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

目的只有一個,儘快耗光三大晉商手裡的現銀,也釋放出一個煤炭儲量不足的假消息,迷惑以李魯生爲首的東林黨和晉商。

李魯生得知了這個消息,當晚就宅子內款待了三大晉商,也算是東林黨一定能贏以前的一場慶功酒。

東林黨只認自己的道理,晉商只認銀子。

李魯生很清楚自己這一次能讓晉商賺多大一筆銀子,這筆銀子又會給他帶來怎樣的香火情。

晉商的香火情還是次要的,李魯生真正看重的是他這一次取得了晉商的信任,讓晉商知道只要跟着他李魯生,就是碰見了朱舜那個災星也能讓他們賺錢。

有了這一次的信任,下次再找晉商籌集銀款就簡單多了,也就是說五大晉商手裡龐大的銀款,成了他隨意可以調動的實力。

紫檀酒桌上,李魯生只喝了三盅酒就已經有了幾分醉意,不是酒勁大,而是想到五大晉商手裡所有的銀款能夠爲他所用。

足夠讓他醉上三天了。

有了這麼一批龐大的銀子在背後支撐,李魯生都開始爲自己謀劃怎麼一步步成爲內閣宰輔了。

李魯生不是金之俊那般的空想,而是憑藉他的心計城府,籌劃一盤真的可行的大局。

“來。”範永鬥想到這一次自己吃的煤炭最多,等他手裡的三十萬兩現銀用完了,李魯生才安排靳良玉和樑家賓兩位大晉商繼續吃煤炭,滿面紅光的站了起來,主動敬了李魯生一杯。

範永鬥拿着官窯青瓷酒杯,重重的碰在了李魯生的酒杯上,滿面紅光的笑道:“本員外敬李閣老一杯,希望以後有這樣的好事,李閣老不要忘了本員外。”

閣老是內閣宰輔特有的敬稱,李魯生早就不在朝廷爲官了,就算當初在朝廷做官的時候,也沒做到閣老的位置,當不得一句李閣老。

範永鬥看似是在藉助酒意,說了一句醉話,但是醉不醉的在場所有人都清楚。

不僅不醉,還比任何時候都要清醒。

範永鬥說出這些話只要一個目的,暗示李魯生只要能讓範永鬥一直這麼賺銀子,願意把他扶植到閣老的位子。

李魯生及時的給出了反應,撫須笑了笑:“仲榮先生擡愛了,在下以後還指望幾位的幫襯。”

範永斗的表字不是仲榮,還完全和仲榮搭不上邊,仲榮是明初一位名人的表字。

江南第一豪富沈萬三。

經商的人不會不知道沈萬三,李魯生是在用一個沈萬三迴應範永斗的閣老。

只要範永鬥支持他成爲閣老,李魯生就敢讓範永鬥成爲晉商裡的沈萬三,至於怎麼能積累這麼龐大的家業金銀,只有一個辦法了。

爲範永鬥前往滿清的馬幫,大開方便之門,甚至可以允許範家似開一個榷場。

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東西,在場的幾人都明白,不用明說。

至於李魯生有沒有這個能力,範永鬥和其他兩位大晉商相信,絕對是有的。

範永鬥用三十萬現銀吃下了一大部分的煤炭,煤炭的價錢已經壓低到了一錢銀子一擔,等再過了幾個月,徹底摧毀了工業派在順天府的根基。

煤炭的價錢就能從一錢銀子一擔,恢復到正常的三錢銀子一擔。

到那個時候,範永鬥轉手一賣,手裡的煤炭就能翻三倍的價錢,三十萬兩就變成了九十萬兩。

近一百萬兩。

範永斗的馬幫累死累活幹一年,還要冒着殺頭的危險,也賺不到二十萬兩銀子。

現在只是按照李魯生的安排,坐在家裡喝喝茶,收收賬,安排好一些儲存煤炭的倉庫。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能把三十萬兩銀子變成近一百萬兩,這生意未免也太好做了。

有這等通天本事的李魯生,還沒有在朝廷爲官,等到他成爲了內閣宰輔手裡掌握了大權,讓範永鬥在遼東邊疆開辦一處榷場,還不是手到擒來。

到那時範家都不用和大清國做買賣了,光是榷場每年收取晉商和大清國商人的牙錢,足夠範家富可敵國了。

想到這裡,範永鬥再次敬了李魯生一杯,鄭重的說道:“沒有什麼幫襯不幫襯的,你我以後就是一家人。”

“聽聞你家長子還有一房平妻沒娶,本員外有個侄女知書達禮,還是本員外一母同胞親昆玉的女兒,不知李兄意下如何。”

李魯生直接把酒杯放在了桌子,在三大晉商愕然的目光裡離開了酒桌,就在三大晉商以爲範永鬥哪裡觸怒了李魯生,想着怎麼彌補雙方的關係。

李魯生再次走了進來,手裡還拿了一張墨跡未乾的桃紅色宣紙,情真意切的說道:“這是犬子的生辰八字,姻親這件事宜早不宜遲。”

“還望範兄回去以後,儘快把犬子的生辰八字交給令昆玉。”

“哈哈——”“哈哈——”

範永鬥也只是提了一嘴,沒想到李魯生還真是個爽利人,當場就寫了生辰八字。

心裡對李魯生成爲內閣宰輔更有信心了,更對朱舜默哀了一聲,攤上了這麼一個對手。

不是誰都能沒有底線到連自己的兒子都要利用,還是獨苗單傳,虎毒還不食子。

範永鬥放心了,其他兩位大晉商卻擔心了,好事不能總讓範家全佔了。

煤炭這件事就因爲範永鬥先一步答應,搶了一個先機,吃下了足足三十萬兩白銀的煤炭。

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
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