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

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

道路兩旁,木柵欄外頭。

揚州百姓們伸長了脖子,看着馬車後面那個奇怪的大鐵桶,眼裡充滿了好奇。

此時大鐵桶上的煙筒,正在咕咕地往外飄着煙霧。

就好像家裡竈臺的煙囪一樣。

鐵桶下面同樣有一個簡易竈臺,有專門的人站在一旁負責往裡添加柴火。

“這鐵桶裡究竟裝的是什麼?”

“楊大人,這是準備現場給這些民夫們做飯嗎?”

“一定是這樣的,你們聽到沒有,鐵桶裡好像還有咕嚕咕嚕聲傳出,楊大人一定是在煮粥。”

“那大夥兒猜猜是什麼粥,楊大人愛民如子,我猜一定是綠豆粥。”

“這氣味聞起來不像是粥,我猜是愛心茶,或是十全大補湯,你們難道沒有聞到有類似中藥材的味道嗎?”

很快,工人們接下來的動作直接打斷了衆人的猜測與討論。

只見燒得滾燙、融化了的瀝青從大鐵桶中導流而出,最終流入地面。

而一旁拿着特製工具的幾名工人也早已準備好,當瀝青倒入地面後,趁着瀝青還未凝固,他們用手中的工具迅速將瀝青鋪平。

又有專門的工人跟在後頭,往上頭鋪撒一層細碎的砂石。

這只是第一層瀝青。

也稱爲墊層。

這一層的瀝青會直接灌入地表,與地表緊緊抓牢。

其作用是能夠減少土基變形,改善土基溼度溫度,同時還可以起到排水隔水,防凍、防污等效果。

等到這層瀝青稍稍凝固之後,楊憲指揮工人們進行第二次碾壓,讓它變得更加結實與平整。

接着在地面上頭鋪上一層用來製作雨傘的油布。

這是用來代替現代瀝青鋪面用的土工布。

鋪這層布,能將地面上比較集中的壓力分散開,起到加強和防護作用,提高路面的抗疲勞強度,延長瀝青路的使用壽命。

以此往復,一共鋪上三層瀝青。

最終定型。

整個過程與後世相比起來,顯得很粗糙,畢竟連混凝土攪拌物都沒有用,可放在眼下這個時代,能夠打造出這麼一條平整、防塵、防水又耐用的馬路,已經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這是什麼路啊?”

兩旁的百姓們望着黑漆漆的路面,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伱,臉上滿是疑惑。

“我家大人說了,這叫做瀝青路。”

一個年輕工人在聽到旁邊老百姓討論,下意識挺了挺腰,無比自豪道。

而事實上,他也是第一次見這樣的路面。

面龐感受着鐵桶方向傳來的灼熱,鼻子聞着瀝青特有的氣味,這是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

不僅能夠成爲世上第一條瀝青路誕生的見證者,同時也是參與者,年輕的小工很驕傲。

他看向遠處那個身影,臉上滿是崇拜。

“小哥,這木柵欄什麼時候能撤掉啊?”一旁有百姓開口問道。 “楊大人吩咐過,要三天之後才能撤掉。這三天時間都有人負責把守,因爲瀝青路面要晾曬三天時間,才能通行。”年輕小工伸手指了指遠處,開口道。“揚大人考慮過大家的出行問題,因此已經採取分路段進行,這幾天時間煩勞大家繞繞路。”

爲了防止百姓們出於好奇進來,木柵欄每隔一段路都會立一個牌子,上面寫的便是三天之內禁止入內的告示。除此之外,還會安排民夫日夜巡邏。

“小哥說的哪裡話,楊大人爲咱老百姓免費修路,別說是三天,就算是三十天也沒有任何問題。這次修路造價不菲吧,我聽說徵召的民工,楊大人那邊都是有給工錢的。”一箇中年百姓開口問道。

像修路這樣的大工程,朝廷很多時候爲了節省開支,都會直接採取徵調民夫的方式。按照這種方法徵調而來的民夫,相當於服役,這種情況就屬於義務性勞動,大多時候是沒有工錢的,朝廷方面也就是管飯而已。

而這一次,則是完全不同。

楊憲是以長工或短工模式,僱傭這些民夫、工匠,參與到此次修路當中來。

不僅管飯,最主要的是還有工錢可拿。

這對百姓來說,也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而對楊憲來說,沒有比用銀子換功績點更划算的事情了。

“是啊,也就只有楊大人這樣真心愛民的好官,纔會這麼做了。不提我們這些工人的工錢,我聽魯大人講修路用的工具、材料所花費的錢也是一筆天文數字。”年輕小工回道。

一旁百姓也是跟着連連點頭。

別的材料或許看不懂,可油布他們是知道的,這玩意兒價格可不便宜。

而現在要用油布完全覆蓋整個路面,單是想想,他們就覺得嚇人。

“放飯了,坤!”

這時遠處有人喊道。

年輕小工聽到喊聲,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大聲應了一句,然後與木柵欄外的百姓們揮手告別後,朝着遠處快速跑去。

每天吃飯的時候,是劉坤一天時間中最快樂的時候。

父親死於饑荒,母親拉扯着他們幾兄妹長大。

他是家裡的長兄,後面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如今還未到秋收的時候,雖然家裡領了揚州府衙發放的當做口糧的一般稻種。

可數量終歸有限。

平日裡大多以吃粥爲主,畢竟弟弟、妹妹還小,需要花銷的地方很多。

因此這次聽到朝廷招工,正好又不是農忙的時候,他想也沒想立馬就過來了。

他原本只想着管飽就行,畢竟自己在外面吃,就能夠給家裡省下一份口糧,沒曾想到還有工錢可拿,這樣一來還能給家裡補貼。

最讓他感到驚喜的是,他們這些修路工人們吃的竟然是實打實的乾飯,而不是以前朝廷習慣性派發的糊弄人的米粥。

不僅如此,衙門那邊甚至還專門請了廚子,給大夥炒菜。

一天甚至還能見到一次葷腥。

這對他們這些常年見不到油水的老百姓來說,可以說是天大的恩惠。

只是今天到了餐桌前,劉坤忽然看到桌上多出了一個小罈子,不由心生好奇。

而早到的工人們正好也在討論這個事情。

(本章完)

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第21章 生意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100章 這是什麼神仙日子?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第83章 刀 刀柄 刀鞘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164.第164章 神蹟193.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49章 古代識字率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267.第265章 論情報的重要性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265.第263章 鄉村振興計劃第75章 有些相遇第21章 生意204.第203章 蒸汽機的原理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第24章 秋收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248.第246章 原來錢,還能這樣玩第50章 鬼才藍玉第130章 一條鞭法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第13章 奇貨可居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第352章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146章 首富進揚州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第130章 一條鞭法第130章 一條鞭法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70章 且聽龍吟182.第182章 欺天了(4k)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100章 這是什麼神仙日子?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285.第282章 楊國公爲國犧“身”(4k)第13章 奇貨可居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83章 刀 刀柄 刀鞘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第71章 絕望的王保保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50章 鬼才藍玉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第93章 仿範公法第25章 畝產1500斤!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303.第298章 三月滅國(4k)第50章 鬼才藍玉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第68章 你懂什麼叫墨菲定律嗎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第73章 說話!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第40章 京城紙貴第104章 野望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107章 反對的不是科舉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223.第222章 開海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第62章 大明之幸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33章 各自滿意第138章 殘次品213.第212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第47章 心裡苦的人第56章 古董羹第343章 一日爲師(4k)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284.第281章 所謂成長,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
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第21章 生意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100章 這是什麼神仙日子?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第83章 刀 刀柄 刀鞘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164.第164章 神蹟193.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49章 古代識字率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267.第265章 論情報的重要性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265.第263章 鄉村振興計劃第75章 有些相遇第21章 生意204.第203章 蒸汽機的原理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第24章 秋收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248.第246章 原來錢,還能這樣玩第50章 鬼才藍玉第130章 一條鞭法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第13章 奇貨可居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第352章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146章 首富進揚州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第130章 一條鞭法第130章 一條鞭法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70章 且聽龍吟182.第182章 欺天了(4k)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100章 這是什麼神仙日子?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285.第282章 楊國公爲國犧“身”(4k)第13章 奇貨可居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83章 刀 刀柄 刀鞘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第71章 絕望的王保保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50章 鬼才藍玉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第93章 仿範公法第25章 畝產1500斤!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303.第298章 三月滅國(4k)第50章 鬼才藍玉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第68章 你懂什麼叫墨菲定律嗎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第73章 說話!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第40章 京城紙貴第104章 野望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107章 反對的不是科舉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223.第222章 開海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第62章 大明之幸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33章 各自滿意第138章 殘次品213.第212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第47章 心裡苦的人第56章 古董羹第343章 一日爲師(4k)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284.第281章 所謂成長,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