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復海南島

黃勝爲了讓三省文武不要動把郭懷一集團斬盡殺絕的心思,告知大家郭懷一的實力,也隱晦的透露自己能夠招撫這個實力強大的海寇是多麼不容易。

三省文武衆口一詞,他們認爲國事多艱能夠在南海早歇干戈善莫大焉!一致表態上書朝廷招安郭懷一,給他一個微不足道的海防遊擊無傷大雅。

條件談妥了,是否招安郭懷一的決定權不在兩廣總督,也不是兩廣、福建官員可以做主,當天有直達天聽權限的文武紛紛寫奏疏用六百里加急送往朝廷。

朝廷已經被六百里加急驚擾怕了,不是流寇攻城拔寨就是後金軍大舉進犯,這一次終於見到了好事。

朝堂上,疲憊不堪的崇禎皇帝見黃勝果然不辱使命,才兩年過去就即將收復海南島,他急於讓大明從南方抽身,見郭懷一投誠當然同意三省文武給的條件。

聖旨馬上披紅下達,郭懷一成爲正三品海防遊擊,歷史上招安鄭一官的官職被黃勝攪局變成了鄭一官十八芝人馬之一的郭懷一。

兵部覈准海防遊擊將軍直領三千六百人馬、一百艘戰船駐防臨高,餘部交給兩廣總督調遣。

六百里加急來往不絕,終於在七月初傳來了黃勝大人帶着一萬餘明軍成功光復海南島的消息。

兩廣總督登島後兵不血刃,郭懷一沒有耍花招,明軍順利接管了九縣,餘臨高一縣交給郭懷一屯守。

黃勝終於給朝廷上了第一份摺子,內容大意是:由於瓊州兵荒馬亂兩年有餘,中部山區黎人紛紛作亂,如今的海南島人口凋敝治安堪憂。

自己因地制宜,所有的州縣執行軍官,由於平定山區之戰將要曠日持久,爲了士大夫的安全,建議朝廷三年後再委派文官來此地赴任。

消息傳到皇宮大內,崇禎皇帝再次去祖廟告慰列祖列宗。

大朝會,文武百官議論是否同意南安侯黃勝所請,能否三年後再取消海南島的軍管派出流官進行文治。

一番脣槍舌劍最後達成共識,袞袞諸公認爲海南島軍管三年合情合理可行。

文官老爺其實心裡害怕自己的門生、故舊被派去海南島任職。

因爲海南島所有八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全部失蹤,至今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兩年多還沒有消息,這些官員十有八九死於亂軍之中。

現在連“戰神”南安侯都認爲海南島凋敝,山區盜寇不絕,海邊還有海盜殘餘不斷打家劫舍。

朝堂袞袞諸公都知道海南島孤懸海外,出了亂子逃都逃不了,那裡又是個名副其實的“窮州”,沒有什麼油水,當然果斷放棄在海南島政局不穩之時派遣官員。

他們不僅進言請聖上照準黃勝侯爺所請,還大大誇獎南安侯體恤士大夫,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善莫大焉!

既然衆口一詞,崇禎皇帝欣然納諫,聖旨下達,內閣批紅同意兩廣總督所請,並且讓黃勝回京述職接受封賞。

黃勝的實力已經到了可以傲視天下的地步,去京師可不能草率,自投羅網簡直貽笑大方。

北直隸的特工全部活動,彩兒的夫人外交也是緊鑼密鼓,最後得出結論,朝廷根本沒有一絲對付黃勝的企圖。

有了情報收集,黃勝不會以身犯險,大明的朝堂謀事不密,如果有大動作只要有心人打聽不可能沒有覺察。

況且有幾位閣臣是自己死黨,勳貴圈又是合作伙伴,老丈人乃是權傾朝野的英國公,有個風吹草動不可能每一個同盟都會同時背棄自己。

黃勝笑嘻嘻準備北上天津衛進京述職,交還兵符印信拿姍姍來遲的南國公爵位,位極人臣已經註定。

大明針對自己好像已經賞無可賞封無可封,按理說下一步就應該束之高閣,或者玩功高震主者死的老規矩。

可是內憂外患不絕的大明,接下來的年景每況愈下,崇禎皇帝恐怕腰桿子硬不起來,歷史上他對於有兵權在手的軍閥就是一忍再忍,許官位給糧餉安撫着。

黃勝根本沒有玩弄崇禎的想法,只不過拾遺補漏,竭盡所能少讓漢人在這亂世死於非命,儘可能保持漢人的人口紅利,到了厚積薄發之時有了大量海外殖民的漢人,日不落帝國纔會長治久安。

黃勝不會刺激崇禎,也沒想過造反跟大明開戰,而是選擇溫柔的蠶食,自己反正有了立足之地,目前是土地多缺人口,拓土之事當緩,移民之事當急。

而大明由於過分的土地兼併,太多升斗小民沒有土地,加上北方旱災、蝗災、兵災不斷,導致人口多土地沒有產出生存空間不足,無法生產自救。

黃家體系跟大明形成互補,會較好的解決大明內地流民轉化成流寇的惡性循環,最後的結果是黃勝得到了子民,大明少了流寇,雙贏何樂不爲?

當然這是一廂情願,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漸漸地黃勝將要面對大明的反擊,如何化解還需因勢利導也要因地制宜。

————

由於郭懷一的表現不俗,他是個海戰好手,黃勝用人所長在攻擊大越國時沒有安排他參加軍事行動,而是讓他繼續爲禍南海。

大越國那一點點可憐的水師隨隨便便就被收拾了,黃家海軍爲運輸船護航用不了幾艘戰艦,如此強大的海軍不利用好太浪費。

因此讓郭懷一趁着現在還是如假包換的海盜身份,把這個光榮的劫掠事業做大做強。“搶”在什麼時候都比“掙”來得快來得多啊!

資深海寇郭懷一不辱使命,這兩年爲了伏擊商船、戰船用盡了心思。

他什麼花樣都用上了,守株待兔在航線埋伏,跟蹤追擊遠遠地瞄着海盜船去掏他們的老窩等等不一而足……。

黃家領地“陸公島”、“張公島”離濠鏡澳不過十幾海里,顧三在這裡工作了半年回到舟山工作,留下的負責人是資深造船大師傅出身的陳滿意。

他天啓六年在覺華島危如累卵的時刻被黃勝收留,現在已經是高級管理者。

這裡是後世的香港,外海小島衆多,黃家在幾個島嶼上都修建了高高的燈塔,此舉利己利人。

後來郭懷一發現還有利於搶劫。因爲在離濠鏡澳最近的燈塔上,利用高倍固定式望遠鏡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濠鏡澳港口的船來船往。

黃傢俬兵利用望遠鏡全天候監控濠鏡澳港口,只要發現有商船出港就會打出旗語或者燈光密碼提供給哨馬船,然後一站一站傳達到郭懷一的指揮船。

隨即哨馬船就會遠遠地跟蹤出來的船舶,很快這些三三兩兩的戰船、商船就會發現被幾十艘炮火犀利的戰船包圍。

第三百三十五章:各取所需第六百九十九章:反水了第十章:孤軍守城第四十六章:春夢易醒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許願第一百二十七章:直搗賊穴第一百八十九章:兌換銅錢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長征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時間換空間第一百五十六章:看住老爺第六百五十七章: 緊張刺激第六百七十章:惡性循環第六百九十八章:導火索第四百八十二章:秋季攻勢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六百七十九章:末路狂飆第五百零五章: 弱國無外交第一百四十五章:敝掃自珍第六百七十二章:等着建奴來第二百八十七章:漁陽鞞鼓第五百九十二章:靜觀其變第八百二十七章:勸進、攤牌第一百二十章:逗海盜玩第六百零五章:榮譽感第八百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纏爛打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長征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七百三十七章:英明神武的王第四百三十章:阿敏授首第六百八十八章:但願如此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糧自安第四十八章:不受待見第七百九十九章: 建奴打倭寇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歸山第六百九十四章:逮張獻忠賞條褲子第三百七十二章:爲了糧食第一百三十一章:明軍中計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四百八十二章:秋季攻勢第二百三十三章:炮火外交第七百一十三章:拉一批打一批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六百六十七章:狙擊手第二十五章:建奴懵了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馬換將第六百七十七章:遭遇戰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第四百三十三章:菊花殘滿地傷第四百六十一章:惟我獨尊第七十六章:耳目一新第七百九十章:佔領雅庫次克第八百章: 論功行賞第七百三十九章:集結兵馬第七百八十章:澳洲殖民第十九章:賞金獵人第四百八十六章:探探口風第四百零二章:目瞪口呆第七百零九章:摧枯拉朽第六百二十六章:不敢覬覦第四百五十九章:劫掠廣東第二十七章:任重道遠第四十九章:遭遇悔婚第七百八十四章: 窮追猛打第二百五十八章:分潤功勞第四百一十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一十三章:皆大歡喜第七百一十五章:再圍錦州第三百五十二章:造船人才第三百一十六章:建奴退兵第二章:人不如狗第一百二十四章:斬殺浪人第五百零四章:好戲連臺第二百六十六章:遼東換將第四百五十章:謀取田畝第三百七十五章:婉約江南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力南下第六百六十三章:很暴力第五百七十八章:皇帝放心了第六百四十八章:禍兮福兮第三百七十八章:挾屍要價第六百九十八章:導火索第六百八十七章:訓練內操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八百二十章:插翅難逃第七百七十六章:奪取旅順口第四百三十五章:太能扯淡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五百五十二章:鰲拜死於空襲第二百四十章:雙管短銃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二百八十一章:巧取豪奪第七百五十七章:尊帝號第六百三十七章:不擇手段第三百一十九章:賞罰分明第三百四十一章:海盜內訌第二百六十七章:軍事堡壘第八百二十四章:心口如一第一百一十一章:插手海貿
第三百三十五章:各取所需第六百九十九章:反水了第十章:孤軍守城第四十六章:春夢易醒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許願第一百二十七章:直搗賊穴第一百八十九章:兌換銅錢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長征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時間換空間第一百五十六章:看住老爺第六百五十七章: 緊張刺激第六百七十章:惡性循環第六百九十八章:導火索第四百八十二章:秋季攻勢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六百七十九章:末路狂飆第五百零五章: 弱國無外交第一百四十五章:敝掃自珍第六百七十二章:等着建奴來第二百八十七章:漁陽鞞鼓第五百九十二章:靜觀其變第八百二十七章:勸進、攤牌第一百二十章:逗海盜玩第六百零五章:榮譽感第八百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纏爛打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長征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七百三十七章:英明神武的王第四百三十章:阿敏授首第六百八十八章:但願如此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糧自安第四十八章:不受待見第七百九十九章: 建奴打倭寇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歸山第六百九十四章:逮張獻忠賞條褲子第三百七十二章:爲了糧食第一百三十一章:明軍中計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四百八十二章:秋季攻勢第二百三十三章:炮火外交第七百一十三章:拉一批打一批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六百六十七章:狙擊手第二十五章:建奴懵了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馬換將第六百七十七章:遭遇戰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第四百三十三章:菊花殘滿地傷第四百六十一章:惟我獨尊第七十六章:耳目一新第七百九十章:佔領雅庫次克第八百章: 論功行賞第七百三十九章:集結兵馬第七百八十章:澳洲殖民第十九章:賞金獵人第四百八十六章:探探口風第四百零二章:目瞪口呆第七百零九章:摧枯拉朽第六百二十六章:不敢覬覦第四百五十九章:劫掠廣東第二十七章:任重道遠第四十九章:遭遇悔婚第七百八十四章: 窮追猛打第二百五十八章:分潤功勞第四百一十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一十三章:皆大歡喜第七百一十五章:再圍錦州第三百五十二章:造船人才第三百一十六章:建奴退兵第二章:人不如狗第一百二十四章:斬殺浪人第五百零四章:好戲連臺第二百六十六章:遼東換將第四百五十章:謀取田畝第三百七十五章:婉約江南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力南下第六百六十三章:很暴力第五百七十八章:皇帝放心了第六百四十八章:禍兮福兮第三百七十八章:挾屍要價第六百九十八章:導火索第六百八十七章:訓練內操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八百二十章:插翅難逃第七百七十六章:奪取旅順口第四百三十五章:太能扯淡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五百五十二章:鰲拜死於空襲第二百四十章:雙管短銃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二百八十一章:巧取豪奪第七百五十七章:尊帝號第六百三十七章:不擇手段第三百一十九章:賞罰分明第三百四十一章:海盜內訌第二百六十七章:軍事堡壘第八百二十四章:心口如一第一百一十一章:插手海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