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

此刻的張承天,幾乎就混成了張希孟和朱元璋之間的傳聲筒,這兩位要商討重要的國政,要麼張希孟去宮裡,要麼老朱就來張家。

一旦沒啥事,張希孟在家裡修書帶孩子,老朱在城外種田帶孫子。

這時候張承天就需要來回穿梭,傳遞消息。就比如向外開拓,首先要種甘蔗榨糖,這就是張希孟的主張。

說個笑話啊……對外殖民也會虧錢的。

沒錯,你以爲對外攻伐,開疆拓土,逼着別人給你幹活,是個很賺錢的生意,其實不是的。

首先組織生產,就是個非常消耗成本的事情。

生產出來,還要進行儲存,運輸,銷售……每一個環節,都要消耗巨大的財富。

就比如說朱棣,他怎麼欠了那麼多錢?

還不都是搞前期投入了!

種田,伐木,養羊,呢絨……這些非常賺錢的行業,都不足以彌補虧空。要不是大明確實缺少這些東西,不開發不行,朱棣都能輸光褲子。

而這些看起來很賺錢的行業,都不足以填補虧空,那向外開拓,還有什麼是真正賺錢的?

搶劫嗎?

或許吧,不過搶劫也要運氣,對方反抗不能太強烈,而且還要確實有錢,不然你去搶劫,人家那麼可憐,一把鼻涕一把淚,最後自己還扔給元寶給人家,那可虧大了。

所幸,在這個世上,真有一個凌駕於搶劫的行業,是十足的暴利。

那就是榨糖!

放在後世,人們或許覺得糖算不得什麼,幾塊錢一斤,到處都是。人們甚至覺得糖是不健康的東西,吃的喝的,還要標榜無糖。

可是在當下,糖可不一樣。

像中原之地,百姓還算聰明,能鼓搗麥芽糖,做成零食,滿足需要。

可是放眼天下,大多數的地方,當真只有貴族人上人,才能偶爾吃到一點蜜糖。

他們甚至把糖看成萬能的寶貝,伱不舒服了,肚子疼,給你一碗糖水,喝下午茶的時候,別人往碗裡放一勺糖,你能放三勺……不用懷疑,你就是貴族當中的貴族,老倫敦正米字旗,老巴黎正白旗,老柏林正黑旗的貴族,都要跪在你的腳下,管你叫大哥。

當然了,大食、波斯這些地方,也好不到哪裡去,看看他們的點心,用多少糖就知道了。

總體而言,還真就是中原之地,物阜民豐,對待糖沒有那麼瘋癲。

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朱英靠着在嶺南榨糖,不光支援了朝廷幾百萬貫軍費,還順利拿下了雲南,把地盤越弄越大,都快趕上朱棣了,背後最大的財源,也是蔗糖。

所以歸結起來,糖幾乎是人們吃飽之後,最喜歡花錢地方……柴米油鹽醬醋茶,第八樣必需品,絕對就是糖!

還有一點,大多數的大明百姓,都會種植糧食……至於食鹽,由於是必需品,沒有鹽吃,人就沒有力氣,身體就會出問題。

所以這倆東西,都不能太過追求利潤,要讓所有人吃得飽飯,買得起鹽。

但是到了蔗糖這塊,那對不起了,你吃不起,那就別吃,買不起就別買。

反正不吃糖,也不會怎麼樣。

至於能吃得起的,那就乖乖給大明貢獻稅收就是了。

“歸結起來,糖得需求量大,市場廣闊,利潤豐厚……對外開拓,除了金銀之外,糖幾乎是首選,很難有更賺錢的生意了。”

張希孟向張承天講解,“如果陛下能從蔗糖開始,確實是很好的選擇。”

張承天低着頭,想了想,不解道:“父親,你把糖說得那麼神,朱英叔叔那裡,倒也是賺錢,但遠遠沒有到你說的境界,這是怎麼回事?”

張希孟哼了一聲,“還能怎麼回事!糖雖然好,但是榨糖實在是太苦了,需要投入海量的勞力,而且嶺南的氣候也不是完全適合種甘蔗,比嶺南好的地方,還有不少。”

張承天來了興趣,“爹,那你說什麼地方最適合種甘蔗?”

張希孟笑道:“這地方顯然不能太大,最好是個島嶼……因爲島嶼很容易控制,把勞力扔進去,他們跑不掉。還有呢,這地方要溼熱,氣候條件合適,方便蔗糖生長……如果能找到這麼一個合適的地方,一座區區島嶼,就能頂得上幾個省的產出,十足的寶藏島嶼,大明天子的掌上明珠啊!”

張承天認真聽完,總算明白了老爹的意思。

“這事大缺大德,還是要朱棣去幹,我是不會碰的。我要找到更賺錢的營生才行!”

張希孟翻了翻眼皮,“你小子能找到更賺錢的生意?”

張承天一笑,“事在人爲……爹,您說要是孩兒找到了,您老人家有沒有什麼獎賞?”

“獎賞?我賞你去收甘蔗!”張希孟不客氣道:“你小子還是乾點正事,不要以爲考了第一名,就可以懈怠,懂嗎?”

張承天一怔,連忙答應。他很高興,其實老爹對自己的成績,也是很在乎的。

放心,既然考了一次,就有第二次,到了咱們張家手裡的東西,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出去的。

這點您老放心。

至於接下來的事情,尤其是賺錢,我肯定也要找出一條路,一定能賺錢,還能讓老爹目瞪口呆,瞧着吧,我張承天必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這小子趁着放假,走街串巷,不放過任何的蛛絲馬跡。

張承天在應天城,到處尋找發財的機會。

至於朱元璋,他已經迫不及待了。

朱元璋降旨,把一堆蒙古王公,全都叫了過來。

足有二十幾位,蒙古王公貴胄,戰戰兢兢,連擡頭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朱元璋淡淡道:“咱已經知道了,確實是被王保保裹挾,纔不得不和大明作對,你們都不容易啊!”

馬哈木連忙帶頭,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多謝陛下體諒,吾皇萬歲!”

改口還挺快的,老朱呵呵笑道:“你們是冤枉的,不得已而爲之,現在又來向咱請罪,你說咱是不是該封官賞賜?讓你們安心啊?”

衆人一怔,他們確實是這麼想的,但是面對此刻的朱元璋,他們是真的不敢胡言亂語。

馬哈木漢語最好,他怔了怔,忙磕頭道:“雷霆雨露,莫非天恩!”

朱元璋忍不住大笑,“說得好!但誰得了雨露都高興,誰受了雷霆都不滿,甚至還要回去領兵造反,咱沒說錯吧?”

馬哈木連忙磕頭,“外臣不敢!外臣不敢啊!”

老朱一擺手,“不必了,咱不喜歡說那些繞圈子的話,單刀直入吧!咱可以給你們機會,准許你們歸附大明,不必遭到討伐,但你們也要拿出做臣子的態度。每個部族,十萬人以上的,要給咱五千青壯,其餘也要交出三千,一千不等。咱要這些人做事,你們必須要給!不給不行!”

老朱霸氣十足,不容置疑。

人羣當中,馬哈木出身瓦剌,實力雄厚,要是按照麾下人馬算,他必定是要出五千人。

真是肉疼啊!

而且拿出這麼多人,戰力受到削弱,搞不好會被周圍部落聯手弄死,絕對是馬虎不得的事情。

“外臣斗膽請教,陛下要用這些人幹什麼?”馬哈木仗着膽子問道。

“幹什麼?自然是種甘蔗,榨糖!”老朱笑呵呵說道。

在場的王公,半晌之後,才陸續弄清楚怎麼回事……立刻就有幾個人勃然大怒!好一個大明皇帝,我們來歸附,你卻拿我們當苦力。

早知如此,我們就不來了。

真當你大明天下無敵啊?

不服就拼一場!

在一片震怒之中,那個馬哈木向兩邊看了看,竟然再度跪倒,主動道:“外臣願意進獻五千青壯,以供陛下驅使!”

朱元璋看了看他,突然笑道:“你給了咱這麼多人,不怕周圍的部族聯合圍攻,滅了你嗎?還有,你不心疼嗎?”

馬哈木咬了咬牙,“回陛下的話,外臣以爲能伺候陛下,就是外臣的福氣。至於會不會有人圍攻,外臣以爲,上國不會讓真心歸附的臣下吃虧的!”

老朱看着這個年輕人,臉上含笑,果然識時務,久後必然不可限量。

“你很聰明!咱不妨告訴你,要你五千人,不是當苦力,而是讓這些人去管理土人,讓土人種甘蔗,榨糖!”

老朱揭開了謎底,馬哈木驚駭地瞪大眼睛,其餘諸位王公,也都嚇了一跳!

這話怎麼說的?

竟然不是當苦力,而是去管人!

不光管人,還要榨糖!

怎麼有點不對勁兒?

果然,朱元璋笑呵呵道:“馬哈木,你出這麼多人,咱不給你一文錢的軍餉。咱給你糖,一個人一年,三石糖,你看夠不夠?”

馬哈木都聽傻了,一個給三石糖!

還是每年三石!

我要有三石糖,拿到河中,拿到波斯那邊,我能換十個奴隸回來!

而且掌握了糖,那等於是坐在了金山上。

“吾皇萬歲!萬萬歲!”

馬哈木發自肺腑磕頭,朱元璋依舊笑容可掬,“西域之外,絲綢之路的白糖生意,咱也就一併交給你了,記住了,只要忠心大明,咱不會虧待你的。”

馬哈木瘋狂磕頭,把腦門都磕出血了,此刻就算讓馬哈木管朱元璋叫爹,都沒有問題。

只是在另一邊,張承天拿着一個告身,拍在了張希孟面前。

“爹,你看這玩意賣一百貫怎麼樣?”小胖子得意洋洋。

張希孟怔了少許,拿過來一看,竟然是韓國公李善長簽發的告身,是知府的。稍微思忖,張希孟的臉黑了……

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
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