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

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

“楊國公,你方纔說什麼,下官有些沒聽清楚?”一名御史言官下意識開口問道。

其餘衆人也紛紛向楊憲投來了質詢的目光。

他們都在等,等楊憲的一個回答。

楊憲看着他們,嘴角微微揚起,笑了。

“我說我和李相國一樣,也上了勸進的奏表。”

話音剛落,猶如一塊巨石直接砸落到一片小池塘裡,整個誠意伯府的大廳立馬炸開了鍋。

“楊國公,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陳懷義滿臉怒色,看着楊憲,不可置信道。

“陳兄,或許楊國公並不清楚分封諸王對大明的危害。”一旁一位御史言官拉了拉陳懷義,開口解釋道。

“放手,你們不用再自欺欺人了。楊憲他是劉中丞的高徒,又出身翰林,熟讀史書,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分封諸王的危害。”

陳懷義直接掙脫開了身旁同僚的拉扯,伸手指着楊憲,痛心疾首道:“他這麼做,無非是和李善長以及其他那些大臣一樣,爲了討好聖上,爲了自己的高官厚祿,而無視國家安危,這纔對國家最大的不忠!”

楊憲笑了,開口道:“我還真不知道分封諸王的危害,陳御史要不和我說一說。”

陳懷義冷哼一聲,道:“漢高祖劉邦大行分封,其結果長成了諸王之亂。唐皇李隆基遍設藩王,其結果引起了安史之亂。自漢唐以降,諸王之亂史書可絕,均可以作爲前車之鑑。”

“楊國公伱當年身在翰林時,難道都不看書的嗎。歷代皇上冊封皇子,其本意是爲了戍邊,而事實上,禍亂並非來自邊外,恰恰是來自諸王自身。他們擁兵藩鎮,割地稱王,沒有不亂的道理。”

陳懷義講的自然是有道理的。

可這個道理,對朱元璋沒用。

楊憲笑了,開口道:“陳御史,你是想說陛下的幾位皇子日後都會成爲擁兵作亂的叛黨?你這是想要做什麼?”

“誣陷皇家血脈,離間皇上與諸位皇子的骨肉親情?”

“你知道按照大明律,你這是什麼罪過嗎?”

楊憲每說一句話,身上的氣勢就強上一分,站在他對面的那些監察御史們臉色就白上一分。

只有陳懷義,還梗着脖子,一張臉漲紅,想要爭辯,一時間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最後只蹦出以下幾個字。

“你,你胡說!”

楊憲看着陳懷義,臉上笑容收斂,開口道:“陳御史,你回去好好想一想,我剛纔說的話,最後再決定是否上書勸阻。”

“還有其餘諸位同僚也同樣如此。”

楊憲的目光從他們臉上一一掃過,然後開口道:“小六子,送客!”

小六子小心看了劉伯溫一眼,見劉伯溫閉眼點頭後,按照吩咐開始送客。

從始至終,劉伯溫沒有說一句話。

而這已經代表了劉伯溫的態度,那些原本想等着劉伯溫開口替他們講話的人,也終於是接受現實,滿臉失望轉身離去,

等到這些都察院的言官御史們都走了之後,劉伯溫這才長嘆了一口氣,道:“希武,你這又是何苦呢。老師反正已經一把年紀了,你沒必要替我背這個罵名。”

劉伯溫自然能夠看出楊憲的用心良苦。

可這些御史言官們是不會領他情的,反而會視他爲仇敵。

楊憲這麼做,在劉伯溫看來完全就是吃力不討好,因此劉伯溫纔會說他何苦來哉。

今日如果楊憲沒來的話,這件事劉伯溫他自己會做,此時的他反正早就已經生出了歸隱的念頭,對於這些同僚的看法,早已不在意。

楊憲笑了笑,隨口道:“老師是知我的,我做事只認值不值,對不對,願不願,至於他人的看法,向來對我來說不重要。這些人也是爲大明好,能救幾個算幾個吧。”

原時空這些御史言官們,在分封諸王一事上,冒死上諫,正好撞在了老朱槍口上,最後也是求仁得仁。

這個叫做陳懷義的言官最慘,直接被裝進麻袋,活生生摔死在都察院大門前。

當然正如楊憲所說,他做到這一步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如果還有不開眼的傢伙,一定非要去死諫的話,楊憲只能對他說一路好走了,畢竟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劉伯溫看着楊憲,神色複雜。

他自己就因爲自身過於清高,而落到如今這個境地。劉伯溫原本希望自己這個學生的路,能夠比他走得順一些。

可如今看來,有可能要更崎嶇了。

wωw ▪ttκǎ n ▪co 因爲之前稅制改革工作,楊憲已經得罪了淮西勳貴。因爲科舉改革,得罪儒家士林。而現在又要因爲諸王分封的事情,得罪言官御史。

再這樣下去,楊憲怕是隻能做一個孤臣了。

楊憲的奏表,此時也已經經過朱標之手,交到朱元璋手中。

太和殿。

朱元璋看着朱標手中的奏摺,開口問道:“楊憲的奏摺,有關諸王分封?”

“父皇猜的真準。”朱標點了點頭。

朱元璋並未急着去看,而是接着開口問道:“是勸阻?”

因爲在朱元璋看來,楊憲畢竟是劉伯溫的學生,這段時間,仍然堅決反對諸王分封一事的也就只剩下都察院的那些言官御史了。就連有直接利益衝突的那些淮西老將們,也只是保持沉默而已。

如果是勸阻的話,楊憲的這份奏摺,朱元璋不打算再看。

因爲他分封諸王的心意已決。

шшш⊕тTk Λn⊕CΟ

朱標笑着搖了搖頭。

“不是勸阻,難不成還能是勸進啊。”朱元璋笑道。

朱標將手中的奏摺遞了過去,開口笑道:“確實是勸進,不過他這份奏摺與其他大臣們的都不同,父皇你自己看一下。”

聽朱標這麼一說,朱元璋臉上露出好奇的神色,伸手接過奏章,看了一眼,臉上很快露出凝重的神情。

“老大,馬上讓人召楊憲進宮。”

“是,父皇。”

楊憲從誠意伯府出來後,直接遇到了宮裡的內侍官,被帶進了宮。

大殿內。 朱元璋和朱標父子早就在這等很久了,見到楊憲後,朱元璋沉聲道:“楊國公你這個奏章裡的內容,會不會有些思慮過重了。”

楊憲在奏摺裡,對於分封諸王一事,大加支持,可他卻又在奏摺裡寫了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有關皇室宗室法的弊端。

這份奏摺寫得非常詳細。

具體寫明瞭,到時候朝廷一年要拿出多少財政來養活宗室。

親王每年一萬石,郡王每年二千石,鎮國將軍每年一千石,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則逐級遞減二百石,輔國中尉、奉國中尉逐級一百石。

公主及駙馬每年二千石,郡主及其儀賓每年八百石,縣主、郡君及其儀賓逐級遞減二百石,縣君、鄉君及其儀賓逐級遞減一百石。

按照中書省制定的這個制度,即使是最低等的奉國中尉和鄉君每年都會有二百石的俸祿。

要知道在沒有漲工資前,一個正七品的官員每年俸祿也僅有九十石而已。

朱元璋自己小時候吃了夠多苦,如今好不容易當上大明的皇帝了,他不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再過苦日子可以理解。

可這宗室制度,將會吃垮大明朝,成爲日後壓垮大明的最後一根稻草。

只是這個時候的朱元璋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看着楊憲,開口道:“楊國公奏章裡的話,擔憂過度了吧,現在宗室纔多少人,就算年俸再加一倍,對於國庫來說也造不成多少負擔。”

楊憲心裡想着,如何向朱元璋和朱標他們解釋,會更加直觀一些。

他看到遠處桌子上的圍棋。

楊憲走到棋桌前。

朱標看着楊憲的動作,疑惑道:“楊卿你這是?”

楊憲伸手將棋盤上的棋子推掉,轉身看着朱元璋他們,開口笑道:“微臣想要跟皇上借一些米。”

朱元璋正想要看看楊憲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正準備吩咐內侍官去準備,卻聽着楊憲接着開口道。

“微臣要的米不多,我只要在這棋盤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米,第三格放四粒米,第四格放十六粒米.以此類推,按照這個比例放滿整個棋盤就行。”

朱元璋心想,這有什麼難的。

他立馬吩咐內侍官去御茶膳房搬了一袋大米過來,然後讓他們按照楊憲的吩咐開始擺放大米。

一開始果然和朱元璋預料的差不多,輕輕鬆鬆,可越到後面越感覺到不對勁。

那些內侍官根本算不出具體需要多少大米,每增加加一個格子,這些內侍官們都要一羣人拿起算盤噼裡啪啦算上半天。

到第17個格子時,計算最後得到的結果是,所需大米262144粒。

一袋50斤重的大米,差不多就是這個數字。

等到第25個格子時,計算出來的結果,已經整整需要134袋大米。

大殿已經快要堆不下了。

朱元璋已經開始冒冷汗了。

那些內侍官們手中的算盤也快要打出火來了。

要知道圍棋棋盤縱橫19條線,一共有324個格子,這纔剛剛開始而已。

朱元璋和朱標這個時候終於意識到,如果要填滿圍棋棋盤上所有的格子,所需要的米粒,那將會是一個無比驚人的數字。

朱元璋揮了揮手,示意內侍官們停下手中的動作,讓他們下去。

朱元璋此時臉色有些難看,他就算再愚笨,這時候也終於看明白了楊憲的意思。

“皇上,現在難道還認爲是微臣思慮過重嗎。”楊憲開口道。

“如今皇上一共有十三個皇子,日後便是十三位親王,一年十三萬石俸祿。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宗室大幾十人,按去年洪武五年戶部支出,大概一共在二十萬石年俸,如皇上先前所言確實不多。”

楊憲頓了頓,接着開口說道:“可皇上,宗室總是會生孩子的,越往後,就像是這棋盤上的大米,因爲原本基數大,人數就會越多。遲早有一天,宗室人數會多到整個朝廷都無法恩養的地步。”

歷史上,明朝將近三百年的歷史,到最後你知道有多少皇室宗親嗎。

從洪武年百人不到,到明朝末年,皇室宗親這個數字直接膨脹到了將近六十萬,不是六千、不是六萬,而是整整六十萬!

世界上任何一個家族,也沒有如此快的繁衍速度,後世姓朱的,有極大概率是朱元璋的子孫。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定下的這個宗親制度,永樂之後,各地藩王宗室手上幾乎沒有任何權利,他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撈錢。

於是這些皇族們展開了激烈的生殖競賽,爲了拿朝廷補貼,自然是一個勁的猛生。

大明弘治五年,山西慶成王朱鍾鎰,就創造了一項生育紀錄,他整整生了94名子女。

朱元璋臉上越來越難看,此時的他,自然也看出了問題所在。

關於朝廷負擔過重這件事,朱元璋在制定宗親制度的時候,也不是完全沒有考慮到。

只是考慮的不夠多而已。

在朱元璋制定的制度中,皇室宗親的爵位每過一代就要降一級,親王除嫡長子外諸子降爲郡王,郡王除嫡長子外降爲鎮國將軍,以此類推。

可一直到了奉國中尉,就不再降了。

奉國中尉所生的孩子,無論嫡庶,所有孩子都能承襲奉國中尉的爵位。

朱元璋認爲自己已經考慮足夠周到了,可如今看着幾乎堆滿整個大殿的大米,心中早已是翻起了驚濤駭浪。

即便到時候都只是最低等的奉國中尉,可當他數量足夠多的時候,也將吃垮朝廷。

明朝後期,一年的朝廷稅賦收上來,還不夠給這些宗親們發放俸米的。

一旁的朱標在聽了楊憲的分析後,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朱標看向一旁沉默的朱元璋,作爲長子的他,最能明白朱元璋此時的心情。

因爲自幼失去親人,朱元璋對親人格外重視。

而且傳統的小農思想,朱元璋更是巴不得子孫繁衍越興盛越好。

可如今楊憲把宗室供養的問題,直接擺在朱元璋的面前,就由不得他不面對了。

大殿內,朱元璋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中。

(本章完)

第57章 洪武三年冬157.第157章 壽宴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43章 應對盜版的三倆計第21章 生意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第44章 腹黑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第126章 大明榜樣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186.第186章 大捷!(4k)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37章 徐達買衣233.第231章 挖山第113章 好好幹,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第133章 意外驚喜第62章 大明之幸第60章 君子如玉第130章 一條鞭法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230.第229章 給我打!往死裡打!第331章 弟子不必不如師,兒子也不必不如老第45章 田園之樂158.第158章 我說是就是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203.第202章 中書省的陰謀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第68章 你懂什麼叫墨菲定律嗎第53章 第一場雪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258.第256章 究竟誰在爲百姓做事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213.第212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第82章 不敢貪 不能貪 不願貪第137章 縮影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239.第237章 末路英雄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88章 欺君罔上?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286.第283章 天才設計師(4k)第27章 明記甜品鋪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第69章 神算第49章 古代識字率239.第237章 末路英雄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147章 真買樓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29章 稻香粥第89章 吃糠拉稀166.第166章 草原180.第180章 神機營234.第232章 整個日本都爲之瘋狂!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151.第151章 天價代理費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126章 大明榜樣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352章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180.第180章 神機營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第70章 且聽龍吟第85章 揚州大開發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第368章 做這個時代的太陽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
第57章 洪武三年冬157.第157章 壽宴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43章 應對盜版的三倆計第21章 生意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第44章 腹黑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第126章 大明榜樣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186.第186章 大捷!(4k)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37章 徐達買衣233.第231章 挖山第113章 好好幹,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第133章 意外驚喜第62章 大明之幸第60章 君子如玉第130章 一條鞭法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230.第229章 給我打!往死裡打!第331章 弟子不必不如師,兒子也不必不如老第45章 田園之樂158.第158章 我說是就是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203.第202章 中書省的陰謀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第68章 你懂什麼叫墨菲定律嗎第53章 第一場雪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258.第256章 究竟誰在爲百姓做事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213.第212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第82章 不敢貪 不能貪 不願貪第137章 縮影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239.第237章 末路英雄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88章 欺君罔上?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286.第283章 天才設計師(4k)第27章 明記甜品鋪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第69章 神算第49章 古代識字率239.第237章 末路英雄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147章 真買樓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29章 稻香粥第89章 吃糠拉稀166.第166章 草原180.第180章 神機營234.第232章 整個日本都爲之瘋狂!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151.第151章 天價代理費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126章 大明榜樣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352章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180.第180章 神機營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第70章 且聽龍吟第85章 揚州大開發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第368章 做這個時代的太陽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