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

工業之城內。

朱舜進入工業之城以後,腳下的泥土路,終於換成了水泥地。

得知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好消息的消息,恨不得把工業派所有人全家抄斬的東林黨,居然是一反常態的同意朱舜的幺弟朱玉去天津府擔任知府。

工人會館內。

朱舜坐在官帽椅上,處理的這段時間以來積壓的一堆事務,很多東西由戰略處的幾名大才已經提前處理很多了。

但還有一些需要朱舜這個工業派的領頭人親自簽字畫押,沒有他的簽字畫押,很多事情是無法進行的。

大明軍火公司最高管制級別的軍火買賣,北平機械局最高管制級別的新式機械,還有京師大學堂秀士的選拔等等。

這些最高級別的工業品和人才選拔,只有經過朱舜的簽字畫押,才能決定到底是賣還是不賣,以及怎麼選拔。

朱舜剛剛處理完一堆事務,宗藩世子們的管家早就等不及了,拿着文書趕緊去大明軍火公司搶那些有錢買不到的新式火器。

右手還沒放下毛筆,曹文耀推着輪椅走了進來,說了關於朱玉擔任天津府知府事宜。

朱舜首先困惑的是,倒不是東林黨怎麼變得這麼好心了,而是這個天津府。

在他前往密雲縣以前,大明並沒有天津府,只有一個天津三衛。

也就是說只有一個衛所,天津並沒有獨立成爲一個州府,只是隸屬於河間府。

工業派接下來最想做的,就是讓天津三衛變成天津府,沒想到心想事成了。

曹文耀知道朱舜會有這個疑問,拿出了一張北直隸的最新輿圖,不溫不火的說道:“這個天津府是最近半個月剛剛劃分出來的。”

“是從順天府和河間府分出大片土地,劃分給了天津府。”

曹文耀說的不溫不火,朱舜接過來這張北直隸的最新輿圖,看得確實是有些心驚肉跳。

這個天津府相當於後世的直轄市,後世要想確立一個直轄市多難,那麼多的省市總共纔有四個直轄市。

一個是國都,一個是國都的國門,一個是國家經濟的龍頭,還一個是爲了發展西南經濟。

爲了敲定這些直轄市,不知道商量了多少年,不知道多少人蔘與了決策。

東林黨居然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劃分出來一個府,這份操縱朝政的能力着實是讓朱舜都有些心驚肉跳了。

朱舜看完手裡的輿圖,宋應升和黃宗羲兩位戰略處的大才,也一起走進了會首公舍。

等到幾人坐在左右兩排的官帽椅上,朱舜詢問了一句:“你們怎麼看這件事。”

曹文耀作爲遼東出身的武官,行事作風不免帶上一絲軍旅作風,嘴上不溫不火心裡卻比誰都要果決:“爲何不同意,送上嘴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

“東林黨既然要把這個肥缺送給咱們,那咱們就把天津府知府吃到嘴裡。”

做事向來比較溫和的宋應升,說出了不同的看法:“雖說是一塊肥肉,但明顯是一塊沾了砒霜的肥肉。”

“東林黨會拋出了這麼大的一個誘餌,裡面一定摻雜了很深的算計。”

“也不是不能吃,只不過在吃這塊肥肉以前,要把砒霜跳出去,咱們要先看看東林黨到底有什麼謀劃。”

“如果能破解了這個算計吃下這個天津府當然是沒有問題,如果是吃下了砒霜,可就是害了朱玉了。”

“甚至有可能牽連十朋,讓東林黨徹底破壞好不容易已經快到中期的工業革命。”

每次涉及到策略方面的問題,曹文耀的不溫不火就會變成據理力爭了,寸步不讓的說道:“就算是砒霜又如何,到時候完全可以見招拆招。”

“如果錯過了這一次的機會,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拿下天津府了,天津府的重要性各位想必是清楚的。”

“咱們之前就想過要拿下天津三衛這個衛所的大權,但天津三衛終究只是一個衛所,在人口、經濟、政治各方面都明顯很是薄弱。”

“完全不能給未來的那座天津港提供一個有力的保障,或者說一個靠山,現在東林黨難得把天津三衛變成了天津府。”

“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定要抓在手裡,吃到嘴裡的東西曹某就不信了還能吐出來。”

工業派和東林黨這樣的龐然大物進行黨爭,每一步都得走得小心謹慎,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受沉重損失。

宋應升就是因爲知道天津府對於天津港的重要性,更明白工業革命對於大明和整個民族的重要性,才覺得這件事要穩妥一些。

涉及到國家和民族的問題,宋應升的溫和,也變成了寸步不讓。

不過,宋應升的話還沒說出口。

黃宗羲拿出了一隻宣德爐,點燃了一爐香。

一縷爐香嫋嫋。

充滿火藥味的房間內,很快平靜下來,多了幾分安靜祥和的氣息。

黃宗羲攔下了曹文耀和宋應升兩人的爭吵鬥,目光投向了朱舜,這件事最終還是要朱舜來拍板。

他們爭吵的再是激烈,也只是希望朱舜能夠從他們所有的想法裡,斟酌利弊,挑選出一條最有用的謀略。

最終決定是否要拿下天津府的知府,拿下也好,不能下也好罷,戰略處和整個工業派全都支持朱舜的決定。

因爲只有朱舜的決定,才能讓所有人信服。

朱舜攤開手裡現有的情形,東林黨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隻允許帶十臺大明蒸汽機去天津府。

要想治理天津府的旱情,只能依靠蒸汽機的抽水能力了,畢竟修建水庫需要的時間比較長。

少說也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以天津府的旱情來看,短時間是用不上這個水庫了。

也就是說,蒸汽機最多隻能灌溉五萬畝的田地,只能治理五萬畝的旱情。

但早在朱舜回來以前,戰略處已經把天津府各縣的魚鱗冊進行了珠算,各縣戶房報上來的田地,大概是十萬畝左右。

也就是說十臺大明蒸汽機是遠遠不夠的,少說也需要二十臺。

按照東林黨的意思,只有治理了天津府的旱情,纔有可能的把朱玉這個天津府知府前面的權知兩個字給拿掉。

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十六章 衙蠹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
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十六章 衙蠹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