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

大管家被人用火器給打死了,戶房掌案的長子立即命令家丁們進行還擊,但他們手裡的火繩槍射程只有一百多步,有效射程也就幾十步。

早在陸軍講武堂特戰科學員開槍的那一刻,太子朱慈烺就帶着百姓們退到了二百步以外的距離,小城頭上隨着密集的銃聲響起,冒出一縷縷硝煙。

但是沒有射中哪怕一個老百姓,太子朱慈烺和朱舜等人更不可能被射中了。

就在家丁們進行繁瑣的裝填鉛彈火藥,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們已經把射程遠達一里的東風一型火箭,全部調好了射角。

“放。”

隨着太子朱慈烺的一聲令下,三十枚東風一型火箭噴發一道道煙氣,轟向了小城頭。

“轟!”

“轟!”

“轟!”

就在老百姓打量那些黑不溜秋的東西是什麼玩意的時候,小城頭就像是被老天爺懲罰了一樣,發出了雷鳴般的爆炸聲。

在老百姓眼裡堅不可摧的小城頭,也被轟的磚塊炸裂,四處飛濺着碎磚。

只是第一波轟炸,就轟死了一大半的家丁以及戶房掌案的長子,全都炸成了殘肢斷屑。

老百姓們全部被這天罰般的一幕嚇呆了,也不知道誰帶了個頭‘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給太子朱慈烺磕頭。

沒過多久,所有的老百姓都跪在了地上,不停的給太子朱慈烺磕頭,顯然已經把他當成了雷神。

也難怪老百姓有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是京城裡那些自詡聰明絕頂飽讀詩書的官員們,第一次見了東風火箭的威力,也是嚇得不輕。

何況是這些民風淳樸的老百姓,大字不識幾個的他們,喜歡把一切歸咎給神仙的保佑。

太子朱慈烺造成的這一幕,可不就是雷神對作惡多端的戶房掌案一家的懲罰,不是雷神的話誰能造成這麼轟動的一幕。

這還沒完,只要調整好了射角,第二波東風火箭就快多了,東風火箭也不存在是放火炮的那些繁瑣步驟,只要把東風火箭擺放在世射架上就可以了。

第二波東風火箭衝了過去,再次轟擊在小城頭上。

這一次直接把小城頭炸開了一條條裂縫,剛纔還十分堅固,並且堅固了不知多少輩子的墩堡,轟成了一片斷壁殘垣,十分的悽慘。

不過比起被戶房掌案害死的老百姓,這點悽慘根本算不了什麼,也是罪有應得。

戶房掌案修築的這座墩堡,已經徹底失去了防禦能力,太子朱慈烺命令道:“全部衝進去,格殺勿論。”

朱舜對於太子朱慈烺格殺勿論的命令,十分的滿意,終於是有點明太祖朱元璋的樣子。

在這麼一個貪官污吏橫行的亂世,不能有哪怕一點的仁慈,當然這個不能有仁慈是對那些一定要打倒的對立階級官僚鄉紳們。

要有仁心,這個仁心是用來對待大明子民,要讓大明子民過上好日子的仁心。

太子朱慈烺要是真的只殺首惡的話,朱舜還得考慮怎麼把太子朱慈烺培養的更像明太祖朱元璋或者明成祖朱棣,讓他成爲大明第一狠人。

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們沒有喊出衝啊,殺啊之類的喊叫聲,五個人一組,結成操練好的陣型,沉默的相互掩護着殺入了戶房掌案的宅子。

時不時的會發出零星的鬥米式步槍噴放的聲音,射殺那些還敢反抗的戶房掌案家裡的剩餘家丁,反正主要是碰見了人二話不說上去就是一槍。

大夫人見勢不妙,帶着小兒子跑向後門,殊不知後面早就有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們在那等着,就是防備戶房掌案從後門逃走。

戶房掌案沒有半點要逃走的意思,端坐在書房內,手裡拿着傳承了不知多少輩子的魚鱗冊。

把這個活命的本錢扔在了火盆裡,注視着魚鱗冊一點點的燒盡,心裡不僅沒有一點的難受反倒是輕鬆了很多。

這裡面記載着當地官僚鄉紳和百姓有多少田,多少地,起科多少,詭寄了多少。

只要燒了這本魚鱗冊,監察御史想要收繳糧課可就要抓瞎了,想要把糧課收繳上來,就只能仰仗他這個活着的魚鱗冊了。

戶房掌案也就有了活下去的可能,就算是想殺了他,也得利用完了才能殺。

戶房掌案這些年可是沒少給京城裡的東林黨送銀子,還是幾百兩幾百兩的送,只要能活下來拖上個十天半個月的。

到時候東林黨自然會救他,而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公然敢襲擊官紳的外鄉官,也就離死不遠了。

戶房掌案哪裡知道,這個外鄉官不是別人是大明未來的天子,只不過因爲擔心以太子的身份公然進行土改的話,會激起官僚鄉紳階級的集體反抗,這才隱瞞了身份。

大明九成的財富都掌握在官僚鄉紳階級手裡,不僅擁有大量的錢糧,還擁有大量的家丁。

剛剛剿滅沒多久的流寇,因爲一個叫李自成的人又開始出現了,這個時候要是整個天下的官僚鄉紳都起來反抗的話,大明就要成爲第二個三國了。

到處都是起來反抗的官紳軍閥。

他們這些讀書人起來反抗,和那些老百姓出身的流寇起來反抗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官紳不僅有學識,還在地方上經營了不知道多少輩子,擁有龐大的關係網。

只要官紳起來反抗,肯定一呼百應,說不定當地的官員都會起來響應,到那個時候中原大地就會被割裂成春秋戰國那般一個個小國了。

大明的關外可是有已經立國的滿清韃子,在山海關外虎視眈眈,如果大明在分裂成一個個小國的話,大明就真的距離亡國不遠了。

所以太子朱慈烺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實身份隱藏起來,只是用一個監察御史的身份。

就算土改成功了,也會以皇莊的名義把這些田地全部收在太子朱慈烺的門下,這樣就不是反對官僚權勢階級了。

掩蓋成了太子朱慈烺也是像官僚鄉紳那般進行了土地兼併,只不過兼併的是官僚鄉紳的土地。

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九章 比試開始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
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九章 比試開始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