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

大寒時節。

距離春節沒有幾天了。

京城內外的老百姓不論是富足一些的,還是貧苦人家,臉上總是帶着一股子喜慶笑意。

雖然依舊是吃不上肉,菜裡也沒有幾滴油,但是好在今年過了一個暖和年,一擔煤炭居然只要一分銀子,土豆麪粉低廉到六分銀子一斗。

一家老少吃的很飽,住着暖烘烘的火炕,就算是家裡一釐銀子都沒有窮苦人家,只要有宗祠做個保人,還能從工人票號拆解二釐銀息的子錢,渡過這個難熬的冬天。

等到開春以後,出去做個長工短工把銀錢還給工人票號便行了。

拆解給這些沒有家業的窮苦老百姓,除了會得罪地方鄉紳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弊病。

一窮二白的老百姓還不上完全可以逃走。

這一點黃宗羲早就考慮到了,在這個行旅不方便,出了村都擔任被人打劫的世道,對於宗祠的依賴性很大。

平時在鄉野爭水、秋收、與外姓人產生矛盾等等都需要宗祠的幫襯,沒有宗祠的幫襯,就算是在鄉紳家做長工都會被欺負,死了都沒人知道。

沒有宗祠親戚的幫襯,被人害死了也就害死了,不會有人告到衙門,只會成爲一樁無頭命案。

有了宗祠就不一樣了,只要報出自己是某某宗祠子弟,別人欺負他以前,首先會考慮到他身後的宗祠有多少男丁,械鬥能力如何。

碰到同姓人說不定還能攀個親戚,相互幫襯,甚至有不少人攀上了富貴連宗,過上了好日子。

不管認不認識,對於同宗連宗的信任極高,因爲他們是一家人。

黃宗羲不可謂一位學富五車的大才,只用了一個讓宗祠作保的辦法,就完成了很多大票號無法完成的壯舉,票號紮根鄉野。

工人票號的店鋪不大,只有一個門臉和一個院子,店鋪的選址卻很有講究,基本上都是每個鄉里最大的那家宗祠旁邊。

時間久了,擁有工人票號的宗祠也成了一種地位的象徵,意味着自家的宗祠是本鄉里頭一號的宗祠。

都不用工業派派遣護院,宗祠子弟們自發的會在工人票號附近轉悠,防止有喇唬青手這些賊人騷擾‘自家的牌坊’。

黃宗羲也沒去省這個銀子,貫徹朱舜提高軍士地位的念頭,給每個工人票號配了兩名殘疾軍士,手裡拿着燧發火銃。

工人票號在順天府的佈局潛移默化的完成了,黃宗羲沒有半點的自得,又在籌劃在北直隸北方五州府開設工人票號的佈局。

自以爲也完成佈局的李魯生,受到三大晉商和官僚先生的邀請,前往查樓參加酒宴了。

就在今天,鎮遠礦務局運送煤炭的騾馬明顯減少了很多,看來是終於撐不住了。

李魯生這段時間頂了很大的壓力,自從火炭的價錢降到一分銀子開始,鎮遠礦務局的火炭就一直沒漲過。

李魯生都準備謀劃一條後路了,誰知道在大雪時節這一天,煤炭明顯開始大批減少了。

京西這段時間以來一共修築了四十家洗煤廠,基本上能把廣袤土地上的一座座荒廢原煤山給吃完了。

要想滿足這些洗煤廠的工業化能力,只能重啓煤窯了,以京西煤炭的儲備,要不了幾年京西又會成爲第二座工業之城了。

雖說闖王高迎祥已經被孫傳庭押送到了京城,用凌遲酷刑給殺了,但流民問題還是難以解決。

朱舜的舅哥順天府知府宋應晶得知工業派有意重啓煤窯,連夜找上了朱舜,要走了所有窯工的名額。

宋應晶準備用那片數量衆多的煤窯,安置那些被官僚鄉紳佔去土地無家可歸的老百姓,給那些苦難的百姓一條活路。

鎮遠礦務局的煤炭減少,倒不是因爲缺少原煤了,京西煤礦區的原煤少說還能支撐個一年半年時間。

只是因爲三邊總督孫傳庭派人送來了一封書信,說是西北邊關的將士們缺少火炭,希望工業派能夠運送一批。

朱舜便把一半的煤炭截了下來,送往了西北邊關,本來只是想賙濟西北邊疆的將士們,沒想到與鎮遠侯整垮那些發國難財奸佞的謀劃,不謀而合了。

真要是想讓三大晉商和官僚鄉紳覺的自己完了,起碼還需要半年的水磨工夫,但這麼長時間誰知道李魯生憑藉五大晉商的財力,能夠爬到哪一步。

畢竟李魯生是東林黨的自己人,還是東林黨老供奉馮銓的門生,只要邁入官場就是一路通途。

鎮遠侯就想着先虛晃一槍,讓三大晉商和官僚鄉紳們以爲工業派不行了,等過春節,趁着過年這個大好日子給李魯生最後一擊。

李魯生正端坐在雅閣主桌上,撫須笑着與同桌的權貴們推杯換盞,心裡有些不安,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仔細回想他的謀劃,並沒有什麼地方出錯,一切都是沒有任何的紕漏。

這個謀劃可以說是他這麼多年來,最有勝算的一個謀劃,唯一有可能出錯的地方只有一點。

朱舜真的有本事大批量挑揀煤炭。

關於這一點,李魯生也經過縝密的珠算,要想滿足整個順天府這麼多老百姓的日常消耗,最少需要十萬名長工挑揀煤炭。

十萬名長工?

想想就可笑,先不說能不能招來這麼多的長工,即便是招來了,沒有一百多名擅長治理百姓的文官,根本統領不好這麼多的長工。

人數一多,就容易發生矛盾,到時候糾集宗祠子弟進行理論,很有可能發生大規模的械鬥。

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
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