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沒有所謂正義不正義的時代,對於強者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不用花太大的代價,就能得到巨大的收益,這就是爲何近代的中國,屢屢遭到戰爭的結果。
日本水師興沖沖而來,分分鐘全軍覆沒了,幕府的陸上大軍也逐漸接近了名古屋地區。
考慮到五十萬義軍敗給了天策軍,這次幕府出動了二十八萬人組成的聯軍。之所以叫聯軍,是因爲這支大軍是由幕府統治下的五十多個大名組成的聯合部隊。
江戶時代共有二百多家大名,基本分爲親藩大名、譜代大名和外樣大名。
江戶時代的政治體制爲“幕藩體制”,由幕府和藩鎮共同管理國家。
在幕藩體制下,將軍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幕府是國家的最高的政權機關。
幕府統治全國各地的藩國。各藩的統治者是大名,效忠於幕府,幕府對他們實行交替參覲制度。
將軍實質上是各藩諸侯盟主,大名處於半獨立狀態,仍擁有很大的獨立性,通常幕府不干涉各藩內政,他們在自己的領地上擁有行政、司法、軍事和稅收等權利,在自己的領地就是絕對的主宰,但受到“將軍”的控制,對幕府負擔政治、軍事以及經濟義務。
豐臣秀吉的侵朝之戰出動的總兵力才二十萬人左右,這次江戶幕府出兵達到了驚人的二十八萬人,算的上是傾國之戰了。
這也是本土作戰才能出動這麼多兵力,如果是跨海遠征就滿以達到如此規模了,因爲後勤的壓力是巨大的,同時也要考驗海運能力。
明崇禎十三年,公元一六四零年三月二十一日。
幕府聯軍自江戶附近出發,用了大約八天時間,其前鋒五千兵力到達名古屋附近的桶狹間,遭遇了天策軍一個營前出部隊的打擊後,又縮了回去。
天策軍首戰勝利後,沒有繼續追擊,而是調整部署等待幕府聯軍主力的到來,隨後的幕府大軍陸續抵達,新桶狹間之戰一觸即發。
八十年前的桶狹間之戰,在日本歷史上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戰爭,這場戰爭也讓一個人的名字響徹了日本,這個人就是織田信長。
桶狹間山位於東海道與大高道的分歧點鳴海丘陵內,高六十五米,地處沓掛與大高城中間,距東海道中島砦三公里。
此山並不高,卻是交通要衝,兵家必爭之地。
當年的桶狹間之戰打的是奇襲戰,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所以被日本廣泛流傳。
雙方兵力對比爲織田信長兵力四千人,今川義元一方爲兩萬五千人。
就戰爭規模而言,是比不了即將打響的新桶狹間之戰的。當年的桶狹間之戰是諸侯之間的爭霸戰,新桶狹間之戰是抗擊外敵之戰,也是傾國之戰,幕府大軍雖然是聯軍,但是士氣高漲。
天策軍出動兵力爲兩個天策軍旅及四個治安軍旅,共一萬八千人,幕府聯軍總兵力二十八萬人,兵力對比和當年的桶狹間之戰更加懸殊。
通過無人機傳回來的視頻,王越饒有興致的觀察幕府聯軍的動態。
幕府軍隊是由諸藩組成的聯軍,幕府的士兵們在背上插滿了小旗子,上面紋着各式各樣的家徽。遠遠望過去,視野內數十萬面各色小旗迎風飄揚,彷彿佈滿了整個大地,看上去倒是十分威風。
實際上日本的士兵並不全是常備兵,有相當部分都是半農半兵的農民。
日本在豐臣政權時代曾實行過大規模的常備兵制度,但隨着豐臣政權的結束,這種制度很快被徵召兵制度打敗。
在日本,鄉野中的農民稍有戰鬥能力,就有受到徵召成爲士兵的可能。
德川幕府的親藩大名和譜代大名佔據了日本最富庶的土地,在雄厚的財政下,這些軍閥養着許多半農半兵的“地侍”。
由於日本戰國時代的尚武風氣還沒有消退,這些士兵的裝備甚至超過一般的明軍。畢竟大明幾十年的戰亂,經濟情況要比日本差。
不斷趕來的幕府聯軍士兵們大多有輕甲,這東西稱做具足,大約有七八斤中。這種盔甲一般由大名統一製作,在徵召農民兵參戰後發給士兵。
所以這些盔甲又被稱爲“御貸具足”。這些具足的正面往往紋着大名的家徽,和足輕背上的小旗一起構成敵我辨識物。
在着甲率方面,幕府聯軍超過了明軍,這和當前的經濟水平有關。火炮方面,明軍要強於幕府軍隊,這從對面的火炮數量就可以看的出來。
幕府聯軍所裝備的火銃比例要超過明軍大部分軍隊,達到了四分之一的比例,而且火銃的質量也超過了明軍。
日本人稱爲鐵炮的火銃,是仿製的火繩槍,其性能要略強於明軍的多數火銃。
在萬朝鮮戰爭中,日軍的鐵炮部隊成爲日軍的主力部隊,甚至有一名日本武將寫信回國的時候,要求所有被派遣到朝鮮的士兵都要隨身攜帶火繩槍,無需其它武器。
但是因爲加工能力有限,造價高昂,日軍不可能都裝備鐵炮,所以大多數士兵的武器是弓箭和長槍。
這種長槍身長四米半,槍竿爲複合構造,以橡木等木材爲芯,外面包上竹片,也像弓那樣塗漆防潮,所以韌性很好,是一種物美價廉的武器。
其他的精銳武士、武將親兵以及武將們所使用的大多是武士刀。
總體來看,因爲大明朝廷財政方面的原因,幕府聯軍的裝備超過了大多數明軍。但是不能和關寧軍相比,更無法和盧象升的新軍相比。
天策軍先到,首先佔領了桶狹間附近的高地。
“報告司令,幕府聯軍主力到達後,其中一部,兩個軍團約五萬人正在由巖池向丸根進發。另外兩個軍團五萬人,正在由青山向鳴海河口挺進。
從態勢上看,幕府聯軍的意圖很明顯,他們妄圖以絕對的兵力優勢,要將我軍圍困在桶狹間附近。”參謀長李子雄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