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

第147章 軍功爵制

陳景恪說道:“其實軍制沒必要弄的太複雜,也沒必要想太多新花樣。”

“縱觀歷史,不論王朝初期使用的是何種兵制,都會變成單純的募兵制。”

“我們只需要尊重客觀事實,就足夠了。”

朱元璋失望的道:“直接採用募兵制嗎?”

“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募兵的容易吃空餉,且戰鬥意志都不甚強。”

陳景恪說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但募兵制勝在靈活,出了問題更容易調整。”

“只要出一個有軍事才能的將領,就可以確保朝廷擁有一支十萬人左右的精銳。”

“能不能力挽狂瀾不好說,至少能幫朝廷維持住局面。”

當整個系統全部爛掉,那就是真的沒辦法了。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制度都沒什麼用。

朱元璋也不得不認同,這話確實有道理。

朱標也是同樣的想法,既然早晚都要進入募兵制,乾脆從一開始就這麼搞。

免得給後人留下一個不可收拾的爛攤子。

這時,福清公主疑惑的道:“只要獎賞足夠,募兵的戰鬥力也可以很強呀。”

“漢朝不就是靠着募兵,打出了大漢天威嗎。”

朱元璋愣了一下,好像確實如此。

朱標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咳。”朱雄英乾咳一聲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露出一口白牙道:

“秦漢初唐的軍隊戰鬥力強,與軍制並無太大關係,而是因爲軍功爵制。”

“立了功就有相應的封賞,自然是人人奮勇殺敵。”

“初唐時期唐軍戰力冠絕天下,以少勝多的案例數不勝數。”

“但因爲唐高宗好虛榮,大肆封賞導致勳爵氾濫。”

“而朝廷手中的土地也越來越少,沒有足夠的土地來封賞功臣。”

“所以從那時開始,除了少數精銳,大部分唐軍戰力就開始下滑。”

“到了安史之亂以後,戰鬥力就更低下了。”

“甚至出現了,和藩鎮一起演戲給皇帝看的事情。”

“究其原因還是軍功爵制徹底崩壞的結果。”

“當兵打仗不再是改變身份的途徑,僅僅是爲了吃餉銀而已。”

“餉銀才幾個錢,值得拼命嗎?”

“況且死了連餉銀都沒了,朝廷許諾的撫卹金,能不能兌現都是未知。”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還能奢望他們奮勇殺敵。”

“所以咱們在這裡討論軍制毫無意義,不如想想怎麼建立一套可行的軍功爵制。”

說完得意的看着衆人。

朱標很是驚訝,這話是我兒子說出來的?

朱元璋挑了挑眉頭,對陳景恪說道:“這是你教他的?”

陳景恪也同樣很驚訝,搖搖頭道:“我只和他說過秦朝軍隊爲何強大,後面還沒來得及說。”

沒說過,那就是他自己總結出來的。

得到這個答案,老朱心中狂喜:“哈哈……好好好,咱的乖孫果然聰明。”

“這一番分析太有見地了,超過了大多數人。”

福清公主也很意外的看着這位大侄子,知道他聰明,沒想到竟然聰明到這種程度。

這一番認識和剖析,就沒有幾個人能比的上的。

朱標見不得兒子得意,說道:“小聰明罷了,若無景恪提點,你能發現這些?”

朱元璋不樂意的道:“放屁,你怎麼就沒想到呢?”

朱標被噎得好半天說不出話來。

不是,您老人家這麼溺愛孩子,真的好嗎?

朱元璋笑呵呵的問道:“乖孫,伱方纔也說了,唐朝就是因爲爵位氾濫。”

“又拿不出足夠的土地封賞有功將士,才導致唐軍戰力下滑。”

“若我大明也採用軍功爵制,如何杜絕這個問題呢?”

朱雄英攤手,道:“爲何要杜絕?再好的制度,都經不住不屑子孫敗壞。”

“唐太宗何等英明神武,給子孫留下了深厚的家底。”

“可才駕崩幾年啊,就被唐高宗給破壞的七七八八了。”

“要不是張柬之等人,恐怕就此亡國也不無可能。”

“一代人就做一代人的事情,只要我們自己堅守好這些制度就可以了。”

“至於以後軍功爵制會不會崩,那就看兒孫自己的怎麼折騰了。”

“再說就算崩了也無所謂,不是還有募兵制在嗎。”

“最多就是軍隊戰鬥力低一點,不至於全部崩壞。”

“關鍵是,軍功爵制崩了之後,直接廢除就好了,不會變成毒瘤持續禍害國家。”

陳景恪不禁在心裡爲朱雄英豎起了大拇指。

其實他想的是使用初唐的府募結合,以府兵爲主,需要發動大型戰役的時候再招募募兵。

李世民徵高句麗就是這麼做的。

薛仁貴也是在這個時候,以募兵的方式加入唐軍序列,開啓了傳奇一生。

府兵制爲何強大?

除了軍功爵制的激勵之外,還在於這是一場你情我願的公平交易。

朝廷明碼標價,用四百到五百畝地,買下你這個人的命。

入伍那天開始,土地劃到你的名下。

不用擔心死了就沒餉銀可拿,也不用擔心撫卹金被吞沒。

因爲根本就沒有軍餉,死了也沒有撫卹金,甚至糧草裝備都需要自備。

一切都都含在了那四五百畝地裡。

當然,如果真戰死了,朝廷還是會象徵性的給一點的。

府兵沒有後顧之憂,作戰自然就勇猛,往往能以一敵十。

不過歷史已經證明,這套制度早晚都會崩潰。

土地兼併導致府兵失去土地,國土擴張之後人員得不到修整等等,都是崩潰的因素。

而這些東西,歷史已經證明沒有辦法阻止。

那麼在使用府兵制的時候,就必須要做好捨棄的準備。

而這,必然會造成一定的混亂和麻煩。

朱雄英的辦法確實更加的合適。

軍功爵制加募兵制,足以保證軍隊的戰鬥力。

等朝廷無力兌現軍功爵的時候。

直接廢除就行了,只保留募兵制,朝廷也不用再考慮設置新的軍制。

這個過渡更加的順滑,不會引起什麼動盪。

最多就是軍隊戰鬥力下滑。

朱元璋顯然也被說服了,不過並未直接表態,而是問道:

“景恪你怎麼看?”

陳景恪盛讚道:“太孫此法堪稱絕妙,軍功爵制只需要維持五十年,就足以讓大明掃平八方之敵。”

“之後就算軍功爵制崩壞,軍隊戰力下滑,守成還是能做到的。”

“若有名將誕生,靠募兵制一樣可以百戰百勝。”

這裡他並沒有說實話,準確說,他並沒有將真正的打算告訴朱元璋等人。

軍功爵制就是專爲擴張而生的制度。

一旦大明推行這項制度,就猶如泥頭車剪斷了剎車線,再也停不下來。

不是摧毀自己,就是摧毀敵人。 而有陳景恪在……嘿嘿,全世界都將爲之顫抖。

之前他還在考慮,如何調動軍方的積極性。

沒想到竟是朱雄英送上了一記最完美的助攻。

見他也沒有什麼意見,老朱終於拍板,道:

“好,就聽咱乖孫的,新軍制就是軍功爵加募兵制。”

“好耶。”朱雄英興奮的跳了起來。

這還是他第一次參與重大國策中來,還獲得了認可,自然高興。

朱標也很欣慰,不知不覺兒子竟然已經可以爲他分憂了。

福清公主感覺自己的三觀再次被刷新,如此重大的國策,竟然就這樣決定了?

而且還是才十歲的大侄子出的主意。

怎麼感覺有點兒戲啊。

她又想到了陳景恪,才十五歲就一手製定了,遷都、黃河改道等影響深遠的計劃。

一個十歲,一個十五歲,卻成了國策制定者。

應該是亙古未有之事了吧。

大明果然和歷朝歷代都不一樣啊。

難怪爹爹要讓他當太孫伴讀。

恐怕也只有他們兩個,纔能有共同話題吧。

很快,朱標皺眉說道:“軍功爵制會提高軍人的地位,恐會引起讀書人的反對啊。”

“呵……”朱元璋嗤笑道:“他們能做什麼?”

陳景恪頷首道:“大明才只建國十七年,開國功勳大多都還健在。”

“讀書人那點耍嘴皮子的功夫,在他們手裡不堪一擊。”

“況且讓文武對立也符合國家的利益,就讓他們狠狠的打嘴仗去吧。”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景恪此言深得我心。”

朱標一想也是,就不再說什麼。

之後衆人又開始商議,募兵制該如何完善,軍功爵如何設立,每一級都有什麼待遇等等。

對此陳景恪並沒有說太多,他相信朱元璋等人會比他做的更好。

他唯一較爲堅持的原則就是,不可給予任何人免稅特權。

對這一點朱元璋和朱標都深以爲然。

免稅特權就是助長兼併,絕不可給。

而且在陳景恪的科普之下,他們更加明白稅的本質。

之前他們以爲,土地兼併纔是導致王朝覆滅的根本原因。

經過陳景恪解釋才知道,並非如此。

真正導致王朝覆滅的,是收不上來稅。

地方大戶有種種手段逃避賦稅,讓朝廷一文錢都收不上來。

朝廷手裡沒錢,就沒辦法養軍隊,沒辦法賑濟災民。

只能亡國。

能收上來稅,一切都好說。

漢武帝時期,土地兼併已經很嚴重了。

然而,漢武帝就是有辦法收到稅,能養活一支聽話的軍隊。

有百姓活不下去造反?

殺光。

順便把地方大戶一起殺了,地不就空出來了嗎。

然後從別的地方遷徙百姓過來,完美解決問題。

地方大戶有錢不交稅?

抄家滅族。

所有問題全解決了。

歷朝歷代之所以遏制土地兼併,原因只有一個,問大戶收稅很難,問百姓收稅就容易的多了。

這纔是問題的本質。

漢武帝那種手段過於暴烈,也無法長久。

最好就是採取一個稍微溫和一點,又能制度化存在的東西。

於是,在陳景恪的建議下,朱元璋和朱標開始着手搞稅務稽查司。

專門問大戶收稅。

但收稅的前提是,國家沒有免稅羣體。

否則稅務稽查司的設立,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稅雖然不能免,徭役卻可以。

這裡還有個誤區,很多人都以爲大明的官紳不用納稅。

其實並非如此,大明從來就沒有免稅羣體。

官紳免除的只有徭役,賦稅該交還是得交。

只不過人家都當官紳了,手中掌握着權力,有的是辦法轉嫁賦稅。

說白了就是偷稅漏稅。

只有滿清,爲了拉攏讀書人,才搞出了官紳免除一切徭役賦稅的優待政策來。

稅務稽查司,就是轉爲偷稅漏稅的大戶設立的。

衆人又討論了大半個時辰,差不多已經有了清晰的框架。

接下來就無需他們自己操心了,自有下面的人去完善。

期間還有一件事情,讓陳景恪很是意外。

當然,也可以說又在意料之中。

那就是福清公主竟然也參與了討論,還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朱元璋也習以爲常,並沒有反對。

顯然她不是第一次這麼做了,倒也符合傳聞。

眼見聊的差不多,陳景恪就趁機請假,說想回家看一看。

朱元璋自然很爽快的就給他放了假,沒有期限,忙完了自己回來上班就可以。

陳景恪謝恩之後正準備離開,又被老朱給喊住:

“先別急着走嗎,這是咱的八閨女福清公主,你也認識吧?”

陳景恪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謹慎的道:

“八公主才名遠播,臣確有耳聞。”

朱元璋心道,小子想跑,晚了。

“她很少離宮,更是從未出過應天城,對外面的世界很好奇。”

“你剛從外面回來,就給她講一講外面的趣事吧。”

陳景恪大驚,道:“啊這……不合適吧。”

朱元璋臉一拉,說道:“有什麼不合適的,你不會是想拒絕咱吧?”

陳景恪看了看緊張的福清公主,心下嘆了口氣,看來這一關是躲不過去。

“怎麼會,能爲公主講述外面的世界,是我的榮幸……就是怕哪裡做得不對,衝撞了公主。”

朱元璋變臉一般,大笑道:“哈哈……你和咱說話都沒怕過沖撞,現在到矯情起來了。”

“咱閨女也不是小性子的人,你們肯定有話說,去吧。”

陳景恪拱手道:“臣告退。”

又對福清公主說道:“公主,請。”

福清公主俏臉通紅,朝朱元璋和朱標行了禮,逃也似的離開了。

“噗……”朱雄英沒忍住,發出了幸災樂禍的笑聲。

陳景恪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也轉身追了上去。

(本章完)

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第358章 你們心裡沒有本太子啊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第236章 我去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81章 老朱覺得自己又行了第358章 你們心裡沒有本太子啊第341章 挖坑殺人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23章 再出手228.第227章 力學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87.第87章 病之源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204.第203章 謀高麗第263章 無名宰相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20章 聽你爹我的204.第203章 謀高麗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73章 皇恩浩蕩第318章 洛下學宮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2章 大幕開啓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第335章 永恆的變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360章 無題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25章 明心志107.第107章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300章 閃電戰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第52章 解決之法第35章 大本堂開課第329章 提防瓦剌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268章 無題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第300章 閃電戰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273章 大課堂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60章 老狐狸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4章 力挽狂瀾第354章 無題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23章 再出手第311章 用工荒第266章 破王廷
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第358章 你們心裡沒有本太子啊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第236章 我去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81章 老朱覺得自己又行了第358章 你們心裡沒有本太子啊第341章 挖坑殺人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23章 再出手228.第227章 力學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87.第87章 病之源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204.第203章 謀高麗第263章 無名宰相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20章 聽你爹我的204.第203章 謀高麗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73章 皇恩浩蕩第318章 洛下學宮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2章 大幕開啓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第335章 永恆的變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360章 無題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25章 明心志107.第107章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300章 閃電戰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第52章 解決之法第35章 大本堂開課第329章 提防瓦剌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268章 無題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第300章 閃電戰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273章 大課堂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60章 老狐狸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4章 力挽狂瀾第354章 無題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23章 再出手第311章 用工荒第266章 破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