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

十五天時間,傳遞消息的時間都不夠,更何況是趕到洛陽,這怎麼看都像是在爲難人。

但陳景恪就是這麼做了。

而佛道兩家各流派話事人,竟然在短短三五日內齊聚洛陽城。

就好像雙方之間有什麼默契一般。

而且各家話事人,也沒有如往常一般相互拜訪。

進入洛陽就找了個廟觀住下,直接閉門謝客,誰都不見。

讓很多等着看熱鬧的人失望不已。

比如朱雄英,將手中的情報扔在桌子上,鄙夷的道:

“這些人也太慫了,竟然不私下勾結一下?”

陳景恪失笑道:“都到這時候了還上躥下跳,那是嫌死的不夠快嗎。”

“況且在某些事情上,他們早就達成共識了。”

朱雄英點點頭,說道:“你好像一點都不怕他們聯合起來反對你的新法啊。”

陳景恪說道:“你真以爲他們能齊心協力啊。”

“如果人心如此簡單,早就實現大同世界了。”

“大家心中都清楚,關鍵時刻盟友都是拿來出賣的,死道友不死貧道嗎。”

“所以越是到關鍵時刻,大家就越謹慎,不會留把柄給別人。”

朱雄英有些無趣的道:“一切都在你的算計內,沒意思。”

陳景恪正色道:“不是在我的算計內,而是我背後站着的是朝廷。”

“我爲刀俎他爲魚肉,自然我說什麼就是什麼。”

朱雄英點點頭,這個道理他自然懂,轉而問道:

“你準備的如何了?需不需要我去幫你鎮鎮場子?”

陳景恪搖頭道:“還是別了,這是得罪人的活,你還是別露面的好。”

“倒是你,聽說伱昨晚寵幸了一個宮人?”

朱雄英臉頓時紅的和猴屁股一樣:“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

陳景恪鄙夷的道:“什麼清白?要不要我去翻翻你的內起居注?”

所謂內起居注,就是專門記錄皇帝在後宮的一些事情的冊子。

比如某年某月某日寵幸了某個妃子,就會被記錄下來。

等妃子懷孕之類的,可以檢查記錄,推算懷孕時間。

太子太孫也都有這樣的一個宦官負責此事。

朱雄英頓時不說話了,過了好一會兒才期期艾艾的道:

“你……你別告訴妙錦。”

“我也不想的,但昨晚那宮人伺候我洗澡,稀裡糊塗就那樣了。”

陳景恪更是無語:“怎麼着,你還想瞞一輩子啊?”

“你是太孫,子嗣關乎國家社稷。”

“你不着急,天下人也會着急的。”

“徐娘子才十一歲,還沒辦法圓房。”

“你都十七了,納別的妃嬪是很正常的事情。”

“光明正大的給那個宮人一個身份就完事了。”

朱雄英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但還是糾結的道:

“我這不是怕她生氣嗎。”

陳景恪知道他是第一次偷腥心裡有些羞愧,多來幾次臉皮就變厚了。

“她要是生氣,怕是沒機會當這個太孫妃了。”

“你這樣,會讓人誤以爲她善妒容不下別的女人,反而是在害她。”

見朱雄英還是磨磨唧唧的,他搖搖頭,無奈的說道:

“你身邊那幾個侍女,都是徐娘子入宮後,娘娘特意挑選的良家女子。”

“在宮裡培養了好幾年,你十六歲那年才放到你身邊的。”

“你以爲娘娘爲什麼要這麼做?你以爲徐娘子就不知道?”

朱雄英恍然大悟,美滋滋的道:“原來如此,嘿嘿,那我就放心了。”

陳景恪翻了個白眼,提醒道:“你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注意節制。”

事實上最近關注太孫後宮的人很多。

正如前面所說,皇位繼承人關乎國家社稷,由不得人們不重視。

就這麼說吧,羣臣不怕皇帝‘春宵苦短日高起’,反而害怕皇帝不近女色。

準太孫妃年齡太小,側妃之類的就應該提前冊立。

先不管別的,把孩子生出來再說。

如果未來徐妙錦能順利誕下子嗣,那自然是嫡長子繼承皇位。

皇長子封個親王完事兒。

如果她沒兒子,那就是皇長子繼承。

有個皇子在那放着,就算不立他當繼承人,大家心裡也不慌了。

朱雄英剛十六歲,就有大臣上奏,給他納幾個側妃吧。

朱元璋立即下旨,讓朱雄英搬出幹清宮,在宮裡單獨劃了一座宮殿給他居住。

馬皇后則把提前準備好的四個宮人,送去伺候他。

算是堵住了羣臣的嘴。

這四個宮人都是從普通讀書人家選出來的,姿容品行都是上佳,又在宮裡調教了好幾年。

正所謂戀姦情……呸,正所謂知好色而慕少艾。

朱雄英一個熱血少年,能在四個女人手下堅持大半年才破身,算是能忍的了。

換成別人,估計當天就繳械了。

不知道後面朱雄英是怎麼安撫徐妙錦的,反正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之後馬皇后下旨,冊封那四個宮人爲美人。

消息傳出,羣臣自然知道是什麼意思,都放下了心中的石頭。

畢竟那四個宮人在太孫身邊伺候半年都沒動靜,大家很難不產生別的懷疑。

是不是身體有問題?是不是不喜歡女人?是不是……

現在,煙消雲散,一切正常。

——

關注太孫後宮事情的,基本都是文武百官,老百姓才懶得操那個心。

當然,也沒那個能力去操那個心,他們更關注的是朝廷打壓宗教的事情。

歷經半年,朝廷終於放出風聲,要求各家派話事人來京開會。

那些平日裡難得一見的神仙人物,集體現身洛陽,着實引起了百姓的轟動。

不少善男信女跑到他們臨時落腳的廟觀圍觀,期望能見一見這些神仙的代言人。

陳景恪也沒有一直乾等着,找了個機會給龍虎山的張宇初下了個請帖。

接到請帖後,張宇初臉色一變,說道:

“苦也。”

他的弟子張青陽不解的道:“見到那位陳伴讀,可以提前打探一些消息,這是好事,爲何師父愁眉不展?”

張宇初嘆道:“朝廷的目的已經表露,就是要重新整肅佛道兩家,制定新的規矩。”

“新規矩不外乎就是限制佛道發展,此事歷朝歷代都發生過,還有什麼可打探的。”

“現在離會期只剩下五天,各家都相互盯着對方,生怕對方採取小動作。”

“我此時與那陳伴讀相見,別家會如何想?”

張青陽頓時就不說話了。

洪武皇帝非常重視龍虎山天師府,敕封張宇初爲‘正一嗣教道合無爲闡祖光範大真人’,總領天下道教的事宜。

也就是說,他就是當前朝廷認可的道教掌教。

然而這一次朝廷打壓佛道的舉動,徹底讓他這個掌教成了笑話。

他第一時間遞奏疏請求面見天子,得到的迴應就倆字,自查。

自查?

查誰?整個道教嗎?

別鬧了,這種事情幹了,以後張家還混不混了?

但皇帝已經下了命令,他又不能什麼都不做,只能把自家一系查了查。我查自己家,也是自查,不算違抗聖旨。

但別人可不會體諒他,錦衣衛瘋狂抓人,道教別的門派求告無門,只能找他這個掌教。

他能怎麼辦,兩手一攤什麼都辦不了。

好不容易把自查的事情糊弄過去,他可不敢再上奏面聖。

但這也宣告着,他徹底失去了人心。

非但如此,整個龍虎山張家也跟着受到牽連,成爲了笑柄。

笑柄就笑柄吧,張家傳承千年,什麼樣的風雨沒有經歷過。

只要傳承沒有斷絕,別的都好說。

不過是再蟄伏几百年而已。

可是,這會兒他要是私下和陳景恪見面,別人會怎麼想?

爲什麼那個陳伴讀只找他一個?

他們談了什麼?張家不會把大家給賣了吧?

話說之前錦衣衛瘋狂抓人,龍虎山似乎沒有受到太大打壓。

莫不是他姓張的背後將大家給出賣了?

所以,張宇初是肯定不能去赴宴的。

於是,當天就有消息傳出,張真人偶感風寒,臥牀不起。

大家自然都知道他爲什麼生病,都嘲笑不已。

你張家之前不是很厲害嗎,天子敕封大真人,總管天下道教事務。

這會兒被一張請帖給嚇病了?

陳景恪這才後知後覺,自己的請帖有些不合時宜。

但天地良心,他是真沒有別的打算。

給張宇初下請帖,純屬是想見一見歷史名人。

明初的道士,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張三丰了。

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上,明初道教第一人非張宇初莫屬。

他是標準的學貫百家,道教典籍就不說了,儒家和佛家學問也非常高深。

被宋濂譽爲‘仙儒’,可見其儒學功底之深厚。

他還借鑑佛教的學問,完善了道家的鬼神之說。

博採衆家之所長,將符籙和內丹派思想融合一體。

現代網絡修真小說裡,內脩金丹外用符籙攻擊,源頭就是從他那裡開始的。

醫道不分家,學中醫的對道教人物是相當熟悉的。

很多道教大佬同時還是醫術國手。

陳景恪作爲醫生,對張宇初可謂是如雷貫耳。

當然了,要說多崇拜也不至於。

畢竟現在他也是響噹噹的響噹噹了,不至於和小白一樣,見到歷史名人就一驚一乍的。

只是純屬好奇,想要和張宇初聊一聊。

當然,如果能說動這位道教大佬配合自己,很多工作就會變得容易許多。

只是沒想到,會給張宇初帶來這麼大的難題。

算了,不見就不見吧。

他也沒有強求。

大勢在他手裡,佛道兩家只能按照他的規矩去辦事,有沒有張宇初配合影響不大。

五天後,會議正事開始。

會議的地點,陳景恪選在了鎮撫司衙門,也就是錦衣衛的老巢。

沒辦法,原本僧錄司只是禮部下轄的一個小機構,辦公地點也在禮部,只有兩間小房子。

改組宗教司之後,雖然有所擴大,但也同樣不是什麼大衙門。

這次來開會的人那麼多,根本就裝不下。

陳景恪想了想,乾脆就放在鎮撫司衙門吧。

順便嚇唬一下這些流派的大佬們。

朱元璋得知這個開會地點,那真是哭笑不得。

“你小子,是真損吶。”

朱標也非常無奈,卻也沒有反對。

朱雄英則非常興奮,若非實在不合適出面,他都想親自去看看這些人的表情了。

當佛道各流派接到通知,讓他們去鎮撫司衙門開會的時候,表情是多精彩可想而知。

到錦衣衛老巢開會,和去閻王殿開會有啥區別?

那位陳伴讀還真是心懷‘坦蕩’啊。

毫不掩飾這是一場鴻門宴的事實。

雖然心裡犯嘀咕,可會還是得去開啊。

於是,在那一天洛陽百姓看到了神奇的一幕,上百佛道高人排着隊的前往鎮撫司衙門。

不知道的還以爲他們犯了什麼事兒去自首呢。

有好事者已經開始散佈謠言,佛道兩家的話事人都被錦衣衛抓走了,皇帝這是真的要滅佛毀道啊。

別管真相如何,反正很能唬人。

圍觀百姓就喜歡這樣的爆炸新聞,吃瓜吃的好不開心。

另一邊,佛道兩派的代表們來到鎮撫司衙門外。

似乎是爲了震懾衆人,三步一哨五步一崗,到處都是凶神惡煞般的錦衣衛站崗。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衆人鼻間似乎聞到了血腥味一般。

那洞開的大門,猶如深淵巨口,想要將衆人一口吞下。

那一排排錦衣衛,猶如幽冥小鬼。

本來衆人對於陳景恪將開會地點放在這裡,還嗤之以鼻。

衆人都是有道高人,心性修爲高超,會被你這點小伎倆給嚇住?

此時才知道,自己高興的太早了。

不過在場的確實都是佛道兩界最優秀的人物,很快就恢復了心神。

一名四十歲出頭的道士當先踏出一步,對張宇初說道:

“子璇,隨我先行一步,去探一探這鎮撫司衙門如何?”

張宇初灑然一笑,說道:“老師相邀,乃宇初的榮幸。”

那道人倒不是倚老賣老,他名爲劉淵然,乃道教長春派創始人。

張宇初曾在他門下學習過道法,算是正兒八經的師生關係。

師徒倆當先一步,踏入鎮撫司衙門。

“阿彌陀佛。”少林方丈法正宣了一聲佛號,也緊隨其後進入。

其他各家也不再多想,緊隨其後進入大門。

衆人一路來到會議室,卻發現自己並不是先到的,裡面已經坐着好幾個人。

那些人見到他們,慌忙起身行禮。

衆人見他們服飾怪異,僧不僧道不道的,而且人也很陌生。

心下不禁好奇,這是哪個流派的?

張宇初見多識廣,很快就認出了這些人的身份,說道:

“媽祖的廟祝?”

當頭那一人也穩住了心神,回道:“泉州媽祖廟廟祝畢良節,見過張真人,見過諸位前輩。”

在場的衆人皆恍然大悟,原來是媽祖廟祝。

難怪會出現在這裡。

雖然媽祖是新興宗教,卻蓬勃發展,在沿海地區擁有廣泛的影響力。

關鍵是他們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也是這次唯一未受打壓的信仰。

當然,衆人將此歸結於陳景恪信奉媽祖。

證據就是麻六甲海盜,雖然用的是筆名,但大家都知道作者是誰。

而這一次唯有媽祖信仰未受到打擊,更是佐證了這個猜測。

所以,佛道兩教雖然源遠流長,卻也不敢拿大,紛紛還禮。

一時間會場裡變得熱鬧起來,壓抑的氛圍也一掃而空。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傳來:“諸位聊的很開心嗎,要不我再等你們一會兒?”

衆人轉頭看去,赫然是陳景恪,正面帶微笑的看着他們。

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第24章 奇藥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356章 當面抽老朱大嘴巴子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221.第220章 啥條件我們都答應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311章 用工荒第295章 思想武裝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296章 博望侯第296章 博望侯第4章 力挽狂瀾第58章 唯儒獨尊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266章 破王廷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第274章 團隊力量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251章 新的課題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266章 破王廷第266章 破王廷第43章 暴斃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第258章 得償所願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308章 新書構思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第323章 安置成年親王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71章 自古以來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358章 你們心裡沒有本太子啊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308章 新書構思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250章 南洋攻略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354章 無題第2章 大明嫡長孫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97.第97章 繼續說啊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273章 大課堂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第2章 大明嫡長孫90.第90章 做人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33章 學問哪來的?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365章 滄海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
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第24章 奇藥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356章 當面抽老朱大嘴巴子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221.第220章 啥條件我們都答應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311章 用工荒第295章 思想武裝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296章 博望侯第296章 博望侯第4章 力挽狂瀾第58章 唯儒獨尊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266章 破王廷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第274章 團隊力量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251章 新的課題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266章 破王廷第266章 破王廷第43章 暴斃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第258章 得償所願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308章 新書構思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第323章 安置成年親王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71章 自古以來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358章 你們心裡沒有本太子啊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308章 新書構思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250章 南洋攻略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354章 無題第2章 大明嫡長孫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97.第97章 繼續說啊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273章 大課堂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第2章 大明嫡長孫90.第90章 做人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33章 學問哪來的?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365章 滄海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