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辦

“另外通敵案牽涉到了山西一地的貪污案,被處置的官員不在少數,朕以爲可以從胥吏中提拔有才幹者擔任官員。胥吏長年在基層歷事,熟悉政事法律,其能力不下於科舉出身的官員。”朱由校提議道。

“臣會按照陛下的意思從胥吏中選撥一批人出來擔任山西的官員,同時臣也會要求吏部選派一批官員出來擔任山西的官員。”徐光啓說道。

“此言甚妥,有比較纔會有優劣之分,這關係到以後官員的選拔方式。”朱由校贊成道。

“另外臣準備將高產農作物種植納入大計的四格之中,同時種植高產農作物的地區,明年能免稅一年,還望陛下批准。”徐光啓說道。

京察和大計是明朝對官員考覈的制度,“大計”是考覈道、府及州縣官員的,大計也是以“四格”、“八法”爲升降標準。所謂“四格”是指“才”(指才幹,分長、平、短三等),“守”(指操守,分廉、平、貪三類),“政”(指政務,分勤、平、怠三類),“年”(指年齡,分青、中、老三類)。

“準。高產農作物的種植關係到帝國的民生,事關重要,不能有任何馬虎。”朱由校點頭說道。

高產農作物的推廣種植使用行政干預手段,速度會更快,效果可能也會更好。現在最重要的是有得吃的問題,每餐能不能吃飽是放在第二位的,至於能不能吃好那是最後才考慮的事情。

“朕要山西一省廣設鄉學,凡十歲以下孩童都可免費入學學習三年,學習內容包括數學、國學和思想教育。”朱由校說道。朱由校不敢立刻在全國鋪開六年義務教育,這都是需要錢來支撐的,這可是一筆極大的開支。

“陛下此舉乃聖人之舉,自雲南實行免費教育之後,反響之好出乎意料之外,大明各省皆有意舉辦這樣的鄉學,奈何國庫空虛此事不得不一拖再拖,今陛下有意在山西再行鄉學,臣定會全力以赴辦好鄉學。”徐光啓高興地說道。

“正如徐卿家所言,國庫空虛,辦學所需的錢鈔暫時只得由內努提供,朕決定辦學所需的錢鈔由內努提供一半,地方自行籌措另外一半,這應該沒問題吧?”朱由校問道。

“另外一半就算臣不拿一分銀子的俸祿,臣也要把這部分錢鈔籌措出來。”徐光啓信誓旦旦地說道。

“按朕方法一定能籌措出這筆錢的,記得一定要做好財政預算,京師自從做了財政預算,每年預計能節省一成左右的費用。”朱由校說道。

“對於京師實行的財政預算,臣在京師時仔細學習過,發現的確很有效果,臣也準備在山西推廣。”徐光啓回答道。

“還有一點,凡是依附大明的外族子弟也一定要讓他們讀書識字。”朱由校強調道。

“這是爲何?”徐光啓問道。

“一個人從小吃的是大明的米,喝的是大明的水,穿的是大明的衣,學的是大明的話,寫的是大明的字,這個人才能被真正的同化成一個大明的人。這就是爲什麼朕第一個選擇要在雲南普及鄉學的原因?”朱由校說道。

“臣明白了。”徐光啓點頭說道。

……

大同通敵案開始得突然,結束得更加突然,僅僅幾天的時間這麼大的牽涉到上百官員的案子就這樣匆忙地結束了。

這樣匆忙的結束,可以說是有人歡喜有人優,沒有被這場席捲整個山西官場的風波波及的人,自然是開心的,而被波及了的人,自然是悲慘的。

今天的會議,沒有被波及的在大同官員都來了,他們就是想看看朱由校怎麼處理這批官員。

“凡有通敵賣國者,判斬立決,三天之後立即執行。凡貪污受賄者,應該如何處置?朕想聽聽你們的意見。”朱由校問道。

“按《大明律》:受財枉法者,一貫以下杖七十,每五貫加一等,至八十貫絞;受財不枉法者,一貫以下杖六十,每五貫加一等,至一百二十貫杖一百,流三千里;監守自盜倉庫錢、糧、物,不分首從,並贓論罪,在右小臂上刺‘盜官錢(糧、物)’三個字,一貫以下杖八十,至四十貫斬。知法犯法者,罪加二等。”楊漣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楊憲臣所言極是,但此次案情複雜,牽涉甚廣,臣以爲必須再次審查案情,待案情查明之後,再做決定。”原大同巡撫劉遵憲說道。

“此案朕認爲無須再審,楊卿家說到了《大明律》的規定,朕還記得太祖高皇帝時,凡貪污六十兩以上者即要剝皮揎草,但朕不準備這麼做,朕今天也準備特事特辦。”朱由校說道。

聽到朱由校說特事特辦,很多人都鬆了口氣。朱由校冷眼掃了一下下面的文武百官,接着說道:“對於文官,凡貪污六十兩以下者,官復原職,今後如再犯,從嚴處置;凡貪污六十兩以上六百兩以下者,繳出貪污所得,罷官免職,永不敘用;凡貪污六百兩以上六千兩以下者,繳出貪污所得,流放三千里;凡貪污六千兩以上者,抄家斬立決。衆位卿家以爲如何?”

“陛下仁慈。”楊漣首先說道。

“陛下仁慈。”其他的人一起跟着高呼道。

“對於武官,除了通敵叛國者之外,其餘人等,凡是貪污的,一律免職,永不敘用。”朱由校說道。對於武官,朱由校處理方式就放得寬一點,現在整個大明都在貪,文官處罰重一點,不會引起兵變,如果武官處罰太重了,朱由校擔心會引起其他地區武官的反彈,武官手裡可是握有兵權的。

對於朱由校的決定,文武百官都沒有反對,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厲害關係。

“田爾耕你留下,協助楊卿家處理此案,不可冤枉一個好人,也不可放過一個壞人。”朱由校說道。

“諾。”田爾耕和楊漣一起回答道。

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兩百八十三章 近衛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張妍進宮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陵第兩百四十六章 觀察細胞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七十七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一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求凰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所出第二十九章 騙局開始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庫克臺第兩百四十七章 學術討論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日不封刀第十一章 證據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釋兵權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四章 爭議第兩百零二章 顯微鏡第三百一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兩百一十四章 聯盟第七十八章 慷慨赴死,振我國威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四章 應對第四百九十四章 決定禪位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兩百九十二章 公司第兩百九十九章 貴族院第兩百九十八章 進入鄂爾多斯第一百七十四章 鶴丸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四百零八章 鬼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藍海戰略第六十六章 宮中藏銀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圍盛京第四百四十一章 請旨改變戰略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兩百三十七章 詐取潼關第二十六章 遼東對策第四百章 施粥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小結順便吐槽!第三百八十八章 陳圓圓第四百零四章 北伐四國的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第兩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東廠第四百一十九章 西藏的戰略第七十二章 你不吃醋嗎?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三十章 風陵渡之戰第四百章 施粥第一百零一章 搓麻將第五百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五十章 海外貿易帶來的後果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城迎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四百零七章 斬蝗神第二章 親政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泥招商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辦第一百五十三章 整編軍隊第一百四十八章 提拔胥吏第一百八十二章 輿論交鋒第一百四十四章 削藩的意圖第兩百三十四章 公益第五章 絕對權力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政十條第一百零三章 宮女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三百二十章 阿魯科爾沁第兩百六十六章 彩票開獎第三百二十章 阿魯科爾沁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廠的改變第四百七十六章 鄭森第二十五章 葉向高辭官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八十章 王賽兒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兩百四十七章 學術討論會第三百七十六章 閱兵儀式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四百四十八章 俄國人出兵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知東林,不知朝廷第三百四十二章 奪取馬來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一百一十八章 模特秀第十九章 太醫院(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季攻勢第兩百三十八章 洛陽之戰落幕第八十二章 國子監
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兩百八十三章 近衛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張妍進宮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陵第兩百四十六章 觀察細胞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七十七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一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求凰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所出第二十九章 騙局開始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庫克臺第兩百四十七章 學術討論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日不封刀第十一章 證據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釋兵權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四章 爭議第兩百零二章 顯微鏡第三百一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兩百一十四章 聯盟第七十八章 慷慨赴死,振我國威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四章 應對第四百九十四章 決定禪位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兩百九十二章 公司第兩百九十九章 貴族院第兩百九十八章 進入鄂爾多斯第一百七十四章 鶴丸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四百零八章 鬼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藍海戰略第六十六章 宮中藏銀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圍盛京第四百四十一章 請旨改變戰略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兩百三十七章 詐取潼關第二十六章 遼東對策第四百章 施粥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小結順便吐槽!第三百八十八章 陳圓圓第四百零四章 北伐四國的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第兩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東廠第四百一十九章 西藏的戰略第七十二章 你不吃醋嗎?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三十章 風陵渡之戰第四百章 施粥第一百零一章 搓麻將第五百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五十章 海外貿易帶來的後果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城迎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四百零七章 斬蝗神第二章 親政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泥招商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辦第一百五十三章 整編軍隊第一百四十八章 提拔胥吏第一百八十二章 輿論交鋒第一百四十四章 削藩的意圖第兩百三十四章 公益第五章 絕對權力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政十條第一百零三章 宮女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三百二十章 阿魯科爾沁第兩百六十六章 彩票開獎第三百二十章 阿魯科爾沁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廠的改變第四百七十六章 鄭森第二十五章 葉向高辭官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八十章 王賽兒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兩百四十七章 學術討論會第三百七十六章 閱兵儀式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四百四十八章 俄國人出兵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知東林,不知朝廷第三百四十二章 奪取馬來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一百一十八章 模特秀第十九章 太醫院(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季攻勢第兩百三十八章 洛陽之戰落幕第八十二章 國子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