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

衆人看向他手指的地方。

朱元璋疑惑的問道:“埃及?這裡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

其他人也都有相似的疑惑。

倒不是說這塊地方不重要,而是他們實在看不出,這裡有什麼資格當得起世界命脈之一的稱讚。

陳景恪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東西方貿易,自古以來就是暴利。”

“然海上風浪大,限於造船和航海技術,古人只能從陸地溝通東西方。”

他手指在長安到西方之間畫了一條線:

“就是這條線,被我們稱之爲絲綢之路。”

“可以說,從古至今這都是世界上價值最高的商路。”

“只不過這條商路,經常被處在中間的國家截斷。”

“當年的安息帝國、貴霜帝國、薩珊王朝、阿拉伯帝國等等。”

“就是靠着做轉口貿易,成爲當時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未來晉王的封國建成,僅靠中西方貿易,就可以賺的盆滿鉢滿。”

將東方運送過來的貨物強行收購,以十倍的價格賣給西方諸國,真可以說是坐在家門口賺錢。

當年中亞靠着這種強制手段做轉口貿易,攫取了海量的財富,支撐起了他們的帝國。

即便後來大航海時代到來,海洋貿易的興起,中亞依然是無法繞過的地方。

這就是地理優勢。

朱元璋等人不停點頭,這事兒其實他們已經知道了。

畢竟大明都已經走了出去,朱棡早就開始規劃他的封國。

大家要是還不知道這些,那就顯得太蠢了。

“可是……”老朱更加疑惑了:“這和埃及有什麼關係?”

陳景恪笑道:“陛下,時代變了。”

“隨着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提升,現在的海船已經可以遠航到萬里之外。”

“海洋運輸量更大,是陸地運輸量的幾百倍幾千倍。”

“在未來,這個比重還會增加。”

“海運將會成爲世界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

“可是從東方開船去西方,需要繞道利來亞,路途極爲遙遠。”

他的手指從泉州開始劃線,經過麻六甲海峽,過小西洋(印度洋),再繞過非洲,到達歐羅巴。

利來亞是明朝對非洲的稱呼,且當時已經有歐羅巴、小亞細亞等稱呼。

小亞細亞在明朝特指阿拉伯半島。

說到這裡,他的手指再次放在埃及:“陛下請看這裡……此地長只有不足四百里。”

“如果開挖一條大運河,連通南北海域,商船就再也不用繞道利來亞。”

“可以將東西方之間的海洋路線距離,縮短兩萬裡。”

“這其中的利潤有多大可想而知……誰控制了這裡,誰就掌握了東西方交通命脈。”

“什麼都不用做,坐在家裡收過路費,就能吃的腦滿腸肥。”

衆人又不是傻子,經過他這麼一分析,頓時就明白了此地的重要性。

不只是商業價值,軍事價值也高的離譜。

老朱斬釘截鐵的道:“此地必須拿下。”

朱標說道:“掌握了這條運河,就掌握住了東西方交通大命脈,萬不可落在外人手裡。”

朱雄英盯着地圖,說道:“此地可不好打,我研究過那邊的信息。”

“埃及現在被一個馬穆魯克王國的國家統治,這個國家可不弱。”

陳景恪說道:“所以才需要波斯人當先鋒,我們坐山觀虎鬥。”

“根據我查到的信息,馬穆魯克的統治階層是突厥人,被統治者大都是大食人。”

“雙方之間本就有無法彌補的裂痕。”

“且現在馬穆魯克王國已經進入王朝末期,突厥權貴大肆兼併土地奢靡無度,百姓無立錐之地。”

“腐朽的權貴最喜好享受和奢侈品,我大明恰好可以爲他們提供這些東西。”

“甚至我們可以用略低於市場的價格,向他們出售奢侈品,加速他們的腐化。”

朱雄英很是反對,道:“如果我們低價出售商品給他們,他們轉手賣掉怎麼辦?那不是增強他們的實力了嗎。”

一直沒出聲的馬太后開口說道:

“那再好不過,就是要讓他們有錢。”

見祖孫三人不解的樣子,她解釋道:

“那些權貴有了錢並不會用來建設國家,而是去兼併更多的土地。”

“……以前我們華夏不就是如此嗎?當官撈錢,撈錢買地。”

“然後吏治敗壞,土地兼併日益加劇,最終導致王朝覆滅。”

“這個規律不只是我們有,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有。”

“我們有景恪指路,正在嘗試跳出這個週期律……”

“他們可沒有景恪這樣的智者,依然在重複舊有的規律。”

“馬穆魯克國的權貴有了錢,只會變本加厲的去壓榨百姓。”

“如果我們再稍稍推一把,顛覆他們並不難。”

祖孫三人都恍然大悟,主動給你送錢加速你的死亡,原來還可以這麼玩。

朱元璋嘿嘿笑道:“妹子還是和以前一樣聰明,不愧是咱的賢內助。”

陳景恪也大爲佩服,這個道理說起來簡單。

但在沒有人提點的情況下能自己琢磨透,需要的智慧可不簡單。

馬太后沒有理他,繼續說道:“這條運河,你們準備自己挖嗎?”

老朱疑惑的道:“那要不然呢,你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

朱標、朱雄英也很是疑惑,這好像只能等到大明佔據埃及之後,再組織人開挖吧?

難道還能憑空長出來一條運河不成?

陳景恪也有些疑惑,莫非馬娘娘真能想到更好的辦法?

馬太后笑了笑,說道:“如果你們是馬穆魯克王國的貴族,現在手中有大量的錢財沒地方花。”

“有人告訴你,在這裡開挖一條運河就能坐着收錢,你們會怎麼做?”

四個大男人都露出震驚的表情。

陳景恪最先反應過來,豎起大拇指道:

“高,娘娘這一招是真的高啊。”

朱雄英也興奮的道:“馬穆魯克王國的權貴,肯定會徵召民夫開挖運河。”

“到時國內矛盾會加劇,只需要稍稍推一把,就能顛覆他們的政權。”

“我們還能白撿一條運河……”

“皇祖母真是太厲害了,一石二鳥啊。”

朱元璋都樂傻了:“嘿嘿,現在知道你皇祖母有多厲害了吧。”

馬太后很是自得,嘴上卻謙虛道:

“一點小伎倆罷了,不值一提。”

衆人不理會她的自謙,狠狠的將她誇獎了一通。

然後才繼續談論起西方戰略。

最終商量出了一個大致的方略。

先打造一條從大明到小亞細亞(阿拉伯半島)的海洋補給線。

這條補給線軍民兩用,同時也是爲後續移民做準備。

波斯那邊,先佔據一座島嶼,或者在無人處佔領一塊土地。

在上面營建堡壘駐軍。

用數年時間囤積兵力,等待局勢變化。

對波斯的扶持,則按照陳景恪的計劃走就可以了。

只要波斯人選擇小衆教派作爲國教,剩下的就簡單了。 等到寶鈔流通起來,他們將再也無法擺脫大明的控制。

“經略安西需要至少五年時間積蓄力量,波斯人也需要至少五年時間做準備。”

“腐化馬穆魯克也需要時間……”

“正好大明要休養生息五年……”

“所以,我建議五年後開啓安西戰略。”

“晉王從西域攻打帖木兒汗國,波斯從安西那邊出手拖他們後腿。”

衆人也都認同這個時間節點,五年並不算長。

“景恪乃老成持重之言,莫說五年,十年能完成安西戰略都不算晚。”

陳景恪又說道:“但這五年我們也不能什麼都不做,可以挑撥白羊國和帖木兒汗國的矛盾。”

“如果能讓兩國陷入持久拉鋸戰,不停地消耗他們的力量,那就更好了。”

“還有天竺方向,帖木兒汗國佔據了天竺不少土地,大有侵吞整個天竺的意思。”

“我們可以促使天竺各國,聯合起來反抗帖木兒。”

“如此他們陷入兩線作戰,更加方便我們行事。”

衆人依然沒有反對,這個計策確實很不錯。

不論能不能挑起敵國之間的矛盾,試一試總歸是沒有毛病的。

萬一成了呢。

朱元璋看着地圖,說道:“如此就需要一個人前去坐鎮指揮才行。”

這麼龐大的計劃,肯定需要一個有足夠能力的人,前去協調指揮。

派誰去?

朱標手下暫時沒有這方面的人才,所以還是要靠老朱的老班底。

陳景恪想了想,說道:“天竺和安西應該各派一個人過去……”

“天竺那邊無需另尋他人,燕王的謀士道衍大師就非常合適。”

道衍?姚廣孝?

這個名字大家自然熟悉,之前朱棣數次提起他。

就連謀求在天竺建國的計劃,都是這個人幫忙制定的。

只是制定計劃和執行計劃是完全不同的。

陳景恪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讓他敲定大方向,那是比誰都厲害。

真要去做實事……不提也罷。

所以見他推薦姚廣孝,大家都有些意外。

老朱不解的道:“伱對道衍就如此看好?”

陳景恪心道,那我可太看好大和尚了,知道他幹了啥的人沒有不看好的。

“我曾經與道衍大師有過一面之緣,此人乃謀國之士。”

老朱很是詫異:“你對他的評價竟如此之高?哈哈……咱真是有識人之能啊。”

這麼好的人才,可是他老朱親自送到兒子身邊的。

馬太后翻了個白眼,吐槽道:“你快別給自己臉上貼金了。”

“要不是看走了眼,你會將這麼好的人才送給老四?”

老朱只是嘿嘿笑,並沒有爭辯。

當年還沒有封王建制的計劃,他對藩王的定位,就是拱衛大明的屏障。

最優秀的人才,肯定要留給朱標,不可能送到藩王身邊。

別說主動送了,如果他知道哪個藩王身邊有經世之才,也會立馬要過來交給朱標。

道衍純屬看走了眼。

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這大和尚太會藏了。

前世在朱標死之前,他從來都不顯山不露水。

這一世也是在確定了封王建制之後,纔開始展露才華。

而且之前他還主動要求,替朱棣去經略天竺,最合適不過了。

朱元璋當即拍板:“那就讓道衍去,反正再過兩年高熾也出師了,正好過去替老四看着那一攤子。”

那麼接下來就是誰去安西之地了。

這下衆人都有些發愁了。

這個人不光要懂軍事,還要懂政治,還要是那種思維比較靈活的人。

而且還要夠狠,否則幹不了髒活。

關鍵是,還要讓老朱放心。

這樣的人才……也有。

比如徐達。

然而,這些人在大明有更重要的任務,是不可能長期派到海外的。

其他人,要麼能力不足,要麼只會打仗,要麼玩不來陰謀詭計,要麼不夠狠。

要麼無法讓老朱放心。

晉王倒是挺合適的,然而河西那邊同樣重要,他根本就離不開。

其他的藩王要麼能力不足,要麼年齡太小經驗不足……

這就麻煩了。

就在這時,朱雄英目光掃了一圈衆人,忽然說道:

“我覺得二叔挺合適的。”

廢秦王朱樉。

聽到這個名字,在場所有人都不禁心頭一震。

沒想到他會在這個時候,提起這個人。

在大明,朱樉是一個禁忌一般的人。

所有人都選擇了無視他,當他不存在一般。

不是因爲他的殘暴行徑,也不是因爲他被廢。

而是因爲朱標被他活活氣出了高血壓——這事兒已經不是秘密了。

在這種情況下,誰還敢不開眼去提他?

就連老朱和馬娘娘,都從來不在人前提起這個兒子。

在天下人眼裡,他與死無異。

朱標是關心兄弟姐妹。

可一想到自己的身體,他實在無法違心的去說什麼原諒之類的話。

陳景恪也從來不提此事,這種人渣他是真不想提一句。

如果不是朱雄英突然提起,他都快把這個人給忘了。

然而,仔細想想,他還真適合幹這個活兒。

雖然他有種種缺點,但絕對沒人會懷疑他的忠心,能力也是經過驗證的。

至於幹髒活……那不正是他最喜歡的事情嗎。

只是……

一想到朱標的身體,衆人都沉默不語了。

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老朱和馬娘娘神情深處的那一抹期盼。

縱使朱樉再不是東西,那也是他們的兒子。

但……礙於朱標的身體情況,他們什麼都不能說。

球無聲無息的被踢到了朱標的腳下。

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365章 滄海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300章 閃電戰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第84章 徐達還朝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第237章 無題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349章 政治是妥協的產物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58章 唯儒獨尊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177.第176章 異常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38章 聖人言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第29章 驚歎的朱重八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第66章 傲嬌的父子倆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302章 竊取國運第79章 擴招的緣由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97.第97章 繼續說啊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355章 公平交易187.第186章 定黃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23章 再出手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102.第102章 假鈔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243章 呂宋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231.第230章 無題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299章 繼續無題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
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365章 滄海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300章 閃電戰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第84章 徐達還朝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第237章 無題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349章 政治是妥協的產物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58章 唯儒獨尊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177.第176章 異常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38章 聖人言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第29章 驚歎的朱重八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第66章 傲嬌的父子倆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302章 竊取國運第79章 擴招的緣由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97.第97章 繼續說啊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355章 公平交易187.第186章 定黃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23章 再出手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102.第102章 假鈔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243章 呂宋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231.第230章 無題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299章 繼續無題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