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

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

陳景恪的一番分析,成功說服了朱元璋等人。

作爲首次亮相,也相當完美,獲得了在場勳貴們的一致讚賞。

尤其是徐達和藍玉兩人的鼎力支持,再加上他‘野心很大’,能創造很多立軍功的機會。

更是讓他獲得了不少人的認可,將其視爲‘自己人’。

當然,這和他娶了公主也有關係。

皇帝就是最大的功勳頭子,娶了她的女兒,自然也是功勳序列的人。

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陳景恪心下也非常興奮,他沒想到,老朱會將他的首秀時間提前這麼久。

按照他的想法,至少也要等到朱雄英長大,自己作爲太孫幕僚走上臺前。

雖然不知道老朱是怎麼想的,但機會來了自然要抓住。

事實上他心裡也很緊張。

和之前的講課不同,以前他都是站在歷史角度,陳述發生過的事情。

所以能做到胸有成竹。

但前世他對高麗的歷史並不瞭解,只知道有這麼個國家。

這個國家發生過什麼,什麼時候滅亡的,一概不知。

準確說,他對高句麗的歷史比較瞭解。

唐滅高句麗,最終讓新羅撿了便宜,成爲半島的主人。

關於半島之後的歷史,他基本一無所知。

他唯一知道的是,萬曆三大徵中,高麗已經改名叫朝鮮了。

朝鮮的王室姓李,而不是姓王。

根據這個區別,他能判斷出,高麗被一個姓李的人給滅了。

那個姓李的人建立的國家,叫朝鮮。

至於這個姓李的人是誰,又什麼時候滅的高麗,就完全不知道了。

但通過研究高麗的朝局,陳景恪找到了一些線索。

高麗雖然也學儒家,但並沒有搞科舉制,國內施行的依然是貴族政治。

如果官員不犯錯,職務是可以傳承給子孫後代的。

丞相的兒子當丞相,小吏的兒子當小吏,平民的兒子當平民。

在這種政治體制下,普通百姓是沒有造反機會的。

那麼取代高麗王氏,建立朝鮮李氏政權的,定然也是高麗貴族。

還是掌握了軍政大權的那種大貴族。

而眼下高麗就有一個這樣的人,李成桂。

身經百戰,靠着軍功一路成爲大將軍。

然後又從政掌管財政大權,又位列丞相。

他的一生堪稱傳奇。

說他是當前高麗戰神都不爲過。

但李成桂是前任恭愍王提拔起來的大臣,對現任高麗王相當不感冒。

政治傾向也和高麗王不一樣。

看到他,讓陳景恪想起了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

當時陳景恪就認定,滅高麗王氏政權,建立朝鮮李氏政權的。

就算不是李成桂,也是他的後人。

根據這個推測,陳景恪才做出了種種論斷。

所以說,他是先射箭再畫的靶子。

而且他越推演,就越覺得李成桂造反的可能性大。

現任高麗王被傳不是恭愍王親子,合法性遭到質疑。

因爲首鼠兩端,比較親北元,被讀書人和文臣羣體嫌棄。

他之所以還能當王,全靠北元的支持。

大明要是拿下遼東,切斷北元和高麗的聯繫。

高麗王就將失去唯一的依仗。

到時候李成桂這個大將軍、丞相、財政大臣,有一百種辦法可以改朝換代。

事成之後,他只需向大明效忠,就能獲得讀書人和文官集團的認可。

朱元璋除了順勢接受效忠,然後冊封他爲王,就再沒有別的辦法。

前面徐達已經說過,高句麗擁有二百五十萬人口,常備軍十萬,臨戰狀態能動員超過五十萬人。

以逸待勞,大明想拿下他們,太難了。

但高麗的混亂,既是李成桂的機會,也是大明的機會,就看誰技高一籌。

而很明顯,大明的優勢比李成桂要大的多。

但對大明來說,也只有這一次機會。

如果錯過這次機會,再想拿下高麗,不說完全沒有機會吧。

也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

最終,陳景恪決定勸說朱元璋,暫緩對遼東動手,好好謀劃一下高麗。

待時機成熟,一鼓作氣將遼東和高麗一起拿下。

這以上都是他根據手頭資料推演出來的,而不是熟知歷史,然後陳述事實。

前世記憶能爲他提供的唯一確鑿信息,就是高麗王氏被朝鮮李氏推翻。

但這個信息太模糊了,不能作爲有效依據。

所以,說他是根據手頭信息,憑藉自己的智慧推演出這一切,一點都不爲過。

這就是他穿越十餘年,進入大明皇宮三年半。

跟隨朱元璋、朱標、徐達、李善長等一系列大佬學習,獲得的成長。

此時的他,已經不再是隻能憑藉前世記憶,混日子的普通醫生,正在慢慢向着一名成熟政治人物蛻變。

畢竟是第一次憑藉學識和智慧分析局勢,尤其是還要說服這麼多人,他心中難免會緊張。

不過還好,最終表現相當完美。

而這也給了陳景恪更多的自信。

隨着他的插手,歷史已經逐漸偏離,穿越者的經驗總有用完的一天。

到時他該如何自處?

現在有了答案。

朱元璋集團的效率是很高的,很快就有了初步的方針。

幾日後的早朝,朱元璋就下令對北元用兵,先打遼東斬掉北元的一條臂膀。

對此羣臣自然沒有什麼意見,打北元可以說是大明第一要務。

就算最保守的人都知道,不把北元徹底打垮,大明的國祚就不能算是穩固。

區別就是在攻打的方式上,大家的見解有所不同。

但打遼東確實是最穩妥的辦法。

北元主力在草原上,大明的軍隊打過去,他們打不過能跑。

但遼東他們沒地兒跑,只能和大明硬碰硬。

攻城略地,正是大明軍隊最擅長的。

所以,打遼東是大明朝文武都贊同的策略。

眼看計策就要通過,意外出現了。

徐達站出來提出了質疑:“高麗王首鼠兩端,且更傾向於北元。”

“若我們攻打納哈出(北元遼東丞相)時,高麗出兵助陣怎麼辦?”

然後不少人站出來附和,說不排除這種可能。

這一下文官集團也懵了,他們不太懂軍事,不知道是否有這種可能。

但這個質疑是徐達提出來的,還得到了這麼多將領的贊同,可見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

一想到高麗有可能背刺,大家就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難道站出來替高麗擔保?

別開玩笑了,自家九族又不是批發的,誰吃飽撐了替他們作保。

但遼東又不能不打,怎麼辦?

羣臣商議之後做出一個決定,派出一支使節團去一趟高麗,試探高麗王的態度。

高麗推崇程朱理學,朝廷決定投其所好,派遣一些讀書人前往高麗做學術交流。

誰都知道,這支隊伍是去遊說拉攏高麗讀書人和文官集團的。

雖然覺得宗主國這麼做有點掉架子,似乎是大明反過來求高麗一樣。

但仔細想想也確實是最合適的辦法。

如果能靠遊說安撫住高麗,相當於是省卻了幾十萬大軍。

於是朝廷很快就組建了一支三百餘人的使節團,其中有官吏,有隨從,有讀書人。

但朱元璋依然不滿意,號召民間有才學的大儒前往交流學問。

然而響應者寥寥。

有些是不屑於去和蠻夷交流,認爲是對自己的貶低。

有些則是惜命。

大明這麼大張旗鼓的行動,北元會不採取措施?

到時候人家來個當街刺殺,死了就白死了。

所以還是不去的爲好。

這讓朱元璋非常生氣,對程朱門生也徹底失望。

雖然之前陳景恪一直貶低程朱門生,但朱元璋還是將信將疑的。

畢竟程朱理學那一套,太符合統治階級的需求了。

然而現在他終於知道,什麼叫道德標兵的雙標了。

靠這些人來治國,大明的成就也就那樣了。

如果他沒有見到過陳景恪描繪的世界,或許會將程朱理學奉爲圭臬。

現在……罷了,大明要走屬於自己的路。

但總有人會站出來當逆行者,成爲那一縷光,這一次方孝孺再次站了出來。

並發表了一篇文章。

這次他沒有噴任何人,只是詳細講述了儒學是如何成爲顯學,又如何成爲唯一顯學的。

孔子有教無類廣收門徒,教導出了無數的學生,又周遊列國宣揚學問。

無數先輩斬荊披棘纔有了儒學的顯貴……

之前的儒生上馬能戰,下馬治國……

我等身爲儒家門生,當效仿先賢廣播學問……

最後表示,他將親自前往高麗,踐行聖人之道。

此文一出,除了零星幾個人罵他沽名釣譽,儒家大多數人罕見的保持了沉默。

隨後不久,前去鴻臚寺報名的儒生就開始變多。

一個月後人數達到了六百餘。

看到這份名單,朱元璋欣慰的笑了:

“儒家興盛千年,還是養出了一些血性男兒的。”

“這些人回來之後,統統要授官重用。”

陳景恪也附和道:“儒家從來不缺仁人志士,否則也不會爲歷代所重。”

“北元人肯定不會坐視不理,要想辦法保護好使節團的人。”

朱元璋點點頭,道:“我給高麗王下一道嚴厲的旨意,讓他保護好使節團的人。”

陳景恪說道:“用處不大,高麗王不敢違背北元人的命令,找他不如找李成桂。”

“直接告訴李成桂,若使節團的人出了事,大明就拿他是問。”

朱元璋眉頭微皺:“這樣會不會將李成桂逼向北元?”

陳景恪搖頭,自信的道:

“不會,李成桂很聰明,他知道北元已經是強弩之末。”

“就算有高麗支持,也不過是多支撐兩年而已。”

“必然不會拿身家性命,去賭北元創造奇蹟。”

“而且他是個有野心的人,跟隨北元他永遠都只能當高麗王的臣子。”

“只有大明奪回遼東,他纔有兵變成爲高麗之主的機會。”

“而且我們還能進一步,離間他和高麗王的關係。”

朱元璋問道:“哦,如何離間?”

陳景恪露出一個陰惻惻的笑容:

“咱們不是要私下,散佈高麗王非恭愍王血脈之事嗎。”

“將謠言散佈出去之後,再將黑鍋扣在李成桂頭上。”

“就說他想造反,才故意散佈的謠言,想動搖高麗王的地位。”

“到時候李成桂就只能抱緊大明的大腿。”

“您讓他保護好使節團,他定然不敢怠慢。”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你小子真陰險,這是要把李成桂架在火上烤啊。”

陳景恪笑道:“他坐的就是火山口,不烤他烤誰啊。”

一支千餘人的使節團,就此組建完成。

大明朝廷交給了他們兩個任務,其一是和高麗讀書人交流,宣揚程朱理學。

其二就是宣揚《華夏簡史》,重申大明和高麗的宗藩關係。

使節團將會乘船去山東青州,在那裡乘坐水師戰艦前往高麗。

在出發前,陳景恪去見了方孝孺。

“方兄,此行的目的想必你也明白,多的我就不多說了,一路保重。”

方孝孺笑道:“我知道,從現在開始我就是程朱門生,保證壞不了朝廷的大事。”

說到這裡,他臉色凝重的道:“我也要給你說一件事情,希望伱能想辦法解決。”

陳景恪正色道:“請說。”

方孝孺嚴肅的道:“人殉,民間時有人殉之事發生,希望你能遊說陛下廢除此暴政。”

陳景恪有些驚訝:“人殉,那不是早就廢除了嗎?怎麼還會有?”

“而且人殉只有皇室和權貴才能使用,民間竟敢有人這麼做?”

方孝孺搖頭道:“不,並沒有明令禁止人殉,只是有些朝代約定成俗不使用人殉。”

“比如漢唐時期就推崇陪葬制度,皇帝信任的大臣死亡,陪葬在皇陵。”

“在民間,私下使用人殉者雖然越來越少,但也時有發生。”

“只不過都是私下行爲,沒有被歷史記錄而已。”

“遼、金、元乃蠻夷立國,保持着人殉制度,他們的行爲使得人殉之風復熾。”

“大明也繼承了這一行爲,太子妃薨逝,伺候她的所有宮女宦官全部殉葬。”

“齊王榑薨逝,妻妾奴婢三十餘人殉葬……”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室尚且如此,民間自然多有效仿者。”

“有些大戶死後,會將寵妾、奴僕殉葬。”

“還有些會購買奴婢、孩童殉葬……”

“據我統計,每年都有數千人因此而慘死。”

陳景恪心情非常沉重,太子妃呂氏暴斃,宮女太監陪葬之事,他自然知道。

但他以爲只是朱元璋殺人滅口罷了,沒有往人殉方面想。

至於齊王朱榑,因爲葬禮是在他封地舉行的,陳景恪沒有參加並不知情。

現在他才知道,大明竟然還有這樣的惡政。

每年數千人,看起來不多,但他們的死法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想到這裡,他表情凝重的道:“你放心,此事我一定會勸諫陛下。”

“此等惡政,我大明必不能留。”

(本章完)

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第413章 陳景恪算什麼東西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430章 大洋彼岸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第11章 鴕鳥朱標210.第209章 陽謀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57章 實踐第304章 氣運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第459章 欺老朱年邁第356章 當面抽老朱大嘴巴子第353章 社會模型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第440章 我都想弄死他102.第102章 假鈔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第389章 大明二代之臣紛登場第377章 無題第414章 穢亂宮闈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422章 標題困難戶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430章 大洋彼岸第71章 自古以來第468章 族誅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486章 秦國,危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444章 禍不單行第295章 思想武裝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12章 大幕開啓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13章 思烹狗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273章 大課堂第254章 何爲盛世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第400章 秦風無衣第55章 正義執行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第397章 死有餘辜第439章 無題第446章 人禍天災187.第186章 定黃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90.第90章 做人第381章 屠魷令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第378章 朱樉太卑鄙啦第493章 有爲無爲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第462章 kong家必須消失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442章 這孩子一定大富大貴第373章 大戰將起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29章 驚歎的朱重八第378章 朱樉太卑鄙啦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268章 無題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第329章 提防瓦剌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第402章 朱楨不如一頭豬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407章 蠹蟲傳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406章 父母之愛子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第266章 破王廷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476章 兵發西州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第441章 他配嗎第306章 師徒談心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
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第413章 陳景恪算什麼東西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430章 大洋彼岸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第11章 鴕鳥朱標210.第209章 陽謀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57章 實踐第304章 氣運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第459章 欺老朱年邁第356章 當面抽老朱大嘴巴子第353章 社會模型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第440章 我都想弄死他102.第102章 假鈔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第389章 大明二代之臣紛登場第377章 無題第414章 穢亂宮闈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422章 標題困難戶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430章 大洋彼岸第71章 自古以來第468章 族誅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486章 秦國,危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444章 禍不單行第295章 思想武裝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12章 大幕開啓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13章 思烹狗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273章 大課堂第254章 何爲盛世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第400章 秦風無衣第55章 正義執行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第397章 死有餘辜第439章 無題第446章 人禍天災187.第186章 定黃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90.第90章 做人第381章 屠魷令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第378章 朱樉太卑鄙啦第493章 有爲無爲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第462章 kong家必須消失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442章 這孩子一定大富大貴第373章 大戰將起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29章 驚歎的朱重八第378章 朱樉太卑鄙啦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268章 無題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第329章 提防瓦剌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第402章 朱楨不如一頭豬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407章 蠹蟲傳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406章 父母之愛子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第266章 破王廷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476章 兵發西州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第441章 他配嗎第306章 師徒談心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