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

王承恩這一次的反應確實出乎了崇禎的預料,不僅沒有攔着他去攔河大壩上,還準備一起跟過去。

東廠督公王承恩沒有出來阻攔,內閣首輔溫體仁同樣也是沒有阻攔,因爲他也想去攔河大壩上站在洪水上好好的看一看這股子天神之力。

就這樣,崇禎在最不可能的情況下,最可能的走上了攔河大壩。

當他們走上攔河大壩的一瞬間,全部都是呆滯的站在原地,不敢相信的望向了密雲水庫的水面。

這乾旱荒蕪的邊關大地上,竟有一片魚米之鄉。

密雲水庫的閘門對於整個密雲水庫來說是一個很小的缺口,渺小到不值得一提的地步,即便是放水了也不會對密雲水庫浩淼的水面產生多大的影響。

只不過是閘門口附近的水流洶涌了一些,其他的水面還是比較平靜,頂多就是底下的暗流洶涌了一些。

水面浩渺。

一艘艘烏篷船在水域上不停的划動。

撒下一張張漁網,打撈上來一網又一網的魚蝦,時不時的還有一些魚鷹水鳥飛過。

換做是誰也不會相信這裡是乾旱荒蕪的北方邊關,明明就是一幅江南的魚米之鄉畫卷。

崇禎、東廠督公王承恩,內閣首輔溫體仁等人,就像第一次見到這幅魚米之鄉畫卷的太子朱慈烺和顧炎武等人一樣,就這麼呆呆的看着浩淼的水面。

腦子裡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什麼廟堂黨爭,什麼權力鬥爭,在這安靜祥和的魚米之鄉畫卷面前。

全部都被沖淡了。

就這麼呆呆的看了一下午,怎麼看都不夠。

如果不是崇禎貴爲天子之尊還要治理天下,他都想在這裡結廬而居,就此隱居在這幅魚米之鄉畫卷裡。

到了傍晚時分。

橘紅色的落日餘暉灑的水面上,泛起波光粼粼的橘紅色粼光。

更美了。

整天被各種案牘政務塞滿腦子的崇禎,從來沒像今天這麼輕鬆過,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擔。

什麼也不去不用想,就這麼靜靜的看着魚米之鄉畫卷就夠了。

從來都是面無表情的崇禎,就算有表情也是一副威嚴表情,居然是露出了溫和的笑容。

崇禎轉過頭來,溫和的笑了起來,落日餘暉的灑在臉上他的臉上,顯得更加柔和了幾分。

沒了大明天子的威嚴,更像是一名仁慈的父親,溫和笑着看向剛剛出生的兒子。

崇禎的溫和笑容,不是對着別人,而是對着朱舜:“愛卿,能否請朕嘗一嘗這裡的魚蝦是什麼滋味。”

朱舜從來也沒見過大明天子會有這種表情,別說當今的大明天子了,就是歷朝歷代的皇帝爲了皇家的威儀也不可能對任何一名臣子露出這等溫和的笑容。

朱舜那張平靜臉容,也是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有什麼難的,皇上要是不嫌舟車勞頓的話,咱們去更北一點的曹鼎蛟軍營。”

“一來,有邊軍的護衛更加安全。”

“二來,咱們就在這座水庫的岸邊一邊欣賞魚米之鄉的美景,一邊吃着這裡美味的魚蝦。”

崇禎今天的心情確實是有生以來難得一見的好,不僅是溫和笑了,聽到朱舜如同邀請朋友參加宴席的言語,就是忍不住放聲笑了起來:“哈哈,就依愛卿所言。”

朱舜也只是隨口一說,也沒想着崇禎能夠真的答應,畢竟真的去了曹鼎蛟的軍營確實有弒君篡位的嫌疑。

朱舜不會這麼做,因爲他需要一個更加穩固的社會環境,推動工業革命在大明的進程。

但架不住旁人用陰謀論這麼去想,不用說了東林黨和晉商肯定會這麼想,但崇禎會不會這麼想就不知道了。

朱舜真的沒想到崇禎會答應,回頭看了一眼浩淼的水域,也就明白了。

在這種天地偉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會顯得極其渺小。

就這樣,鑾駕再次向北出發了,來到距離邊關更近的地方。

崇禎換上了一身常服以朋友的姿態,與朱舜、東廠督公王承恩、內閣首輔溫體仁等人一起吃了一頓晚膳。

雖說只有一些魚蝦,但不管對於崇禎來說,還是東廠督公王承恩和內閣首輔溫體仁等中樞重臣來說,都是這輩子吃的最美味的一餐。

吃着密雲水庫的魚蝦,看着落日緩緩落下的魚米之鄉風光,崇禎是真的不想回去了。

回到那座滿是勾心鬥角和陰謀詭計的皇宮,回到那座他崇禎就算是每天勤政到令人髮指的地方,大明的未來還是一片黑暗的地方。

不過,從今天開始,崇禎面前不再是一片沒有盡頭的黑暗。

有了光明。

這個光明的源頭,就是在他面前談笑風生的朱舜。

崇禎突然感覺自己的勤政有了意義,只要他把這個國家治理得更好一些,把這個爛攤子整治的好一些交給太子朱慈烺。

未來,太子“朱慈烺登基稱帝以後,就能在這位工業聖人協助下中興大明。

崇禎過去最大的擔憂,就是朱舜的威望太高了,以後穿篡奪皇位。

不過,今日他們君臣二人開誠佈公的談了一次,真是小看了朱舜。

朱舜根本看不上皇位,他的目標直接瞄上的聖人,他要做孔聖人。

受到歷代皇帝的跪拜祭祀。

崇禎心裡徹底沒了芥蒂,也就放心的把太子朱慈烺真正的交給朱舜了。

別的方面不敢說,以後東林黨不管用什麼陰謀詭計算計朱舜,就算是以滿朝文武全部辭官作爲威脅,崇禎也要保住朱舜的安危。

朱舜和大明天子之間沒了任何的芥蒂,是他這一次修建密雲水庫最大的收穫了,也是計劃裡極爲重要的一環。

目標達成了,朱舜心裡也是感慨良多,能夠這樣和一位大明的天子這麼的開誠佈公交談。

怕是數百年來只有這一次了,以前不會有,未來也不會有了。

人心最難測,尤其是坐在皇位上的天子,誰能知道天子心裡真正想的是什麼。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密雲水庫,一種明朝人永遠也做不到的工業化偉力。

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
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