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

今年的除夕祭祖飯,比起去年還要豐盛的多,三錢九分銀子一斤的金華火腿切了十斤,四錢銀子一隻的鵝買了三隻。

一尺長的溫州大蝦一人一隻,酒水終於換上了綠蟻樓的劍南燒春,還有必不可少的白麪饅頭。

三個長輩坐在上首相互敬酒,朱舜帶着幾個弟弟坐在下首,端過酒以後,也是開始相互敬酒。

朱舜有六個身材高大的弟弟,今年只剩下了四個在這裡吃飯,老二去了松江府做了一名造船工匠,老六去了遼東邊疆。

剩下的幾個弟弟,老三朱金這小子因爲家裡有點小錢了,沾染了一些富家少爺的習氣,喜歡上了聽曲鬥蟈蟈。

朱金坐在大哥旁邊,目光躲躲閃閃,一直不敢直視朱舜,從小就被嬌慣壞了的他,只怕朱舜這個大哥。

朱舜怕了拍朱金的肩膀,差點沒把這小子給嚇死,趕緊給朱舜敬酒。

朱舜碰了一下朱金的酒碗,笑道:“老三你別害怕,大哥不會說你的。”

“只想給你說一句,要玩就玩出一個極致來,成爲大明第一玩家,也是一條出路。”

交代老三一句,朱舜看向了老四朱銀老五朱銅,這兩個小子今年讀了幾本書,比以前自信了很多。

但他們已經過了學習的黃金年齡,還一門心思死讀書的話,這輩子很難有大成就。

朱舜還是忍不住勸了一句:“老四老五,還是那句話,你們倆要是和老二一起去松江府,未來肯定能成爲富甲一方的實業家。”

實業家說的好聽,說到根子上還是商賈,老四朱銀老五朱銅哪裡看得起商賈,不敢反駁朱舜,只是含糊不清的說了一句知道了大哥。

老七朱玉年紀最小,這一年經過在王恭局的歷練,又見過不少朝廷的正式官員,比起其他幾個兄長還要成熟的多。

朱玉主動敬了大哥一杯酒,笑意款款的說道:“兄長不要發愁了,過了年父親準備聘請一位常熟的《詩經》先生,過來當四兄和五兄的私塾先生。”

大明一些地方的私塾先生,因爲精通某一種儒家經典,往往成爲官僚鄉紳家炙手可熱的私塾先生。

福建莆田的《尚書》先生,江蘇常熟的《詩經》先生,江西安福的《春秋》先生等等。

炙手可熱了,聘請這些先生所用的銀子可不少,管吃管住不說,一年少說也得五六十兩銀子,這還是不出名的私塾先生,要是一些有名氣的,價格更高。

老四朱銀和老五朱銅立即出現了激動的表情,心裡對於老爹的一點不滿,也就是跟着朱舜的機會給了老幺朱玉,煙消雲散了。

大過年的,朱舜不想打擊老四老五高興的心情,不再說了,看向了已經有點官員樣子的朱玉:“老幺,你今年表現的不錯。”

“大哥準備舉薦你當王恭局的掌廠,只是大哥卸任掌廠以後,這個特批的品秩就沒了,只是相當於一個胥吏頭子。”

雖然只是一個胥吏頭子,不過對於前年還是個莊稼漢兒子的朱玉來說,不亞於一步登天了。

朱玉趕緊給大哥敬了一杯酒:“大哥你放心,我絕對不會給你丟臉的。”

工廠主朱壽聽到小兒子明年就是掌廠了,端着酒碗的手掌,顫了一下,差點沒把金貴的劍南燒春給灑了。

以前沒少見縣裡的小吏帶着一羣幫虎,作威作福,現在自己的兒子竟然是胥吏頭子了。

工廠主朱壽接連灌了兩碗酒,紅着臉拍了一下朱玉的肩膀說道:“俗話說,長兄爲....那啥...就是爹,你以後可要好好的聽你大哥的話。”

朱玉撇了撇嘴,不耐煩道:“知道了爹。”

朱舜看着和和睦睦的一大家子,笑了笑,繼續說道:“三叔,咱家的紡紗廠已經擴張到五十臺了,明年擴張的腳步可能就要慢一些了。”

慢一些?現在朱氏紡紗廠的紗線供不應求,每多一臺水力紡紗機,每個月就多賺二十兩銀子,應該越快越好纔對,怎麼要慢一些。

朱舜也沒去解釋,看向了醉醺醺的老爹:“爹,明年我準備在京城東面的潮河附近,開設一座圓窯。”

老爹朱忠仁晃了晃腦袋,打了一個酒嗝:“在潮河附近建一座圓窯?兒子,你是想燒瓷器?”

朱舜搖了搖頭,給老爹的空碗倒了一碗酒:“不是的爹,燒製一種叫做水泥的東西......”

老爹朱忠仁一口乾掉,放下酒碗樂呵呵道:“不管你做什麼,爹都...支持...你...”

這句話剛說完,老爹朱忠仁腦袋一歪,打起了呼嚕,好在百戶朱忠義及時扶住了他,要不然肯定撲倒在酒菜上了。

百戶朱忠義放下酒碗,沉默着把朱忠仁給背到了房間裡。

老爹朱忠仁有一句話一直想說,也是他活着最大的心願,就是把家裡的房子推倒重建,建造一處青磚綠瓦的宅子。

兒子說要建造一座圓窯,少說也要花費一百多兩銀子,還要聘請窯工,朱忠仁只能放棄這個只要動動嘴就能完成的心願。

這頓除夕祭祖飯,又吃了一個多時辰,就各自回家守歲了。

大年初一。

大早上就聽見各家燃放編炮的聲音,朱忠仁今天起得尤其的早,喜滋滋的坐在正堂中間,等着別人過來拜年。

往年都是他帶着兄弟和兒子侄子們,去給別人家拜年,今年可不同了,他是官老爺的老爹,一大清早就不斷有人過來拜年。

人數越積越多,都把空曠的院子擠得站不下人了,只能一家一家的輪流進去磕頭。

平輩過來寒暄兩句,然後讓兒子孫子給朱忠仁磕頭,等小孩子們磕完頭,朱忠仁抓一把核桃棗子這些乾果,放在小孩子的小手裡。

小孩子們立刻歡呼雀躍起來,想着明年還要先來這裡拜年。

剛送走第十六波過來拜年的鄉里鄉親,門外突然傳來一陣陣驚呼聲,堆在院子裡的鄉民們,也是發出了驚呼聲。

“乖乖,老朱這下是真的發達了。”

“可不是,你瞅瞅外面的轎子,足足有七八頂。”

“我的老天爺,咱這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的轎子,更別說上家裡來拜年了。”

“哎,我家要是有七八頂...嗯...別說七八頂了,就是一頂轎子過來拜年,死了也值了。”

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
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