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

在鄉民們驚呼聲中走下轎子的五位,每一位都在棉襖外面披了一件右衽衣,儀態脫俗。

周圍亂糟糟的鄉民,和這幾位博帶高冠的京城人士,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世界。

堆在院子裡的鄉民們趕緊讓開了一條通道,五位京城人士在一名矍鑠健旺的老者帶領下,走向了正堂。

緊接着又下來兩個人,雖然不如前面那五位儀態脫俗,但是瞧他們身上的穿戴,也不是普通人。

坐在正堂太師椅上的匠頭朱忠仁,看見走在最前面的那名老者,先是愣了一下,趕緊站起來主動迎了過去:“你說說,怎麼能讓宋老太爺親自過來。”

“老太爺趕緊裡面請。”

宋老太爺撫着白鬚,爽朗的大笑一聲:“哈哈,這是應該的,要是沒有朱先生,我宋家早就破落了,哪裡會像現在這樣重振門風。”

“士慧士意,趕緊給師公磕頭。”

匠頭朱忠仁說到底只是一個鄉野小老百姓,哪裡敢讓書香門第的兩位嫡出給自己磕頭,慌忙躲到一邊。

剛剛擡起腳,還沒走開,就被一隻沉穩有力的大手按住了。

百戶朱忠義默默的說了三個字:“應該的。”

宋士慧宋士意兩兄弟今天隆重的穿上了宋錦右衽衣,雙手平撐在胸前,聽到爺爺的命令,鄭重跪在地上。

雙手着地,拜頭至地。

腦門在冰冷的雪地裡停留一段時間,再拜,前後拜三次。

嗡嗡吵吵的鄉民們也不用誰喝止,見到這麼一副莊嚴的畫面,自動閉上了嘴,瞪大眼睛看着這從來沒見過的一幕。

等到兩名風度翩翩的少年站起來,纔敢說活,平常喜歡扯着嗓門大喊的鄉民們,只敢小聲嘀咕了。

“今天真是開了眼了,原來讀書人磕頭都是這麼磕的。”

“屁,什麼叫讀書人,他們這叫士大夫。”

“老朱真是越來越了不得了,這個什麼士大夫都給他磕頭了,咱們想給那個什麼士大夫磕頭都沒有機會。”

匠頭朱忠仁看着這兩個風度翩翩的孩子給他磕頭,本來就得意,聽到鄉民們嘴裡羨慕的話,更是恨不得吆喝着讓全縣人都知道。

匠頭朱忠仁不懂書香門第的規矩,有些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辦了,就在他準備抓一把核桃棗乾的時候。

老幺朱玉端着一個托盤,托盤裡放着三錠銀子,走了過來。

匠頭朱忠仁也是個人精,一眼就看出了兒子讓朱玉端來托盤的意思,大模大樣的拿起兩錠銀子,遞給了兩個少年:“真是好孩子。”

“這是俺...咳...師公賞給你們的。”

托盤裡的三錠銀子,再次引起了鄉民們的躁動。

“快看!快看!托盤裡有好多銀子。”

“朱家真是闊了,前兩年連白麪都吃不起,現在可倒好,隨便一出手就是三十兩銀子。”

“我的個老天爺,我這輩子還是頭一次見這麼多銀子,隨手就賞出去了?”

匠頭朱忠仁卻在想怎麼托盤裡有三錠銀子,等到兩名風度翩翩的少年讓開路,後面又出現了兩個人。

焦掌櫃和他的兒子焦勖,爲了不被宋家比下去,專門去騾馬行租了兩頂轎子,還做了兩身大團綢緞長袍。

焦掌櫃來的時候不停的交代兒子要怎麼做,嘮叨的焦勖耳朵都生繭子了,聽話的他,趕緊按照一位私塾先生教授的禮節,鄭重磕了三個響頭。

匠頭朱忠仁看着這個少年,木訥是木訥了一些,不過這孩子磕的比前面兩個響多了。

匠頭朱忠仁也不懂什麼書香門第的禮節,就覺的磕的越響越好,鄉下的規矩就是這樣。

笑呵呵的拿起最後一錠銀子,交給了焦勖:“好孩子,趕緊起來。”

宋老太爺走進堂屋,又讓兩個孫子給朱舜這個先生磕了三個響頭,拱手道:“京城還有幾家親友沒有拜訪,老夫帶着孩子們就先走了,改日再來拜訪。”

匠頭朱忠仁裝模作樣的點了點頭,揹着手,大步走了出去,親自把宋家人送到了門外:“老太爺有空常來玩。”

宋老太爺知道這位師公好面子,笑着拱了拱手:“一定,宋某改日一定來拜訪。”

匠頭朱忠仁又是裝模作樣的點了點,等到五頂轎子起轎了,大搖大擺的走了回去,坐在堂屋裡慢慢品茶。

看到這等貴人都來給匠頭朱忠仁拜年,鄉民們瞬間就沸騰了,爭着搶着跑過去拜年。

按照老規矩,磕頭的時間不能過了中午,但是聽到消息過來拜年的人太多了,到了中午了還是有很多人家沒有排上。

過了中午就代表着給死人磕頭了,鄉民們只能懊惱的先回去,心裡暗暗發誓,明年一定要早來。

焦掌櫃父子等到吃了晚飯才走,尤其是在晚飯的時候,不停的給匠頭朱忠仁敬酒,還說了很多捧人的話,酒還沒醉,聽這些奉承話都快聽醉了。

從晚飯開始,一直到回到牀上睡覺,朱舜就沒見老爹合攏嘴。

到了初二,黃村還有附近鄉里的宗族和里長,一個接一個的請匠頭朱忠仁喝酒,雖然不是坐在主位,但能請他過去已經很給面子。

今年的這個年,可以說是朱舜老爹過的最高興的一年,一直折騰了十來天,這才消停下來。

十天後,朱舜得知了一個消息,立刻回京城了。

福王世子回來了。

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
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