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

復社成員們對於顧絳的憤然離去,感到十分的不理解,他們又不是白癡反而是各地讀書人裡面的佼佼者,要不然也不可能有資格加入名滿天下的復社。

以復社成員的精明和才學,怎麼可能去平白無故的得罪朱舜,對方可是勳貴階層的一員還是一名侯爺。

平白無故的去得罪工業侯朱舜,豈不是給自己的仕途增添了障礙,他們這麼賣力的辱罵工業侯還是公然辱罵,明擺着是想讓別人知道。

顯然不是想讓工業侯知道,而是爲了讓東林黨的高官們知道,希望得到這些東林黨高官的垂青。

給自己以後的仕途找一個靠山,畢竟他們還是一羣沒有邁入仕途的讀書人,讀書不就爲了功名利祿。

能有幾個人可以做到爲民請命,一心爲公,在復社成員的眼裡這個憤然離去的顧絳,也不是什麼真正忠君愛國之人。

不過是因爲他在復社內部並不起眼,存了轉投朱舜的心思,說不定會得到工業侯朱舜的重視。

顧絳要是知道自己被複社成員這麼誤會,不會有半點的憤懣和委屈,他的拳拳報國之心和內心的一片赤誠,沒必要給這些小人解釋。

顧絳走了出去,離開了這個徹底令他失望的復社,幾乎等於自絕了他的仕途之路。

幾名同窗好友趕緊攔了出去:“顧兄留步,趕緊留步。”

顧絳轉過身來,鄭重拱手:“秦兄、鄭兄、李兄的好意,在下心領了,不要因爲在下原因影響了各位的仕途,各位還是趕快回去吧。”

“另外以後莫叫顧某顧絳了,在下準備改名了。”

改名?幾年同窗好友不明白顧絳這是什麼意思,一個人的姓名是在出生時候,根據生辰八字起的,關乎一個人的風水福運。

名字的好壞可是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改名字就像遷祖墳一樣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改,不到萬不得已,一般沒有人會去輕易改名字。

何況顧絳再不怎麼出名,也寫了不少的文章,也算是小有名氣了。

只要改了名字這些名氣將會蕩然無存,相當於多年的苦工毀於一旦。

幾名同窗好友忍不住想勸解顧絳,不要意氣用事,不要因爲了一點小事就離開復社這棵大樹,更不要輕易更改自己的名字。

顧降不等這些同窗好友開口勸說,反問了一句:“各位可知道文天祥。”

文天祥的大名誰不知道,就算是沒讀過書的人也知道,誓死不降不詳元蒙的漢家臣子。

宋朝靖康之後,一百多年的青史總共出了兩個男人。

武有岳飛,文有文天祥。

顧絳說完這句話,臉上出現了一絲心生神往:“從今以後在下決定改名炎武。”

顧炎武。

說完這句話,顧炎武大步走出了這座天下讀書人人人嚮往的復社。

在他眼裡,一文不值。

朱舜不知道因爲自己的原因,提前讓顧炎武離開了復社,並且改名爲炎武。

但他很清楚造紙工廠造成八大晉商範家的覆滅,應該會讓滿清的權貴們氣急敗壞了。

盛京。

苑林內。

皇太極在這裡大宴羣臣,這麼多年來他不管遇到什麼事,始終保持着面色如常,保持着君王威嚴。

今天不知道怎麼了,皇太極臉上始終都帶着一絲笑意,就算是見了幾位不受待見的貝勒,也是破天荒的誇讚了兩句,詢問他們旗內最近的情況。

這就讓滿朝文武看不懂了,皇太極佔領了貝海兒湖也沒見他有這種的好心情,今天怎麼會這麼的反常。

難不成要學漢人皇帝來一次杯酒釋兵權,收走各位親王貝勒貝子手裡的兵權。

貝勒貝子們看着眼前的宴席,確實比以前多了許多的山珍海味,更讓他們堅定了內心的猜測。

一些從大清國邊關趕來的貝勒貝子,很長時間沒吃好東西了,本來還是滿嘴的口水現在卻沒了半點食慾。

這哪裡是一頓宴席,分明是斷頭飯。

皇太極對於手底下的貝勒貝子們怎麼想不清楚,就算知道也不會在意,反而會感到欣慰。

本來只是一場酒宴,反而加深了邊關貝勒貝子們對於皇權的畏懼,正好一舉兩得了。

皇太極收斂笑容看了過去,本來十分不錯的心情,突然變得有些不怎麼愉悅了,他已經交代了這場宴席辦的儘量妥善一些。

但是苑林內的桌椅五花八門,有紫檀的,有黃花梨的,對還有一些不值錢的松木,實在是有損大清國的國威。

皇太極也沒想去責怪負責這次酒宴的官員們,他也知道官員們已經盡了全力了,不是他們不想找過來清一色的黃花梨桌椅甚至是紫檀座椅,實在是大清國找不到這麼多的黃花梨或是紫檀桌椅。

大清國現在不缺糧食不愁吃,但他們終究還是明廷嘴裡的蠻夷,不事生產,缺乏積累,能找來這麼多紫檀黃花梨桌椅就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真想湊齊足夠文武大臣們使用的桌椅板凳,也能湊齊,只不過需要去各大親王貝勒貝子的府內借了。

但這樣實在是過於有損國威了,想他堂堂大清國的皇帝舉辦一場宴席,居然還要去臣子家裡去借些座椅板凳。

這話說出去了豈不是會被笑掉大牙,不過等到範家掌握了明廷的輿情,情況就會好轉了。

最多十年就能橫掃中原,到時候還不是想要多少紫檀黃花梨就有多少,別說紫檀和黃花梨了就是金絲楠做的桌椅,他大清國皇帝都能湊出來幾十套。

其中有一些貝勒貝子們還起了反心,只要皇太極敢違背祖宗規矩搶了他們手裡的兵權,就糾集旗內兵馬起來造反。

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
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