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練達寧驚魂未定

練達寧嚇了一跳,他還是頭一次見到陳慕沙如此失態,老夫子歷來都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

小王爺忙上前躬身道:“老師息怒,不值得跟這種小人生氣。別說來個右都御史,就是左都御史來,也別想帶走人,除非他們手裡有聖旨。過幾天我就把師弟帶回府裡養病,不用搭理這廝。”

都察院正副堂官就是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文尚左,武尚右,所以文官都以左爲正,右爲副,武官恰好相反。

本來文左武右是對文官的歧視,表明文官比武官低了一個檔次,可是明朝是文臣的天下,文臣的地位不是比武官高了一個檔次,而是直接俯視對方。當然,這裡說的武官不包括那些貴族身份的武官,按國家制度而言,貴族還是高於文臣,只是沒有參政議政的權利罷了。

練達寧苦笑道:“我看他的意思就是打算要弄一張聖旨,方步瞻來蘇州前就已經做好了鋪墊,好像是跟刑部達成了某種協議,準備聯合辦案。老夫子,要是都察院和刑部聯合向內閣提交申請,恐怕皇上也很難不同意吧。”

小王爺一驚道:“什麼,刑部也要插手此事?”

練達寧不無憂慮地說道:“完全有可能,他們也有理由啊,在鳳陽丟了一個總捕頭豈能善罷甘休,不知方步瞻耍的什麼花招,刑部的人似乎也相信況且跟鳳陽案有關聯,起碼是最重要的證人。”

小王爺感到頭痛了,若是刑部和都察院聯合申請辦案,事情就升格了。可以想見,內閣那裡一定不會攔阻,兩個部門在內閣都有人,如果內閣據此向皇上稟報,皇上沒有恰當的理由駁回,這聖旨還真有可能被他們弄到手。

如果他們帶着聖旨下來,就沒人能攔阻,否則那就是公然造反了。

明朝的內閣雖說名義上是皇上個人的秘書處,但實際上宛如唐宋時代的中書省,大學士就是宰相,只是實行的是多宰相制,而不是秦漢時期的丞相制度。首輔就是掌印宰相,如同內閣召集人,權利略大些,凡遇大事還是需要各位宰相坐下來共同協商。

內閣向皇上申請聖旨,如果申請符合規定條例,皇上又沒有適當理由駁回,則必須下旨。同理,皇上向內閣下達詔旨,如果內閣覺得不符合規定條例,也可以提出駁回,皇上只能瞪眼罷了。這種駁回制度唐朝初年就已經形成,在明朝達到了鼎盛。

嘉靖帝自即位以來,始終同內閣處於戰爭狀態,好容易把楊廷和那一批人打倒了,奪回了權利,可是其後的宰相,除了嚴嵩,沒一個對皇帝的命令無條件執行,包括徐階,每遇事情就跟嘉靖帝打太極,動不動就挖個坑讓皇上往裡跳。

嘉靖帝那個苦啊,常常被坑了還不敢說,因爲他好名,不能承認自己被臣子坑了。各部對嘉靖帝更是明裡暗裡阻擊,皇上和內閣的明爭暗鬥從沒消停過,大家也習以爲常。

嘉靖帝寵愛嚴嵩,並非不知道他和其子嚴世藩做的那些壞事,但嚴嵩父子詭計多端,總是能設法擺平內閣六部,讓皇上的命令暢達無誤。嘉靖帝衝着這一點盡然不惜殺掉數十個攻擊嚴嵩父子的文臣,說到底他也不是在保嚴嵩父子,而是在保自己的皇威。

弄到最後,一個不小心,嘉靖帝還是被徐階坑了,下令處死嚴世藩,嚴嵩也被罷了官。過後嘉靖帝也後悔了,可是他要臉面不願意承認自己被坑,也就無法再召回嚴嵩,衆臣假裝沒看見,誰也不替嚴嵩說話,最後他只能慘兮兮地餓死在祖墳旁。

嚴嵩自進士中第後,一直沒有做官,五十多歲纔出仕,六十歲當上首輔,執掌國柄二十年。這老兒也是一個特殊存在,雖然年近七旬,卻如青壯年一般精力旺盛,每天在宮中陪同皇上,從無倦怠之色,雖然害死不少人,處理國政卻從沒誤過事,也算是一代奇人。

他兒子嚴世藩荒淫無度,後宮比嘉靖帝還多,聚斂多方美女以供自己淫慾,壞事做絕。不過,嚴世藩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才子,可屈指算盡天下事,哪個地方能有多少油水可撈,做一任官員能貪多少錢,他居然能算的清清楚楚。但凡官員上任,他就會先跟這官員算好賬,回來後給他七成。大小官員都服他這一手,對他敬若神明,不知道他爲什麼能對全天下的財富所出了如指掌,誰也不敢瞞騙他。

當時六部中的兵部尚書被稱爲嚴府的武管家,戶部尚書被稱爲嚴府的文管家,吏部尚書則是嚴府的座上賓,通政司長官趙文華則是嚴嵩的乾兒子,嚴嵩父子對朝廷的掌控幾乎是點水不漏。

嚴世藩平生只服楊慎一人,其餘才子文人都不在他眼中。他曾有句名言,說是天下才氣可分爲十分,楊慎佔了四分,他佔了三分,其餘三分由全天下才子文人分享,可見雖然狂到家了,卻也知道天高地厚。

陳慕沙的視野和小王爺不一樣,他並不在意方步瞻要和刑部聯合辦案,他氣的是方步瞻太膽大妄爲、目中無人。明明已經給足了面子,也備好臺階,這方步瞻卻依然不依不饒。這個方大人究竟想幹嘛呢,真的要在他這太歲頭上動土嗎?

“不用理他,讓他先做着春秋大夢吧,等年後,左都御史也許會來,可是要帶走的不是況且,而是他方步瞻。”陳慕沙一語定案。

練達寧忽然背生冷汗,陳慕沙敢這樣說,一定是有幾分把握的,可是真的如他所說,不單單要打通皇上的通道,還要把內閣擺平,事情就弄大發了。當然了,如果皇上和內閣意見一致,都察院和刑部再折騰也翻不起大浪來。

可是,事情這真能做到這樣嗎?太難了,即便是宰相,也不敢下此定論。不過,在某些時候,老夫子能做到的,宰相卻不一定能做到,因爲宰相首先要自保,凡事都不敢使出全力,而老夫子卻可以不顧一切!

人的勝利與否有時候是心態決定的。

練達寧不敢多耽擱,唯恐方步瞻懷疑他通風報信,日後尋機報復他,他雖有老師徐階做靠山,卻也不敢視都察院如無物,要是都察院存心找茬打擊他,總能抓住他的過錯,到那時連徐階都保不下他,這次升遷的突變就是明證。

坐在回程的轎子裡,練達寧不禁感到陣陣後怕,他在蘇州任職多年,跟老夫子素有來往,先前只是把他當作一個徵君,以爲那不過是個名號而已,不算什麼,他敬重老夫子三分,主要是因爲陳派理學宗師的名頭,卻也只是三分而已。

練達寧慶幸自己從沒得罪過老夫子,更慶幸收了況且這個弟子,如果得罪了老夫子,估計早就被免官回鄉了,如果不是有況且,這次的事,他恐怕是難逃劫數。人啊,還真是緣分天註定喲。

想起先前他還曾因爭執王守仁和陳白沙誰應該入祠聖廟的事,好在有況且從中調解,沒產生嫌隙,不然後果真不敢設想。

陳慕沙以前從沒顯露過,他還有暗中操弄朝廷政局的能量,這次是躲不過去了,一則因他的事,再則是方步瞻的步步緊逼,主要還是想死保況且。結果,老夫子的看家本領全部顯露無遺。

想到這裡,練達寧甚至有些心灰意冷,都想辭職還鄉了,這朝廷上下的水太深了,連他這個首輔的得意門生也只能在門外打轉轉,更不知道哪裡就會有陷阱,一個不小心,就是滅頂之災。

伴君如伴虎,所謂仕途,就是由陷阱和坑連綴而成的路。

當然,他不能辭職,也不敢辭職,陳慕沙已經爲他的事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日後他還得回報。人生的後半段,來來回回,也就眨眼工夫,就要白頭了。

唐宋時期的大臣請求辭職時,都是向皇上企求賜還骸骨,奏章上的用詞都是“乞賜骸骨”,意思就是說自己踏入仕途的那一刻起,身體已經屬於皇上了,現在老朽不堪,希望皇上把自己的老骨頭賜還回來,回鄉安靜的歸天。

練達寧,一代名士,著名的青年才俊,踏入仕途二十幾年,官至蘇州知府,馬上還要再升一級,到現在才恍然如夢醒,弄明白了做官究竟是怎麼回事。

練達寧走後,小王爺也有些擔心,問道:“老師,這事有把握嗎?要不然就讓師弟先去侯爵府躲一陣,風頭過後再說。”

侯爵府並不比中山王府地位高,只是沒人能想到況且還是武城侯府的二爺,正如況且說的,躲到一個沒人能找到的地方。

陳慕沙淡然道:“不用,有我這條老命在,任何人也甭想帶走我的弟子。”

聽老師這樣說,小王爺才放心了,其實他也不知道老師究竟有多大的能量。只是老師敢這樣說,就肯定有萬全的把握。

“這麼說來,練達寧調任南京按察使也沒問題了?”小王爺問道。

“當然。這件事情已經不會再有變動了。”陳慕沙底氣十足地說道。

第七百四十七章 兵符追擊屠元兇第六百零六章 車伕不識況公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侯爵府出兵圍捕第五百六十六章 魏國公趕赴蘇州第六百二十六章 老夫子舉家登島第二百九十九章 況且裝病不出門(上)第九十八章 況且偶得兵器符第六百八十一章 南京城燈火通明第一百八十九章 小君話說藏寶圖第三百三十三章 方步瞻無奈返京第六百二十二章 千機老人點迷津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位大人鬥心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況且獲准辦義學第七百三十四章 蒙面女孩再現身第三百九十八章 國公夫人心不甘第四百九十九章 貪官必須先是官(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一場惡戰倒計時第七百一十章 況且喜迎周文賓第五十九章 蹊蹺的人間蒸發第三百四十六章 況且智鬥唐伯虎第五百六十六章 魏國公趕赴蘇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門雪酷似況毓第四百四十九章 石榴吃醋怨況且(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鳳陽城裡說藥王第六百一十二章 聖上恩賜湖中島第五百九十七章 王若非獻圖被拒第六百二十六章 老夫子舉家登島第三百五十三章 四才子決戰繪畫第一百一十五章 左東閣依計行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雙方陣營起風浪第五百一十六章 返老還童應有術第三百九十一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一百三十章 況且上演絕殺戲第五十四章 如入人間仙境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況且內衙見夫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左羚住處遭查抄第七十一章 神醫疑是天外客第七百四十七章 兵符追擊屠元兇第一百七十九章 侯爵夫人點鴛鴦第二百零七章 小君遭遇生死劫第二百二十一章 蕭妮兒喜看姑蘇第四百三十九章 況且再提新要求第六百七十八章 石榴喜得小寶寶第六百二十七章 陳慕沙應接不暇第四百八十三章 德清掛單寒山寺第四百九十九章 貪官必須先是官(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老夫子論道擡槓第二百八十四章 蘇州府全城搜捕第五百九十三章 況且執意滅鄭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秋香三笑唐伯虎第二百九十四章 滿城尋找況公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貪官必須先是官(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經大難各訴衷腸第六百八十三章 詐騙伎倆屢得手第七百六十七章 東坡詩詞傳四方第一百八十六章 國公夫人露真容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國公單刀直入第一百一十一章 左家對頭已出招第七百二十七章 小君鎖定面具人第二十八章 老夫子的密室第三百一十五章 衆人貪饞吃到撐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位神人忽現身第九十四章 洛城雙驕戰巨寇第二百八十四章 蘇州府全城搜捕第五百七十六章 建文帝血脈猶存第九十九章 千機老人誰能敵(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況且決意赴京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鹽幫謀劃擒況且第三百二十八章 況且神遊尋自由第七百五十五章 孟夫子先打後揉第一百零二章 安全抵達鳳陽城第四百零三章 左羚鐵心隨況且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王爺探問況且第四百一十一章 衆才子閒話賭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千機老人再放招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東坡轉世重生第三百零七章 方步瞻掃興而歸第三百七十一章 苦思冥想作畫難第七百三十一章 魏國公介入懸案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香君挖坑成功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入中都城皇宮第一百八十三章 吳中才子身是客第四百三十四章 況且得罪衆評委第七百六十一章 侯爵府添丁雙喜第七百二十八章 千機老人論因果第一百七十四章 左府設宴爲哪般第五百零六章 左羚拒嫁小王爺第三百七十四章 地下賭場開盤口第三百四十章 唐伯虎再遇況且第七百一十五章 高談闊論贊況且第三百四十二章 衆才子摩拳擦掌第二百零九章 渡劫神功顯神威第七百六十五章 況公子再遇危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石榴高調收禮物第四百八十二章 德清和尚紅了臉第六百七十九章 夫妻人倫苦亦樂第二百五十八章 周鼎成邯鄲學步第三百二十七章 練達寧驚魂未定第六百六十六章 長途奔襲救左羚第四百七十七章 周鼎成語驚伯虎
第七百四十七章 兵符追擊屠元兇第六百零六章 車伕不識況公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侯爵府出兵圍捕第五百六十六章 魏國公趕赴蘇州第六百二十六章 老夫子舉家登島第二百九十九章 況且裝病不出門(上)第九十八章 況且偶得兵器符第六百八十一章 南京城燈火通明第一百八十九章 小君話說藏寶圖第三百三十三章 方步瞻無奈返京第六百二十二章 千機老人點迷津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位大人鬥心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況且獲准辦義學第七百三十四章 蒙面女孩再現身第三百九十八章 國公夫人心不甘第四百九十九章 貪官必須先是官(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一場惡戰倒計時第七百一十章 況且喜迎周文賓第五十九章 蹊蹺的人間蒸發第三百四十六章 況且智鬥唐伯虎第五百六十六章 魏國公趕赴蘇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門雪酷似況毓第四百四十九章 石榴吃醋怨況且(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鳳陽城裡說藥王第六百一十二章 聖上恩賜湖中島第五百九十七章 王若非獻圖被拒第六百二十六章 老夫子舉家登島第三百五十三章 四才子決戰繪畫第一百一十五章 左東閣依計行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雙方陣營起風浪第五百一十六章 返老還童應有術第三百九十一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一百三十章 況且上演絕殺戲第五十四章 如入人間仙境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況且內衙見夫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左羚住處遭查抄第七十一章 神醫疑是天外客第七百四十七章 兵符追擊屠元兇第一百七十九章 侯爵夫人點鴛鴦第二百零七章 小君遭遇生死劫第二百二十一章 蕭妮兒喜看姑蘇第四百三十九章 況且再提新要求第六百七十八章 石榴喜得小寶寶第六百二十七章 陳慕沙應接不暇第四百八十三章 德清掛單寒山寺第四百九十九章 貪官必須先是官(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老夫子論道擡槓第二百八十四章 蘇州府全城搜捕第五百九十三章 況且執意滅鄭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秋香三笑唐伯虎第二百九十四章 滿城尋找況公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貪官必須先是官(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經大難各訴衷腸第六百八十三章 詐騙伎倆屢得手第七百六十七章 東坡詩詞傳四方第一百八十六章 國公夫人露真容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國公單刀直入第一百一十一章 左家對頭已出招第七百二十七章 小君鎖定面具人第二十八章 老夫子的密室第三百一十五章 衆人貪饞吃到撐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位神人忽現身第九十四章 洛城雙驕戰巨寇第二百八十四章 蘇州府全城搜捕第五百七十六章 建文帝血脈猶存第九十九章 千機老人誰能敵(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況且決意赴京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鹽幫謀劃擒況且第三百二十八章 況且神遊尋自由第七百五十五章 孟夫子先打後揉第一百零二章 安全抵達鳳陽城第四百零三章 左羚鐵心隨況且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王爺探問況且第四百一十一章 衆才子閒話賭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千機老人再放招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東坡轉世重生第三百零七章 方步瞻掃興而歸第三百七十一章 苦思冥想作畫難第七百三十一章 魏國公介入懸案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香君挖坑成功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入中都城皇宮第一百八十三章 吳中才子身是客第四百三十四章 況且得罪衆評委第七百六十一章 侯爵府添丁雙喜第七百二十八章 千機老人論因果第一百七十四章 左府設宴爲哪般第五百零六章 左羚拒嫁小王爺第三百七十四章 地下賭場開盤口第三百四十章 唐伯虎再遇況且第七百一十五章 高談闊論贊況且第三百四十二章 衆才子摩拳擦掌第二百零九章 渡劫神功顯神威第七百六十五章 況公子再遇危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石榴高調收禮物第四百八十二章 德清和尚紅了臉第六百七十九章 夫妻人倫苦亦樂第二百五十八章 周鼎成邯鄲學步第三百二十七章 練達寧驚魂未定第六百六十六章 長途奔襲救左羚第四百七十七章 周鼎成語驚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