領先全世界。

……

段純妃的去世,使得朱由校加快了對西醫學院的建設。在三月中旬,帝國西醫學院正式竣工。陳實功正式出任帝國西醫學院的院正,而鄧玉函出任西醫學院的院副。

陳實功,字毓仁,號若虛,中國明代外科學家,著有《外科正宗》一書,他在書中第一次對腫瘤有了研究,甚至還記載了乳癌的描述和預後判斷,是中國歷史上外科集大成的一名學者。如果在段純妃難產之時,換成是陳實功和鄧玉函來主刀,生還的機率最少可以提高一成。只是這個時代男女有別,如果真讓他們來主刀,段純妃可能當場自盡而亡。

在西醫學院成立之時,朱由校一次就塞進了一千名學員,其中包括兩百名女學員。雖然朱由校的舉動有些急功近利,但是這也是無奈之舉。

“鄧玉函,你需要的屍體,朕明日醜死便會派人送來。”朱由校輕聲說道。

“謝陛下。”鄧玉函恭敬地說道。

“陛下……這……這可是犯大忌的事情。”陳實功驚訝地說道。

“送來的人都是罪大惡極之人,這也算是爲他們以前所犯的罪恕罪。”朱由校說道。

“陛下,不會是活人吧?”聽到朱由校的話,陳實功更驚訝了。

朱由校沒有回答,只是點點頭。

“陛下,臣請辭西醫學院院正一職。”陳實功跪倒在地說道。

“朕送來的都是採生折割者,他們人爲地將孩童弄成殘疾或者‘怪物’,其罪之大,萬死不能恕其罪,朕只不過給他們一次恕罪的機會,陳老同情他們,可想過被他們弄成殘疾或者‘怪物’人,這樣的人本就該受千刀萬剮之刑,送到這裡已經算是便宜他們了。”朱由校說道。

第一百五十八章 修建馳道的計劃第四十五章 下黑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贈模式第一百章 顏思齊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九十一章 試金石第一百零二章 收養的兒童第四百零一章 天下歸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四百六十八章 京都騷亂第四百四十六章 帝國的藍海第九十二章 搶第四十六章 除逆行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求凰第一百五十三章 整編軍隊第兩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三百八十七章 暴跌第兩百三十九章 帝國公益金第五十四章 月息兩錢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協議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九十八章 木邦大捷第四百八十五章 票選太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奪取本州東北第兩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一百一十二章 水泥廣告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一百章 顏思齊第兩百三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陸第兩百三十一章 劫營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響第兩百零八章 行刑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國城之戰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兩百四十九章 冷洲總督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辦第兩百七十九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自東瀛的花魁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戰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四百七十九章 女兵師第五百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洲國第二十五章 葉向高辭官第三百六十五章 士兵移民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四百四十二章 關西七衛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兩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東廠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襪機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三百六十八章 卞玉京第兩百八十二章 搶人頭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九章 馬戶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三百一十六章 鎖國令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四百九十二章 哥薩克騎兵第兩百九十八章 進入鄂爾多斯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五十九章 金山的效應第四百七十章 儲君候選人第五章 絕對權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抓捕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贈模式第四百六十九章 興子天皇的安排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貿易第兩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東廠第三十二章 心理學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五十九章 金山的效應第四百八十三章 勃泥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兩百一十九章 衝突第七十七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三百零五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三百章 西方局勢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三百九十章 生產天啓槍的機器第十九章 太醫院(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盜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九十四章 劉宗周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季攻勢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鈔的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 第六條新政第三百八十三章 第八條新政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生異象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工第四百九十五章 禪位
第一百五十八章 修建馳道的計劃第四十五章 下黑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贈模式第一百章 顏思齊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九十一章 試金石第一百零二章 收養的兒童第四百零一章 天下歸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四百六十八章 京都騷亂第四百四十六章 帝國的藍海第九十二章 搶第四十六章 除逆行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求凰第一百五十三章 整編軍隊第兩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三百八十七章 暴跌第兩百三十九章 帝國公益金第五十四章 月息兩錢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協議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九十八章 木邦大捷第四百八十五章 票選太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奪取本州東北第兩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一百一十二章 水泥廣告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一百章 顏思齊第兩百三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陸第兩百三十一章 劫營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響第兩百零八章 行刑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國城之戰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兩百四十九章 冷洲總督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辦第兩百七十九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自東瀛的花魁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戰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四百七十九章 女兵師第五百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洲國第二十五章 葉向高辭官第三百六十五章 士兵移民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四百四十二章 關西七衛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兩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東廠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襪機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三百六十八章 卞玉京第兩百八十二章 搶人頭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九章 馬戶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三百一十六章 鎖國令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四百九十二章 哥薩克騎兵第兩百九十八章 進入鄂爾多斯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五十九章 金山的效應第四百七十章 儲君候選人第五章 絕對權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抓捕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贈模式第四百六十九章 興子天皇的安排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貿易第兩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東廠第三十二章 心理學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五十九章 金山的效應第四百八十三章 勃泥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兩百一十九章 衝突第七十七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三百零五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三百章 西方局勢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三百九十章 生產天啓槍的機器第十九章 太醫院(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盜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九十四章 劉宗周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季攻勢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鈔的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 第六條新政第三百八十三章 第八條新政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生異象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工第四百九十五章 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