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

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

湯昊正和錢正貴正在商議鈔關細節。

湯木和左一刀聯袂而來,二人身上都帶着淋漓血跡。

“侯爺,辦妥了!”

“巡檢司上下,包括那個黑虎幫,犯案人員盡皆被斬首示衆!”

“倒是黑虎幫底層人員,都是些懵懂無知的縴夫船伕,所以卑職沒有對他們動手,詢問一番後就放走了。”

左一刀沉聲開口解釋道。

對啊,查抄這些貪官污吏的,可都是錦衣衛自己人,那也就意味着其實劉健並不知道這次查抄了多少贓款!

“咳咳,召元輔覲見吧!”

如此器重信任,屬實讓人感動……

此話一出,湯木和左一刀都快憋不住笑了。

“留下三萬兩,用以作爲鈔關改制的啓動資金,交給正貴你自己掌控,具體是招募一應技術人員,維護臨清河道,按時給大家發放薪資,維持鈔關正常運轉等等,畢竟鈔關要改制前期肯定會有不少麻煩事情,你自己看着處理吧!”

“他之所以沒有什麼出彩的政績,不是因爲他無能,而是因爲他背後沒人提攜,沒有勢力支撐!”

聽到這話,朱厚照一愣,隨即想到了什麼,立刻就拒絕見面。

得,白感動了,就不該多餘這麼一想。

真要是到了這種地步,他還不如自己一頭撞死算了,以免牽連到家人。

“劉大夏之所以能夠平步青雲,能夠位極人臣,還有什麼“弘治三君子”的好名聲,不是他真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政績,也不是他真對大明對百姓做出了什麼卓著貢獻,而是他劉大夏運氣好,被那大學士楊溥看上了,得到了楊溥的政治餘蔭!”

“此外就是朝廷恢復納糧開中舊制,但因爲此策剛剛宣佈,一時間還沒有商賈前來應標,也就是說眼下九邊軍費還需要朝廷自行承擔……”

“有一句話說得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到時候你湯木就是天底下頭號奸臣,就是人人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就是百姓子民恨不得殺之而後快的禍國奸臣,你說最後誰能保得住你?”

他滿臉懵逼地看向湯昊,不是大家都自己人了,你爲啥還抄我家啊?

湯昊輕咳了兩聲,解釋道:“掩人耳目罷了,現在還不是你暴露的時候,不然會瞞不過那些人的眼睛,明白了嗎?”

“放心,張敷華會答應的。”

“你覺得那劉大夏這輩子有什麼政績?不過彈劾了一些貪官污吏,不過是進言革除了一些弊政,但他偏偏就可以青雲直上位極人臣,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政績嗎?”

只是他們被巡檢司巡檢宋醜利用,逐漸從一個報團取暖的羣體演變成了黑社會,成了魚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工具。

湯昊冷笑道:“所以啊,一個官員的能力,跟他那些履歷,其實沒有多大關係。”

這三十三萬兩銀子,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臨清那些貪官污吏,抄家所得的贓款,只有十萬兩銀子,而剩下這二十三萬兩,則是來自宗鉞這些長蘆運司的貪官污吏,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被抄家了。

“中山侯揹負了那麼多罵名,這才掙來了這些銀子,那這些銀子就只會用於操練新軍,任何人都別想打它的主意!”

嗯,話裡話外都是一個意思,陛下給錢吧!

小皇帝把頭搖成了撥浪鼓,言簡意賅地吐出了兩個字。

湯木和左一刀聽到這話,頓時都大笑了起來。

“朕纔是大明皇帝,朕需要他們同意嗎?”

“山東備倭司,殺人,剿倭!”

“陛下,國庫空虛,還請陛下開恩!”

說到底,左右朝堂政局的,始終都是那批士紳縉紳。

劉健怔怔出神,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麼,可是最後卻什麼都沒說出來。

“這筆銀子怎麼來的,元輔比誰都清楚!”

“侯爺,這個錢正貴可信嗎?”

“老百姓就算老實本分地種一輩子地,他們也富裕不起來,他們也只是在給士紳縉紳、達官顯貴生產糧食罷了!”

“侯爺,下一站我們去哪兒?”

先是負責收稅的人員,至少也要百人之多,畢竟臨清作爲大運河南北交匯之處,每日路過臨清的大小船隻南來北往都不下百艘,秋天漕糧通過的時候,每日通過的數量更是數不勝數。

湯木摸着下巴思索道:“侯爺,有沒有一種可能,廢了科舉制度?”

除了文吏之外,再加上緝私防衛的戰兵,湯昊預估的是留下五百精銳戰兵,這是以防真有什麼仗勢欺人的權貴勢力強行闖關,這樣一來就算按照最低的薪俸標準,每人一個月一貫錢月餉,每月至少也要支出五百多貫成本。

此話一出,就連湯昊都有些驚訝了。

這可是三萬兩銀子啊!

侯爺竟然連眼皮都不眨一下,直接就交給他了。

“元輔,這就是事實啊!”

“他的名字,是楊溥取的,他的妻子,也是楊溥族女,他只要老老實實走完科舉這條路,會試殿試成績不算太差,他就可以青雲直上,可以進入朝堂,早就有人爲他安排好了這一切,不過都是走個過場罷了。”

“再者山東又出現了旱情,救災如救火,朝廷也要撥款籌措錢糧救濟災民……”

聽到中山侯這話,王豺和錢正貴都是心中一震,當即躬身領命。

然後湯木也開口彙報道:“侯爺,馬綸一干貪官污吏全都被清洗了個乾淨,從他們家中一共查抄出了十三萬兩白銀,包括那宋醜在內,還有那鈔關御史錢正貴……”

嘶……

“但是,怎麼給,給多少,這全在皇爺一念之間!”

那麼一車車的銀子送進了內帑小金庫,你以爲我們眼睛瞎啊?

這下子,輪到錢正貴傻眼了。

左一刀:“!!!”

“王豺,既然你是錦衣衛百戶,那就應該明白以後該怎麼做,這臨清鈔關本侯就交給你了,不要讓本侯失望,不要讓陛下失望!”

這臨清確實不愧是天下鈔關之首,商賈船隊雲集之地,若是發展得好,日後未嘗不可以成爲大明王朝的一座商業都市。

張永笑呵呵地給出了具體數目。

所以,貪官污吏着實可恨,着實該千刀萬剮啊!

這些可真是朝廷的錢,可都是朕的錢!

隨即左一刀就出去喚了個彪形大漢進來,臉上還有一道猙獰刀疤。

“錢正貴很聰明,也是個勉強還有點良知的人。”

“皇爺,恐怕不行。”陳寬憋不住笑了。

小皇帝滿心歡喜地看着一車車銀子送進了內帑小金庫。

錢正貴臉色一陣青白交加,好懸沒有跟湯昊拼命。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想,臨清確實是利益匯聚之地。

“今歲江南那邊遭了水患,加上本就是重賦重稅之地,所以百姓怨聲載道,基於陛下賢名考慮,應當適當予以減免……”

漕幫的主體,本來就是這些縴夫船伕,爲了報團取暖,在這艱難世道求生,所以纔會聚集在一起。

要是人數少了,這鈔關根本就無法正常運轉,這還只是負責稅收的文吏。

三日之後。

沒辦法,他們確實只從錢正貴家裡抄出來了不到一萬兩的贓款,二人都還覺得有些納悶,不太正常嘛!

聽到這話,朱厚照這才冷靜了下來。

“這查抄貪官污吏所得的贓款,原本就是貪官污吏搜刮的民脂民膏,或者侵吞的國利,所以以往朝廷的處置都是要麼歸還當地百姓,要麼充入國庫,當然以後者居多……”

“不是,你思想很是危險啊!”

“卑職錦衣衛百戶王豺,見過侯爺!”

錢正貴聽到這話,竟是激動得面色漲紅。

而陳寬、張永等內侍也全都齊刷刷地跪了下去,連大氣都不敢出。

這個數字,確實有些驚人。

“軍民窮困,民窮財盡,食不果腹,民不聊生,流民暴漲,聚衆作亂,揭竿而起……”

他神情恍惚地行禮離去,步履蹣跚地走出了幹清宮,背影顯得很是落寞蕭索。

“因爲田地都掌控在士紳鄉紳手中,都掌控在達官顯貴手中!”

“一個臨清知州,一個巡檢司巡檢,查抄出來的贓款竟然比鈔關一年鈔關收入還多,他們可真是好手段!”

雖然說,野人這些言論,過於危言聳聽了些,但是細細想來,卻是能夠逐漸琢磨出些味道。

王豺,錦衣衛百戶!

“陛下,元輔大人求見!”

劉健聞言一愣,你這就有些不要臉了啊!

“元輔,朕知道你一直在竭力維持朝政大局。”

“胡元,不就是這樣亡的嗎?”

良久沉默後,湯木故作輕鬆地開口轉移話題。

“朕這個大明皇帝,確實不是大明江山的主人,士紳縉紳纔是啊!”

這天津衛加上這臨清,他們收拾了那些貪官污吏後,自然也沒忘了抄家,真算起來可是有不少銀子了啊!

再次回到臨清碼頭,湯昊抱着小囡囡登上了官船,繼續前往下一站。

湯木訕笑着開口,滿臉心有餘悸。

“別搞貪腐那一套,小心剝皮實草。”

聽到這話,左一刀心中一動,隨即點了點頭。

建立一個標準的稅關,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見見見,見你大爺啊!

朕這邊剛剛纔摟了銀子,內閣首輔劉健就跑了過來,他打的什麼主意,傻子都看得出來!

朱厚照滿臉憋屈地看向陳寬,悽聲道:“大璫,咱能不給嗎?”

一想到那般可怕場景,湯木頓時就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個世道本就充滿了不公平,朝堂官場更是如此,劉大夏從小就被安排好了一切道路,從小就註定他日後的權勢地位是尋常官員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頂點,又能上哪兒說理去呢?”

“但是這樣做,對大明有害無益,弘治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湯昊隨即又看向了左一刀。

此話一出,劉健驚得頭皮發麻,急忙起身跪倒在了地上。

大哥你來真的啊?!

“這位是臨清鈔關御史錢正貴,以後你就跟他做同僚,你們好好商議一番後續怎麼做,要求只有一個,守好這臨清鈔關,不要白費本侯一番苦心,否則本侯不會手下留情!”

朱厚照冷笑道:“五成鹽利被這些貪官污吏所得,他們還拿了這麼多年,國庫不空虛纔怪!”

“皇爺!”陳寬沉聲道:“給還是要給的,不然這些文臣縉紳會指責皇爺與民爭利,平白傷了皇爺的賢名!”

白花花的銀子,沒人不喜歡!

“沒錢!”

“要按照朕的意思,就該將這運司給廢除了,直接讓京軍進駐,主持鹽場工作,省得這些貪官污吏侵吞國利……”

朱厚照神情很是落寞,他看到這密報的時候,可是氣得一整天都沒吃得下飯。

對於左一刀的做法,湯昊沒有什麼意見。

他們通過科舉大考,源源不斷地向朝堂輸送新鮮血液,扶持其成爲士族大族在朝堂之上的代言人,以此確保自身利益,劉大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如同劉大夏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看見他這不怒自威的威嚴模樣,湯昊頗爲滿意。

“多少?具體數目多少?”

聽到這話,湯木和左一刀頓時都沉默了。

朱厚照見狀心裡面也不好受,但態度還是很強硬。

“這話元輔不該對朕講,該跟那些貪官污吏講!”

“行了,此事就到這兒吧,剩下那十萬兩差人送回京,給陛下一個小驚喜!”

“皇爺,整整三十三萬兩銀子啊!”

小皇帝急不可耐地追問道。

“你這辛辛苦苦貪腐了兩年多,還沒人家一個知州貪腐得多,小錢你確實算是“清廉如水”啊!”

“不見,就說朕身體不適,需要休養!”

話說到這兒,小皇帝取出了一封錦衣衛的密報,那正是左一刀親筆所寫,關於中山侯湯昊對士紳縉紳的那番誅心言論。

“陛下,元輔大人說了,今日必須要見!”

朱厚照一聽到這話,頓時也火了,冷冷地看着劉健。

“你不要忘了,士紳鄉紳掌控地方話語權,朝堂縉紳執掌朝堂話語權,他們想要毀人清譽壞人清白,只需要動動嘴就行了,而天下百姓哪裡認識你什麼湯木之流,三人成虎聽得多了,他們也會聽信這些謠言是非!”

抄了人家,還要往人傷口上面撒鹽,你還是個人嗎你!

“陛下,這……這……”

小皇帝正樂呵呵地看着奏報,一個小宦官又走了進來。

他的內帑小金庫,還是第一次這麼富裕過!

“別說什麼廢了科舉制度了,你要是敢對科舉改制,天下文人讀書人全都會立刻跳出來將你罵成亂臣賊子,逼迫朝廷將你大卸八塊,要不要試試?”

“君聖臣賢,海晏河清,煌煌一派太平盛世,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陛下,民生爲重啊!”

嘶……三十萬兩!

朱厚照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

“這些銀子可是野人揹負罵名掙來的軍費,朕還要給他留着練兵呢?東官廳大營那邊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一天軍費都得成百上千兩銀子,朕不留着練兵給這些貪官污吏幹什麼?”

“十三萬兩,還真是好大的手筆啊!”

“陛下!”劉健臉色一沉,“陛下心中也清楚,這是不可能的,滿朝文武都不會同意!”

錦衣衛,可是天子親軍,皇帝陛下才是他們的主人,這一點從未改變。

見此情形,小皇帝嘆了口氣,上前親手將劉健給扶了起來。

畢竟現在大明境內的白銀並不算多,購買力還是很驚人的,直到隆慶開關的時候,大量白銀才流入了中國境內,現在國內的白銀主要還是朝廷開採銀礦以及外邦藩屬國進行的朝貢貿易。

“侯爺放心,一刀明白。”

“我準備在臨清鈔關留下五百戰兵,專職負責覈驗稅收一事,表面上就用這臨清巡檢司的身份,領頭的將領,伱留下一個錦衣衛百戶吧。”

這也是爲何,當那些士紳縉紳聽說倭國竟然有一座藏銀上億的石見銀礦時,會那麼瘋狂的真正原因。

天可憐見,當初他這位大明皇帝,問戶部問內閣要個一萬二鹽引,這些狗東西都不給,現在野人出去轉了一圈,就給他弄回來了三十三萬兩啊!

小皇帝激動得面紅耳赤,身子發顫。

僅僅只是那宗鉞一人,就抄出來了十五萬兩鉅款,簡直比他這個小皇帝還要富有!

湯昊臉色發冷,道:“本侯記得,這臨清鈔關一年商稅收入也才十二萬兩吧?”

劉健聞言一怔,最終選擇了沉默。

“然後,然後,轟的一聲,大明王朝……崩塌了!”

起初劉健看到前面的時候,神情還算控制得住,可是當他看到後面的時候,卻是臉色逐漸發白,甚至整個人都因爲恐懼而身子發顫。

湯昊目光深邃,淡淡開口解釋道。

“沒有新軍作爲威懾,什麼狗屁新政都只是一個笑話罷了!”

“元輔,大明已經爛透了,要是再不想辦法改變,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錢正貴正激動呢,突然間聽到這話,一下子就無語了。

“咳咳,我只是開玩笑,開玩笑……”

“充個屁的國庫!”小皇帝急眼了,“那兜兜轉轉銀子還不是重新回到了這些貪官污吏手中?”

這還不算維護稅關以及修繕運河河道這些基礎成本,這些全部算上,每月至少要支出至少都要兩三千兩銀子才能保證臨清鈔關正常運轉。

湯昊卻是意味深長地笑道:“不過你這個想法很是不錯,或許等我們足夠強大了,也不是不可以試試!” 湯木:“!!!”

湯木若有所思地沉聲道:“據錦衣衛的調查,這錢正貴就是個毫無政績的庸才,一生履歷也沒什麼耀眼的地方,侯爺爲何要讓他繼續做這個鈔關御史?都察院那邊……”

“大明爲什麼會軍窮民困?”

很快劉健面無表情地走了進來,行禮完畢之後剛剛坐下去,竟是直接開口就要錢。

望着高懸烈日,劉健雙眼溢出了兩行清淚。

原來,自己這些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

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186章 把柄!可笑的伎倆!第81章 斬配營!新軍終成!第88章 功在當代卻罪在千秋!第249章 焦芳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141章 颳起了一陣風!吹動了士紳的心!第150章 漕運!那就換個平江伯!第256章 震動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215章 削髮明志第209章 危局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230章 以德報怨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64章 練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72章 反擊!你們想搞文武合流?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243章 響馬!第303章 信息交換第305章 粉墨登場第29章 大小攪屎棍!第110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本侯建議直接殺!第186章 把柄!可笑的伎倆!第324章 收尾與懲處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第163章 屠!雞犬不留!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第25章 規矩!文臣縉紳的退讓!第231章 羞辱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43章 利害得失第54章 循吏和幹吏!第160章 落子佈局!掀翻整個運司!第260章 恐懼第285章 九邊將種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21章 大戲開幕!第192章 衛所第52章 專職提督!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226章 弱小即原罪第241章 暗流第222章 心性涼薄第308章 封賞變故第46章 調教張永!第27章 巨頭出手!請誅閹人!第245章 遣將第242章 涌動!第160章 落子佈局!掀翻整個運司!第308章 封賞變故第194章 出海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31章 大戲開幕!韓文死諫!第250章 孔氏第103章 廷審!楊源的巔峰時刻!第255章 士紳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64章 練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194章 出海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第20章 苟延殘喘?絕地反擊!第262章 獎懲措施第295章 屈辱與奴國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248章 悔恨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53章 與內閣首輔的對話!第130章 倭國使團!殺了又如何?第101章 大逆不道!歪理邪說第一人!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235章 規矩!第139章 退而求其次!湯昊的真正目的!第96章 中他媽的興!第191章 王鏊第259章 遊戲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6章 劉瑾的狠辣!小皇帝的智慧!第244章 造反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37章 文臣縉紳的退讓!第295章 屈辱與奴國第259章 遊戲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197章 萬勝第286章 倭國局勢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250章 孔氏第122章 官吏哭,總好過百姓哭;一家哭,總
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186章 把柄!可笑的伎倆!第81章 斬配營!新軍終成!第88章 功在當代卻罪在千秋!第249章 焦芳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141章 颳起了一陣風!吹動了士紳的心!第150章 漕運!那就換個平江伯!第256章 震動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215章 削髮明志第209章 危局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230章 以德報怨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64章 練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72章 反擊!你們想搞文武合流?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243章 響馬!第303章 信息交換第305章 粉墨登場第29章 大小攪屎棍!第110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本侯建議直接殺!第186章 把柄!可笑的伎倆!第324章 收尾與懲處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第163章 屠!雞犬不留!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第25章 規矩!文臣縉紳的退讓!第231章 羞辱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43章 利害得失第54章 循吏和幹吏!第160章 落子佈局!掀翻整個運司!第260章 恐懼第285章 九邊將種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21章 大戲開幕!第192章 衛所第52章 專職提督!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226章 弱小即原罪第241章 暗流第222章 心性涼薄第308章 封賞變故第46章 調教張永!第27章 巨頭出手!請誅閹人!第245章 遣將第242章 涌動!第160章 落子佈局!掀翻整個運司!第308章 封賞變故第194章 出海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31章 大戲開幕!韓文死諫!第250章 孔氏第103章 廷審!楊源的巔峰時刻!第255章 士紳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64章 練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194章 出海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第20章 苟延殘喘?絕地反擊!第262章 獎懲措施第295章 屈辱與奴國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248章 悔恨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53章 與內閣首輔的對話!第130章 倭國使團!殺了又如何?第101章 大逆不道!歪理邪說第一人!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235章 規矩!第139章 退而求其次!湯昊的真正目的!第96章 中他媽的興!第191章 王鏊第259章 遊戲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6章 劉瑾的狠辣!小皇帝的智慧!第244章 造反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37章 文臣縉紳的退讓!第295章 屈辱與奴國第259章 遊戲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197章 萬勝第286章 倭國局勢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250章 孔氏第122章 官吏哭,總好過百姓哭;一家哭,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