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惡性循環

高迎祥等人造反有了經驗,他們屬於輕車熟路,依舊採取攻取一地就把所有的食物集中管理,老百姓跟着他們就會得到食物。

不跟着流寇行動的老百姓少之甚少,沒有了家園和食物如何生存?

賊頭們用這種裹挾的法子迫使老百姓變成流民,漸漸地發展成爲流寇,人口基數大了被流寇的百姓自然多出數倍。

留在山陝、河南的黃家人馬只不過經營了幾個點而已,面對數十萬分不清是民還是匪的隊伍也不能攻擊。

因爲流民、流寇人數太多,超過了黃家留守人員承受的極限,即便成功襲擊流寇老營人馬奪下這些百姓也無濟於事。

因爲流寇忽然爆發裹挾範圍太大,糧道被截斷,黃家據點也在苦熬,糧食不夠只能有選擇救一部分人。

中原大地水深火熱,錦繡江南也殃及池魚。

朝廷的苛捐雜稅一加再加老百姓的生活日漸艱難,這還僅僅是開始,由於多地缺糧,相對太平的江南成爲了購買糧食的首選地,直接導致江南的糧食一直在上漲。

由於黃家體系想大規模從江南移民,因此採取了一些商業競爭手段。

漢人的開拓精神不夠,小富即安,江南的老百姓能夠得到溫飽,響應黃家海外移民號召的寥寥無幾。

崇禎九年,南直隸軍情處配合“華夏大錢莊”在江南所有的縣城都張貼了招工廣告,以高於當地工錢兩成的出價招募織工,可是應者寥寥。

後來逐漸增多,那是因爲松江布的價格忽然下降三成,許多織布廠生產的松江布得不到一文利潤還要倒貼。

黃勝早在六年前就有足夠實力打垮還是採取作坊式生產松江布、絲綢的江南業主,爲了不讓太多老百姓失去工作故而沒有這樣做。

如今不需要瞻前顧後,因爲所有的失業織工,黃家都能夠接納去海外安置,都能夠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

江南有水運的便利,黃勝能夠確保不讓一個江南百姓餓死遷徙途中,大範圍招商引資吸引勞動力來海外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

崇禎十年,江南糧食價格暴漲,更多的老百姓難以爲繼,選擇移民海外的升斗小民暴增。

江南移民的整體素質強於內地,能寫會算的人不少,因爲江南的識字率是大明最高的存在。

黃家宣傳隊不僅僅面對升斗小民進行蠱惑,他們還邀請江南讀書人座談,送給他們世界地圖,讓他們能夠拓寬視野。

漸漸地有童生和生員也開始拖家帶口去瓊崖郡王領地爭取獲得做官的機會,浙江紹興的讀書人最多。

那是因爲紹興是個學霸輩出的地方,讀書人每年都在增長,可是秀才、舉人的名額有限,競爭白熱化。

他們得知在瓊崖郡王那裡不需要經過變態的科考,只要認真做事讀新學就有可能成爲官老爺光宗耀祖,許多科舉無望讀書人選擇去讀新學換一種活法。。

黃勝大舉從江南移民,目的是讓自己體系的老百姓多元化,有利於黃家體系的發展,但是給大明造成了不良後果。

由於大量的織造作坊倒閉,朝廷的賦稅只能攤薄到還在苦苦支撐的織造廠,惡性循環形成了,更多織造廠逼迫關門,最後導致許多有資本的業主主動去海南島、交趾重新創業。

江南人口開始流失,資本逼迫外逃,悲催的大明又少了稅賦,少了錢糧,應對危機的能力直線下降。

崇禎十年秋,崇禎龍書案頭堆滿了奏摺,皇帝面對的是十數萬官軍要糧餉,數百萬老百姓失去了家園需要朝廷賑濟。

如果不能及時遏制局勢,清軍和流寇禍害的地方會越來越多,那時候需要賑濟的老百姓會超過一千萬。

因爲流寇、清軍都貌似文明瞭一點點,大多數只搶掠不故意殺老百姓,他們扔下嗷嗷待哺的饑民無疑加劇了朝廷的負擔,面對如此危局崇禎束手無策,他傳旨平臺議事。

面對一大羣老臣,年輕的崇禎皇帝再也受不了煎熬失聲痛哭。

道:“朕繼位以來無一日不如履薄冰,可謂兢兢業業,可是大明局勢竟然糜爛如此,大明難道要亡於朕之手?嗚嗚嗚……。”

悲催的崇禎皇帝真的一天好日子都沒有獲得,他想勵精圖治,往往事與願違,如同身陷沼澤越掙扎沉得越快。

陪同上朝的王承恩見天子如此傷心忍不住淚流滿面,他想建言讓瓊崖郡王來應對如此亂局,可是又不敢,心中無限惶恐。

天子落淚,一干重臣只能陪着垂頭落淚無計可施,有兩個大臣沒有灰心喪氣,他們認爲陛下純屬自誤。

急性子王之臣越衆而出,朗聲道:“陛下莫要灰心,我大明尚有雄兵十數萬,何懼小小東奴、區區流寇!”

悲悲慼慼的崇禎止住悲傷,道:“愛卿所謂雄兵何來?”

王之臣道:“瓊崖郡王麾下兵精將猛,應該有海軍、陸軍不下十萬人馬,臣懇請陛下調瓊崖郡王入京畿勤王,建奴哪裡是我大明“戰神”對手,來了他們恐怕就走不了。”

“這……。”皇帝猶豫了,他的帝王心術又開始作祟。

在皇帝身側侍立的王承恩眼睛忽然亮了起來,目光炯炯瞧着王之臣。

高第挺身而出道:“老臣父子三人都食君之祿,當不懼生死報效朝廷。老臣閱人無數,觀瓊崖郡王乃是忠誠良將,老臣願意以身家性命擔保他忠於大明絕無二心。陛下可放心大膽調“戰神”人馬入京勤王。”

事情很大,萬一瓊崖郡王有不臣之心,來到京師直接入紫禁城取而代之誰能抗衡?患得患失的崇禎不敢賭一把。

王之臣加把火道:“陛下,臣也願意作保,瓊崖郡王如果有不臣之心,臣請斬滿門老小。”

崇禎求助的眼光看向其他重臣,建奴入寇兵部尚書張鳳翼罪責難逃,他此時已經有了一死了之的心思。

這不是危言聳聽,因爲崇禎二年建奴入寇京畿,悲催的兵部尚書王洽背了黑鍋被拿進詔獄次年四月斬首,前車之鑑,張鳳翼當然覺得腦袋難保。

第三百零八章:刺激奴酋第五百三十三章:叛軍跑了第五十三章:拔個頭籌第一百四十二章:談何容易第四百八十九章:奴酋的夢魘第三百九十五章: 奸商入彀第七百九十三章:設局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五百三十九章:郡王爵位賜之第七百三十章:福祿湯第三百四十五章:祖國愛你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長征第七百九十三章:設局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馬換將第八百三十三章:將心比心第七百三十九章:集結兵馬第五百二十六章:建立制度第七百三十一章:跟清軍死磕第五百四十三章:飛入錦州城第三百二十三章:舊夢重溫第五百九十一章:火樹銀花不夜天第六百七十二章:等着建奴來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四百九十章:禍起東江鎮第二百五十五章:疲憊敵兵第十八章:連升兩級第六百一十四章:岌岌可危第一百四十九章:積草屯糧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八百二十七章:勸進、攤牌第七百二十八章:崇禎十四年第一百八十九章:兌換銅錢第二百零二章:勳貴報國第七百八十章:澳洲殖民第六百九十九章:反水了第一百六十五章:火炮盲射第五百七十一章: 奔襲喀喇沁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力南下第一百五十八章:天啓六年第六百一十一章:流民四起第一百八十八章:引而不發第四百八十八章:厲兵秣馬第五百五十二章:鰲拜死於空襲第三十五章:夜襲墩堡第三百三十一章:不動如山第六十二章:牆倒屋塌第六百五十七章: 緊張刺激第五百三十九章:郡王爵位賜之第四百六十七章: 白桿兵參戰第三百八十章:異域揚威第六百七十八章:圍殲多鐸第五百七十三章:堪稱完美第四百二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二百五十三章:彰顯軍威第三百章:再次小勝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一百一十六章:終成眷屬第五十二章:新的任務第二百七十二章:製造噱頭第五百三十七章:刀下留人第四百五十九章:劫掠廣東第四百一十二章:阿敏來戰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第七百七十七章:遼東門戶第二百四十章:雙管短銃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二百八十七章:漁陽鞞鼓第六百五十四章: 強中取強第一百九十六章:以工代賑第六百八十九章:灑淚惜別第三百零九章:樂不思蜀第七百零六章: 板兒磚拍死孫可望第四十二章:黃家山島第五百一十八章: 陣斬李九成第三百一十五章:正是酷暑第八十八章:民族主義第六百二十章:“戰神”不好惹第五百零五章: 弱國無外交第三百九十二章:晉商賣國第二百七十五章:永遠的痛第七百八十八章:在裡海邊建國第五百一十七章:山水有相逢第六十八章:前老丈人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四百一十三章:萬軍對決第一百六十六章:我爲魚肉第一百零三章:天下表率第七百二十六章:稻浪千重第七十八章:文藝人才第二百六十一章:厲兵秣馬第七百四十四章: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三百七十五章:婉約江南第二百四十一章:有了追求第二十七章:任重道遠第二百九十四章:巧妙佈置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佈局第一百二十一章:貓捉老鼠第四百四十章:倉皇北歸第五百四十九章:天外飛仙第六百四十六章:日薄西山
第三百零八章:刺激奴酋第五百三十三章:叛軍跑了第五十三章:拔個頭籌第一百四十二章:談何容易第四百八十九章:奴酋的夢魘第三百九十五章: 奸商入彀第七百九十三章:設局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五百三十九章:郡王爵位賜之第七百三十章:福祿湯第三百四十五章:祖國愛你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長征第七百九十三章:設局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馬換將第八百三十三章:將心比心第七百三十九章:集結兵馬第五百二十六章:建立制度第七百三十一章:跟清軍死磕第五百四十三章:飛入錦州城第三百二十三章:舊夢重溫第五百九十一章:火樹銀花不夜天第六百七十二章:等着建奴來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四百九十章:禍起東江鎮第二百五十五章:疲憊敵兵第十八章:連升兩級第六百一十四章:岌岌可危第一百四十九章:積草屯糧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八百二十七章:勸進、攤牌第七百二十八章:崇禎十四年第一百八十九章:兌換銅錢第二百零二章:勳貴報國第七百八十章:澳洲殖民第六百九十九章:反水了第一百六十五章:火炮盲射第五百七十一章: 奔襲喀喇沁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力南下第一百五十八章:天啓六年第六百一十一章:流民四起第一百八十八章:引而不發第四百八十八章:厲兵秣馬第五百五十二章:鰲拜死於空襲第三十五章:夜襲墩堡第三百三十一章:不動如山第六十二章:牆倒屋塌第六百五十七章: 緊張刺激第五百三十九章:郡王爵位賜之第四百六十七章: 白桿兵參戰第三百八十章:異域揚威第六百七十八章:圍殲多鐸第五百七十三章:堪稱完美第四百二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二百五十三章:彰顯軍威第三百章:再次小勝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一百一十六章:終成眷屬第五十二章:新的任務第二百七十二章:製造噱頭第五百三十七章:刀下留人第四百五十九章:劫掠廣東第四百一十二章:阿敏來戰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第七百七十七章:遼東門戶第二百四十章:雙管短銃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二百八十七章:漁陽鞞鼓第六百五十四章: 強中取強第一百九十六章:以工代賑第六百八十九章:灑淚惜別第三百零九章:樂不思蜀第七百零六章: 板兒磚拍死孫可望第四十二章:黃家山島第五百一十八章: 陣斬李九成第三百一十五章:正是酷暑第八十八章:民族主義第六百二十章:“戰神”不好惹第五百零五章: 弱國無外交第三百九十二章:晉商賣國第二百七十五章:永遠的痛第七百八十八章:在裡海邊建國第五百一十七章:山水有相逢第六十八章:前老丈人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四百一十三章:萬軍對決第一百六十六章:我爲魚肉第一百零三章:天下表率第七百二十六章:稻浪千重第七十八章:文藝人才第二百六十一章:厲兵秣馬第七百四十四章: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三百七十五章:婉約江南第二百四十一章:有了追求第二十七章:任重道遠第二百九十四章:巧妙佈置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佈局第一百二十一章:貓捉老鼠第四百四十章:倉皇北歸第五百四十九章:天外飛仙第六百四十六章:日薄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