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

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票)

看完吳願的密信,陳景恪終於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

但這個結果,真的讓他有點不知道說什麼好。

朱標竟然被朱樉給氣出高血壓來了?

這事兒說出去誰信?

可還有個問題他想不通,朱標絕不是個拿別人錯誤,來懲罰自己的人。

即便那個人是他的親兄弟。

爲何會爲了朱樉的事情,生這麼大的氣?

朱元璋嘆道:“之前我幾次想將朱樉召回應天嚴懲,標兒不知他的罪行,出於兄弟情義勸說於我。”

“我也有僥倖心理,就順水推舟收回了命令。”

“這次標兒去陝西,親眼目睹了他的暴行,因此自責……”

陳景恪懂了,朱標氣的不只是朱樉,更多的是他自己。

看信裡所言,他應該還覺得自己虧欠陝西百姓,因此內疚。

所以廢寢忘食的工作,幾乎是事必躬親,操的心比諸葛丞相還多。

長時間處在氣憤和內疚之中,難怪會得高血壓。

這還真是……讓人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但高血壓,說重也不重,說輕也不輕。

治療的方法更多在於養,核心就六個字:

少操心,多休息。

這對普通人來說不難做到。

可對於太子或者皇帝來說,幾乎不可能。

想想李世民和李治父子倆就知道了。

年輕的時候還好,年齡稍微大一點就不行了。

陳景恪看了看朱元璋,心下很是同情。

歷史已經改變,本以爲這輩子他能少操點心,現在看來是沒戲了。

又看了看朱雄英,這小子運氣是真好。

朱標才二十八歲,如果不得這個病,至少還能幹三四十年。

也就是說,朱雄英要當至少三十年的太孫太子,等到四十歲纔有機會登基。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以朱標的性格,在確定自己身體不行的情況下,大概率會直接退位。

就算不退位,也會讓朱雄英監國。

如此一來,朱雄英至少可以提前十年,掌握國家大權。

最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這運氣,是真踏馬的好啊。

朱元璋、馬皇后和朱雄英三人,此時都在關心朱標的身體情況,並沒有想到這些。

更不知道,陳景恪竟然能想的那麼遠。

馬皇后最先問道:“景恪,你去一趟長安吧,只有你去了我才能安心。”

朱元璋也說道:“是啊,醫術方面咱只相信你。有伱在標兒身邊,咱才能放心。”

陳景恪很是意外,竟然不是讓朱標回來?

都這種情況了,還不回來養病?

就算朱標想彌補自己心裡的內疚,三四個月的時間也足夠了吧?

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說道:“告訴你也無妨,太子在那邊除了替朱樉善後,還有個更重要的事情。”

“實地考察關中詳情,爲遷都做準備?”

“遷都?”陳景恪和朱雄英同時驚呼道。

馬皇后表情不變,顯然是早就知道了此事。

朱雄英連忙問道:“應天不是挺好的嗎?爲何要遷都?”

朱元璋說道:“應天城偏安南方,非長久之計。”

見朱雄英還是疑惑,就解釋道:“應天城有長江天險,但也只有長江天險。”

“一旦江防被破,應天就會暴露在敵人的攻擊之下。”

“且長江在守護應天的同時,也會束縛住人心。”

“讓人變得保守不思進取,一旦北方有變,恐怕會重演南宋舊事。”

朱雄英半懂不懂,他倒是明白朱元璋是什麼意思了。

但還有些無法理解,爲什麼會變成那個樣子。

只是國都換個地方,就能有這麼大的改變?

陳景恪先是驚訝,然後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wωω✿ ttk an✿ C ○

他自然知道京師遷往北方的必要性,也知道前世朱棣這麼做了。

卻不知道,朱元璋竟然也有這樣的想法。

事實上是他孤陋寡聞了,朱元璋從登基之日開始,就有遷都的心思。

最早想將京師放在開封,實地考察之後覺得四戰之地無險可守,就放棄了。

洪武二年,又想遷都鳳陽,還派人修建皇宮。

但也因爲種種原因,放棄了這個想法。

洪武十一年,派人考察長安、洛陽、北平等地。

一番衡量,朱元璋最滿意的其實還是長安。

別的不說,八百里關中平原,潼關天險。

孕育了秦漢隋唐四大帝國,實在沒有不選它的理由。

前世,洪武十七年,朱元璋派人去長安修建了鐘鼓樓,其目的不言而喻。

洪武二十四年,再次派朱標前往長安實地考察,其實已經做好了遷都的準備。

然而朱標回來之後,卻建議將國度放在洛陽。

具體緣由已經不可考,但想來是極其有說服力的。

否則朱元璋也不會猶豫不決。

但還沒等他考慮清楚,朱標就病故了,遷都之事就此作罷。

後來朱允炆以及他身邊的大臣的操作,證明了遷都北方的正確性。

最終在朱棣手上達成。

朱元璋看着半天不說話的陳景恪,心中不禁一動。

陳景恪的思路向來和別人不同,他是不是能給自己,提供一些不一樣的參考意見呢?

想到這裡,就出聲問道:“景恪對遷都可有什麼想法?”

陳景恪連忙搖頭道:“陛下,遷都乃國之大事,豈是我能置喙的。”

朱元璋說道:“有幾個選擇各有優劣,咱始終無法下定決心。”

“你的想法與常人不同,咱想聽聽你的建議。”

“你不用擔心,咱也不是非聽你的,只是想聽聽你有沒有別的看法。”

陳景恪這才說道:“既如此,臣就妄言幾句。”

“我將不同區域劃分爲四種功能,其一資源區域,其二經濟區域,其三軍事局域,其四政治中心。”

“資源區域就是提供某些資源,比如糧食生產、金銀鐵礦……”

“經濟區域,交通便利的地區,其實都比較適合發展經濟。”

“總體來說,南方是天然的經濟區域。”

“軍事區域,就是承擔軍事任務的地方。”

“目前的北平、太原等地,都是這種類型。”

“政治中心,往大了說就是國家的京畿所在。”

“往小了說,布政使衙門所在,也是區域政治中心。”

朱元璋高興的道:“景恪的總結非常精闢,確實可以如此劃分。”

馬皇后也不禁點頭,這個劃分確實很有道理。

朱雄英就沒有想那麼多了,此時他就只有一雙耳朵,專心的傾聽。

“景恪繼續說,後面呢。”

陳景恪就繼續說道:“對於小國來說,因爲國土狹小,很可能一個區域同時承載着四種功能。”

“但對於大明這樣國土遼闊的大國來說,這四種區域的功能劃分就比較明顯了……”

“軍事區域和經濟區域受限於環境、資源區域受限於物藏,此三者人力很難強行干涉。”

“唯有政治中心,是人力所能決定的。”

軍事區域和經濟區域,倒不是沒辦法干涉,而是強行干涉費力不討好。 順應自然環境,纔是最省時省力的。

朱元璋想了想,也點頭表示認同。

陳景恪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

“對於大明來說,政治中心絕對不能和經濟中心放在一起。”

“經濟中心的話語權本來就重,若再將政治中心放在這裡。”

“其他地方就將徹底喪失話語權。”

“對一個國土遼闊的國家來說,其危害太致命了。”

朱元璋極爲贊同的道:“說的好,這也是咱一直想遷都北方的原因之一。”

“南方已經夠強勢了,在將京畿放在這裡,那北方怎麼辦。”

“咱最中意三個地方,長安、洛陽和北平,你覺得哪裡最合適?”

陳景恪沒有直接說哪裡,而是道:

“京畿之地,首先要有天險可守,易守難攻。”

朱元璋回憶三地的地形,給出了判斷:

“三地皆有天險,長安最爲堅固,其次洛陽,北平最次。”

陳景恪繼續道:“作爲大一統的王朝,交通要便利。”

“否則不利於漕糧運輸,也不利於通行各地。”

朱元璋說道:“長安交通最爲不便,北平稍好,洛陽地處中原腹心之地,四通八達最爲便利。”

陳景恪再說道:“必須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否則重新修建一座都城,代價太大了。”

朱元璋深以爲然:“若論經濟,自是洛陽最強,長安其次,北平最次。”

“這也是咱不想將都城放在北平的原因。”

“雖然元朝將大都放在此地,然元人不善經營城池,此地並未發展起來。”

“僅有的宮殿,也毀於戰火。”

“若將京畿放在此地,相當於重頭興建一座都城,代價太大了。”

陳景恪內心也很認同朱元璋的看法。

北平在地勢上確實可以當京畿。

但現在是洪武十六年,不是三百年後,更不是六百年後。

未經明清兩朝經營,此時這裡還是半蠻荒之地。

將都城放在這裡,前期投入實在太大了。

朱棣將京畿放在這裡,一來是因爲這裡是他的老巢,二來也沒別的選擇了。

爲什麼這麼說呢,看看地圖就知道了。

長安是秦王朱樉的地盤,山東有齊王朱榑,河南有周王朱橚,太原有晉王朱棡。

雖然當時朱棡和朱樉都已經死了,可作爲塞王他們的實力還在。

朱棣敢將首都放在別人家裡?

那不是找刺激嗎?

北平就成了唯一,也是最好的選擇。

那裡是他的老巢,既可以達成政治中心北移的目的。

又可以徹底擺脫朱元璋和朱允炆的陰影。

還具有極強的戰略價值,何樂而不爲呢。

但朱元璋就沒有這麼多顧慮了,他想將首都放在哪裡就放在哪裡。

哪個兒子敢反對試試?

他只需要綜合考量,哪個地方更合適。

而眼下的北平,確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他本來就有這方面的顧慮,現在又聽到陳景恪的分析,就徹底放棄了北平。

現在就剩長安和洛陽。

陳景恪說了三個要素,經濟、交通、防守。

洛陽在經濟和交通上佔據絕對優勢,但長安在安全上佔據絕對優勢。

再加上朱元璋先入爲主的想法,還是比較認同長安的。

不過他依然沒有就此做出決定,一切等朱標實地考察歸來再說。

就在他準備結束話題的時候,陳景恪再次開口:

“還有第四個因素,發展潛力。”

朱元璋頓了一下,說道:“發展潛力?”

陳景恪點頭道:“對,政治中心發展迅速,很快就會成爲大明第一大重鎮。”

“如果發展潛力不足,無法承載如此龐大的人口和經濟總量,就會制約京畿的發展。”

朱元璋苦思片刻依然不得要領,就說道:

“你給咱具體講講,這發展潛力都指的哪些方面?”

陳景恪想了一下,說道:“簡單來說,土地承載能力就是其中一項。”

“京畿所在地,能承載多少人口。”

“就以唐朝長安城爲例,人口最高時超過百萬。”

“唐朝人口巔峰約爲六千餘萬,大明立國就有六千萬人,百年後人口將破億。”

“可以預見的是,大明的京城人口也將是以百萬計的。”

“所以陛下就要考慮,新的都城能不能承載百年後的百萬人口。”

“如果不能,就是給後世子孫留下一個大大的難題。”

朱元璋恍然大悟,忍不住說道:“長安在唐朝時期就曾容納百萬人口,現在定然也沒問題的。”

陳景恪卻暗自搖頭。

還沒等他開口,馬皇后卻先說道:“恐怕不行。”

朱元璋愣了一下,不解的道:“爲何?”

馬皇后說道:“你數一下,唐朝皇帝帶領羣臣外出就食之事,發生過多少次。”

就食說白了就是出去討飯。

每次遇到災年,皇帝都會帶領文武百官出關中,去外地要飯。

八百里關中平原,已經養不活那麼多人了。

每年從天下各地,往長安輸送數百萬石糧草,才勉強夠養活那麼多人。

關鍵是關中交通不便,所有的漕運壓力,幾乎都壓在了廣通渠上。

敵人要是能打到潼關,只要封住出關的口子,不讓一粒糧食流入關中。

用不了多久,關中就要人吃人了。

朱元璋默然不語。

他是讀過史書的,尤其是認識陳景恪之後,更是酷愛讀史書。

自然也知道唐朝面臨的尷尬局面。

可這是十三朝古都,孕育了秦漢隋唐輝煌帝國的氣運之地。

他實在不願意放棄。

馬皇后繼續說道:“漢唐時期,陝北還有大片的森林草原,適宜居住。”

“唐朝時期雖然陝北開始荒漠化,但當時氣候溫暖降雨充足,尚能生活。”

“現在陝北和河套已經嚴重荒漠化……”

“如果溫寒變是真的,未來氣候變冷降雨減少,陝北將更加不適宜居住。”

“少了陝北的長安,承載能力比唐朝時期更加脆弱。”

“還要考慮人口增多之後,對當地環境的進一步破壞……”

“所以,我以爲長安不再適宜做大明的京畿。”

馬皇后最後說出了自己的結論。

上個月一千月票的加更,奉上。

再次囉嗦一下加更規則。

滿三百月票加一更(四千字),無上限。

請大家多多支持。

謝謝了。

(本章完)

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377章 無題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326章 有錢任性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365章 滄海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405章 操控輿論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368章 謹言慎行第413章 陳景恪算什麼東西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97.第97章 繼續說啊第446章 人禍天災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第23章 再出手200.第199章 錢錢錢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488章 無間道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286章 意外之喜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319章 天竺攻略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460章 久違的上課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第433章 無題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第441章 他配嗎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323章 安置成年親王第342章 無題第365章 滄海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470章 一些安排第399章 血債血償第395章 燕王要造反?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第341章 挖坑殺人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第488章 無間道第311章 用工荒禪位大典第319章 天竺攻略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292章 河西戰略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292章 河西戰略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444章 禍不單行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11章 鴕鳥朱標第408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3章 奪嫡旋渦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30章 預見能力
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377章 無題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326章 有錢任性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365章 滄海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405章 操控輿論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368章 謹言慎行第413章 陳景恪算什麼東西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97.第97章 繼續說啊第446章 人禍天災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第23章 再出手200.第199章 錢錢錢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488章 無間道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286章 意外之喜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319章 天竺攻略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460章 久違的上課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第433章 無題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第441章 他配嗎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323章 安置成年親王第342章 無題第365章 滄海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470章 一些安排第399章 血債血償第395章 燕王要造反?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第341章 挖坑殺人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第488章 無間道第311章 用工荒禪位大典第319章 天竺攻略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292章 河西戰略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292章 河西戰略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444章 禍不單行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11章 鴕鳥朱標第408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3章 奪嫡旋渦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30章 預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