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第162章 報紙的威力

第162章 報紙的威力

與稅制改革介紹,佔據差不多大小板塊上的內容,赫然就是鳳陽府定遠縣藍家被破族抄家一事。

報紙上着重介紹了藍家的身份背景,毫無避諱。

堂兄是永昌侯藍玉,而藍玉不僅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還是太子妃的舅父。

可即便是這樣身份背景的大族,對抗新政的下場,還是被破族抄家。

這意味着什麼,已經很清楚了。

相信全國上下所有鄉紳士族大戶,在看到這一條新聞的時候,心情都會格外沉重。

在這則新聞下方,還附上了對定遠縣縣令的懲處,斬立決。

而在這兩條重磅新聞下方則是附上了一則懸賞。

那就是舉報隱匿田畝的情況,一經覈實,能夠得到朝廷發放的相應獎勵。

攻心爲上。

這個楊憲,還真是可怕。

沈萬三心裡如此想着,將目光投向報紙上其餘內容,除了這兩個重磅消息外,報紙上還記載了新聞局、列車局等朝廷新設部門的成立,以及簡單的介紹。

除了這些朝廷方面相關政策外,報紙一處角落還記錄了一些生活常識。

比如新型農作物土豆的種植、食用等方面的注意事項。

尤其提到了,發芽土豆具備一定的毒性,提醒百姓不要誤食。

看完《大明日報》第一期,確保上頭的所有內容,自己都全部看過後,沈萬三這才緩緩合上了報紙。

“大明怕是要變天了。”沈萬三低聲呢喃道。

楊憲這份報紙的威力,完全比得上百萬師。

他要做的就是團結全天下老百姓的力量,明明白白告訴他們,新政推行,是有利於他們的。

上面通過列舉出的具體數字,讓他們切切實實瞭解到,新政推行後,他們所要繳納的稅賦將會減少多少。

同時告訴他們一個質樸的道理,那就是朝廷登記在冊的田畝數越多,最後分攤到他們每一個人頭上的稅賦就越少。

這樣一來,等於是直接將那些士紳大族們推到了他們的對立面上。

對於這些當地的農戶來說,誰家裡有多少田產,應該繳納多少的賦稅,他們都門兒清。

報紙最後舉報有獎,更是明擺着,表明朝廷的態度。

那就是縱容農戶去清查士紳的土地。

發動農民去鬥爭。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方面而已。

另一方面,通過對藍家抄家破族一事的渲染,震懾天下鄉紳士族,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同時,定遠縣縣令陸濤斬立決一事,同樣讓各地那些不忠於朝廷,不愛護百姓的父母官,噤若寒蟬,在這個節骨眼,如果還敢與朝廷對着幹的話,那麼陸濤就是前車之鑑。

困擾朱元璋、朱標許久的難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各地如果還有人膽敢公然抵抗新政推行,隱匿田畝,那再好不過,正好借他們的頭顱一用。

大明日報下一期內容,恰好還缺素材。

所幸此時纔是洪武五年,大明新立。

並不是病入膏肓的大明中後期。

不然等到那個時候,再進行清丈田畝,那遇到的阻力,比此時要大上何止百倍。

而且那時候的君王,也遠沒有此時洪武帝有魄力。 原時空,在土地兼併嚴重、階級矛盾加劇、政府貪污腐敗,持續了100多年的大明王朝開始逐漸走向衰落後,有一個也曾經站出來。

這個人就是張居正。

張居正,有心撥亂反正,要給大明好好地動一次手術。

可那時的大明有一個說一個,哪個不是大地主?誰家沒隱瞞土地,偷稅漏稅?

他張居正的老師,徐階徐閣老,在奉興松江就有整整24萬畝田!

改革沒有成功,是張居正沒有本事嗎?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一個老百姓的孩子,做文官能做到連皇帝都靠邊站,張居正已經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

他的能力也毋庸置疑,能夠成爲那場政治鬥爭最後的勝利者,笑到最後。

無一不是在證明他張居正的強大。

張居正沒能成功。

只因爲他做的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事,改革。

他得罪的是全天下的權貴,即便是他張居正也承受不住。

因此到最後不僅改革不了了之,連死去了的張居正及其家人也備受牽連。入獄自殺、發配充軍,慘不忍睹。

而此時楊憲要做的卻是比張居正要來得更加艱難的事情。

世上可沒有不透風的牆。

整個朝廷誰不知道,新的稅制改革雖然出自李進之手,可事實上是出自楊憲之口。

在這些勳貴朝臣看來,他楊憲年紀輕輕便已經封了大明神侯,位高權重。

明明可以和他們一樣,好好做着人上人,可爲什麼他要這麼鬧騰了。

你楊憲爲什麼偏偏要搞稅制改革,讓我們不能再隨意魚肉百姓;你楊憲爲什麼偏偏要丈量土地,讓我們不能隨意逃避賦稅;你楊憲爲什麼偏偏要搞科舉改革,與天下儒生爲敵。

大家都是官員,都是既得利益者,百姓的死活與我們無關,你爲什麼要幫助他們,來折騰我們呢?

那些淮西勳貴們想不明白,那些朝堂大臣想不明白,那些橫行鄉里的鄉紳士族更加想不明白。

因爲他們不明白,楊憲和他們不一樣。

楊憲來自後世。

那是一個人人都有權利好好活下去的時代。

貧苦的百姓也是人。

意外穿越到這個時代後,原本楊憲也沒有想這麼多,一開始還想着把報曉的坤坤燉了,直接辭官。

可這幾年明朝生活下來,讓他同樣改變了很多。

尤其是在親身經歷過,去年那場大災荒之後。

楊憲想要站出來,讓這個時代變得更好一點。

他想要做的並不多,只是讓它變得更好一點,僅此而已。

楊憲心中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爲,已經得罪了整個大明因稅制改革而利益受損的勳貴鄉紳。

雖然如今有朱元璋、朱標他們在,替他分擔了大部分的火力。

這些勳貴們一時也不敢發難。

可楊憲並不習慣,將命運掌握在別人手裡。

下一步,他要做的最爲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將列車軌道鋪往全國。

(本章完)

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第6章 我真是天才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262.第260章 劉老伯,你的學生有大出息啊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第114章 飲鴆止渴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第350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4k)第75章 有些相遇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第93章 仿範公法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丟了,我們還能去哪第346章 黑袍僧人(4k)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第62章 大明之幸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183.第183章 不想學趙匡胤,更不做劉邦(4k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196.第196章 征討雲南(4k)第47章 心裡苦的人第354章 女真滅族(4k)第36章 民風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第334章 裁撤老兵(4k)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122章 被算計的李善長(第三更)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367章 這個時代第一點光亮第350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4k)第55章 四則運算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第27章 明記甜品鋪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第327章 天子劍,月下斬駙馬(4k)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265.第263章 鄉村振興計劃201.請病假一天第39章 種菜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第24章 秋收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226.第225章 幹他孃的小日本!第4章 把這些稻苗給本府拔了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第352章第1章 開局一隻雞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180.第180章 神機營151.第151章 天價代理費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157.第157章 壽宴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113章 好好幹,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89章 吃糠拉稀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49章 古代識字率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第315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上)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249.第247章 超越諡文正的誘惑262.第260章 劉老伯,你的學生有大出息啊198.第198章 父與子(4k)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51章 你這新鮮韭菜味不對啊第82章 不敢貪 不能貪 不願貪第6章 我真是天才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226.第225章 幹他孃的小日本!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66章 新的可能第45章 田園之樂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262.第260章 劉老伯,你的學生有大出息啊第44章 腹黑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第88章 欺君罔上?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218.第217章 光與暗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
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第6章 我真是天才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262.第260章 劉老伯,你的學生有大出息啊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第114章 飲鴆止渴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第350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4k)第75章 有些相遇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第93章 仿範公法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丟了,我們還能去哪第346章 黑袍僧人(4k)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第62章 大明之幸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183.第183章 不想學趙匡胤,更不做劉邦(4k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196.第196章 征討雲南(4k)第47章 心裡苦的人第354章 女真滅族(4k)第36章 民風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第334章 裁撤老兵(4k)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122章 被算計的李善長(第三更)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367章 這個時代第一點光亮第350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4k)第55章 四則運算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第27章 明記甜品鋪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第327章 天子劍,月下斬駙馬(4k)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265.第263章 鄉村振興計劃201.請病假一天第39章 種菜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第24章 秋收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226.第225章 幹他孃的小日本!第4章 把這些稻苗給本府拔了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第352章第1章 開局一隻雞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180.第180章 神機營151.第151章 天價代理費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157.第157章 壽宴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113章 好好幹,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89章 吃糠拉稀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49章 古代識字率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第315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上)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249.第247章 超越諡文正的誘惑262.第260章 劉老伯,你的學生有大出息啊198.第198章 父與子(4k)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51章 你這新鮮韭菜味不對啊第82章 不敢貪 不能貪 不願貪第6章 我真是天才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226.第225章 幹他孃的小日本!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66章 新的可能第45章 田園之樂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262.第260章 劉老伯,你的學生有大出息啊第44章 腹黑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第88章 欺君罔上?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218.第217章 光與暗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