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

有了輪轉窯以後,朱舜和李州橋首先商量的一件事,倒還不是修建那座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天津港。

天津港在朱舜的謀劃裡,將會成爲大明乃至整個世界的貨物集散中心。

京城西郊的輕工業中心,京城東郊的重工業中心,兩大工業中心所生產的各種暢銷世界的工業品,通過這座天津港運到世界各地。

世界各地的金銀、美女、資源,通過天津港進入大明。

進入大明各地的工業重心,讓大明老百姓過上各國最優渥的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那就是物流,物流的成本決定貨物的成本。

間接決定着大明老百姓能否從遍地流民餓殍遍地的苦難日子,變成人人都能吃飽穿暖的富庶日子的關鍵。

水泥產值現在已經有了劃時代的變革,已經不再缺水泥了,朱舜就準備修建一條也是大明歷史上第一條通港公路。

通過這條通港公路把大明的輕工業中心、重工業中心和天津港連接在一起,源源不斷的把各種工業品以極低的物流成本運送到港口。

朱舜很清楚無論是在哪個時代,就算是在現代,水運永遠是最廉價的運輸方式。

到了天津港就不需要擔心物流成本了,只要到了天津港,西方各國的海船一定會爭搶購買大明所生產的各種輕工業重工業製品。

這麼一來,大明就掌握着世界上所有的財富,像老美一樣成爲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不,應該說是超級霸主。

西方各國將會成爲大明的產品傾銷地和原材料採集地,通過這些源源不斷的財富,源源不斷的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科技尖端人才。

大明永遠就會站在世界之巔,大明的老百姓就能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了。

隨着工業革命的深入,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一直到第四次工業革命。

大明的老百姓只要肯吃苦肯上進,人人都能過上中產階級的優越生活。

至於那些想要坐享其成的,想要拖整個民族後腿的懶惰不求上進百姓,大明只會給他們基本的生活保障,保證他們不被餓死就已經是很大的仁慈了。

通港公路和天津港的戰略意義,一樣的重大,決定着物流的成本,也決定着大明工業中心所生產出來各種工業品的價銀。

通港公路問題探討的比較深入了,作爲土生土長大明人的李州橋,沉思了片刻,憂心忡忡的說道:“山長,修建通港公路倒不是太困難,比起修建天津港要簡單太多了。”

“但是修建通港公路的難度卻超過了天津港,這難度倒還不是說修建難度,而是人的問題。”

“首先一點,這條通港公路需要連接永定河岸邊的輕工業中心,潮河兩岸的重工業中心,一直連接到天津港。”

“這條通港公路的長度,雖然還沒有具體的參數,但是學生粗略估算一下最起碼也有兩三百里路。”

“這麼長的一斷距離,別的不說先不說,首先這個土地徵用問題就是個大難題。”

“山長也是知道的,大明的土地八成以上都在官僚鄉紳手裡,咱們工業派又和官僚鄉紳屬於勢不兩立甚至可以說是你死我活的兩個黨羽。”

“官僚鄉紳怎麼可能會把土地讓出來,給工業派修建一條通往天津港的通港公路。”

土地徵用問題,確實是最頭痛的一個難題,這一點也是朱舜最佩服自己所在那個國家太祖的高瞻遠矚之處。

土地國有化,不僅讓老百姓人人都有飯吃了,避免出現了坐享其成的大地主,還讓華夏民族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

華夏修建一條鐵路從徵用土地開始,到修建完成不過兩三年的時間。

老美光是因爲土地問題,就能扯皮兩三年,最搞笑的要說三哥了,三哥當年修建一條鐵路,高調的吹了十年也沒開始動工。

原因就在於這個土地屬於私有制,只要有一戶不同意把土地讓出來用於國家建設,這條鐵路就要改道這其中涉及的成本以億計數了。

所以說土改勢在必行了,不僅涉及到大明老百姓的吃飯飯問題,更涉及到華夏民族能否永遠站在世界之巔。

通港公路暫時建不成了,不過天津港還是要提上日程了,朱舜平靜的說道:“土地的徵用你暫時不用擔心,這件事山長會考慮的,也會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你現在要做的是儘快拿出一個修建天津港的完善方案。”

“另外,通港公路說是一條水泥路看着挺簡單,其實涉及到很多地質方面的問題,也要安排人處理這個問題了。”

“等到把地質勘探出來,也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了,到那時候山長已經把土地徵用問題給解決了。”

解決土地徵收的問題,朱舜說的平平淡淡,李州橋卻是莫名的感到了驚悚。

土地可是官僚鄉紳控制老百姓的根本,更是宗祠能否長久傳承下去的根本,

給官僚鄉紳再多的銀子,也不會輕易放棄那些比命根子還要重要的土地。

畢竟,只要有了土地就能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銀子,就像永定河兩岸的輕工業工業中心一樣,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銀子。

工業派和官僚鄉紳又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想要解決土地徵用的問題,只有一個辦法。

殺。

通港公路的修建完成,不知道有多少官僚鄉紳的人頭要落地了。

就算有再多的人頭擋在前方,朱舜絕不會有一點心慈手軟,一定會毫不猶豫的砍下所有的人頭。

砍下這些阻礙大明和民族崛起的人頭。

誰敢擋工業之路,朱舜就要砍誰的腦袋,內閣宰輔和六部尚書擋在前方,也會毫不猶豫的砍了。

朱舜這些年一直憋着沒有殺人,就是因爲手裡沒有足夠的勢力,現在已經掌握了強大的暴力機關。

爲了大明和民族的工業化之路,朱舜不介意做個血腥屠夫。

皇室擋在前方。

也不例外。

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
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