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蕭妮兒痛罵士林

“喂,我說諸位,這是接風宴呢還是批鬥會啊?”雲絲絲看不下去了。

本來男人們的談話她很少關心,也不願干涉,只是見風向陡然間一百八十度大轉向,她再也忍不住了。雲絲絲可不是沒有觀點的女人。

石榴卻笑眯眯地看着況且,意思是說:讓你得瑟,這會兒遭報應了吧。

蕭妮兒不明白他們在說些什麼,隱約知道他們在批評況且,恨不得上前跟他們理論,卻又知道不是這些秀才老爺們的對手,急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妮兒,你不用管,他們哥們逗着玩呢,但凡聚會總是這樣吵吵嚷嚷,否則顯不出他們是名士嘛,一會兒就沒事了。”

“你們不懂!狗屁不通!”蕭妮兒忽然間不知哪裡來的勇氣,用盡胸腔之氣吶喊一聲。

所有人都驚呆了。

一羣世家大族的精英子弟被一個目不識丁的姑娘罵狗屁,這簡直跟晴天霹靂差不多,連況且都驚呆了,不過他了解蕭妮兒,知道她不會無的放矢,一定有其道理在。

蕭妮兒含着眼淚說道:“我沒讀過書,不認識字,也不知道你們說的莊子是誰,可是他就是個混蛋,說的都是屁話。”

男人桌上精英才子們好像被人打了一個耳光,居然有人當着他們的面罵莊子,這還了得,若是在外面,他們早就羣起而攻之了,可是在這兒他們只能忍着,聽着,因爲蕭妮兒也是正經的主人,哪怕地位低一些。

蘇慶則卻拍手大笑道:“蕭姑娘之言深得我心,請繼續說下去。”

在他而言,只要是蕭妮兒說的都好聽,對不對根本不管,蕭妮兒此時就算罵他的祖宗,恐怕他也會拍手叫好,也要說“深得我心”。

罵莊子其實比罵祖宗還厲害,老莊畢竟是一個文化道統的開創者,跟孔孟一樣。在座的雖然都是儒教子弟,對老莊還是一樣崇敬,在士大夫心裡,老莊跟孔孟比肩,不分伯仲。

文賓鄙視地看了蘇慶則一眼,心中感慨:相交十幾年,沒想到他是這種人。重色輕友也就罷了,連道統都能隨時丟棄。

“好!”唯恐天下不亂的秋香也拍手叫好,她讀書識字,卻既不信奉孔孟,也不喜歡老莊,見蕭妮兒指斥這些平日裡裝模作樣的老爺少爺們,心裡也是很痛快。是該罵罵他們了!

蕭妮兒只是怒氣勃發,發了一半忽然有些膽怯了,這些大眼瞪小眼望着她的人一個個身份可都尊貴着呢。她怯生生看了看況且,得到的是堅定的鼓勵目光,心裡又有了底氣。

況且心裡對蕭妮兒的標準是這樣的。

第一蕭妮兒說的做的都是對的。第二如果你認爲她說錯了做錯了,那首先是你想錯了。

蕭妮兒繼續道:“我不知道混沌是誰,可我也聽明白你們說的意思了,你們都非常欣賞我們山鎮上的那種狀態,所以不希望有任何改變。我就問你們一句話,如果讓你們做我們山鎮上的人,你們願意嗎?你們願意在風雪交加時還冒着風險進山打獵伐木嗎?進山就可能出不來,你們願意嗎?家裡世世代代都沒人識字,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你們願意嗎?女兒長大後沒人願意在鎮上待着,寧願去外面給人做丫環當侍妾,你們願意嗎?如果你們不願意,你們有什麼權利說那些屁話。憑什麼要我們家鄉保持原樣,去迎合你們心裡什麼狗屁桃花源的夢想?”

蕭妮兒一席責問和痛罵,戳到這些文人墨客的痛處,一個個擡不起頭來。他們在心裡尋思:可不是嗎,要是去那裡玩幾天,大家都會樂意,做那裡的人,過那樣的生活,怎麼可能?等於把自己變成了野蠻人,非自殺不可。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有什麼權利鼓吹所謂的混沌未鑿,有什麼權利指斥況且在那裡辦學。在他們眼裡,況且竟然成了天底下最大的罪人,真是豈有此理?對,狗屁不通!

“好,妮兒,說得太漂亮了。你雖然沒讀過書,說的卻是大道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這個理兒。”石榴鼓掌叫好。

“是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都把論語背得滾瓜爛熟的,可這八個字誰能做到?”文賓如夢初醒,不覺感嘆道。

“這八個字誰也做不到,標杆太高了,真能做到的話就成聖人了。”沈周苦笑道。

“這樣的人北宋以後就沒有了。二程、朱熹、王陽明也都做不到。”況且感慨道。

南宋以來,道學興起,理學日盛,世上的道德風氣卻日益卑下,這雖然跟理學關係不大,卻也令人感嘆。

大家只顧一時心頭痛快並未往深處想,當然是受了莊子的影響,覺得況且說的那個山鎮比桃花源還玄妙,根本就是一個混沌之地,自然就興起嚮往愛慕之心,想要讓它保持原樣也並非出於惡意。

說到底,吃喝玩樂享受型的公子哥兒,是典型的脫離社會現實的一羣人,聖賢道理他們知道不少,不過嘴上說說而已,實際上根本不去做。這一較真,就被目不識丁的蕭妮兒捅破了窗戶紙,顯出原形。

這也像後世的人欣賞讚嘆非洲大自然的美麗淳樸,要飛過去打獵遊玩觀賞,卻看不到非洲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即便看到了也只是閉上眼,說一句“上帝遺棄了非洲”,然後就心安理得地揮手道拜拜了。

一面欣賞着拼命要保持非洲的大自然景象,一面卻又瘋狂地掠奪非洲的資源,不惜把那裡的一切破壞掉。這樣的悖論其實無處不在,真不知是上帝遺棄了非洲,還是人類遺棄了自己。

如果不時刻警惕,人類愚蠢、貪婪、瘋狂的弱點,有時候就會佔據上風。

佛陀總結爲:貪嗔癡。

孔子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在教化世人,讓人們在學習中自我反省,不斷改造自己的靈魂。王陽明曾有名言:除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後世有偉人提出要在靈魂深處鬧革命,這就已經是集儒學與理學之大成了,可惜深刻領會的人不多。

有些扯遠了,言歸正傳。

作爲文人之間的對話,自然應該寬鬆、包容,他們提出的觀點也不是毫無道理,只是缺乏實踐基礎。蕭妮兒發怒則另當別論,她是感覺受到了侮辱,憑什麼說她家鄉的人就像在討論動物,這跟獵人欣賞山裡的獵物,或者像富貴人欣賞魚缸裡遊動的魚類差不多。

這不是放屁又是什麼!

最主要的是他們竟然紛紛指責況且,這比殺了她還要難忍。要知道,況且在山鎮上辦學,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啊。

“妮兒,想不到你這麼厲害。”秋香佩服了,她自認就算夠潑辣了,這次遇到比自己更潑辣的。

“說的真好,這些人就該受點教訓,省的天天趾高氣揚的,你家況且例外啊。”雲絲絲笑道。

“當然,他是真正把自己當作我們山裡人了,要不是太想念他父親妹妹,還有石榴小姐,他根本都不想回來了。”蕭妮兒得意地說到。

況且,就是她心目中的一切,誰要是碰着況且,就等她母老虎發威吧。

石榴心中一動,她知道蕭妮兒話少,可是絕對沒有一個字是假的,所表露的感情也都百分百純真。

她心裡嘆道:“他想我,我何嘗不想他,就是不知道他在哪裡,不然,就是天涯海角,我也會尋去,跟他在一起。”這話當然不能說出來,羞也要羞死了,她還真沒蕭妮兒那股子潑辣勁兒。

沈周嘆息道:“都說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以爲只是說說而已,認真想來,豈止半部論語,就是這一句話足以修身養德了。”

“是啊,北宋被人稱作聖相的李沆就說過,不要輕視童子書,我們兒時讀過的經典奉行一輩子都行。道理不用太高深,越是淳樸越是接近至理。漢文帝就對大臣說過:‘卑之,勿高論’,凡事實際的纔好。”況且接着補充道。

“你這引經據典的就太高深了,你說的這些我都不記得了。”文征塵笑道。

“就是,身邊人,身邊事就足夠了,何須引經據典。”虞正南也說道。

衆人被蕭妮兒指責了一頓,無言反駁,心裡總是不大舒服,難免就要擠對擠對況且,在他身上找回點平衡來。

蘇慶則感嘆道:“當年白居易寫詩後,要讀給家裡的老嫗聽,老嫗能聽懂就知道是好詩,如果聽不懂,就廢掉,我看咱們悟出的道理也是一樣,以後就講給蕭姑娘聽,蕭姑娘贊同的就是正確的道理,反之,就是謬論。”

衆人一怔,明白他居心何在,偏生這句話倒是無力反駁。

“我贊同。”沈放拊掌附和道。

文賓敲敲酒杯,笑道:“扯遠了,咱們這可是給況且兄弟的接風洗塵酒,別偏離主題啊。”

“對,咱們都壞了規矩了,除了況且兄,人人自罰三杯。”虞正南說道,

剛纔就是他定的規矩,顯然都犯規了。所以他率先給自己倒了三杯酒,一杯杯喝下去。

“還應該再罰三杯,就當咱們說錯話得罪了蕭姑娘的賠禮吧。”蘇慶則還真是陰魂不散,三句話不離蕭妮兒了,這是故意以酒蓋臉。

第六百七十章 石榴左羚藏秘密第三百三十五章 周文傑長大成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秋香瑟瑟亂方寸第四百零八章 文徵明胡亂出招第四百六十六章 文徵明怒懟況且第五百一十一章 況公子大打出手第五百五十六章 鄭氏家族五人會第五百六十九章 國公爺升堂斷案第七百六十一章 侯爵府添丁雙喜第六百八十九章 鹽幫再請況公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秋香柔情看畫像第六章 好一朵奇葩第四百二十四章 空中飛人驚賽場第三百八十三章 秋香怒罵唐伯虎第一百六十九章 況且喜得古字畫第七百二十八章 千機老人論因果第四百九十八章 秋香吐血藏隱情第六百零五章 石榴心病未消除第四百七十七章 周鼎成語驚伯虎第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渡難關第六百八十八章 秋香欣喜得貴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蕭妮兒也曝懷孕第七十八章 況且縱論中醫學第六百九十七章 況且迎親現盛況第七百四十九章 況公子胡編亂造(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哥倆烈酒銷塊壘第二百四十七章 況公子披露身世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榴強推蕭妮兒第三百二十七章 練達寧驚魂未定第六百二十七章 陳慕沙應接不暇第七百三十六章 況且再進溫柔鄉第七百五十二章 拍賣行小試牛刀第八十三章 城裡來個窮秀才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入中都城皇宮第四百四十二章 秋香柔情看畫像第一百五十五章 左羚上門尋畫像第三百七十九章 王公邀約辦晚會第五百一十二章 小王爺護衛師弟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文祥重設計謀第七百零七章 期待文賓中狀元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榴心裡不踏實第十二章 沉重的衣鉢第三百四十六章 況且智鬥唐伯虎第四百五十二章 況且研製六神丸第二百七十一章 都御史突然到訪第一百二十八章 鳳陽知府樂呆了第四百四十章 通神之作耗精元第一百四十五章 袍哥會覬覦藥王第六百二十八章 況且再施神醫手第五百九十三章 況且執意滅鄭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鹽幫效力謀遠慮第六百七十三章 況公子再畫左羚第三百四十二章 衆才子摩拳擦掌第六十一章 不知身心在何處第四百五十八章 唐伯虎再求況且第三百七十五章 柳絲絲願嫁才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左小姐再探況且第六百九十四章 鉅額銀票祝大婚第五百四十六章 鄭伯庸狂戀石榴第三百七十四章 地下賭場開盤口第七百二十三章 況且鬱悶無處解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大才子進賽場第三百六十七章 衆人下注起波瀾第七百三十三章 滿街告示赦元兇第三百八十四章 王若非暗自心驚第六百四十六章 況且豪情留筆墨第三百九十四章 豈止是萬種風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衆才子摩拳擦掌第四章 兄妹出遊遇友人第八十章 況且背臨千字文第二百四十九章 衆文友聚會況府(上)第二十七章 中山王府來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詐騙伎倆屢得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兩才子惺惺相惜第一百六十九章 況且喜得古字畫第一百零一章 蕭萬里細說兵符第三百五十九章 萬人空巷傳佳句第五百二十三章 伯虎敢冒大不爲第二百八十二章 況公子蹊蹺失蹤第四百四十二章 秋香柔情看畫像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才子尋路而逃第七百四十一章 惡魔留言提條件第七十五章 無法捕捉的內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千機老人再放招第三十六章 張太嶽所薦何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拍賣行美女團第三百九十六章 真愛誰也攔不住第四百五十八章 唐伯虎再求況且第三百八十四章 王若非暗自心驚第四百四十一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二百九十六章 況且是個坑貨嗎第五百二十六章 秋香五笑透溫柔第七百一十九章 況且着手查懸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兩口突遭夜襲第七十七章 呂郎中跪求拜師第六百四十八章 況且意欲畫香君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兩口突遭夜襲第二百二十章 少年重返姑蘇城第七百零二章 巡撫衙門亂了套第三百章 衆人難解心頭疑
第六百七十章 石榴左羚藏秘密第三百三十五章 周文傑長大成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秋香瑟瑟亂方寸第四百零八章 文徵明胡亂出招第四百六十六章 文徵明怒懟況且第五百一十一章 況公子大打出手第五百五十六章 鄭氏家族五人會第五百六十九章 國公爺升堂斷案第七百六十一章 侯爵府添丁雙喜第六百八十九章 鹽幫再請況公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秋香柔情看畫像第六章 好一朵奇葩第四百二十四章 空中飛人驚賽場第三百八十三章 秋香怒罵唐伯虎第一百六十九章 況且喜得古字畫第七百二十八章 千機老人論因果第四百九十八章 秋香吐血藏隱情第六百零五章 石榴心病未消除第四百七十七章 周鼎成語驚伯虎第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渡難關第六百八十八章 秋香欣喜得貴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蕭妮兒也曝懷孕第七十八章 況且縱論中醫學第六百九十七章 況且迎親現盛況第七百四十九章 況公子胡編亂造(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哥倆烈酒銷塊壘第二百四十七章 況公子披露身世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榴強推蕭妮兒第三百二十七章 練達寧驚魂未定第六百二十七章 陳慕沙應接不暇第七百三十六章 況且再進溫柔鄉第七百五十二章 拍賣行小試牛刀第八十三章 城裡來個窮秀才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入中都城皇宮第四百四十二章 秋香柔情看畫像第一百五十五章 左羚上門尋畫像第三百七十九章 王公邀約辦晚會第五百一十二章 小王爺護衛師弟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文祥重設計謀第七百零七章 期待文賓中狀元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榴心裡不踏實第十二章 沉重的衣鉢第三百四十六章 況且智鬥唐伯虎第四百五十二章 況且研製六神丸第二百七十一章 都御史突然到訪第一百二十八章 鳳陽知府樂呆了第四百四十章 通神之作耗精元第一百四十五章 袍哥會覬覦藥王第六百二十八章 況且再施神醫手第五百九十三章 況且執意滅鄭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鹽幫效力謀遠慮第六百七十三章 況公子再畫左羚第三百四十二章 衆才子摩拳擦掌第六十一章 不知身心在何處第四百五十八章 唐伯虎再求況且第三百七十五章 柳絲絲願嫁才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左小姐再探況且第六百九十四章 鉅額銀票祝大婚第五百四十六章 鄭伯庸狂戀石榴第三百七十四章 地下賭場開盤口第七百二十三章 況且鬱悶無處解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大才子進賽場第三百六十七章 衆人下注起波瀾第七百三十三章 滿街告示赦元兇第三百八十四章 王若非暗自心驚第六百四十六章 況且豪情留筆墨第三百九十四章 豈止是萬種風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衆才子摩拳擦掌第四章 兄妹出遊遇友人第八十章 況且背臨千字文第二百四十九章 衆文友聚會況府(上)第二十七章 中山王府來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詐騙伎倆屢得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兩才子惺惺相惜第一百六十九章 況且喜得古字畫第一百零一章 蕭萬里細說兵符第三百五十九章 萬人空巷傳佳句第五百二十三章 伯虎敢冒大不爲第二百八十二章 況公子蹊蹺失蹤第四百四十二章 秋香柔情看畫像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才子尋路而逃第七百四十一章 惡魔留言提條件第七十五章 無法捕捉的內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千機老人再放招第三十六章 張太嶽所薦何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拍賣行美女團第三百九十六章 真愛誰也攔不住第四百五十八章 唐伯虎再求況且第三百八十四章 王若非暗自心驚第四百四十一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二百九十六章 況且是個坑貨嗎第五百二十六章 秋香五笑透溫柔第七百一十九章 況且着手查懸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兩口突遭夜襲第七十七章 呂郎中跪求拜師第六百四十八章 況且意欲畫香君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兩口突遭夜襲第二百二十章 少年重返姑蘇城第七百零二章 巡撫衙門亂了套第三百章 衆人難解心頭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