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

福王世子,桂王世子,唐王,魯王世子,隆武。

這五位最頂尖的宗藩世子刮分了順天府的五個直屬州,其他的宗藩世子們也不直接說自己要哪一個城的土地。

全都是用最快的速度跑了出去,誰能搶到算是誰的。

上一次是所有的宗藩世子搶一個縣的土地,很快就結束了,還都不夠分。

這一次不一樣了,一名宗藩世子搶一個直屬州或者一個城的土地,速度上自然就慢了很多。

朱舜在等着宗藩世子們搶土地的同時,又把農業伯宋士慧給叫了過來,把手裡收回來的低壓蒸汽機全部交給了他。

讓他開始帶着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配合顧炎武和閻應元兩人,開始在各地進行土改。

先把土地給收上來,然後能建水庫的建水庫,不能建水庫的挖河開渠,用蒸汽抽水機灌溉土地。

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在發生旱災的災年,以及水澇的災年,抽水機一方面可以把水庫或者大河裡的水抽到田地裡。

另一方面,發生了也能把這些水流及時的通過溝渠送到水庫裡。

順天府的土改分爲三步走。

第一步,搶土地。

第二步,改造成高產穩產的農田,並且在田地推廣千斤雜交水稻,在旱地推廣土豆。

第三步,就是一套新的政治體系的建立,課稅局,督查局,還有黃宗羲的工人票號。

宗藩世子們和工業派的各個部門,像一臺精密的機器,緊鑼密鼓的進行着這一切。

一直進行到秋收時節。

朱舜和太子朱慈烺等秋收這一天等了很久了,放下手頭所有的事情,前往了天津府。

這一次前往天津府,是爲了勘察朱玉對於旱情的治理。

不僅朱舜和太子朱慈烺等人過去了,東林黨過去了,大明天子也親自過去勘察這一次的旱災。

如果說密雲縣治理旱災只是一個開始,是人力勝天的開始。

天津府的旱災治理如果能夠成功,意義就更加重大了。

那麼大的一個天津府,旱災都能被成功的治理,大明其他州府也是可以治理的。

天津府的治所放在了天津三衛,天津三衛只是一個衛所,只不過名字叫天津三衛。

那是由於天津三衛的重要地理位置,不僅是京杭大運河的一個重要水陸碼頭,在這個位置,還交匯着這通往大沽市舶司的河流。

天津三衛成爲了京杭大運河和黃河以北最大市舶司的交匯處。

正常的一個衛所,官兵的總額是五千六百人,天津三衛的定額是一萬六千八百人。

天津三衛一個衛所的官兵,相當於正常三個衛所的官兵,便叫做了天津三衛。

朱玉把天津府的治所放在天津三衛,一方面這裡是水路和港口的交通樞紐,放在這裡就掌握了經濟大權。

另一方面,直接掌控了天津三衛的一萬六千八百名官兵,掌握了軍事大權。

再加上治所本身就具有的政治大權,經濟、軍事、政治三大權,全部被朱玉握在了手裡。

崇禎的鑾駕一切從簡的前往了天津三衛,東林黨官員也是坐着轎子跟了過去,西法黨則是騎着遼東大馬。

就算是有個別身體不適,也沒有做那些被東林黨當做臉面的各種綢緞官轎,只是坐着馬車一起跟過去。

在這一路上,都水郎中王正志自然是成了東林黨的重要人物之一。

只要到了天津府看到一片民不聊生的景象,王正志這個東林黨七君子的候選者,直接變成了東林黨七君子。

正式邁入了東林黨的權力中心。

京城距離天津府雖說不是很遠,但也有着三百里的距離,不是一兩天的功夫就能到的。

在這一路上走走停停,還有一天的時間,就要正式踏入天津府的土地了。

王志在這一路上可謂是風光無兩,享受到了以前從未享受過的權力和地位,大批的東林黨官員不停的對他諂媚和巴結。

放在以前,做出這樣舉動的人,就是王正志自己。

王正志看着那些自以爲是掩飾的很好,實際上不過是跳樑小醜的諂媚,心裡感慨萬千。

他自己以前也是和這些官員想的一樣,自以爲諂媚很是高明,不知道上位者眼裡早就看穿了這一切。

不管是諂媚,還是巴結,王正志全都是照收不誤。

他以後就是東林黨七君子之一了,少不了要組建自己的派系,這一支派系的主要官員就是他的同鄉了。

王正志雖說現在還只是一名六部郎中,對於京城以外的人來說,不僅是了不得的大官還是是正五品還是京官。

但在朝堂上就顯得不是那麼的重要,京城裡的高官多的是,真正地位崇高的是六部尚書和侍郎。

簇擁在王正志身邊的那些東林黨官員,心裡很明白一件事,再過幾天王正志就要正式成爲一名六部侍郎了。

成爲一名能夠進那座暖閣的中樞重臣。

王正志還沒享受多長時間,就在他滿懷期待的進入天津府那一刻,本來想從官轎裡走出來。

右腳剛剛踏出停下來的官轎,看到眼前的這一切,突然僵在了原地。

踉踉蹌蹌的退了幾步,退到官轎裡,滿臉的勝券在握變成了面如死灰。

放眼看去。

一片片整齊的方格稻田,佈滿了整個平野。

蔓延而去,不見盡頭。

這種充滿一種規整美感的稻田,王正志曾經見過一次,就是在密雲縣見過的那一次。

當時在密雲縣主持這一切的,就是朱玉,這麼說來的話……

王正志的腦子裡突然是有了一種後怕的念頭,那就是朱玉居然真的是把整個天津府的土地,全部變成了密雲縣。

徹底治理好了旱災不說,還推廣了千斤雜交水稻和土豆,讓糧價變的低廉起來。

東林黨官員們瞧見這個情況,善於見風使舵的他們,二話不說趕緊給轎伕打了幾聲招呼。

本來聚攏在王正志身邊的綢緞官轎子,少說也有二三十頂。

就在東林黨邁入天津府的土地那一刻起。

鳥獸散的全部都逃走了。

只剩下孤零零一頂。

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
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