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首先發展的是農業,這裡的氣候一年三熟,加上優良的種子和農業技術,預計到明年夏天,糧食產量不但能夠保證自身的需求,還能夠向外輸出。
衆多的移民不可能全部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初步的工業也隨之展開。
要想富先修路,根據規劃淡水各條道路的建設已經開始進行,那些西班牙俘虜也被投送到這裡充當苦力。
各居民點也陸續打了機井,以解決移民用水問題。淡水河旁計劃修建淨化水廠,主要採用沉澱後消毒的方式,爲淡水地區提供自來水,管道爲PVC管。
淡水不遠的基隆就有煤礦,雖然是品質不太好的褐煤,卻能爲初步的工業提供必要的燃料。因此煤礦的開採也提上日程,有了煤礦,磚窯、水泥廠、木材蒸餾廠等等都能夠陸續開建。而且煤炭還能爲幾十萬居民提供日常燃料,煤渣可以用於修路。
幾十萬移民陸續抵達淡水奔向新生活,他們都由治安軍協助民政部疏導,雖然來此的人員衆多,卻有條不紊。
充足的糧食供應和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移民們的情緒很穩定。但是王越既然來了,就要爲廣大移民帶來福利,於是他發動了“每人每天一斤魚”的活動,時間歷時一年。
真正的目的是爲這些飢寒交迫的移民們補充營養,改善身體素質,從而能夠更好的投入到生產中去。
進行這樣的活動,只要增加八艘五百噸的拖網漁船即可達成。三十多萬移民,每日所需魚肉三十多萬斤,一百五十多噸而已。其實魚獲是有富餘的,剩餘的魚獲會進行醃製,以後魚罐頭廠也會建立,主要爲軍隊提供後勤。
第一次分魚的場面熱鬧空前,這些曾經吃不上飯的原饑民們竟然能夠過上天天有米有魚的生活,這是在以前做夢也想象不到的。
海魚有大有小,稱斤太麻煩了,都是估摸着重量發,大魚會剁成塊發放。按照王越的指示,只能多不能少,兩斤以下的整魚,不必分解,按一斤發放。
“爺爺,爺爺!”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提着一尾大魚飛快地跑了過來。
“丫頭,慢點跑,別摔着!”在安慶茶嶺被南下支隊第一批俘虜的饑民劉榮根老人,此時笑得見牙不見眼,手裡也用草繩提溜着一尾魚。
孫女劉伶咯咯笑着跑過來,把魚提到劉榮根面前道:“爺爺,我的魚比你的大!”
劉榮根端詳了一下,笑呵呵地點頭道:“丫頭這條魚確實比爺爺的大!走,我們回去煮魚去。”
劉伶攙扶着劉榮根往回走,因爲心情好,所以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爺爺,我上次吃魚還是一年前呢,還只是一小塊,幾口就沒了。我還從來沒有過這麼多魚,以後我們真的每天都有魚吃嗎?”
說着她又把魚提起來看看,雖然還沒有做熟,現在看着都覺得眼饞。
“嗯,我們算是遇見好人了。”劉榮根一邊走一邊點頭道:“這王越王思華大人說到做到呀,既沒有追究我們的從賊之罪,還讓我們吃飽穿暖,不但發米發衣裳,還要天天發魚。我思摸着,王大人的話應該是真的。”
“王大人確實是好人!”劉伶跟着點頭道,接着摸了摸身上的衣服道:“就是這衣服樣式怪怪的。”
這些移民一人領了兩套衣服,都是現代服裝廠的產品,其中以工作服爲主,其他的款式五花八門都有,講究的是結實耐用。所以饑民們已經告別了曾經的破衣爛衫,只不過整個淡水地區的服裝樣式卻爲之一變,已經很不明朝了。
“你這傻丫頭!”劉榮根露出慈祥的笑容道:“像我們這樣的人,能有身衣裳穿就不錯了,哪裡還有那麼多講究?何況這衣裳可是新的呀,就這樣白給了我們這些苦哈哈,王大人肯定花了不少銀子,這份心意就難得了。”
“我也只是隨便說說。”劉伶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王大人的恩情我是不會忘記的。”
“哎,這就對了,知恩要圖報呢!”劉榮根點點頭道:“現在這淡水到處都在要人做事,你雖然年紀小,但是從小你爹也是教過你讀書寫字的,寫寫算算的應該不成問題,爺爺得空了也給你找個事情做。”
情況確實如此,這些移民裡但凡是識字的都成了寶貝,到處都搶着要。
劉伶卻道:“聽說這裡要建學校呢,女孩子也可以上學的。”
劉榮根哈哈一笑道:“我活這麼大歲數了,還沒聽說過有女人能進的私塾,不過自從遇見了這位王大人,怪事確實多。”
劉伶搖着爺爺的胳膊道:“爺爺,我要上學!”
“好好好!”劉榮根不住地點頭道。
“爺爺!”劉伶突然問道:“您說我們能找到爹孃他們嗎?”
劉榮根聞言一愣,接着嘆了口氣道:“應該能吧,這兵荒馬亂的,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找到了。”
其實他心裡明白,找到的可能太渺茫了,何況他們現在流落到了千里之遙的海外荒島,但是他當着孫女的面不能這樣說。
爺孫倆一路說着就回到了他們的住處,這是一處用木頭泥巴搭建的兩間房子,而且還用樹枝圍成了一個小院子。這樣的房子都是抽調壯勞力成排建的,建房子的人由民政部門發放一定的銀子作爲工錢,所以積極性很高。
銀子在淡水地區已經有用途了,因爲積分商店已經隨之跟進。
“老爺子回來啦!”院子裡一位婦女熱情地打着招呼道。
劉榮根客氣地道:“張嬸的魚領了嗎?”
“剛領回來!”張嬸露出發愁得表情道:“就怕吃不完呢,我家那臭小子才六歲,也分了一條魚。”
劉榮根笑着道:“沒關係,不是還發了鹽巴嗎?吃不完了醃了,留着慢慢吃,實在不行還可以跟那些大肚漢換些別的東西。”
這些移民大多家庭不全,只好相互幫寸着搭夥過日子,劉榮根家和張嬸一家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