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

徐達跟着朱元璋走進一處大殿。

然後他便被眼前所見的場景給震驚到了。

“這是?”

在徐達的眼中,整個大殿地板竟然是一個巨大的沙盤地圖,戎馬半生,身爲大明軍神對於全國各地的地圖都瞭如指掌。

可徐達從未見過眼前這個地形地貌的地圖,徐達不由地眉頭緊皺。

因爲眼前不僅有簡單草皮鋪就而成的草原,有小樹枝林立的森林,有白色小石子堆砌而成的高山,有黃色沙子代表的沙漠,甚至還有河流和海洋?!

就在徐達心裡想着眼前這張地圖究竟是哪裡時,兩個字突然映入他眼簾。

徐達那雙眼睛猛地睜大,轉頭看向一旁的朱元璋。

“陛下,這難道是?!”

朱元璋笑着點了點頭。

轟!

徐達腦袋瓜子“嗡”的一下,徹底炸開了。

因爲他方纔看到的兩個字正是“大明”,也就是眼前這副地圖,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是世界萬國地圖!

此時這個大殿上這個巨大的世界地圖沙盤模型,朱元璋在得到楊憲的世界地圖後,便已經開始叫人打造,前前後後,耗費了他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才終於製作而成。

期間朱元璋請教問詢過楊憲多次,務求這副地圖準確。

對於後世的人來說,一張世界地圖不算是一件希奇的事情,但是在這個時代,這張地圖就是當之無愧的無價之寶。

當初楊憲爲了讓朱元璋“合理”地看到這張地圖,多少也是耗費了一些心思的,還編造了一個童年時代遇到的外國老師出來。

爲了力求真實,楊憲甚至還真的自己用英文手寫了一份航海日誌,只爲了讓朱元璋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無數的地方等着他去征服。

當時楊憲帶給朱元璋的震撼有多大,此時朱元璋帶給徐達的震撼就有多大。

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爲了更加了解這個世界的情況,朱元璋只能是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向楊憲請教。

他本人走不開,那就由朱標代勞,然後再進行轉述。

在明朝洪武這個時間節點,除了歐洲、亞洲和北非,然後就是美洲的少數地區。

除了這些地區外,很多地方都沒有文明誕生,準確一點來說,應該是沒有現代文明的誕生。

那些部落土著,還過着與原始人無異的狩獵生活。

可以說有無數的土地等着大明去佔領,有無數的資源等着大明去掠奪。

朱元璋一邊和徐達介紹,一邊豪情萬丈地說道:“天德,按照楊憲那小子說過,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有咱們漢族強大!咱們要建立的是前人從未達到的功業,什麼三皇五帝,唐宗宋祖,他們窮其一生,都只是在這一塊土地上折騰而已。”

朱元璋說着指了指如今大明的版圖。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親手將大明的王旗插遍這個世界!”

在這個時代,漢族本就是全世界最爲強大的民族。

此時全世界其他國家加在一起,人數都不一定有漢族人多。

可原時空,先是讓歐洲的那些蕞爾小國成爲了世界的霸主,繼而讓移民組成建國曆史不足200年的白頭鷹騎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頭上拉屎近百年。

近現代那百年屈辱不用多說,後面抗戰一寸山河一寸血死了多少人。

這是讓楊憲接受不了的事情。

這纔是爲什麼,他會如此大力去做這件事,去改變老朱的認知。

楊憲想要的就是改變這一切,讓大明、讓華夏成爲這個世界的主宰。

讓所有人都以學中文爲榮,會說中文爲榮,讓這個世界變成一個以中華文明爲主導的世界。

楊憲當然可以等到他實現另一個目的時再推進此事,可他不想再等了。

因此哪怕楊憲當時明明知道,他突然提供的世界地圖會引起朱元璋的懷疑,可最終只要證明這一切都是真的,那就足夠了。

楊憲在那份世界地圖上,標註了好幾處大型金屬礦洞。

有一些就在大明四周,朱元璋只需要派人去查,就能查的出來,有了這些礦山,就能佐證其他地區,同時佐證這幅世界地圖的真實性。

出雲國石見銀山的白銀礦就是其中代表。

而到了那個時候,來源如何已經不重要了。

比如此時,朱元璋就沒有和徐達講,這份世界地圖是來自楊憲的什麼外國人老師。

而是直接將這份天功直接安在了楊憲頭上。

要知道這種事情,是要記入史書,載入史冊的,大明史書上如此光輝的一頁上,怎麼可能寫一個外國人的名字。

至於楊憲爲什麼會知道這些,按朱元璋的說法是楊憲在機緣巧合下,得到了一本天書!

天書山就記載了這些內容。

這本天書就是老天賜給大明的,這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如今這本天書(楊憲編寫的航海日誌)就在朱元璋手中。

朱元璋看着徐達,開口道:“天德,這個大殿,算上你,只有四個人來過。要不是咱看你得了個王爵,怕你胡思亂想,也不會這麼早帶你過來。”

“在看過這個世界地圖後,你這下總應該明白,我爲什麼會讓你從日本回來的原因吧,封你的這個中山郡王爵位,你就踏踏實實地拿着!”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朱元璋眼中根本就是囊中之物,殺雞焉用牛刀。

朱元璋拉着徐達的手,開始豪氣沖天地給他介紹起眼前的世界地圖。

“天德,你看這裡叫做美洲。按照楊憲的講法,這一片大陸上,只有一些野人存在。可這裡和你剛剛拿下的石見銀山一樣,盛產金銀礦。這個大陸從這,你看,一分爲二了。”

“北邊根據估算大概有八千多萬平方里,南邊也有一半的面積。這一條狹長的區域,楊憲把這裡起了個名字叫做智利,他說這裡有一大片地區,全身露在外面的銅礦。而它的中部地區土地非常肥沃,有無數良田,只可惜那裡的野人不會耕種,大片良田被荒蕪浪費。”

有地不種?

徐達好奇問道:“那他們吃什麼?”

“土豆你知道吧,之前楊憲帶給大明的土豆種子,就來自這裡。聽說那裡除了土豆外,還有另外兩種糧食,一種叫玉米,另一種叫紅薯,這兩種糧食都和土豆一樣,一畝地能產二三十石。正是因爲有了這三樣寶貝,所以那裡的人不需要精耕細作就能收穫吃不完的糧食。”

徐達聽得兩眼發光,雖然紅薯和玉米是什麼,他沒有聽說過。

可土豆他知道,而且吃過。

要知道楊憲當時正是靠着土豆,救了數百萬三晉之地的災民。徐達死死盯着美洲的地圖,看了好一會兒,恨不得馬上就替大明將那塊地盤給打下來。

有了如此大片肥沃的良田,再加上土豆、玉米、紅薯,到時候將徹底解決糧食問題。

在徐達看來,土豆哪裡都好,就是吃了會放屁,正是因爲這一點,他才放棄了將其當成大軍軍糧儲備。

玉米、紅薯如果有相同產量,還沒有這個問題的話,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朱元璋將徐達的表情都看在眼裡,微微點了點頭,對於徐達的反應,朱元璋很滿意。

只見他接着開口介紹道:“這裡叫澳洲,面積和我們大明仿若,它的北邊是荒原,那裡有着極其豐富的鐵礦資源。南邊則是平原,適宜種田,而且還盛產黃金。”

朱元璋手中拿着一根木棒,指了指澳洲上面兩個位置。

“這兩個地方分別都有一個巨大的黃金礦,按照天書記載,這兩座黃金礦年產黃金都能達到五十萬兩以上!”

徐達這邊還來不及震驚。

下一個讓他更加震撼的信息,便已經從朱元璋口中說出。

“澳洲即便如此盛產黃金,可那裡依舊不是黃金最多的地方。”

這將近一年的時間,朱元璋可是做了非常充足的功課,如今對於當今世界局勢可謂是瞭然於胸。

“這一塊地叫非洲,是崑崙奴的家鄉。在非洲最南部這塊區域,據說有能夠年產百萬兩黃金的金礦。”

一個個越來越誇張的大數字,已經將徐達給徹底震麻了。

這時徐達忽然想到了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

“陛下,這兩個地方都沒有國家?”

朱元璋開口道:“按照楊憲的說法,澳洲只有一些野人,非洲同樣只形成一些部落,沒有國家。”

聽完朱元璋一番介紹下來。

徐達激動地全身都在發抖,開口道:“也就是說,現在全世界,只有咱們大明周邊附近和西方這塊土地上有國家?”

“沒錯。”

君臣二人相視一眼,都是看出了雙方彼此的想法。

徐達直到這個時候,才總算明白,朱元璋那番要建立前人未建立的亙古功業的話。

從這座秘密大殿裡走出來之後,徐達總算放寬心,再也不覺得自己手中的這個中山郡王的王爵燙手了。

不過征服世界,說得輕巧。

做起來,卻不簡單。

眼下第一步,還是得先拿下大明周邊所有領地才行,想要遠征,前提必須保證大明本土的安穩。

日本方面也有隱患存在。

徐達在走之前,同時向朱元璋彙報了日本那邊的情況,特意提到了日本方面在打大明火器的主意,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不得不防。

雖然徐達在離開日本前,對於此事他已經再三叮囑朱樉了,可不知爲何,仍舊還是有些不放心,純粹是出於身爲大明軍神的第六感。

“那些倭人要是敢對大明火器伸手,伸左手砍左手,伸右手砍右手。”朱元璋神情陰鶩,冷聲道。“對於咱們而言,只是說目前這個方式對咱們大明最有利,可並不代表,咱們不能滅了它們。”

歸根結底,還是大明人口不夠,即便打下了日本,統治方面還是會有很大的問題。

畢竟中間隔了大海,如果只是更換領導層少數一些人的話,隱患太大。

還有就是,到時候真有一天,大明人口數量夠了,是否會有這麼多的大明子民願意放棄故土,遷徙到日本。

另一邊。

揚州,神侯府。

來了一位北方的客人。

蒙王朱棣!

明朝藩王無皇帝召見,不得離開封地。

朱棣這次是受詔進京,向朱元璋彙報了經過這一兩年時間發展,如今漠北草原的情形。

因爲有楊憲插手,如今大明藩王制度,與原時空比起來,還是有所不同。

除了把所有藩王往外封外,同時也加大了他們的權利。

原時空朱元璋開國之初,將自己的子孫分封到各地,成爲藩王。但是各藩王的領地內又有朝廷直接派任的地方官。

藩地地方官員與同城親王是以定期朝見的方式體現君臣關係,但行政上並不隸屬。原則上明朝親王不能參與地方政務,不署理軍務財稅(經常截胡)。親王單獨有一套內屬管理班子。

也就是說,各藩王的領地等於是有兩套行系。

朱元璋封王的本意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是又不想讓這些子孫留在京城勾結朝臣,怕對明朝繼他之後的皇帝的統治造成威脅,而且開國之初,各地都還不穩定,只有自家人前去鎮守,朱元璋才能放心。可以說,開國之初的藩王還是有比較大的權力的,與地方官的分工也比較明確,此時還沒有較大的衝突。

楊憲現在則是讓朱元璋相信他的這些兒子們,施行的是誰的領地誰負責,出了事情藩王是第一當事人。

而藩王則是一年要到京城彙報一次情況。

藩王的這個權利,即便朱元璋此時不給,等到朱標和他死後,藩王同樣會自己動手去拿。

而且那樣的話,他們還不需要負責。

如今的模式,各地藩王其實就是等於是地方長官plus版而已,反而比原時空更容易受到朝廷節制。

類比的話,和後世xg長官類似。

朱棣在進行完他今年的履職報告後,在京城陪了朱標一段時間,畢竟兄弟情深。

返回封地的途中,來揚州拜訪楊憲,也不是他自己一個人來的。

朱棣還喊來了朱標一起。

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230.第229章 給我打!往死裡打!157.第157章 壽宴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326章 兄弟們啊,上位呀,還是對咱們親(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147章 真買樓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75章 有些相遇159.第159章 本宮就在這,聽說你有話要說?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352章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第46章 上京,賣菜!193.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77章 瑞雪未必兆豐年第122章 被算計的李善長(第三更)第70章 且聽龍吟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兒子!(4k)第346章 黑袍僧人(4k)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8章 製鹽大業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報紙!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170.第170章 舔一舔166.第166章 草原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記恨上了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第12章 成天平地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350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4k)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第64章 本來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們相處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第24章 秋收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49章 古代識字率第14章 地底之下,還有地獄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238.第236章 狹路相逢!第71章 絕望的王保保201.請病假一天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第122章 被算計的李善長(第三更)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49章 古代識字率第85章 揚州大開發第94章 災民還算人嗎?第41章 大丫頭啊第138章 殘次品第35章 紅樓問世第50章 鬼才藍玉215.第214章 航海王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第356章 做醫生能救大明(4k)166.第166章 草原第65章 你管這叫還成?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難問(4k)第331章 弟子不必不如師,兒子也不必不如老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第88章 欺君罔上?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224.第223章 燒鵝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第357章 等會兒會有點疼,忍着點(4k)第356章 做醫生能救大明(4k)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第75章 有些相遇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362章 科學萌芽,楊帆遠航(4k)223.第222章 開海
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230.第229章 給我打!往死裡打!157.第157章 壽宴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326章 兄弟們啊,上位呀,還是對咱們親(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147章 真買樓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75章 有些相遇159.第159章 本宮就在這,聽說你有話要說?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352章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第46章 上京,賣菜!193.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77章 瑞雪未必兆豐年第122章 被算計的李善長(第三更)第70章 且聽龍吟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兒子!(4k)第346章 黑袍僧人(4k)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8章 製鹽大業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報紙!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170.第170章 舔一舔166.第166章 草原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記恨上了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第12章 成天平地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350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4k)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第64章 本來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們相處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第24章 秋收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49章 古代識字率第14章 地底之下,還有地獄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238.第236章 狹路相逢!第71章 絕望的王保保201.請病假一天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第122章 被算計的李善長(第三更)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49章 古代識字率第85章 揚州大開發第94章 災民還算人嗎?第41章 大丫頭啊第138章 殘次品第35章 紅樓問世第50章 鬼才藍玉215.第214章 航海王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第356章 做醫生能救大明(4k)166.第166章 草原第65章 你管這叫還成?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難問(4k)第331章 弟子不必不如師,兒子也不必不如老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第88章 欺君罔上?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224.第223章 燒鵝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第357章 等會兒會有點疼,忍着點(4k)第356章 做醫生能救大明(4k)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第75章 有些相遇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362章 科學萌芽,楊帆遠航(4k)223.第222章 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