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李代桃僵

許多黎人擅長射箭,最讓黃東山滿意,弓箭手難練,這些黎人好像都是天生的。

很快足有八千步弓手組建起來,黃家沒有如此多的明軍制式步弓,趕緊通報家主緊急調撥。

南直隸、浙江、江西、福建以最快的速度湊齊了一萬張硬弓一百萬支羽箭送到了肇慶兩廣總督標營。

有了朝廷這個大義辦事果然方便,廣袤的國土,億萬的人民,真的需要什麼,只要羣策羣力往往事半功倍。

海南島的衛所軍、巡檢司的兵丁、衙役、捕快也組建了一萬人。

他們的軍官都已經送去學習,現在擔任軍官的全部是來自舟山中中、中左所的衛所官擔任,給海南衛所軍同樣開出黃家輜重兵的待遇,出任務一樣得到雙餉。

這些人比農民有見識,訓練他們服從性、紀律性相對容易許多,在能夠到手足額不拖欠糧餉的感召下,人人都想建功立業搏取美好的未來。

金勁以前就有成功收服舟山島衛所軍的經驗,如今對付這裡曾經拿大明軍餉的兵丁駕輕就熟,有一千五百從舟山島帶來的班底,很快這一萬人馬就上手了。

林超平不但彙報了情況,還把黃明道、黃東山兩位將軍的共識告知家主,他們初步決定在十二月份登陸交趾發動進攻,也利用這寶貴的三個月時間進行物資準備,鞏固到手海南島的統治。

如今海南島已經被完全掌控,三府十縣的官員全部由火槍手軍官擔任,大明的官員已經送去“華夏島”學習如何善待老百姓。

他們的家僕必須自食其力參加勞動,黃勝已經給了士大夫面子,不強迫他們勞動改造,而是讓他們重新讀書,讀如何爲官一任致富一方的恢弘大計。

到了無需裝忠臣圖窮匕見的時候,完全可以放還這些被再教育了幾年舉人、進士出身的士大夫,有可用的人才,只要他們願意,黃家也可以讓他們做文官。

被放還的士大夫,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回到家鄉宣傳,對黃家有利無弊。

因爲這些人朝廷都認爲他們爲國捐軀了,忽然回來了簡直是個笑話,以崇禎皇帝涼薄殺封疆大吏如同殺雞似地個性,不拿進詔獄治罪就是萬幸了。

被放還的官吏要再次當官恐怕十不存一,來到黃家體系工作是個不錯的選擇,黃家海納百川纔會有日不落帝國的氣度,不對士大夫另眼相看,用人之纔不論出身。

黃勝可沒有富人都是壞人,無產階級都是好人的齷齪思想,只要對國家有用之人都可以接納,海外拓土需要的人才何其多也,以後朱家宗室也可以放他們去海外割地封王啊!

崇禎皇帝改做藩王治理新西蘭那樣的島嶼應該有這個能力。

把血淋淋的革命變成柔和的共謀發展多好,只要麾下兵強馬壯,一個個藩王相隔千里、遠在海外不能串聯哪敢造反?

況且沒有祖國作爲強大的後盾,海外殖民也不容易啊!

黃勝一定要取代崇禎,因爲歷史給了這個皇帝整整十七年的時間,他不是沒有機會,而是纔能有限不識人才不辨忠奸。

崇禎雖然無比勤政,可是管理一個超級大國僅僅靠皇帝勤政有個毛用,日理萬機每天熬到深夜的高級領導恰恰說明他的無能。

國家這麼大,人才何其多也,用得着如此忙碌嗎?執政者只要制定且與時俱進的遊戲規則即可,讓所有的管理有章可循足以。

很明顯崇禎皇帝是個失敗者,不能把漢民族的命運交付給他,黃勝必須李代桃僵,成功竊取大明才能讓偉大的漢民族成爲這個世界的主宰。

黃勝採取逐步蠶食領地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奪取故土安南會解決兩個大問題,最重要的當然是一年三熟的糧食基地,次重要的就是優質煤礦的獲取。

黃勝給林超平面授機宜,讓他回稟黃明道、黃東山,約定十二月一日共同攻擊大越國。

九月六日,從陸路行軍的黃傢俬兵也趕到肇慶府。

隊伍太龐大了,暴增幾倍人口,足多出三四萬老百姓,據黃東海說以後幾天還會有太多跟不上隊伍的老百姓陸陸續續到來,同時到達的大多數是強壯之人。

剛開始行軍時跟隨的流民人數不多,後來過了徐州流民開始增多,過了中都鳳陽時人數有了小高潮,進入江西如同滾雪球般越來越多。

黃勝的名聲已經傳遍大江南北,太多茶館裡說書先生故事裡講得最多的就是這位狀元公。

大明軍民都愛聽戰神大才子的故事,黃勝攻破後金國都,把瀋陽城裡建奴的王公貴胄殺得一個不剩,大明百姓人人津津樂道。

老百姓知道這位新官上任的兩廣總督是個大善人、大英雄,已經不知活了多少貧苦老百姓。

這完全是因爲明末的年景不好,天災不斷流民四起,出現了承諾給溫飽肯收留失地農民,雙星下凡兩廣總督黃大人的隊伍,只要是衣食無着之人都拼命跟着隊伍行軍。

黃家的將軍如狗兒、李大鋼、顧山河他們都是苦出身,他們寧可自己麻煩一些也儘可能給流民創造跟得上隊伍的機會,往往留下值班戰士熬粥、蒸炊餅一直等到三更,讓摸黑趕上的老百姓吃口飽飯。

如此真誠善待百姓,一路上留下了不知多少佳話,也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最後黃家戰士、輔兵幾乎全部步行跋涉,運兵車、補給車、戰馬上都是一個個衣衫襤褸的體弱百姓。

太多老百姓一邊趕路一邊哭,不是痛苦,而是被感動了,這哪裡是軍隊呀!他們都是活菩薩!

黃勝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以現代人的思維尊重生命,真心實意善待每一個漢民,哪怕作奸犯科都儘可能給他們機會。

耳濡目染上行下效,黃家體系的軍民再也不是如同大明朝廷的官宦、軍民那樣麻木不仁,他們經過幾年互相關愛的生活環境薰陶,人人都樂善好施,願意爲救人於水火盡綿薄之力。

偉大的第一次長征起到的效果太好了,許多沿途軍民還在津津樂道那一支打着“黃”“戰神”“南安侯”“兩廣總督”大旗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軍隊。

合兵一處,黃勝在肇慶府有人馬兩萬一千餘,其中騎兵五六千,騎馬步兵兩千,這樣的實力在三省無可匹敵。

不用臨時招募,現成的民夫就有了超過五萬,連三省不斷集中送來的流民已經有了人口十五萬之多,這個數字還在增加之中。

黃勝不怕人多,自己準備充分,進口的糧食有一百五十萬石,今年氣候條件還不算太壞,屯田的產出應該有超過一千萬石。

忠明堡、永平府、“華夏島”、舟山、岱山、海南島等地的屯田已經超過八百萬畝,有了足夠四五百萬人開銷一年的糧食儲備,心裡踏實得很。

目前黃家體系連永平府屯民、幾個島嶼上的非黃家人民、海南島的全部軍民,一共有三百餘萬,這就意味着黃勝今年有一百餘萬人的口糧大概三百萬石可以作爲軍糧支配。

有了這些存糧,足夠參與奪取大越國百萬軍民的開銷。

——

厚着臉皮要月票、推薦票,謝謝書友來捧場。

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七百七十七章:遼東門戶第六百五十八章:孫傳庭第三百零八章:刺激奴酋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歸山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四百一十四章:誰更悍勇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六百零一章: 華夏發展第一百八十四章:轟動京師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筆第六百七十八章:圍殲多鐸第四百三十一章:完美收官第一百六十章:處心積慮第三百五十一章:義賣大米第七百八十九章:平定遼東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四百五十章:謀取田畝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三百八十一章:四李分朝第六百三十八章:慢慢挖掘第八百一十二章:厲害了,……第三百四十四章:以物易物第一百五十五章:含苞待放第八十九章:醉得開心第二百三十九章:佈局沿海第一百五十八章:天啓六年第四百零一章:天公作美第八百二十四章:心口如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天子有意第四百九十八章:成績斐然第八百零八章:志願者第一百五十一章:拜見高第第六百零八章:進爵瓊崖郡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榮第八百二十二章: 政治陰謀第六百四十七章:滎陽大會第六百七十五章:全民戰爭第四十二章:黃家山島第四百五十一章:不抱幻想第二十五章:建奴懵了第八百零一章:詭異第三百九十三章: 算計範家第四百四十四章:舐犢之情第一百章:一諾千金第三百零四章:兩家互動第四百三十章:阿敏授首第六百零七章:沿江佈置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許願第八百五十三章:剮了闖賊過年第十章:孤軍守城第三百一十章:寸土必爭第五百七十九章:流放海南島第八十五章:妹妹姐姐第二百八十三章:喜上眉梢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許願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纏爛打第四百七十五章:漢人帶刀行第一百六十五章:火炮盲射第四百一十七章:明軍威武第四百六十五章:君前答對第四百八十七章:再次增兵第三百二十九章:危如累卵第五十章:主僕易嫁第四百七十五章:漢人帶刀行第二百三十二章:不能大意第一百五十七章:時光荏苒第七百一十一章: 手癢難耐第六百一十五章:追殺流寇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許願第八百零三章:大廈將傾第六百一十一章:流民四起第二百一十章:集體利益第四百九十章:禍起東江鎮第二百九十六章:差距太大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四百九十七章:奪取煤礦第五百八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四百二十八章:柳如是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第三百八十三章:不知所蹤第六百四十一章:捨生取義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古奴才第五百八十五章:全面進攻第九十六章:美人垂青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四百四十六章:勇士榮歸第六百六十四章:利國利民第二百六十四章:天啓七年第五百六十八章: 斬獲頗豐第三十七章:大明萬勝第五百四十三章:飛入錦州城第七百一十六章:主動遊擊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一百二十八章:收穫巨大第六百三十五章:悠着點第五百五十六章:因勢利導第三百八十五章:王道樂土第二百二十五章:呂宋漢民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戰鬥民族”
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七百七十七章:遼東門戶第六百五十八章:孫傳庭第三百零八章:刺激奴酋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歸山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四百一十四章:誰更悍勇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六百零一章: 華夏發展第一百八十四章:轟動京師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筆第六百七十八章:圍殲多鐸第四百三十一章:完美收官第一百六十章:處心積慮第三百五十一章:義賣大米第七百八十九章:平定遼東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四百五十章:謀取田畝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三百八十一章:四李分朝第六百三十八章:慢慢挖掘第八百一十二章:厲害了,……第三百四十四章:以物易物第一百五十五章:含苞待放第八十九章:醉得開心第二百三十九章:佈局沿海第一百五十八章:天啓六年第四百零一章:天公作美第八百二十四章:心口如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天子有意第四百九十八章:成績斐然第八百零八章:志願者第一百五十一章:拜見高第第六百零八章:進爵瓊崖郡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榮第八百二十二章: 政治陰謀第六百四十七章:滎陽大會第六百七十五章:全民戰爭第四十二章:黃家山島第四百五十一章:不抱幻想第二十五章:建奴懵了第八百零一章:詭異第三百九十三章: 算計範家第四百四十四章:舐犢之情第一百章:一諾千金第三百零四章:兩家互動第四百三十章:阿敏授首第六百零七章:沿江佈置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許願第八百五十三章:剮了闖賊過年第十章:孤軍守城第三百一十章:寸土必爭第五百七十九章:流放海南島第八十五章:妹妹姐姐第二百八十三章:喜上眉梢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許願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纏爛打第四百七十五章:漢人帶刀行第一百六十五章:火炮盲射第四百一十七章:明軍威武第四百六十五章:君前答對第四百八十七章:再次增兵第三百二十九章:危如累卵第五十章:主僕易嫁第四百七十五章:漢人帶刀行第二百三十二章:不能大意第一百五十七章:時光荏苒第七百一十一章: 手癢難耐第六百一十五章:追殺流寇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許願第八百零三章:大廈將傾第六百一十一章:流民四起第二百一十章:集體利益第四百九十章:禍起東江鎮第二百九十六章:差距太大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四百九十七章:奪取煤礦第五百八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四百二十八章:柳如是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第三百八十三章:不知所蹤第六百四十一章:捨生取義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古奴才第五百八十五章:全面進攻第九十六章:美人垂青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四百四十六章:勇士榮歸第六百六十四章:利國利民第二百六十四章:天啓七年第五百六十八章: 斬獲頗豐第三十七章:大明萬勝第五百四十三章:飛入錦州城第七百一十六章:主動遊擊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一百二十八章:收穫巨大第六百三十五章:悠着點第五百五十六章:因勢利導第三百八十五章:王道樂土第二百二十五章:呂宋漢民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戰鬥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