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科學萌芽,楊帆遠航(4k)

重的物體下落速度比輕的物體下落速度快,這是絕大多數人,憑自己的直覺與觀感得出的結論。

可生活之中,人在許多情況下,反而往往會被自己的感官與慣有認知所欺騙。

就連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曾認爲落體速度與重量成正比,因此徐妙雲他們會這樣認爲,很正常。

而就在楊憲和徐妙雲閒聊的時候,另一邊朱雄英已經拿着兩塊大小不一的石頭走上了教學樓樓頂。

站在五層樓高的樓頂,朱雄英伸出了雙手,將手中兩塊石子懸空。

底下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朱雄英,眼睛都不帶眨的,唯恐錯過這一整個過程。

接着又有學生提出了另外兩個主要的天文學說。

“如果按照你之前說的一塊重的石頭下落速度一定要比一塊小石頭的下落速度更快的話。”楊憲隨手從一旁折下一截樹枝,在地上畫了起來。“現在假定大石頭的速度爲8,小石頭的下落速度爲4,那麼當我們把兩塊石頭拴在一起時,下落快的會被下落慢的拖着而減慢,下落慢的則是會被下落快的拖着而加快。”

楊憲點了點頭,和他猜想的一樣。

楊憲笑着點了點頭,開口道:“無須多禮。”

要知道楊憲可是朱雄英的救命恩人,因此朱雄英行再重的禮都正常,這也是朱標和太子妃常霞要求他做的。而且朱標的意思,也是希望楊憲能夠做朱雄英的老師。

其中一個學生堅持認爲天是圓的,地是方的,說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區區大海,難道就能夠阻擋我們的腳步嗎。以現在咱們大明的航海技術,只要準備好足夠的口糧與水,以及足夠的航海知識儲備,航行到海的盡頭又有何難。”

而那位天圓地方的擁躉,則是辯駁道:“那四個蓋不住的角,就是無盡的深淵。”

這話立馬遭到其餘學生的駁斥。

這裡同樣在進行一場辯論。

“想要驗證還不簡單,自己親自走到世界的盡頭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楊憲臉上露出笑容,開口道:“用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快的假設,最後反而卻推出了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得慢的結論。”

果然當場就有學生用曾子的話,來反駁天圓地方一說。

“我準備鬆手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徐妙雲忍不住開口問道。

可他們爭吵來,爭吵去,最後又回到了那個最爲關鍵的問題。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真的是天是圓的、地真是方的,那麼四個角就蓋不住了。

這兩種學說不像天圓地方說那樣自身有着明顯的缺陷,可有一點它們和天圓地方說一樣,那就是無法自證。

因此他們能不緊張嗎。

即便是在經驗上有所欠缺,可用時最多也絕不會超過三年。

然而天圓地方這種說法其實在我國古代一經被提出,就站不住腳。最早提出異議的曾子就曾言:“如誠天圓而地方,則是四角之不掩也。”

徐妙雲轉頭看向楊憲,那雙眼睛瞪得大大的,彷彿是在說“你怎麼知道的”。

這個學生代表的古代天文學的三大學說中的蓋天說,即認爲天似華蓋,形圓,地如棋盤,形方,合在一起便是天圓地方。

倒不是因爲楊憲的官職與爵位,而是純粹楊憲如今的學術地位,要知道他們今日所學的新學,都是來自楊憲,可以說楊憲就是後大明時代這些學子心中的聖人。

一道聲音忽然響起。

“這,這怎麼可能?!”

楊憲雖然如此說,可在場的一衆京城大學的學生們一個個還是顯得很緊張。

“難道他不知道除了陸地之外,還有無盡的大海嗎?”

從教學樓跑下來的朱雄英這時候也注意到了遠處的楊憲、徐妙雲二人,朱雄英立馬快步跑了過來,來到楊憲面前恭敬行禮道:“雄英見過楊先生。”

講到這,楊憲頓了頓,擡頭看向徐妙雲,似是在等着對方消化。

“我就是來看看,你們繼續討論,不用在意我的。”楊憲開口笑道。

渾天說認爲,天地是一個整體,天空是一個球形的空間,人們所身處的地球位於這個球形空間的中心。太陽、月亮和其他星辰都在這個球形空間中運行。渾天說的代表性著作是張衡的《渾天儀注》,這本書詳細介紹了渾天說的理論體系和觀測方法。順帶一提張衡還發明瞭渾天儀,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種天文觀測儀器。

一旁的徐妙雲看到這個情況,臉上露出一絲吃驚的神情,要知道朱雄英可是皇太孫,要是不出什麼大的意外的話,將來是要做皇帝的。

“而且這樣一來,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如果你最後發現你們這一代人走不到,那就可以和心愛的人結合,繁衍後代,讓你們的後代繼承你們的理想,繼續前行。我相信,如果是抱着這樣的決心與覺悟的話,總有一天能夠走到世界的盡頭。”

“遇到任何事情,不要還沒開始,就給自己設限,認爲這一定是做不到的事情。追尋科學,有時候就恰恰需要那種不知天高地厚的心態。”

其中一名學生,鼓起勇氣,用熾熱的目光看着楊憲,開口道:“楊先生,您說的走到大地的盡頭,這真的能夠做到嗎?”

而後就是宣夜說。

“你爲什麼會認爲做不到呢。”楊憲看着眼前這一張張年輕鮮活的面孔,開口道。“追尋科學真理的道路,就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決心與覺悟。”

兩聲沉悶的聲音幾乎同一時刻響起。

“別說是伱了,就算是提出天圓地方《周髀算經》的著書者,不,應該說,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曾經走到過天的盡頭,地的盡頭。”

那就是如何去驗證。

如果朱雄英發現的規律真的能夠寫進教材,而且之後都沒被推翻的話,那麼朱雄英的名字便會和他發現的規律一起一直被傳下去,一代接着一代。

麥哲倫的船隊環球航行也只花了三年時間,只是很可惜,身爲船長的麥哲倫最後沒能親眼見證這歷史的一刻,他在出海航行的第二年,在菲律賓死於部落衝突。

“那麼你們憑什麼如此篤定天是圓的,地是方的,還有你所說的這個無盡深淵之說,更是無稽之談,餘建軍同學,你難道忘記了老師教過我們實事求是的治學之道嗎?!”

因爲都是行了冠禮的成年人,他們探討的問題自然與那邊小學生不一樣。

楊憲這番話說出去後,現場這些學生們紛紛露出會心的笑容。

“在經過大量的實驗後,到時候如果你能總結得出規律結論,我可以將小雄英提出的這條規律寫進教材裡,然後標明規律的發現者,讓後世所有讀書人都進行學習。”楊憲輕笑道。

楊憲伸手指了指遠處操場泥地上兩個坑,輕笑道:“小雄英是如何發現這個現象的?”

如果讓人知道,一個十歲不到的孩子,就已經接近了儒家的三不朽境界的話,怕是會給驚得連下巴都掉下來。

聽到這句話後,衆人盡皆譁然。

那名叫餘建軍的學生,被自己同學這一通辯駁後,漲紅了臉,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因此就算你們第一次出航受阻,沒有走到世界的盡頭,那也不要緊,第二次再來就是了,而這一次,你們就可以吸取前次的經驗教訓總結原因,之前爲什麼失敗了。如果是口糧不夠,那就準備更多的口糧,如果是因爲船隻抵擋不住風浪,那就租一艘更大的船隻。如果是因爲缺乏海上航行的知識,那麼你能夠做的要麼是去請一位專業的航海士,要麼就自己惡補這方面的知識。”

也正是這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這些京城大學的學生們纔會爭吵得如此激烈。

在確定徐妙雲能夠理解後,楊憲開口道:“這樣一來,綁在一起的兩塊石頭的整個系統下落速度是不是就應該小於8。”

此時年紀尚小的朱雄英只知道這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他還無法理解將規律與名字寫進教材這一件事所代表的意義,可站在一旁的徐妙雲卻是無比的清楚這究竟代表了什麼。

楊憲看着衆人,一些被說中心理的學生們,紛紛羞愧的低下腦袋。

楊憲嘴角微微揚起,輕笑道:“看吧,我就說大小兩顆石頭一起落地吧。”

宣夜說是中國古代最後一種重要的天文學說,起源於唐代。宣夜說認爲,宇宙是一個無限的空間,沒有中心和邊界。太陽、月亮和其他星辰都在這個無限的空間中自由運行。宣夜說的代表性著作是僧一行的《大衍曆》,這本書詳細介紹了宣夜說的理論體系和觀測方法。僧一行還進行了一系列的天文觀測,爲宣夜說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朱雄英回頭看了一眼,見楊憲提到他得意之作,不由嘿嘿一笑,開口道:“是在一次偶然間發現的,一切都是巧合。”

而這正是所有讀書人都追求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當中的立言。

爲了驗證天圓地方,甚至想着男女搭配,繁衍後代的問題,這世上也就楊憲能夠想得出來。

下一刻,在萬衆矚目下,朱雄英雙手一鬆,兩顆大小比例懸殊的石頭從教學樓頂樓落下。

質疑聲中,所有人都在下意識開始尋找起說出先前那一番話的主人。

就在所有人都因爲苦無對策,而沉默之時。

這些小學生們發出一聲聲懷疑人生的驚呼。

一旁的徐妙雲此時內心卻早已是心潮澎湃。

一切都只是基於猜測。

“是啊,兩顆石子大小差了差不多十倍,怎麼可能同時落地呢?”

楊憲的這番有關追尋科學真理的講演並未結束,他將衆人的表情看在眼裡,爲了調節氛圍,只見楊憲輕笑道:“而且你可以選擇和自己志同道合,有着同樣追求的異性一起出發,和相愛之人一起走到天涯海角是一件多麼浪漫的事情。”

事實上,環球航行根本用不了那麼長時間。

要知道如今大明的船隻可是用上蒸汽機的,比原時空麥哲倫的船隊要先進太多。

“一言爲定。”楊憲彎下腰,看着朱雄英笑着回道。

“誰,是誰說出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話!”

“接下來,小雄英可以用不同的物體,來測試這個現象,比如羽毛和鐵球,棉花與石頭等等。看看不同材料構成的物體,從高處自由落體,是否也是同時落地。”

聲音響起的同時,是一張張震驚無比的臉,以及張大合不攏的嘴巴。

楊憲對此卻是表現得很淡然。

首先是渾天說。

而楊憲接着開口道:“但是兩塊石頭拴在一起的話,把它看成一個整體,那麼加起來的重量是不是要比大石頭還要重,因此重量大的物體比重量輕的物體的下落速度要小。”

站在頂樓的朱雄英大聲喊道。

啪嗒!

“嗯嗯,一言爲定。”朱雄英開心道。

楊憲和徐妙雲站在旁邊聽了一會兒,發現他們在討論天地宇宙的奧妙,現場幾波人爭論的實在是厲害,因此誰也沒有注意到在人羣最外圍的楊憲二人。

從京城第一小學出來之後,楊憲又去了京城大學。

後世所有讀書人在學到這條規律的時候,都會想起朱雄英的名字。世俗的權位,即便是做到了皇帝,可百年後,後人也無法記得前朝每一個皇帝。

徐妙雲皺着眉頭,點了點頭,好像想到了什麼。

楊憲並沒有和徐妙雲講什麼萬有引力、重力加速度,而是用這種讓對方提出的觀點陷入自我矛盾的境地,來讓她更加直觀瞭解這個現象。

京城大學的學生們很快就是找到了正主,在見到正主的剎那,一個個臉色大變,連忙躬身行禮道:“學生見過楊先生。”

這也是爲什麼楊憲會如此自信的原因。

如今朱棣西征既然已經開始,楊憲覺得也是時候讓大明的艦隊往東運動運動了。

第304章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第346章 黑袍僧人(4k)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事關第362章 科學萌芽,楊帆遠航(4k)第96章 拉着當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250.第248章 壓抑的呂氏(第三更,求月票,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150.第150章 有興趣做我們的代理商嗎第55章 四則運算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第40章 京城紙貴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第121章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192.第192章 斬草除根(4k)196.第196章 征討雲南(4k)第69章 神算第126章 大明榜樣第133章 意外驚喜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217.第216章 鳥和鳥語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201.請病假一天第368章 做這個時代的太陽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170.第170章 舔一舔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56章 古董羹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1章 開局一隻雞162.第162章 報紙的威力第349章 完美的軍糧(4k)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73章 說話!第56章 古董羹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197.第197章 救贖之道就在世界地圖之中(4k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18章 還有比用銀子換功績點更便宜的事情?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343章 一日爲師(4k)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371章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尊菩薩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258.第256章 究竟誰在爲百姓做事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202.第201章 揚州大學 蒸汽啓蒙(4k)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238.第236章 狹路相逢!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第327章 天子劍,月下斬駙馬(4k)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56章 古董羹第334章 裁撤老兵(4k)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第52章 韭菜第69章 神算第22章 雪花酥224.第223章 燒鵝第108章 科舉改革
第304章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第346章 黑袍僧人(4k)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事關第362章 科學萌芽,楊帆遠航(4k)第96章 拉着當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250.第248章 壓抑的呂氏(第三更,求月票,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150.第150章 有興趣做我們的代理商嗎第55章 四則運算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第40章 京城紙貴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第121章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192.第192章 斬草除根(4k)196.第196章 征討雲南(4k)第69章 神算第126章 大明榜樣第133章 意外驚喜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217.第216章 鳥和鳥語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201.請病假一天第368章 做這個時代的太陽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170.第170章 舔一舔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56章 古董羹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1章 開局一隻雞162.第162章 報紙的威力第349章 完美的軍糧(4k)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73章 說話!第56章 古董羹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197.第197章 救贖之道就在世界地圖之中(4k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18章 還有比用銀子換功績點更便宜的事情?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343章 一日爲師(4k)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371章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尊菩薩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258.第256章 究竟誰在爲百姓做事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202.第201章 揚州大學 蒸汽啓蒙(4k)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238.第236章 狹路相逢!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第327章 天子劍,月下斬駙馬(4k)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56章 古董羹第334章 裁撤老兵(4k)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第52章 韭菜第69章 神算第22章 雪花酥224.第223章 燒鵝第108章 科舉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