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

孫傳庭有了火器糧食布匹,臨時招募了一千多名丁壯,前往陝西去上任了。

在臨走以前,對着那些自稱爲實業家的作坊主們,躬身長揖。

孫傳庭提前出山去對付闖王高迎祥了,朱舜準備開始自己的第二步了。

工人會館。

朱舜坐在黃花梨官帽椅上,繼續抽絲剝繭:“以大明現在的情況,流寇是永遠征剿不完的,殺死了闖王高迎祥會有李自成,殺死了李自成也會有其他人繼續成爲闖王。”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流寇問題,需要解決兩個問題,流民、財賦。”

流民問題極其嚴峻,流民在各地流竄,盤踞在各省州城省城附近,平日裡經常幹一些搶劫偷盜的事情,擾亂各地的穩定。

等到闖王高迎祥在官兵的圍剿下損失了手下,這些流民就是流寇最優質的兵源,這也是流寇越是征剿人數越多的原因。

經過抽絲剝繭,第一條脈絡就很清晰了,只有解決了流民問題,就能釜底抽薪的抽走闖賊的兵源,一點一點的耗死闖王高迎祥和李自成。

怎麼解決,就需要先擱在一邊了,流民問題和土地兼併是一體的,是三千年來永遠走不出的一個怪圈。

要想跳出這個怪圈,明朝就要出現一位擁有大魄力的皇帝,效仿太祖進行土改,實現土地國有化。

朱舜只能先擱置這個問題了,開始抽絲剝繭財賦:“朝廷沒錢,主要因爲朱元璋和朱棣給後代挖了兩個大坑,一是官紳不納糧,二是國家養豬計劃。”

“要想解決官紳不納糧,幾乎等於消滅官僚地主階級,比土改還要困難,只能從國家養豬計劃入手了。”

朱舜抽出了一張泛黃紙張,用簡體字在上面開始羅列大明的國家養豬計劃,從中分析出問題的根源。

明成祖朱棣以藩王的身份造反成功,爲了防止藩王們有樣學樣,廢除了宗藩的行政權,只保留了經濟權。

大明給予宗藩豐厚的俸祿和大量田產,好吃好喝的在封地養着,一輩子混吃等死,不能出封地,更不能參與朝政。

當初宗藩的人數少,大明養着宗藩毫不費力,經過世世代代的繁衍,數目急劇膨脹已經成了明代一個巨大的寄生階層。

直到天啓六年,宗藩人數多達六十二萬七千四百二十四人。

朱舜在硯臺裡蘸了蘸墨汁,提起寫下了山西、河南等各省的名字。

山西,每年課收上來的糧食是一百五十二萬石,宗藩的祿米支出卻達到了三百一十二萬石。

河南,每年收繳的糧食是八十四萬石,宗藩的祿米支出達到了一百九十二萬石。

除了江南以外,各省收繳的糧食還不夠宗藩祿米的一半,這就需要從江南的糧賦裡抽調絕大一部分去養豬。

朱舜抽出了另一張泛黃紙張,開始在上面書寫簡體字。

這些宗藩吃掉朝廷龐大的賦稅,還佔據了大量不用繳納賦稅的莊田。

嘉靖四十年,景王就藩賞賜了兩百萬畝莊田。

萬曆十七年,潞王就藩賞賜了兩百萬畝莊田。

天啓七年,瑞王就藩賞賜了一百五十萬畝莊田。

……

朱舜放下手裡的毛筆,看着泛黃紙張的一行行數字,怎麼讓大明財政喘口氣,已經落在是實處。

只要收回宗藩手裡的莊田,大明財政就能脫離崩潰邊緣,多支撐幾年,多爲工業革命爭取幾年的時間。

朱舜把兩張泛黃紙張燒掉,平靜道:“備轎,去紫禁城。”

崇禎已經回到紫禁城處理政務,經過通傳,朱舜走進了暖閣。

崇禎坐在暖閣裡,處理積壓很多的奏章。

朱舜走到崇禎面前,說出了自己已經抽絲剝繭很清楚的謀劃:“皇上,派兵征剿流寇只是治標,要想治本,就要從根源上解決流民問題。”

內閣首輔溫體仁和帝師孫承宗已經談過這個問題了,只有徹底解決流民問題,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闖賊。

但是流民問題困擾了大明幾百年,哪裡是那麼輕易解決的,崇禎只是點了點頭:“愛卿所言有理。”

朱舜知道崇禎不會相信真的有辦法解決人數龐大的流民問題,更不會相信有人可以讓大明跳出三千年來的怪圈。

但是,朱舜是個例外。

朱舜不再談論流民問題,反倒是說起了宗藩問題:“大明的財賦情況,臣是瞭解一些的,臣有一條計策可以幫助朝廷收回大量的錢糧。”

崇禎聽到收回錢糧,來了興致,放下手裡的御筆,看向了站在黃綢御案前方的朱舜:“愛卿但說無妨。”

朱舜拿出了一張精美的吳紙,上面用隸書羅列宗藩們大致擁有的土地,交給王承恩呈了上去:“只要把宗藩手裡的土地收回來,朝廷便有錢糧整頓武備,消滅流寇,對抗北方建奴了。”

崇禎每年看着一筆筆龐大的祿米送到宗藩手裡,肉疼不已,但也只能肉疼,要是不給宗藩祿米了還不得起來造反。

朱舜知道崇禎在想什麼,平靜道:“皇上,如果給宗藩們一個做皇帝的機會,宗藩會如何?”

“工業伯!”低眉順眼站在旁邊的王承恩,突然厲聲大喝了一聲:“不要以爲你沒讀過詩書就可以胡言亂語,造反是要殺頭的!”

朱舜知道王承恩這是在幫他開脫,繼續說道:“請皇上明示。”

崇禎瞧見朱舜的表情這麼認真,還以爲他這是要逼宗藩造反,收回宗藩手裡莊田:“現在不是時候,外有建奴,內有流寇。”

“如果這個時候宗藩也鬧起來,大明就真的要亡了。”

“至於你說的做皇帝的機會,宗藩們一輩子受制於人,一輩子戰戰兢兢的擔心自己的腦袋哪天就要搬家,哪裡有手握萬民生殺大權的皇帝痛快。”

“就算是一天,宗藩也會拼了命的去爭取。”

朱舜突然取出來一張坤輿萬國圖,讓王承恩抓在手裡,橫在崇禎面前,平靜的臉容出現了一絲狂熱:“臣說的不是大明,是大明以外的萬國疆域。”

“皇上可以下一道聖旨,允許宗藩出封地,允許他們組建水師,讓他們佔領南洋,天竺,甚至是歐羅巴。”

“給宗藩們一個稱帝建國的機會。”

朱舜目光灼灼的盯着崇禎,心裡不停的迴盪着一句話。

當年,伊麗莎白女王允許英格蘭貴族去海外殖民,開啓了大英帝國數百年的日不過帝國時代。

今天,朱舜勢要開啓大明的日不落帝國時代!

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
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