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

建立了朱氏紡紗廠,三叔算是有了着落,朱舜看着默默幹活的二叔和笑呵呵的老爹,心裡也有了定計。

水力鑽牀徹底開啓了一場變革,崇禎現在又對火器非常的重視,絕對是大功一件。

等到賭約到來的那天,正好可以趁着崇禎高興,幫二叔要來王恭廠的總旗一職。

二叔不管怎麼說也是從關寧鐵騎退下來的老卒,那可是袁崇煥的家丁親軍,又有親手斬殺過女真韃子的戰功,一個總旗應該是沒有問題了。

至於老爹,朱舜不想讓他出去幹活了,以後家裡的日子會越來越好,不缺錢花了。

老爹的年紀也不小了,安安心心的在家裡享福,朱舜再給老爹生幾個大胖孫子,在家裡含飴弄孫的頤養天年就行了。

朱舜這幾年沒有成親的打算,老爹的生活圈子只有官窯那麼窄,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當上官窯的匠頭。

在老爹眼裡一個匠頭,給個皇帝都不換,再說那個官窯圈子裡全是幾十年的老朋友,只有當了匠頭,老爹自己纔算是真正出人頭地了,沒白活一回。

正好也趁着這次的大功,幫老爹也求來一個匠頭。

只是連續換來總旗和匠頭,水力鑽牀所帶來的香火情也算是消耗的差不多了,朱舜自己不會有任何的提升了。

朱舜的目標不是做官,有生之年最大的願望就是改變士農工商裡的工的地位,讓科學家不再窮困潦倒,讓科學家的社會地位凌駕於官僚士紳之上。

只有這樣,才能讓中華從大明王朝就開始重視科學技術發展。

什麼做皇帝,什麼君主立憲,比起徹底改變中華的國運都弱爆了。

至於能不能成,就看朱舜的努力了。

朱氏紡紗廠只是一個開始。

朱舜處理完近代第一家紡紗廠的事情,距離賭約也沒有幾天了,越是臨近賭約揭曉,京城裡的氣氛就越發的像過年一樣,除了西法黨人全都聚在一起喝酒。

京城,崇國寺。

寺廟後院有一間茶舍。

三兩蒲團,幾幅茶掛,一方紫砂小壺。

蒲團上有兩人席地而坐,一名身穿茶褐色儒衫的老者,手持念珠,低聲誦經。

另一人身穿秀金色襴袍,坐在蒲團上靜靜煮茶。

金之俊要是在這裡,絕對會驚訝的發現,煮茶這個人竟然是一身土財主氣息的鄭員外。

坐在茶舍裡的鄭員外,哪裡還有半點的土財主氣息,分明就是一位亮拔不羣的名士。

鄭員外拿起小火爐上的銅壺,澆遍紫砂小壺的壺身,用作封壺:“先生,工部的戊字庫、廣積庫,兵仗局,就連槍局也安排人手看着了。”

“沒發現有人拿着已經打造好的鳥銃交給朱舜,這一次看來是穩操勝券了。”

“但是學生總是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感覺這一次東林黨又要吃個悶虧。”

誦經老者能被鄭員外這麼的恭敬對待,身份不言而喻了,就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

吏部尚書聽到向來直覺很準的門生,說了這句話,還是沒有睜眼,低聲說了四個字:“以技邀寵。”

鄭員外聽到這莫名其妙的四個字,感覺有點驢頭不對馬嘴,正要仔細詢問幾句,眼睛大亮。

“妙啊,妙啊,先生這條廟算堪稱是國士之言了,讓東林黨立足於真正的不敗之地了,就算朱舜贏了,也是輸了。”

距離賭約揭曉也沒有幾天了,要想把這條廟算運作好,估摸着要費不少的心思,鄭員外就不在這裡待着了。

不過在離開這裡以前,鄭員外要把手裡這隻費盡心血找來的紫砂壺交給先生:“學生知道先生癡迷於禪茶之道。”

“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一隻上好的紫砂壺,裨益先生已經超拔俗流的禪茶之道。”

“學生手裡的這個紫砂壺,是大明三大妙手徐友泉大家,留在世上爲數不多的珍品,還請先生笑納。”

吏部尚書接下來的表現,讓鄭員外知道自己這份費盡心機的禮物,算是送對了。

曾經有位大晉商送給吏部尚書一場五十萬兩白銀的富貴,吏部尚書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知道了。

一個小小的紫砂壺,竟讓這位決定無數官員升遷的吏部尚書,猛的睜開了雙眼,精光熠熠,大笑道:“大善。”

鄭員外瞧見先生這麼喜歡自己送的東西,現在的心情,就好比當初家裡接連生了三個女孩以後,添了第一個大胖孫子,哼着崑曲,悠閒的離開了崇國寺。

鄭員外走出崇國寺的後院,立即又擺出了那副鄉下土財主的樣子,從懷裡掏出來兩顆鍍金的保定鐵球,在手裡盤着,昂着腦袋說道:“回府。”

剛坐在擺放着幾十盆文竹的院子裡,鄭員外大手一揮:“去把各部的郎中請過來,就說老爺我要辦一場賞竹宴。”

夜晚,鄭宅的丫鬟們陸陸續續的把宅子裡的燈籠點亮,一名名身穿華服的大官,從後門走了進來。

除了孫元化和金之俊,東林黨的各司郎中們基本上都到齊了,瞧見這滿院子的文竹,全部在心裡罵了一句鄉下土包子。

文竹一般是以一盆爲佳,最多不能超過三盆,鄭員外可倒好,買了幾十盆,再是風雅的東西,也被他土財主的做派破壞的乾乾淨淨。

等到所有人都坐好了,鄭員外以表演出來的土財主樣子,表演出一副智珠在握的名士風範,笑道:“這一段時間,老夫一直在想一個怎麼能讓咱們真正立於不敗之地的計策。”

“冥思苦想了大半個月的時間,終於想出來了。”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想要徹底把西法黨人推出來的朱舜碾死,就從他最擅長的地方入手。”

“這場賭局咱們贏,那是一定的,如果真的出現了那個萬一,只要皇上因爲朱舜的功勞,提拔他,咱們就說朱舜以技邀寵。”

“這樣一來,朱舜就和擅長書法的蔡京,擅長蹴鞠的高俅,還有那個擅長鬍旋舞的安祿山,沒有什麼兩樣了。”

“只要和蔡京、高俅、安祿山這些奸臣反賊靠在一起,朱舜還有他身後那幫子窮鬼西法黨人,有天大的本事,皇上也不會重用他們了。”

“那什麼亂七八糟的西法,也就不會成爲咱們把持朝政的障礙了。”

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
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