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撫寧縣丞

五月十七,黃勝乘坐低調奢華帶着親兵衛隊走官道直奔山海關。

五百少年火槍手黃勝不想讓山海關軍民看見,讓黃東山帶着人馬出了京師廣渠門直奔天津衛乘坐戰船轉道忠明堡,在覺華島停留休整一天,因爲黃明理帶着人馬早就在這裡待命了。

士氣如虹的黃家戰士人人精神抖擻,又是半年過去了,戰士們的作戰技能有了顯著提高,裝備更加齊全了,所有戰士和馬車伕都有纏繞鋼甲和全鋼胸甲,頭盔和麪甲已經開始裝備鄉勇中的佼佼者了。

最讓人高興的就是已經有三千支保養良好隨時可以有效擊發的燧發膛線槍,一千二百少年火槍手有四百一級射手以上,四百合格射手,只有不到四百人還不能精準射擊,但是裝填動作無可挑剔。

經過實戰檢驗,裝甲戰車上多攜帶燧發槍使得一級射手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只要有二百支槍連續不斷在戰車裡打響三五千輕騎兵的衝陣都會鎩羽而歸。

這一次訓練了半年的新兵種擲彈兵也會參加行動,黃勝認爲一百二十擲彈兵恐怕會起到一百二十門虎蹲炮的作用,甚至還會超過。

虎蹲炮需要多久才能夠完成準備可以發射,而擲彈兵來了就能立刻扔“飛震天雷”。

一個擲彈兵後面都跟着三個輔兵,搬運飛震天雷也相當重要,他們一伍四人扛上連包裝箱五十斤的十六個飛震天雷完全可以翻山越嶺作戰,虎蹲炮要爬山恐怕不知道需要耽誤多少時間呢。

由於又出廠了幾百支雙管短銃,戰車馬車伕和一百二十人的擲彈兵已經全部裝備了這樣的武器,擲彈兵一伍的輔兵一人裝備刀盾,一人使用‘破甲神槍’,還有一人使滑輪鋼弩。

這樣的一個小小組合,戰鬥力不容小覷,特別適合山地戰,在騎兵無法疾馳的地方,建奴不知道會吃多大虧呢。

黃明理、黃明道、黃東山代表家主在覺華島開了戰前動員會,黃東山帶領的火槍手和黃明理帶着的人馬直接去忠明堡駐守,等着家主從山海關帶馬世虎的人馬出來。

黃東山、黃明理不會幹等着,他們早就領會了家主的戰略意圖,會聯合慶格爾泰的蒙古騎兵佈置天羅地網確保消滅忠明堡方圓五十里所有的建奴探馬。

只要發現在遼西走廊逃難的老百姓,黃家都收容他們,讓他們集中住進忠明堡,給他們吃飽肚子,黃東山會帶着有經驗的火槍手發動羣衆運動讓奸細無處藏身。

黃明理來到忠明堡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在忠明堡方圓五十里內製造無外人區,不管在這裡的是不是好人,統統驅趕進忠明堡甄別。

可以自由出入的只能是黃家人馬和慶格爾泰的戰士,不允許發現一個非戰鬥人員。

黃勝走陸路去山海關,兩天疾馳五百餘里在太陽偏西時經過撫寧城,這裡離山海關還有一百二十里左右。

自己一行人趕到山海關已經太晚了,按照祖制,夜裡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山海關都不許開城門的。

黃勝不準備去山海關碰運氣,因爲完全沒有必要用小事突出自己的特殊性,這樣做的人很愚蠢又得不到實惠,晚一天進關無傷大雅,犯不着特意找鎮守太監劉應坤通融。

大才子想起了前覺華島的成管庫現在撫寧當縣丞呢,他上一次在京師表現不錯,這一次順便帶上他去混一些軍功。

成大事在撫寧幹了快一年縣丞,由於他的性格很適合做官,上上下下一團和氣。

只是他這個佐貳官如果滿三年考級全優也未必能夠升一級,無他,競爭太激烈爾,人家的出身都是舉人、進士,坐師不是這個黨,就是那個黨,他不是人家朋友圈裡的起跑線上就輸了。

撫寧知縣是南直隸人,同進士出身,地地道道的東林黨人,姓吳名達字智德,朝堂上東林黨人齊刷刷舉薦大才子領兵出關救援錦州之事他已經獲知,心裡已經把黃勝大人看做同志了。

黃勝大人一路疾行兩日根本不打擾沿途任何州府,獨獨在傍晚進撫寧城打尖,大才子已經是正五品文官,吳知縣自然按照知府來指導工作的標準接待。

只不過黃大人比知府牛氣,不僅僅是文官來客套一番送上儀程,所謂儀程也就是官員之間的饋贈,一種約定成俗小小的貪污受賄。

明朝貪污受賄都是明目張膽,還有譜,什麼品級送多少儀程都是有默契的,黃勝這一級來拜望的官員都丟下了八十到一百兩銀子左右。

還來了許多在附近駐防的武官,他們的品級由正五品千戶到從二品參將不等,送的儀程都是文官給的雙倍。

怪不得大明的兵丁戰鬥力每況愈下,這些帶兵的把打折的軍餉剋扣下來搞了公關,哪裡還有餘力操練兵丁?

武將最買兵備大人的賬,雖然這些武官跟關前兵備根本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如果這位才二十出頭的年輕大人,以後的職務換一個字變成了關內某道的兵備誰又說得準,所以武官們都來結個善緣。

吳知縣和成縣丞自然一直在官驛作陪,看着忙前忙後的兩人黃勝道:“吳大人、成大人,本官想讓撫寧主動出五百石綠豆勞軍,想請二位親自徵用且帶領五百壯勞力出山海關軍前效力,你們以爲如何?”

東林黨人吳智德縣太爺一下子就嚇傻了,自己禮數周到,沒有任何得罪這位黃大人的地方啊?他爲何給本官小鞋穿?東林黨跟他應該是友非敵他何故如此啊?

吳知縣連忙站起來帶着哭腔道:“黃大人,下官有什麼不到之處請您明說,要糧食要勞力也好商量,只是下官體弱多病恐怕不能軍前效力。”

成大事看着笑嘻嘻的黃勝心裡已經有數了,他立刻跪下道:“黃大人,下官願意親自帶着五百石綠豆和五百壯勞力追隨大人效命,還請大人不要苛求縣尊大人可好。”

“本官本來就是跟你們商量,都是自己人哪裡會強人所難,吳大人身體弱,你成大人代爲其勞,本官斷然不會反對。”

吳知縣見不要他親自去了,馬上來了精神,施禮道:“黃大人,容下官一天時間保證把人和糧食湊齊,下官還自願贊助軍餉三千兩勞軍。”

撫寧是個好地方,可以跟遼東邊貿搞走私,還可以出海跟朝鮮、日本貿易。

這裡得天獨厚,土地很多且肥沃,水源充足溫度適宜,就是後世的北戴河地區,大秦鐵路的出海口。

這位吳知縣在這個風水寶地當官應該能夠貪墨不少,他主動勞軍付出的錢糧都有記錄,根本不需要他真的掏自己的銀子,黃大人當然笑納。

黃勝叮囑二人,挑選的壯勞力不能暈船,家裡是獨子的也不可以徵用就不多說一句廢話了。

以前徵調民夫和物資,來敲竹槓的軍人都會看着,東西不到手不罷休。

黃大人是個另類,他第二天一大早只不過跟撫寧的一二把手說好了自己只能在山海關停留一天,希望他們及時趕到就帶着十幾人匆匆忙忙上路了。

看着絕塵而去的大才子,吳知縣鬆了一口氣,他對成縣丞好感大增,這位同僚夠意思,在危難時候他能夠挺身而出,不把自己拖下水,是個值得一交的朋友,他如果能夠活着回來以後要多給一些好處和他分潤。

吳知縣道:“成大人,本官有一些同年能夠跟黃大人的好友孫元化大人說得上話,本官這就寫信請他們幫忙,好讓黃大人照顧成大人。”

成大事知道黃勝的能力,知道黃家的家丁多麼能打,也知道黃大人特意來騷擾撫寧就是因爲自己在這裡做官,他心裡已經樂開了花。

嘴裡不肯露口風,表態道:“吳大人,下官謝謝您的好意,無需如此,想當年在覺華島,面對建奴千軍萬馬下官也沒有一絲恐懼,沒什麼,大不了爲國捐軀爾。”

吳知縣想起這位縣丞大人也是以軍功做的官,唏噓不已,不廢話了,兩人分頭準備去了。

五月十九日,黃勝只帶着親兵隊乘坐低調奢華風塵僕僕早早的來到了山海關。

現在的親兵隊多了一個使用燧髮長槍的黎喜漢,這小子腰裡插着雙管短銃背上揹着長槍,高高瘦瘦的,有些現代軍人的感覺。

第三百八十八章: 華夏海軍第四十七章:督師召見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三百三十章:絕處逢生第二百三十章:連戰連捷第七百九十六章:寧武關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時間換空間第八百五十四章:寧武郡王第四百四十九章:心如止水第七百一十一章: 手癢難耐第六百四十四章: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三百一十九章:賞罰分明第六百四十六章:日薄西山第一百九十二章:街談巷議第七百六十二章: 往北拓土第九章:小小隊伍第五百二十二章:欣欣向榮第四百四十章:倉皇北歸第二百二十三章:事與願違第六百二十七章:開闢新天地第七百三十二章:鬆錦大會戰第一百七十二章:堂堂陣戰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第三百八十五章:王道樂土第一百一十四章:來到草原第一百五十六章:看住老爺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一章:穿越明朝第一百五十一章:拜見高第第六百五十五章:英雄末路第九十八章:考慮救人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第七百六十一章: 橫掃漠南第二百五十一章:不殺婦孺第一百一十一章:插手海貿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七百一十四章:漢奸諂媚第一百七十七章:載譽歸來第五百零六章:大淩河城第六十三章:驚動奴酋第六百一十六章:舍財保命第五百四十六章:斥候戰小勝第二百七十三章:遊說信王第一百六十六章:我爲魚肉第八百五十七章:沒有了江戶城第一百章:一諾千金第八百三十九章:時機成熟第四百九十三章:圖窮匕見第一百零一章:戰鬥號角第三百七十六章:濱田事件第一百六十三章:再生父母第一百四十一章:月夜狼嚎第三百八十三章:不知所蹤第八百三十八章:聚殲闖賊第二百三十七章:精神食糧第六百七十四章: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第六百六十九章:集中爆發第一百七十五章:止小兒啼第二百五十一章:不殺婦孺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四百七十三章: 培訓在職軍官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六百零七章:沿江佈置第四百六十七章: 白桿兵參戰第一百二十五章:輕取敵船第二百八十六章:達成協議第四百六十一章:惟我獨尊第七十三章:水到渠成第二百八十七章:漁陽鞞鼓第五百八十三章:談漢色變第六百二十三章:龍旗飄揚第四百零九章:調兵遣將第六十三章:驚動奴酋第三十八章:解救漢民第二百四十九章:目眥欲裂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佈局第四百零九章:調兵遣將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一百一十五章:花魁入彀第一百零九章:竹籃打水第三百九十八章:宋末三傑第七百三十二章:鬆錦大會戰第六十章:雪地屠殺第二百五十五章:疲憊敵兵第五百九十五章:乾綱獨斷第六百零六章:中原佈局第七百五十八章:不能分裂國家第三十一章:發明創造第三百零五章:鬥智鬥勇第八百零四章:天子殉國第三百五十二章:造船人才第二百六十四章:天啓七年第二百一十八章:揚帆遠航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三百一十七章:寧錦大捷第四百九十八章:成績斐然第六百五十二章:罄竹難書第一百八十一章:動歪腦筋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
第三百八十八章: 華夏海軍第四十七章:督師召見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三百三十章:絕處逢生第二百三十章:連戰連捷第七百九十六章:寧武關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時間換空間第八百五十四章:寧武郡王第四百四十九章:心如止水第七百一十一章: 手癢難耐第六百四十四章: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三百一十九章:賞罰分明第六百四十六章:日薄西山第一百九十二章:街談巷議第七百六十二章: 往北拓土第九章:小小隊伍第五百二十二章:欣欣向榮第四百四十章:倉皇北歸第二百二十三章:事與願違第六百二十七章:開闢新天地第七百三十二章:鬆錦大會戰第一百七十二章:堂堂陣戰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第三百八十五章:王道樂土第一百一十四章:來到草原第一百五十六章:看住老爺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一章:穿越明朝第一百五十一章:拜見高第第六百五十五章:英雄末路第九十八章:考慮救人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第七百六十一章: 橫掃漠南第二百五十一章:不殺婦孺第一百一十一章:插手海貿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七百一十四章:漢奸諂媚第一百七十七章:載譽歸來第五百零六章:大淩河城第六十三章:驚動奴酋第六百一十六章:舍財保命第五百四十六章:斥候戰小勝第二百七十三章:遊說信王第一百六十六章:我爲魚肉第八百五十七章:沒有了江戶城第一百章:一諾千金第八百三十九章:時機成熟第四百九十三章:圖窮匕見第一百零一章:戰鬥號角第三百七十六章:濱田事件第一百六十三章:再生父母第一百四十一章:月夜狼嚎第三百八十三章:不知所蹤第八百三十八章:聚殲闖賊第二百三十七章:精神食糧第六百七十四章: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第六百六十九章:集中爆發第一百七十五章:止小兒啼第二百五十一章:不殺婦孺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四百七十三章: 培訓在職軍官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六百零七章:沿江佈置第四百六十七章: 白桿兵參戰第一百二十五章:輕取敵船第二百八十六章:達成協議第四百六十一章:惟我獨尊第七十三章:水到渠成第二百八十七章:漁陽鞞鼓第五百八十三章:談漢色變第六百二十三章:龍旗飄揚第四百零九章:調兵遣將第六十三章:驚動奴酋第三十八章:解救漢民第二百四十九章:目眥欲裂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佈局第四百零九章:調兵遣將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一百一十五章:花魁入彀第一百零九章:竹籃打水第三百九十八章:宋末三傑第七百三十二章:鬆錦大會戰第六十章:雪地屠殺第二百五十五章:疲憊敵兵第五百九十五章:乾綱獨斷第六百零六章:中原佈局第七百五十八章:不能分裂國家第三十一章:發明創造第三百零五章:鬥智鬥勇第八百零四章:天子殉國第三百五十二章:造船人才第二百六十四章:天啓七年第二百一十八章:揚帆遠航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三百一十七章:寧錦大捷第四百九十八章:成績斐然第六百五十二章:罄竹難書第一百八十一章:動歪腦筋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