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

黃勝從自願上戰場的忠明堡、黃家山島、覺華島、“華夏島”五六萬高級鄉勇中精選了一萬鄉勇參加戰鬥。

當即給予這些鄉勇輔兵待遇,此戰結束後轉正的輔兵會有很多。

這一萬新輔兵清一色是高小畢業生,年紀在十五到十八歲之間。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們獲得和家主並肩作戰的機會人人摩拳擦掌。

這些懵懂少年即將經歷戰爭洗禮,假以時日不知道會有多少將星閃耀。

集結的人馬有了兩萬六千,外加親兵隊騎兵小一千騎,即便前來勤王的其他明軍完全幫不上忙,這些人也足以和五六萬敵軍硬撼不落下風。

況且即將開始的是內線作戰,本鄉本土佔盡天時地利人和,陸續還會有各路“戰神”人馬先後趕來。

最後能夠集結京師“戰神”體系騎兵的數量是多少,說實話黃勝心裡還真的沒數。

因爲黃勝不知道內地發展的軍官們已經能夠集中使用多少騎兵。

黃勝這種發展模式猶如抗日戰爭時期的共黨敵後武裝,中央大佬們真的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反正日本剛剛投降,彙集的游擊隊就把國民黨打得滿地找牙,比打鬼子狠多了。

“戰神”人馬主力是繞道蒙古進行攻擊的忠明堡騎兵,他們馬上會運動到位,四面包圍即將形成,老天註定紅歹是此次會血本無歸。

軍情處早就開始活動,建奴的一舉一動黃勝已經瞭然於胸。

“戰神”出馬,清軍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毋庸置疑。

八月初八,密雲東一百餘里的一個叫做青松嶺的地方,一百餘蒙古韃子興奮得過了頭,他們居然脫離清軍大部隊往遵化方向前進。

已經是百總官職的特工包猛子集結了七十幾個兄弟一直找機會襲擊清軍,這一支冒進的隊伍被他鎖定。

韃子不熟悉地形,他們知道沿着大明官道前進會找到村鎮,襲擊每一個大明村鎮都會有太多收穫。

利令智昏的強盜發現前方有寥寥炊煙升起,一個個如同吃了春藥般勃起了,幾個探路的韃子呼哨着疾馳而來。

包猛子已經通知了附近幾個村莊的老百姓轉移,鄉親們見包猛子打着“戰神”旗號,人人都服從安排,但是他們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

那是幾個莊子的青壯都要求參加“戰神”人馬行動,青壯們有一百多人,其中有一半是獵戶,都有獵弓。

北直隸老百姓真的把“戰神”人馬當做親人,見“戰神”才幾十個人就準備襲擊清軍,都主動要求加入,他們認爲多一人就會多一份力量。

包猛子見父老鄉親積極性高也就不加以阻攔,他不會讓老百姓傻兮兮衝鋒去無畏的犧牲做炮灰,命令他們遠遠地隱藏在自己隊伍後面。

考慮到老百姓志願者沒有鎧甲,約定了旗語讓他們得到命令纔可以從躲藏地點出來掩殺敗逃的清軍。

躲在山上用千里鏡觀察的特工有五組,每組兩三人,他們早就把韃子的一舉一動用旗語接力的辦法傳達到了包猛子伏擊點,這裡離官道不足五十步。

由於現在是八月份,植被茂盛,六十幾人隱蔽在草叢裡略微僞裝,從官道過來不特意派人搜索根本不可能發現此地有埋伏。

參加伏擊的黃家特工和鄉勇人數不多,沒辦法圍而殲之,只能採取突襲。

他們都有雙管短銃,還有十幾支燧發膛線槍和三十幾支滑膛槍,此時都裝填完畢上了刺刀。

特工都是神經粗大的存在,根本不懼怕清軍,三十幾個精挑細選的鄉勇也是好漢,都是主動報名通過選拔的永平府一級鄉勇,此戰過後全部轉爲輔兵毋庸置疑。

小小隊伍靜靜地等待清軍自投羅網,準備伏擊人數是己方雙倍的敵軍,沒有一個人慌張。

一百餘老百姓在後面大概兩裡地的位置等待包猛子的旗號,這些人一個個都緊張得滿頭大汗。

清脆的馬蹄聲響,那是探路的韃子,包猛子放五個韃子尖兵過去,耐心等待一百餘韃子輕騎兵進入打擊範圍。

一息過後,塵土飛揚,亂糟糟的韃子們有的一人雙馬,有的還騎着馬拖着驢子或者牛等等這樣的大牲口前進。

包猛子很高興,因爲他見韃子隊伍里居然沒有裹挾老百姓,戰馬和大牲口都馱着搶來的贓物,由此可見這些韃子爲了保持行軍速度沒有抓鄉親們隨軍。

“戰神”人馬不僅僅是餓死也不搶掠老百姓,在戰鬥時還要儘可能不造成大量老百姓誤傷,如果伏擊圈裡的清軍和老百姓混雜,指揮官包猛子就無法使用一炸一大片的“飛震天雷”。

這不是包猛子婦人之仁,而是“戰神”紀律。

黃勝對於只要戰功不管老百姓死活的指揮官處罰相當嚴厲,只要有一次這樣的行爲,立刻會緝捕指揮官召開聽證會論證有沒有必要使得老百姓犧牲。

經過審訊後,指揮官如果罪名坐實會被開除軍職,這輩子都不可能成爲“戰神”軍人,而且永遠選不上民事官。

黃勝認爲心理沒有老百姓的軍人當然不會忠於國家忠於民族,應該屬於爲了個人目的不擇手段的卑劣之徒。

不殺他們已經足夠仁慈,用他們當官管理老百姓豈不是送羊入虎口?

包猛子見韃子全部進入攻擊範圍,親自拿起一顆“飛震天雷”對麾下幾個身強力壯的業餘擲彈兵大叫道:“兄弟們殺奴啊!”

隨後根本不顧韃子有可能射到自己,立刻站起來旋轉四圈,“飛震天雷”脫手直奔官道方向而去,緊接着七八顆“飛震天雷”也先後砸向敵騎。

與此同時燧發槍和滑膛槍紛紛開火了,五十幾顆子彈呼嘯而去,伏擊陣地上揚起硝煙一片。

前進的韃子驀然發現有埋伏馬上做出反應,手腳快的已經取出騎弓準備射箭,但是他們很不辛,不到五十步正是“飛震天雷”的最佳落點,韃子的箭矢還沒有射出,身邊就炸得驚天動地……。

厚顏求月票、推薦票,謝謝書友們,謝謝。

第六百八十六章:打斷骨頭連着筋第一百二十三章:天微微亮第三百八十章:異域揚威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第一百七十六章:重新做人第四百一十三章:萬軍對決第五百七十三章:救援喀喇沁第四十三章:娶妻納妾第四百二十六章:天子期待第五百八十一章:如火如荼第二百三十一章:不怕麻煩第六百二十三章:龍旗飄揚第一百五十二章:討要火藥第五百章:“野蠻道”真牛第一百七十四章:嚇得自殺第六百五十八章:孫傳庭第六百三十一章:投資之旅第六百零一章: 華夏發展第六百五十六章:兄弟挺住第四百六十四章: 天子有意第三百五十一章:義賣大米第一百七十六章:重新做人第三百九十章:新城崛起第七百三十八章:揮師北伐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戰鬥民族”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五百五十八章:苦練三九第六百五十章:討要公道第二十七章:任重道遠第八百一十四章:玉碎宮傾第六百六十三章:很暴力第六百八十七章:訓練內操第二百章:線膛火炮第一百七十二章:堂堂陣戰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一百七十二章:堂堂陣戰第二百零二章:勳貴報國第八百五十七章:沒有了江戶城第五百九十章: 挑軟柿子捏第五百七十八章:皇帝放心了第三百四十九章:熱帶土地第七百八十二章:正藍旗歸降第七百八十二章:正藍旗歸降第六百一十一章:流民四起第三百三十二章:瓦解海盜第一百章:一諾千金第七百七十七章:遼東門戶第四百二十四章:百姓支前第八百五十二章:倭寇要倒黴了第四百二十四章:百姓支前第四百九十五章:踏平大越國第七百三十七章:英明神武的王第一百三十七章:城市巷戰第六百六十六章:傳子傳孫第六百八十九章:灑淚惜別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四百六十章:海南淪陷第六百八十七章:訓練內操第五百六十二章:絕不拖欠第三百九十章:新城崛起第七十五章:愛來不來第四百八十四章:敢於搏前程第三百二十二章:皆在彀中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榮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一百九十二章:街談巷議第三十八章:解救漢民第一百四十九章:積草屯糧第八十章:香皂售罄第三百九十三章: 算計範家第五百九十五章:乾綱獨斷第三百五十八章:必有我師第四百六十九章:勿忘先烈第五百八十六章:殺伐果斷第二十五章:建奴懵了第一百九十五章:吾皇聖明第三百七十一章:再次出海第四百五十八章:海盜猖獗第四百二十章:南北對進第七百八十一章:祖家反水第一百一十九章:準備就緒第四十一章:安全撤退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四百一十五章:誰主沉浮第四百四十二章:解救漢民第二百四十八章:流動堡壘第三百七十五章:婉約江南第五百六十三章:大逆轉第三百三十三章:歷史轉身第七百八十七章:擁抱土爾扈特部第五百六十六章: 夏夜攻防戰第八百二十七章:勸進、攤牌第一百六十四章:狼煙再起第九十三章:心有靈犀第四百五十四章:四川來客第六百零五章:榮譽感第二百三十三章:炮火外交第三百零九章:樂不思蜀
第六百八十六章:打斷骨頭連着筋第一百二十三章:天微微亮第三百八十章:異域揚威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第一百七十六章:重新做人第四百一十三章:萬軍對決第五百七十三章:救援喀喇沁第四十三章:娶妻納妾第四百二十六章:天子期待第五百八十一章:如火如荼第二百三十一章:不怕麻煩第六百二十三章:龍旗飄揚第一百五十二章:討要火藥第五百章:“野蠻道”真牛第一百七十四章:嚇得自殺第六百五十八章:孫傳庭第六百三十一章:投資之旅第六百零一章: 華夏發展第六百五十六章:兄弟挺住第四百六十四章: 天子有意第三百五十一章:義賣大米第一百七十六章:重新做人第三百九十章:新城崛起第七百三十八章:揮師北伐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戰鬥民族”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五百五十八章:苦練三九第六百五十章:討要公道第二十七章:任重道遠第八百一十四章:玉碎宮傾第六百六十三章:很暴力第六百八十七章:訓練內操第二百章:線膛火炮第一百七十二章:堂堂陣戰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一百七十二章:堂堂陣戰第二百零二章:勳貴報國第八百五十七章:沒有了江戶城第五百九十章: 挑軟柿子捏第五百七十八章:皇帝放心了第三百四十九章:熱帶土地第七百八十二章:正藍旗歸降第七百八十二章:正藍旗歸降第六百一十一章:流民四起第三百三十二章:瓦解海盜第一百章:一諾千金第七百七十七章:遼東門戶第四百二十四章:百姓支前第八百五十二章:倭寇要倒黴了第四百二十四章:百姓支前第四百九十五章:踏平大越國第七百三十七章:英明神武的王第一百三十七章:城市巷戰第六百六十六章:傳子傳孫第六百八十九章:灑淚惜別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四百六十章:海南淪陷第六百八十七章:訓練內操第五百六十二章:絕不拖欠第三百九十章:新城崛起第七十五章:愛來不來第四百八十四章:敢於搏前程第三百二十二章:皆在彀中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榮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一百九十二章:街談巷議第三十八章:解救漢民第一百四十九章:積草屯糧第八十章:香皂售罄第三百九十三章: 算計範家第五百九十五章:乾綱獨斷第三百五十八章:必有我師第四百六十九章:勿忘先烈第五百八十六章:殺伐果斷第二十五章:建奴懵了第一百九十五章:吾皇聖明第三百七十一章:再次出海第四百五十八章:海盜猖獗第四百二十章:南北對進第七百八十一章:祖家反水第一百一十九章:準備就緒第四十一章:安全撤退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四百一十五章:誰主沉浮第四百四十二章:解救漢民第二百四十八章:流動堡壘第三百七十五章:婉約江南第五百六十三章:大逆轉第三百三十三章:歷史轉身第七百八十七章:擁抱土爾扈特部第五百六十六章: 夏夜攻防戰第八百二十七章:勸進、攤牌第一百六十四章:狼煙再起第九十三章:心有靈犀第四百五十四章:四川來客第六百零五章:榮譽感第二百三十三章:炮火外交第三百零九章:樂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