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
“葉雲流可是葉先生最得意的後人,怎麼會讓他拜你爲師?”
陳景恪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方孝孺很滿意這個效果,道:“自然是因爲我有能力教好他。”
這一點倒是不假,作爲宋濂的學生,他的文章可是一等一的好。
他要是說收徒,想要拜師的人能繞秦淮河一圈。
但葉兌可是和宋濂齊名的大儒啊,也同樣以寫文章著稱於世。
怎麼會讓自己的傳人拜他人爲師。
陳景恪狐疑的道:“你老實跟我說,是不是做了什麼大事情?”
方孝孺不無得意的道:“這幾個月不才寫了幾篇文章,闡述了學說思想變遷史。”
“主要是講環境如何影響學說,而學說又是如何推動時代發展的……”
“我準備把百家都講一遍,目前只講了道儒法墨四家的起源。”
陳景恪震驚了,這方孝孺是要逆天嗎?
這是要對華夏文明的思想做一個梳理啊。
一旦完成,對學術界將是一場巨大的衝擊,也將徹底破除先賢身上的神聖光環。
但並不是將先賢拉下神壇,而是將他們鐫刻在真正的豐碑上。 щшш •ttka n •C ○
對華夏文明來說,這將是一場無與倫比的盛宴。
他不禁盛讚道:“此真乃豐功偉業啊,恭喜方兄找到了自己的道。”
方孝孺卻搖頭說道:“不,我離道尚遠,這不過是尋道之路上的一些發現罷了。”
看着他不驕不餒的樣子,陳景恪心下也不禁爲他感到開心。
幾經波折,他終於沉澱下來了。
照此發展下去,他必將綻放出光璀璨的光芒。
難怪葉兌會將葉雲流送到他身邊學習。
葉兌雖然是大儒,但儒學造詣在他所有學問裡,並不是最突出的。
他最擅長的就是史,其次天文地理。
所以他對方孝孺不會有任何偏見。
更能明白方孝孺這幾篇文章意味着什麼。
所以纔會讓重孫拜他爲師。
不過隨即陳景恪又疑惑的道:“如此大著,理當名揚天下才是,爲何我從未聽過?”
這些文章堪稱離經叛道,有多少人認同不好說,但必然會招致儒生羣起而攻之。
可爲何他從未聽說過?
方孝孺笑道:“還要感謝景恪,你給我講的那個故事,讓我深受啓發。”
“無需攻擊任何人,也不用刻意宣傳,認同我的自然會主動學習。”
“所以我的文章並未公開,只在小範圍傳播。”
“我還叮囑過他們,暫時不要傳出去。”
陳景恪斟酌道:“酒香也怕巷子深,宣傳也一下也是好的。”
“第歐根尼的學問,也是經過追隨者宣傳,才廣爲人知的。”
方孝孺說道:“我知道,但我需要藉助翰林院的藏書,幫我梳理自身所學。”
“若文章傳播出去,我無法在此地立足,也就無法再翻閱這裡的藏書了。”
“所以眼下還不是和他們翻臉的時候。”
陳景恪笑道:“原來如此,方兄好算計啊。”
方孝孺也跟着一起大笑起來,若是讓翰林院那些人得知的打算,想來表情會很精彩。
笑過之後,他正色道:“景恪,對於如何尋找自己的道,我依然毫無頭緒。”
“我知伱胸有丘壑,今日邀你過來,一是敘舊,二是想問一問你,可有辦法助我悟道。”
陳景恪沒有直接回答,思考良久才說道:
“道不在書中。”
方孝孺大喜,道:“我就知景恪必有良法教我,快快道來。”
陳景恪說道:“書中寫的都是過往之道,是前人之道……”
“但並不是說先賢之道就是錯的,只是不在適應當前時代而已……”
“我們所遵循的道,最早是從何而來的呢?”
“是先賢根據當時的環境,悟出了適合當時的道,推動了時代的發展。”
“新時代的人,在先賢之道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總結出了更適合新時代的道。”
“可以說,每一代人,都是踩着前人的肩膀在前行。”
“不同的人,所處的環境不一樣,總結出來的道也有不同。”
“於是就有了百家爭鳴……”
“用道家的話來說就是,無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方孝孺連連點頭,類似的道理在他的文章裡也有所闡述。
他自然聽的明白,也深以爲然。
只是陳景恪竟然如此化用,道家的萬物化生理論,還是讓他眼前一亮。
道德經果然無物不包啊,以後要好好研究才行。
陳景恪繼續說道:“所以,想要找到自己的道,就要具備兩個條件。”
“其一,瞭解先賢之道,其二深入瞭解當前環境。”
“前者方兄已經具備了,現在所欠缺的就是後者。”
方孝孺猶如醍醐灌頂,驚喜的道:“對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呢,真是糊塗啊。”
“多謝景恪提點。”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罷了。”陳景恪謙虛了一句,轉而說道:
“每一個人觀察環境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也是不同的,這也是百家誕生的原因。”
“方兄可知,如何才能保證自己的道,符合大多數人的預期,爲大多數人接受呢。”
這一點很重要,百家真正的顯學,也就道儒法墨兵五家而已,其他學說都太片面了。
而片面的結果就是,淪爲配角。
方孝孺自然不希望自己未來的道,是一個配角。
只見他起身,朝陳景恪鄭重行禮:“請賢弟教我。”
陳景恪腦海裡,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臺詞,‘他還得謝咱呢’。
面上不動聲色,坦然受了一禮,才說道:
“這就涉及到歷史觀了,你持有什麼樣的歷史觀,決定了你的思想。”
方孝孺一臉茫然:“歷史觀?”
陳景恪斟酌說道:“就是你用何種觀念來看待人類歷史的。”
“有人將歷史觀分爲兩大類,唯物觀和理念觀……”
“唯物觀認爲物質是獨立存在的,影響着精神和意志……”
“理念觀則是反過來的,認爲精神和意志是獨立存在的,物質只是精神的外在具現。”
見方孝孺一頭霧水,陳景恪也有些頭大,他只是個學醫的,不是搞哲學的。
一時間還真不好解釋。
想了想,決定換一套更好解釋的說辭:
“額……這個太過於複雜,一時間我也無法給你解釋清楚。”
“你只要知道,佛道兩家都偏向於理念論,程朱理學也同樣如此。”
“而你正在編寫的學術發展史,是偏向於唯物觀的。”
方孝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多數人認爲是思想推動了時代的發展,影響了環境。”
“所以他們推崇古人,認爲祖宗之法不可廢。”
“我則認爲是環境影響了思想,推動了時代的發展。”
“認爲當效仿古人,與時俱進。”
“原來還可以如此劃分,唯物觀,理念觀。”
“這個劃分好,以後我方孝孺就是唯物觀的的支持者了。”
陳景恪偷偷抹了一把汗,他也不知道方孝孺這種說法對不對。
尷尬啊,早知道就不說什麼唯物唯心了。
怕他再追問,就連忙轉移話題道:
“還有一種史觀劃分方法,人民史觀和英雄史觀。”
“人民史觀,就是將人民視爲歷史的推動者,是人民創造了這一切。”
“英雄史觀,就是將某個人作爲歷史的推動者,是英雄創造了這一切。”
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方孝孺連連點頭,然後問道:
“不知你是哪一種史觀?”
陳景恪說道:“我自然是人民史觀的堅定擁護者,但也不否認英雄在其中起到的引導作用。”
方孝孺並不覺得意外,陳景恪要是持有英雄觀,他纔會覺得奇怪。
“我們華夏的史書,表面看是帝王將相史。”
“但仔細看就會發現,都在圍繞一個‘民’字打轉。”
“安民、教民、牧民;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無不是在說萬民之事。”
“帝王將相其實也皆出自於民……”
“民心即天心,民意即天意,英雄也不過是順應民意行事而已。”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得了民心者,方纔能成爲真正的英雄。”
方孝孺臉色大變:“景恪,慎言。”
陳景恪自然知道他爲何如此緊張,朱元璋可不是什麼大度的人。
還是那句話,有些話朱重八聽得,朱元璋聽不得。
就因爲一句‘民貴君輕,社稷次之’,就想把孟子給趕出文廟。
要是他這一席話傳出去,定然會引起風波。
要是引得朱元璋發怒,將他給咔嚓了都不無可能。
天授君權,是鐵律,誰都不能觸碰。
陳景恪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他又不是鐵頭娃,也沒有興趣刀尖跳舞。
在決定拋出人民史觀之前,早就給自己準備好了退路。
只見他笑着說道:“方兄勿驚,且聽我說完。”
“我方纔已經說了,並不否認英雄在其中起到的引導作用。”
“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但也是鬆散的,猶如一盤散沙。”
“所以,佔大多數的民,纔會被少數權貴奴役剝削。”
“這就需要一位英雄站出來,領導他們,保護他們的利益。”
“老子言: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人行人道,都想讓自己變的更加富有,這本身沒有錯。
但慾壑難填,吃飽穿暖之後還想穿金戴銀,想吃山珍海味,想娶三妻四妾,想家產億萬,想奴役他人。
爲了達成這個目的,他們會挖空心思鑽營,會大肆搞財富兼併。
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窮人被剝削越來越窮。
然而,人都有求生之心。
當窮人實在活不下去的時候,就會拿起武器,把富人全部殺死奪回一切。
然後一切歸於混沌,開始新一輪的輪迴。
如果不想迎來大破滅,就需要一個人來行使天的權力。
抑制財富兼併,給百姓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讓他們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誰來扮演天的角色,行使天的權力呢?
皇帝。
只有掌握天下大權的皇帝,纔有這個能力代天行權。
而皇帝也必須要想辦法抑制財富兼併,讓百姓活下去。
否則大破滅到來第一個倒下的就是他。
所以,英雄若想享有崇高的地位,想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必須順應民意。
如果皇帝沒有了,天的權力會落在誰的手裡?
普通百姓嗎?
不,只會落在富人手裡。
可富人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保護百姓嗎?
不會,他們行的是人道,只會加大力度剝削百姓。
百姓如果不想被剝削,不想被餓死,就必須要支持皇帝。
因爲只有皇帝,才能領導他們對抗權貴官紳。
“皇帝其實也是人民的一部分,利益和人民是一致的。”
“所以歷朝歷代,都在尋找辦法抑制土地兼併,保護百姓利益。”
“朝廷收稅,用稅收賑濟活不下去的百姓……”
“這一切都是損有餘而補不足,是在代天行權。”
陳景恪一口氣說完,才長長的吁了口氣。
這其實就是胡扯,皇帝作爲最大的剝削頭子,利益怎麼可能會和百姓一致?
但在皇權社會他能怎麼辦?
高呼打倒皇帝,實現皿煮和茲有?
那就是找死。
他只能在宣揚人民史觀的同時,確保皇權的地位。
他相信,出身平民的朱元璋,會很樂意接受這一套理論。
這樣會讓他所做的一切,更加合理合法。
至於別的東西嗎,以後看情況再說。
飯要一口一口吃,事兒要一點一點做。
而且也要給後人一點信任。
基礎都已經打好了,等時機到了,自然會有後人站出來振臂高呼。
方孝孺聽完這一席話,臉上露出瞭如釋重負的表情。
“精彩,景恪之思之想,實在令爲兄歎爲觀止。”
陳景恪謙虛的道:“方兄過獎了,希望這番話能對你有用。”
方孝孺肯定的道:“有用,實在太有用了,我已經知道自己的路在哪裡了。”
“待我將自己的學問梳理完成,就離開京城深入民間。”
“看一看大明萬民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瞭解他們在想什麼,又需要些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