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

朱舜走出藍綢湘繡轎子,踩在雪地裡,看了過去。

蓋着一層積雪的新宅子,建造的十分氣派。

懸山式的屋頂上鋪滿了嶄新的黑瓦,屋檐邊緣的黑瓦,雕刻着一些磚紋,讓這座新宅子多了幾分古韻。

門前放置着兩隻鎮宅獅子,朱舜聽三叔說過了,本來是隻石獅子。

興安伯公子和新寧伯公子過來暖宅的時候,一人贈送了一隻漢白玉獅子,正好湊成了一對。

漢白玉獅子有雌雄的分別,雌獅子腳下踩着一隻小獅子,雄獅子腳下踩着一隻繡球。

今天天上飄着鵝毛大雪,光線比較暗,這要是在晴天,這一對漢白玉獅子更爲好看。

推開大門走進去,家裡居然有了一位門房,正坐在房門口烤火。

門房看見一位貴公子走了進來,先是愣了愣,緊接着臉上都笑出了褶子:“少爺回來了。”

朱舜倒是認識這名門房,以前是黃村裡少數日子過的還不多的人家,只可惜一家老小都被女真韃子給砍死了,現在給朱家當個門房,真是世事無常。

大門的右側是門房一人住的獨立廂房,左邊是一排倒座房,是親隨下人們住的地方。

都與大門並列成一排。

不遠處是垂花門,門樑上貼金彩畫,走進這個垂花門就是主人家住的內院。

寬敞的庭院內有一對泥釉大水缸,裡面養着荷花。

據說是懷遠侯公子送來的。

福王世子最是豪氣,直接送了一整套的黃花梨傢俱,書案、官帽椅、八仙桌、牀榻等等全部包括在內。

老爹半躺在正房大堂的黃花梨官帽椅上,面前放着一個火盆,身邊趴着一隻蒙古細犬,美滋滋的喝着劍南燒春。

聽到兒子回來了,員外朱忠仁‘噌’的從官帽椅上站了起來,牽着蒙古細犬準備出去。

剛推開黃花梨的鏤紋木門,就看見一名家丁給兒子撐着油紙傘,走了過來。

員外朱忠仁踢了一腳蒙古細犬,獵犬伶俐的跑到朱舜身邊,不停的搖着尾巴。

朱舜揉了揉蒙古細犬的腦袋,輕鬆的笑道:“爹,我娘去哪了。”

員外朱忠仁做出了一個‘噓’的動作,做賊心虛的四處看了看,一口把官窯白瓷酒壺裡的劍南燒春給喝乾了。

家裡的瓷器杯碗全是宋家送的,要不然,員外朱忠仁才捨不得用五錢銀子一個的上等細瓷。

一股腦把官窯白瓷酒壺裡的酒喝乾了,員外朱忠仁打了一個酒嗝,紅着臉說道:“你娘正在耳房裡算賬,算算這一年,咱家還剩下多少銀子。”

“你來了正好,先別急着回屋,先去左邊的你二叔家裡打個招呼,再去右邊的你三叔家裡打個招呼。”

“好不容易回來了,不去給你二叔二嬸三叔三嬸打招呼,說不過去。”

朱家三兄弟的三座新宅子挨着,門房的聲音又比較響亮,不用朱舜過去,習慣了穿着棉甲的二叔和穿着一身綾羅綢緞的三叔,拎着酒過過來找老爹喝酒了。

朱舜的幾個兄弟也跟了過來。

第二天,除夕祭祖飯,都快開始了。

員外朱忠仁三兄弟才從外面趕回來,每個人都喝的醉醺醺。

沒辦法,黃村附近的鄉紳們今年也不知道怎麼了,竟然主動邀請員外朱忠仁三人去喝酒。

從大年二十五開始,一直到今天都沒閒着,今天到這個員外家喝酒,明天去那個壩官家裡喝酒,全都是黃村附近很有名望和地位的鄉紳。

員外朱忠仁還沒開始喝,就已經頭重腳輕的飄飄然了,人丁稀少的朱家兄弟什麼時候受到過這等待遇。

年夜飯過後,拎着鳥籠子的三弟朱金突然找上了朱舜,說是過年以後,想辦個戲班。

朱舜坐在書房的黃花梨官帽椅上,看着侷促不安的三弟,知道這小子整天就知道不務正業的捉雞鬥犬。

也沒訓斥他,還是說出了那番話:“老三,想玩就玩出一個極致,玩好了也能有出息,想辦個戲班是件好事。”

朱金聽到大哥同意了這件事,輕鬆了很多,從蘇繡香囊裡拿出一些小米,餵給籠子裡的畫眉。

朱舜想了想,寫了一份名單交給了三弟朱金:“這有一份名單,只要說服了這其中的幾人,戲班的事應該就成了。”

“至於怎麼說服,就看你的本事了,算是爲兄給你的一個考驗。”

打發走三弟朱金,朱舜拆開了兩封信,一封是二弟朱四海寫的,說是他準備吃下一家小型造船作坊。

朱舜看到二弟的這封信,對於二弟說的話,抱有一定的遲疑。

官僚鄉紳之間的層層關係網,就像是一件伸不開手腳的鐵牢房,束縛着大明所有的下層老百姓。

朱舜要不是仰仗着發明了新式火器,得到了崇禎的賞識,早就被官僚鄉紳吃的連骨頭都不剩,哪裡能發展到今天。

換成是朱舜自己,都不敢說能在松江府打破官僚鄉紳的層層封鎖,吃下一家小型造船作坊。

所以對二弟朱四海抱有一定的遲疑,卻也有一絲期望。

第二封信是六弟朱鐵寫的,說是要一批300式線膛槍,準備組建一支狙擊大隊,嘗試着去大淩河對岸,狙殺女真將領。

這件事好辦,朱舜也寫了一封信,叫來了一名轎伕,讓他把書信交給了幺弟朱玉。

儘快安排人把一批300式線膛槍送過去,另外每個月最少送去三百顆錐形子彈。

處理完這些事,朱舜躺在溫暖的黃花梨牀榻上睡覺了,還沒睡下多長時間,就聽見隔壁三叔家的新宅子發出了吵鬧聲。

三叔有錢了,不可避免的納了兩房小妾,因爲這件事三嬸沒少慪氣,再是慪氣也沒辦法。

誰讓三叔現在能夠掙來大把的銀子,還成爲了鄉里說話很有用的員外。

好在三嬸生了五個兒子,有這五個兒子在,就算是三叔納一百個小妾,也影響不了她正房大婦的地位。

朱舜的老爹和二叔,倒是沒有這方面的心思。

朱舜老爹也聽見了吵鬧聲,披上一件綢緞冬襖,走過去大罵了幾聲,吵鬧聲這才漸漸消停。

就這樣崇禎五年過去了。

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
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