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

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

文淵閣。

劉健與謝遷相對而坐。

元輔大人神情凝重,臉色很是難看。

便宜行事。

《史記·蕭相國世家》:“即不及奏上,輒以便宜施行,上來以聞。”

簡單來說,就是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斟酌處理,不必請示朝廷,不必請示皇帝!

比如李唐賢相狄仁傑,聖曆元年突厥南下騷擾河北,劫掠百姓萬餘人,女帝武則天任命狄仁傑爲河北道行軍元帥,征討突厥,並許以便宜行事之權,被皇帝臨時授予的“便宜行事”之權,允許他自己做主處理一些事務,狄仁傑就成了可以節制整個河北道所有軍民以及官吏的第一人。

又如大明王朝現如今這些巡撫、總督等地方監察官員,在兼領其他專項事務時也被賦予“便宜從事”的權力,他們甚至有權過問和處理如勸課農桑、勘察災情、興修水利等本應由地方官員處理的事務,而且可以隨時下令捉人拿人,包括布政使這等封疆大吏也不例外。

聽見天官大人這些粗鄙之語,劉健忍不住搖頭苦笑。

劉健深吸了一口氣,這神情無比鄭重。

“誠如中山侯所言,自我大明立國至今,倭寇之患始終未絕,反倒是因爲沿海備倭衛所都司的糜爛,導致倭患日益嚴重!”

“木齋,你想過沒有,那些沿海衛所爲什麼會糜爛?”

沿海衛所,重在沿海。

“哈哈哈……”

謝遷豁然轉頭,下意識地追問道。

僅僅只是做一個一心爲國的幹吏,那樣自然遠遠不夠。

聞聽此言,劉健如釋重負,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當然,他能夠堅守本心,做到恪守原則一心爲國一心爲民,與他這順暢的仕途也分不開關係。

“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

他並不是在責難謝遷,而是在點撥於他。

其實,劉健本不想選謝遷繼任首輔,畢竟他劉健是一個循吏,而謝遷是一個幹吏。

他也沒有打擾馬文升小憩,就自顧自地坐在一旁喝茶。

終於,謝遷意識到了不對勁,他默默地閉上了嘴。

“作壁上觀,冷眼旁觀,尸位素餐,對吧?”

“但是,這只是其一,甚至都不是主要原因。”

“你想做什麼?”

“還要……如何?”

“或許你會說,還有川蜀,“蜀錦工甲天下,特設織錦坊供御用”,保寧“有絲綾文錦之饒”,還有山西“潞綢”,“潞城機杼鬥巧,織作純麗衣天下”……”

“昔年太祖高皇帝在天下的各軍事要地,設立軍衛,然後創立了寓兵於農、守屯結合的建軍制度,即是衛所軍制。”

“所以,不如讓湯侯帶兵去肅清一番,該殺的殺,該抓的抓,至少可以讓沿海百姓的日子好過一些!”

“木齋,沿海衛所之所以糜爛,是因爲有人想要它糜爛;沿海倭患之所以猖獗,是有人想要它猖獗!”

“元輔大人,既然您一直心知肚明,爲何還要……還要……”

“但問題在於,這衛所軍戶乃是世襲,武官世襲武官,軍丁世襲軍丁,致使一個個衛所儼然變成了這些武官將佐的自留地,各級衛所軍官利用職務之便,侵佔軍屯土地,私役士兵,倒賣軍械,剋扣軍餉……”

但難能可貴的是,謝遷即便身居高位,也不像那李東陽一樣,廣交黨羽結黨營私,反而謝遷是一個幹吏,辦事堅持原則,爲人光明磊落,簡單說起來就是眼睛裡容不得沙子。

“老夫只是一個循吏,只能竭力維持朝廷的正常運轉,只能確保大明王朝不會徹底崩盤,你明白了嗎?”

“這一次,中山侯湯昊,出兵剿的不是“倭”,而是“衛”,而是“紳”!”

這個回答,就很謝遷。

“商賈向來卑賤,若是背後沒有勢力支持,他們別說與衛所軍官做生意了,只要膽敢登門,就會被這些武夫丘八給生吃活剝了,連點血水都不會剩下!”

天官大人原本正在小憩,他今年已經整整八十歲了,是不折不扣的耄耋老臣。

劉健希望謝遷能夠正視自己,能夠真正見識到這大明官場的醜惡!

聽到這兩個字,馬文升臉色微變。

劉健大有深意地開口提點道,希冀着謝遷能夠體悟到自己話語中的深意。

因爲內閣票擬之權,內閣首輔其實是代皇帝決策,若是如同謝遷這樣眼中非黑即白,惡人全都該死,那這大明遲早會出大亂子!

劉健希望謝遷做出改變,至少變得明智一些。

劉健冷笑道:“你謝遷不是江南士紳的一員嗎?哪怕你自己潔身自好奉公廉明,但是你的家人你的族人你的鄉人呢?”

面聖?

聽到劉健的詢問,謝遷頓時臉色一正。

謝遷說得情緒激動,臉色漲紅。

“單論生絲,江南就是爲整個大明的生絲生產中心,蘇州“家杼軸而戶纂組”,織造花羅、素羅、緞、綢數十種,杭州成爲各地“大賈不遠千里而求羅、綺、繒、帛者必走浙東”的基地,嘉興“蠶桑組繡之技衣食海內”……”

謝遷聞言一怔,臉色逐漸變得難看了起來。

尤其是馬文升的身份地位,連皇帝陛下都不敢對他大聲說話,更何況其他人了。

“他們背後站着的人,足以讓衛所軍官忌憚,不至於爲了蠅頭小利與商賈背後之人撕破臉皮,那麼這些商賈背後之人,到底是誰呢?”

“劉希賢,你是說……”

內閣首輔,就是縉紳領袖,這個位置,需要老成持重,需要多方斡旋,似乎老謀深算的李東陽更加合適。

“那麼,這些商人又是憑什麼,有資格與執掌衛所的軍官搭上線呢?”

“你說的很對,沒有任何問題。”

如若不然,那這內閣,只怕要引進新人了。

此外,像前宋時期川陝宣撫處置司的張浚,他被賦予了極大的“便宜行事”之權,許其在川陝地區享有軍、政、財的一切支配權,自張浚經營川陝以來,陝西軍民受到很大鼓舞,使得金軍主將完顏婁室“所下陝西城邑,輒叛”,不得不請求增兵,前宋抗金頹勢自此逆轉。

離開文淵閣後,劉健再次來到了吏部衙署。

“用不了多久,老夫就會致仕了,這首輔之位,只有伱來做!” “凡事不要只看皮,要看骨要看裡!”

“請天官大人隨下官去面聖!”

但是現在,小皇帝不僅賜給了中山侯湯昊“節制地方軍馬權”,還給了他湯昊“便宜行事之權”,這也就意味着湯昊所到之處,他可以調動當地所有兵馬,可以捉拿當地所有官員!

這纔是劉健真正擔心的地方!

“這大明吶,文臣縉紳把持朝政太久,久到他們都快要忘記了,大明王朝的真正主人,並不是他們,而是皇帝陛下!”

馬文升也反應了過來,捋了捋白色長鬚。

“劉希賢,你有病是不是?”

類似於王鏊被天官馬文升選定爲接班人,劉健同樣選了接班人,就是眼前的東閣大學士謝遷。

或許讓謝遷跟自己一起致仕?

這個選擇是不是更好一些?

老首輔現在是真的有些心慌,他害怕等自己致仕之後,這謝遷會跟着湯昊和小皇帝,三人組成“嫉惡如仇三人組”,直接把大明給鬧個天翻地覆啊這!

這人越老越像孩童,渾然沒有顧忌。

劉健目光深邃地開口道:“便宜行事之權,可捉拿任何地方官吏,包括布政使、按察使在內!”

可惜謝遷這輩子仕途太過順暢,自從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后,不是待在翰林院觀政,就是進入東宮成爲太子近臣,沒經歷過什麼官場黑暗,更不瞭解民間疾苦。

奈何經過先前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劉健也算是徹底對李東陽失望了,一個一心只顧着自身利益,枉顧家國天下的利己之人,更加不適合坐上內閣首輔這個位置!

“他這一次,剿的不是倭,而是士紳!”

話聽到這兒,謝遷的臉色已經很是難看了。

“現在的大明,經不起折騰了,天官大人明白嗎?”

“先前兵部尚書許進已經指出,沿海衛所糜爛不堪,而中山侯又有意重建水師,那麼他此次打着剿倭的名義出兵,肯定會藉此機會針對這些沿海衛所下手!”

頓了頓,謝遷突然笑道:“下官以爲,此事未嘗不可!”

馬文升一聽到這話,臉色瞬間狂變。

劉健聽得眉頭緊鎖,沉默不語。

“劉希賢啊劉希賢,你真是夠了!”

幹吏就是幹吏,只求目的,不論手段。

劉健嘆了口氣,再次出言,給了謝遷重磅一擊。

“此地是吏部衙署,不是你的文淵閣!”

“沿海衛所,重在“沿海”二字,你能夠聽明白嗎?”

“倭寇可以剿,衛所可以清,都沒有問題!”

“但是江南士紳,不可以輕動,否則會出現大亂子的!”

“沿海衛所之所以糜爛,是因爲衛所軍官與商人勾結,買賣走私貨物,通過這一系列手段斂財。”

嗯……

“所以,他們背後站着人,那木齋你想想,這些商人背後站着誰呢?”

劉健聽後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元輔,下官以爲,中山侯是想趁機釐清沿海衛所的弊政!”

“人家中山侯又不是什麼瘋狗,你還想着在人家脖子上套上根鏈子?”

“但不管是川蜀還是山西,他們都距離沿海太遠,哪有江南之地佔據了地利優勢方便!”

不知過了多久,馬文升這才幽幽睜開了眼睛。

“這二者迭加在一起,中山侯就是一個行走的……皇帝陛下,他想抓誰就抓誰,他想殺誰就殺誰,地方軍將若不奉命,那就是抗旨不遵;地方官員若敢反抗,那就是以下犯上!”

說完這些話,老首輔就離去了,留下了獨自陷入沉思的東閣大學士。

而且正因爲謝遷是一個幹吏,更加迎合皇帝陛下的胃口,畢竟傻子都看得出來,湯昊和小皇帝一門心思地想要刷新朝政治理弊政,謝遷這個幹吏首輔,或許能與他們這對君臣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劉健停下腳步,轉過身看着謝遷。

“他如果去了江南,那他就是真的瘋狗了!”劉健語氣平靜地放下茶杯,淡淡開口道。

直到謝遷一五一十地道出了這衛所軍制的弊病,道出了爲何沿海衛所會日益糜爛,可元輔大人依舊沒有開口,而是滿臉失望地看着他。

謝遷是成華十一年的狀元,狀元本就前程似錦,謝遷更是將這條路走到了極致,翰林院觀政後便入東宮成爲成化太子近臣,後於弘治八年同李東陽一起入內閣參與政務,等到弘治太子出閣時,又加封爲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可謂是仕途錦繡青雲直上。

你說話的時候,能不能稍微動動腦子啊喂?!

內閣首輔這個位置,要的是能夠穩定住朝堂大局,能夠維持大明王朝的正常運轉。

尤其謝遷還是個嫉惡如仇的幹吏,對待那些貪腐受賄、剋扣軍餉、奴役軍士的衛所將領,他恨不得自己親自前去,將這些狗東西血洗一遍。

“木齋,你覺得咱們這位中山侯,到底想幹什麼?”

“但是你想過沒有,老夫又能如何?”

總而言之,這“便宜行事”之權,權勢之大遠超尋常,更是尤在節制地方軍馬權之上!

“節制地方軍馬權,可調集當地所有兵馬!”

劉健不再去看謝遷,而是自顧自地站起了身,向屋外走去。

“元輔大人的意思是……”

這些話,劉健壓在了心中很久,今日一吐爲快,整個人都覺得輕鬆了不少。

七十歲就很稀少了,馬文升活到了八十歲,還能頑強地挺立到這朝堂之上,爲大明執掌吏部權柄,即便自傲如劉健,每每想到這兒,也不由對馬文升心生敬意。

“比如我大明與倭國的勘合貿易,日商每一次都會採購大量的如生絲、藥材、字畫、書籍等中原特產,那麼木齋你想過沒有,這些東西從何而來?”

“藉着剿倭之名,巡視沿海衛所,整飭備倭軍務,肅清貪腐將佐,然後再通過這些貪腐將佐,順藤摸瓜地挖出那些士紳……嘿,中山侯真是他孃的天才!”

六十花甲,七十古稀,這“古稀古稀”,就是自古以來就很稀少的意思。

劉健驟然間被罵,也不惱怒,而是笑呵呵地發出了邀請。

馬文升接過柺杖,顫顫巍巍地起身。

“元輔,衛所廢弛,根源不是出在世襲武官制度上面嗎?”

馬文升聽後眸光閃動,隨後頤指氣使地對劉健喝道:“還愣着幹嘛?把老夫的柺杖拿過來!”

聽到這話,馬文升“噗嗤”一下樂出了聲。

只是還沒來得及發出一聲愜意的呻吟,他就注意到了正在喝茶的劉健,一張老臉頓時就冷了下去。

“三天兩頭地往老夫這兒跑,你吃飽了撐的?”

“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娃娃,真是敢想敢做啊!”

щшш▪ t t k a n▪ ¢O

“走吧,入宮,面聖!”

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366章 壓力巨大的大明朝第404章 科爾沁潰逃!第378章 漢家男兒盡歡顏第142章 天官與首輔!劉希賢的請求!第228章 清河船廠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288章 赤松氏第293章 興師問罪第344章 女真之罪第288章 赤松氏第291章 卑劣本性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377章 捷報抵京第431章 出海之爭第322章 爲什麼第319章 京軍譁變第306章 楊廷和第377章 捷報抵京第360章 達延汗和亦不剌第407章 騎兵對決!第52章 專職提督!第404章 科爾沁潰逃!第287章 元日戰爭第45章 劉瑾與張永!第189章 俸祿微薄?那是你們貪婪成性!第159章 燎原之勢!不過是些卑賤竈戶罷了!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制度!第308章 封賞變故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27章 巨頭出手!請誅閹人!第423章 安邦定國之策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402章 屍山血海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421章 重塑邊防第228章 清河船廠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31章 大戲開幕!韓文死諫!第255章 士紳第357章 熱武器時代第191章 王鏊第91章 朝堂巨鱷!完人徐溥!第203章 威逼利誘第227章 糜爛馬政第52章 專職提督!第208章 帝危速歸第328章 交易與認罪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420章 湯家祭祖!第319章 京軍譁變第240章 商賈第100章 緊急情況!小皇帝病了!第362章 傳奇哈敦與中興之主第342章 全面進剿女真蠻夷第44章 謀劃京營!第196章 血戰第3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319章 京軍譁變第9章 皇權半步都不能退!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131章 小事放大化!湯侯再調兵!第4章 你太看得起自己了!第315章 東海貿易與刺殺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21章 大戲開幕!第171章 臨清!這個狗屁世道啊!第231章 羞辱第309章 三侯七伯!第383章 江南士紳在作死!第271章 清理王莊第303章 信息交換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172章 殺人!臨清鈔關!第106章 惡名昭著!都察院的瘋狂彈劾!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322章 爲什麼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183章 收攏兵權!你們這是在找死!第105章 名聲臭了?我莽夫要什麼名聲?第346章 鐵騎對決第158章 湯昊深意!大人真是好大的官威啊!第370章 明軍的惡毒操作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351章 流放倭國第208章 帝危速歸第389章 憤怒的大明皇帝第334章 來自草原的消息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358章 合作愉快第55章 新軍提督中山侯!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363章 重建奴兒干第223章 開誠佈公第335章 三邊總制
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366章 壓力巨大的大明朝第404章 科爾沁潰逃!第378章 漢家男兒盡歡顏第142章 天官與首輔!劉希賢的請求!第228章 清河船廠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288章 赤松氏第293章 興師問罪第344章 女真之罪第288章 赤松氏第291章 卑劣本性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377章 捷報抵京第431章 出海之爭第322章 爲什麼第319章 京軍譁變第306章 楊廷和第377章 捷報抵京第360章 達延汗和亦不剌第407章 騎兵對決!第52章 專職提督!第404章 科爾沁潰逃!第287章 元日戰爭第45章 劉瑾與張永!第189章 俸祿微薄?那是你們貪婪成性!第159章 燎原之勢!不過是些卑賤竈戶罷了!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制度!第308章 封賞變故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27章 巨頭出手!請誅閹人!第423章 安邦定國之策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402章 屍山血海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421章 重塑邊防第228章 清河船廠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31章 大戲開幕!韓文死諫!第255章 士紳第357章 熱武器時代第191章 王鏊第91章 朝堂巨鱷!完人徐溥!第203章 威逼利誘第227章 糜爛馬政第52章 專職提督!第208章 帝危速歸第328章 交易與認罪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420章 湯家祭祖!第319章 京軍譁變第240章 商賈第100章 緊急情況!小皇帝病了!第362章 傳奇哈敦與中興之主第342章 全面進剿女真蠻夷第44章 謀劃京營!第196章 血戰第3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319章 京軍譁變第9章 皇權半步都不能退!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131章 小事放大化!湯侯再調兵!第4章 你太看得起自己了!第315章 東海貿易與刺殺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21章 大戲開幕!第171章 臨清!這個狗屁世道啊!第231章 羞辱第309章 三侯七伯!第383章 江南士紳在作死!第271章 清理王莊第303章 信息交換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172章 殺人!臨清鈔關!第106章 惡名昭著!都察院的瘋狂彈劾!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322章 爲什麼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183章 收攏兵權!你們這是在找死!第105章 名聲臭了?我莽夫要什麼名聲?第346章 鐵騎對決第158章 湯昊深意!大人真是好大的官威啊!第370章 明軍的惡毒操作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351章 流放倭國第208章 帝危速歸第389章 憤怒的大明皇帝第334章 來自草原的消息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358章 合作愉快第55章 新軍提督中山侯!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363章 重建奴兒干第223章 開誠佈公第335章 三邊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