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湖廣鄉黨淪爲犧牲品!

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湖廣鄉黨淪爲犧牲品!

罷免一切官職!

革除一切功名!

全家流放遼東!

當聽到這個處置後,曾鑑如遭雷擊!

流放遼東,這無異於是慢性死亡!

遼東乃是東北的邊陲之地,被稱爲“東北虎竄”,遼東氣候非常寒冷,冬季漫長,夏季短暫,根本無法正常耕種作物,是以遼東地廣人稀,再加上盤踞着大量蒙古、女真等蠻夷,成了國朝流放重犯的去處!

曾鑑怎麼都沒有想到,小皇帝竟會如此鐵血無情!

他沒想到眼前年輕尚幼的帝王,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

按照常理,自己這等朝堂重臣請辭,做爲皇帝應該出言挽留纔是,然後曾鑑就可順勢提出要求,請求小皇帝饒恕那五十六人,最不濟有人要保住人家的性命和官身。

可是這小皇帝不但不予挽留,還要將自己全家流放,這簡直比殺了自己還要難受!

曾鑑更是沒想到,自己已退爲進的一招用錯了地方,小皇帝與先帝爺相比,根本就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極端!

“若臣子有錯,陛下身爲君父當施行教化,而不是一味嚴懲,如此會失去仁義之心啊!”

現在這事,已經不是曾鑑個人之事,而是事關整個士紳羣體利益之事。

“元輔覺得呢?”

中山侯啊中山侯,你可真是“公忠體國”啊!

因爲雖然曾鑑拍拍屁股走了,但是他們現在還要面臨小皇帝的責難!

湯昊見火候差不多了,也再次起身開口。

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惡了天子的曾鑑,這輩子仕途是走到頭了!

文臣縉紳不敢去賭,所以他們堅決不能讓皇帝革去曾鑑的功名,也絕不能開這個先河!

一衆廷臣也是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麼開口才好。

南京在大明初年是大明帝國的首都,永樂年間遷都北京以後,南京作爲留都一直保留了六部、都察院等一整套與北京相對應的中央機構,自此大明王朝形成了以北京爲政治中心、以南京爲經濟中心的兩京制度。

更何況小皇帝早就有心整飭六部澄清吏治,結果你曾鑑偏偏自己撞上槍口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去南衙養老吧!

曾鑑啊曾鑑,你真是該死啊你!

罵歸罵,但該解決還是要解決。

事到如今,他已經沒有資格參與這文華殿廷議了。

“湯侯所言……可行!”

“元輔既然都開口了,那就這麼辦吧!”

“該殺頭的殺頭,該充軍的充軍,該去瓊州的去瓊州,朕不希望聽到有什麼意外發生!”

衆廷臣心中都是暗罵這個曾鑑真不是東西,好端端地伱非要發癲,非要搞出這套把戲,撞到小皇帝的槍口上面!

“因言獲罪?”小皇帝怒擊反笑,“朕從來不會因言獲罪,朕憤怒之處在於,爾等口口聲聲地說忠君愛國,結果真正到了關乎自身利益的時候,遇到什麼不順心的時候,直接就敢請辭致仕!”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你曾鑑狂悖在先,若是不予嚴懲,只怕天下官員見了,都會因此生出怠政惰政之心!”

不然方纔內閣首輔劉健都準備開口,直接一錘定音,將此事給徹底揭過去了,大不了讓那五十六人去死好了,怎麼着也不能讓小皇帝開革除讀書人功名的先河!

一旦革除功名成爲定製,那讀書人優待就會存疑,誰都不敢保證小皇帝下一刀會不會直接砍在這上面!

“陛下息怒,臣罪該萬死,請陛下責罰!”

只是,該怎麼解決呢?

一衆廷臣都選擇了沉默,大腦開始瘋狂運轉,希冀着能夠在記憶裡面找到什麼“祖製成法”,來應對眼前的危機!

畢竟江南之地佔據了大明賦稅的半壁江山,哪怕是遷都北京了,南京也要留下一個朝堂班底,專門負責徵收南直隸賦稅。

自此,繼兵部尚書劉大夏、都御史屠勳之後,又一位中樞重臣被打落下馬,逐出了朝堂!

羣臣看着曾鑑的背影,眼神裡面沒有半點憐憫,更多的是憤怒。

這邸報,就是大明版本的報紙,不過不是給平民百姓看的,而是給官員看的,讓他們瞭解朝廷的大政方針!

結果現在好了,因爲曾鑑這個蠢貨,小皇帝又抓住了一個大好機會,直接將革除功名的範圍擴大到了無故請辭致仕之人!

至此,三位真王點頭同意,湯昊的提議也就順勢通過了。

一有機會,你是真的巴不得整死我們啊!

畢竟此事小皇帝佔着理,說破了天,那也是曾鑑此獠罪有應得!

這一次,劉健是真心怕了,也不猶豫了,直接開口道:“一切按《大明律》論處!”

“臣請制定條例明發邸報,任何官員若再有隨意無故請辭致仕者,一律革除功名並且嚴查追責,根據其罪行大小按照《大明律》定罪,從重嚴懲!”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說難聽的一點,這些個官員那就是根本對朝廷給予的官職所承擔的責任不放在心上,這類人就是純粹的不負責任,純粹的自私自利,比之尸位素餐者還要可惡!

而眼下,這個人,是曾鑑,當朝工部尚書,正二品的朝堂重臣,也無怪小皇帝如此震怒了!

曾鑑那心思被點破,徹底慌了手腳,直接跪伏在地上,連大氣都不敢出。

劉健這番話,意思很簡單。

劉健忍不住嘆了口氣,他是內閣首輔,別人可以沉默,但是他不行,他必須要開這個口!

“陛下,大司空爲國操勞一生,居官數十年一直恪盡職守,未嘗有任何非議之處!”

小皇帝重新回到月臺上面,湯昊也跟了上來。

連太祖高皇帝都要“養士取士”,你要是真這麼幹革除讀書人功名,失去了士人之心,這大明王朝還怎麼維持得下去?

最後一句話,就是在服軟了,我們承認您是我們的君父,但是臣子有錯您也不能往死裡整啊,當寬厚仁慈推行仁義教化,這樣臣子纔會對您這位君父感恩戴德!

老首輔的話,小皇帝還是要聽的,不過他選擇了聽一半。

革除功名也就罷了,還要嚴查追責,你怎麼不直接要我們的命啊!

但是,事到如今,羣臣已經沒有反駁的理由了!

若是自己不俯首低頭,盛怒之下的小皇帝,一定會將自己連同自己全家打入萬劫不復之境地。

自此,廷議結束。

此話一出,羣臣臉色全都變了。

事實上,曾鑑曾經多次這麼幹過。

“曾鑑什麼情況?”

比如當年先帝爺從諫如流,納諸大臣言召還織造中官。

“對了,那五十六賊,怎麼處置?”

錚臣,這就是最好的招牌,也是文臣縉紳最有利的武器工具!

然而曾鑑怎麼都沒有想到,他無往不利的形象,到了小皇帝面前,直接就形同無物。

“附議!”

畢竟小皇帝剛剛纔放了那曾鑑一馬,這個時候再加以反駁,那就是有些不知好歹了!

沒看見這位皇帝陛下正在露出獠牙嗎?

“大冢宰?”

原本今日廷議還有戶部尚書韓文所奏鹽政改革,奈何出現了劇變,也沒人敢繼續開口了。

他是真的害怕,再冒出來一個曾鑑之流,給了小皇帝繼續敲打文臣縉紳的機會!

“既然元輔求情,那朕就饒你這一回。”

說白了,這就是曾鑑的爲官之道,只有做出與衆不同的姿態,才能讓自己在皇帝面前加深印象。

“那五十六人罪證確鑿,朕要用《大明律》嚴懲,爾等不讓,朕要革除其功名,爾等亦不讓!”

但是,南衙的其他部門,比如曾鑑這個南京工部尚書,那就是真正的清水衙門,毫無實權可言了,基本上是去養老的。

張敷華聞言暗自嘆了口氣,隨即點頭表態。

“如若因爲請辭致仕一事就被革除功名流放遼東,只怕會令天下讀書人寒心,昔年太祖高皇帝定下“養士取士”之國策,親言“治國以教化爲先”!”

他可不想真個牽連到自己的家人,也不想被革除功名,不然這人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內閣首輔劉健急忙開口,沉聲道:“陛下,大司空近些日子過度疲憊,所以纔會口不擇言,他並無任何藐視君王的意思,國朝不能有“因言獲罪”的先河!”

中官鄧瑢請求再次派遣,先帝爺耳根子太軟竟然又許之,曾鑑等人極言反對,甚至不惜以請辭相逼,先帝爺這才下令減免三分之一。

先帝爺是什麼脾氣,當今陛下又是什麼脾氣,你曾鑑連這麼粗淺的道理都沒看明白嗎?

你他娘地失心瘋了,纔會搞出錚臣這一套把戲!

小皇帝和那中山侯巴不得你自己跳出來,然後一棒子給你打死,再安插上他們自己的人,繼而指揮都察院血洗整個工部!

這是什麼?

這不只是主動找死,而且還是要拉着大家一起陪葬啊!

“陛下,此風絕不可漲!”

朱厚照聞言笑眯眯地點了點頭。

其次則是南京戶部尚書,南京戶部負責徵收南直隸以及浙江、江西、湖廣諸省的稅糧,此四地所交稅糧幾乎佔了大明帝國的一半,同時還負責漕運、全國鹽引勘合(明朝從始至終,南京戶部一直負責這一事務),職權不可謂不重,這也是南京作爲大明留都的真正意義。

誰敢冒出頭來,他就敢收拾誰!

朱厚照看向張敷華,沉聲道:“中山侯所言,總憲覺得如何?”

是的,慫了,不慫也不行!

話裡話外都在提醒小皇帝,差不多行了,別做得太過分了。

聽到這話,曾鑑身子一顫,最終還是隻能跪地謝恩。 南京工部尚書,與工部尚書,二者雖只有兩字之差,但意義卻是天差地別!

畢竟現在情況已經變了,不再是選擇恢復《大明律》,還是選擇坐視皇帝革除功名,而是他娘地因爲曾鑑請辭,小皇帝現在非要革除功名不可!

按照常理而言,一個官員突然請辭致仕,而且沒有任何說得過去的理由,說好聽的就是此人淡泊名利,視功名富貴如糞土,對官場的爾虞我詐感到厭倦,所以選擇堅守本心辭官歸隱,比如歷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隱士就是此列。

“日前南京工部尚書李善守制結束,你去接替南京工部尚書,繼續公忠體國吧,擢李善爲工部尚書!”

劉健、馬文升和張敷華三人正在交換眼神,互相交換意見,想要達成一致,從而平息皇帝陛下心中的怒火。

而南衙各部真正掌控實權的機構,是南京參贊機務兵部尚書、南京守備太監和提督南京軍務勳臣,即大明常見的文臣—宦官—武勳互相制衡掣肘的格局。

而南京兵部尚書又是其中的核心人物,此職即是文臣之首,又是節制留都軍務,可謂是留都的絕對實權人物。

“現在是更好了,堂堂工部尚書,朝堂正二品大員,直接以請辭致仕相逼迫!”

至於平頭老百姓,一些黔首愚民,老老實實都耕田種地就行了,瞭解什麼大政方針?

旋即,小皇帝又舊事重提。

這種兩京制度的特點是:皇帝和內閣大學士等決策人物都在北京,北京的六部等衙門是名副其實的中央權力機構;南京各衙門多爲虛銜,公務清閒,任職官員被稱爲“吏隱”,但地位一般不低於北京相對應的衙門官員。

“老臣附議!”

“怎麼?你曾鑑想幹就幹,不想幹就撂挑子?還是說你訕君賣直無往不利,以爲這一套用在朕的身上也很合適?朕要你這樣的臣子有何用?朝廷憑什麼要給你這種人優待?”

張敷華聞言急忙點了點頭。

這織造中官,即是江寧、蘇州、杭州各地設專局供應宮中織品的皇商,織造各項衣料及制帛誥敕綵繒之類,以供皇帝及宮廷祭祀頒賞之用,而大明於三處各置提督織造太監一人。

然而他怨不得任何人,要怪就只能怪他自己看不清形勢,非要橫插一腳爲那五十六人開口發聲,甚至還採取了最極端的請辭相逼方式!

朱厚照跟着湯昊廝混了這麼久,早就養成了湯昊的暴脾氣,軟硬不吃就是莽,你敢用請辭逼迫,那朕就敢廢了你!

曾鑑默默起身,然後退出了文華殿。

而縱觀今日這場廷議,湖廣鄉黨徹底淪爲了犧牲品,大司空曾鑑被逐出朝堂,五十六名湖廣鄉黨死的死廢的廢,無一人有重返朝堂的機會。

這些織造太監一放出去之後,就是內廷出了名的斂財工具,大肆斂財貪腐受賄,文臣縉紳對這些太監宦官一直都採取嚴厲的反對態度。

如此一來,這樣自己“錚臣”的形象,可就樹立了起來,憑着這錚臣的形象,無論做什麼事都無往而不利。

小皇帝的態度和反應,遠遠超出了正常皇帝的預料。

“朕這個大明皇帝,是爾等臣民君父,爾等都是朕之臣子,難道君父還不能教訓臣子了嗎?”

是以,曾鑑立刻就慫了,當場選擇磕頭認錯。

“陛下放心,絕無意外!”

“一言爲定,雙喜臨門!”

“……”

第229章 李東陽第258章 末日第242章 涌動!第276章 倭國銀礦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80章 選鋒結束!先登先登!第228章 清河船廠第180章 青州震動!兇狂中山侯來了!第266章 背刺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133章 謀算倭國!你不會是個抖M吧?第144章 船隊規模!湯侯要剿倭!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224章 楊一清第208章 帝危速歸第432章 臨別囑託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127章 要麼恢復大明律,要麼就革除功名!第237章 鍊鋼第139章 退而求其次!湯昊的真正目的!第193章 倭寇第54章 循吏和幹吏!第347章 一樣卑劣一樣可恨第205章 陽謀與陰謀!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第414章 巨大收穫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282章 通政司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351章 流放倭國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224章 楊一清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382章 真以爲朕不敢殺人?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179章 亂兵流匪!好一齣人間慘劇!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119章 攪弄風雲!你沒有那個膽子!第62章 母子決裂!哀家還要感謝你?第353章 紛亂複雜的草原局勢第351章 流放倭國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239章 李東陽致仕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194章 出海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湖廣鄉黨淪爲犧牲品!第62章 母子決裂!哀家還要感謝你?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260章 恐懼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365章 大戰序幕第334章 來自草原的消息第322章 爲什麼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372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69章 火炮顯威第375章 文臣的試探!第3章 誰敢動他?他是朕的救命恩人!第211章 阿斗!第47章 組建班底!第194章 出海第254章 壓力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406章 撕碎他們!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409章 生擒小王子者封侯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118章 馬踏司馬府!本侯要一樣東西!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343章 屠戮部落第389章 憤怒的大明皇帝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209章 危局第114章 小皇帝發威!劉大夏致仕!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434章 五載時光彈指間!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第162章 你敢出兵嗎?給本侯封了整個天津衛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105章 名聲臭了?我莽夫要什麼名聲?第382章 真以爲朕不敢殺人?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390章 河套大戰起第244章 造反第281章 信息壁壘
第229章 李東陽第258章 末日第242章 涌動!第276章 倭國銀礦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80章 選鋒結束!先登先登!第228章 清河船廠第180章 青州震動!兇狂中山侯來了!第266章 背刺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133章 謀算倭國!你不會是個抖M吧?第144章 船隊規模!湯侯要剿倭!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224章 楊一清第208章 帝危速歸第432章 臨別囑託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127章 要麼恢復大明律,要麼就革除功名!第237章 鍊鋼第139章 退而求其次!湯昊的真正目的!第193章 倭寇第54章 循吏和幹吏!第347章 一樣卑劣一樣可恨第205章 陽謀與陰謀!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第414章 巨大收穫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282章 通政司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351章 流放倭國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224章 楊一清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382章 真以爲朕不敢殺人?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179章 亂兵流匪!好一齣人間慘劇!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119章 攪弄風雲!你沒有那個膽子!第62章 母子決裂!哀家還要感謝你?第353章 紛亂複雜的草原局勢第351章 流放倭國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239章 李東陽致仕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194章 出海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湖廣鄉黨淪爲犧牲品!第62章 母子決裂!哀家還要感謝你?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260章 恐懼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365章 大戰序幕第334章 來自草原的消息第322章 爲什麼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372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69章 火炮顯威第375章 文臣的試探!第3章 誰敢動他?他是朕的救命恩人!第211章 阿斗!第47章 組建班底!第194章 出海第254章 壓力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406章 撕碎他們!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409章 生擒小王子者封侯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118章 馬踏司馬府!本侯要一樣東西!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343章 屠戮部落第389章 憤怒的大明皇帝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209章 危局第114章 小皇帝發威!劉大夏致仕!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434章 五載時光彈指間!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第162章 你敢出兵嗎?給本侯封了整個天津衛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105章 名聲臭了?我莽夫要什麼名聲?第382章 真以爲朕不敢殺人?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390章 河套大戰起第244章 造反第281章 信息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