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海權思想!中國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

第140章 海權思想!中國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會!

起初,衆人以爲許進是爲了反駁湯昊出兵。

可是他們越聽到後面,卻是越覺得不太對勁啊!

這怎麼好端端地,突然就扯到了水師上面?

水師糜爛,陛下發火,責問元輔大人。

元輔大人也火了,陰陽起了皇帝陛下。

水師爲什麼糜爛?

還不是因爲仁宣收縮防線,加上土木之變,朝廷能夠抵禦住北虜那羣蠻子就不錯了,哪裡還有多餘的錢糧多餘的精力去發展水師啊!

不是大家想看到倭寇日益猖獗,也不是大家想看到沿海百姓被凌辱,問題在於是真的沒辦法了啊!

北虜纔是心腹大患!

倭寇只是疥癬之疾!

大司農這番話語,說的是確確實實的大實話。

那麼,朝廷資源自然要傾瀉到九邊軍鎮,這是國朝的大政方針!

此外,在這朝堂之上,還存着一股遍佈六部百司的勢力,名字叫做江南縉紳!

他們高舉太祖高皇帝的禁海嚴令,他們反對鄭和下西洋,反對一切出海貿易之舉!

爲什麼?

因爲他們也在做着同樣的買賣!

就比如與倭國的勘合貿易,日商採購的如生絲、藥材、字畫、書籍等中原特產,從什麼地方來的?

江南士紳!

如日中天的大明水師,直接就被一下子打回了原形,甚至比之先前處境還要悽慘!

見此情形,湯昊只是覺得有些悲哀,也有些諷刺。 大明水師啊,曾經無敵於世,現如今淪落到了這種地步,全都是拜文臣縉紳所賜,而現在他們還要反駁自己,還要阻止自己扶持大明水師重新崛起!

這怎麼可以呢?

內閣首輔劉健暗自嘆了口氣,不再開口出言。

湯昊既然來了,那他絕不會眼睜睜地看着,這些帝王將相依舊活在夢裡!

“陛下,昔年三寶太監曾經說過,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來於海,危險亦來自於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海洋,華夏危矣,我國艦隊戰無不勝,可用置於擴大通商,制服異域,使其不敢覬覦海洋!”

宦官閹人取得的成就,獲得的利益,跟他們文臣縉紳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

而且中國帝王確立的是“中式宗主觀”,也就是說儒家搞出來的那一套“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更是成了這種觀念的思想輿論依據!

基於華夏曆代王朝的地緣政治思想,上到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都秉持着那“中土居中、瀛海四環”的觀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原本中國並不是缺乏航海傳統的國家,至遲在春秋時代就有了海上運輸和海軍,可惜因爲這種中土宗主國觀念的影響,再加上儒家搞出的那一系列思想言論,直接就粉碎了海權思想誕生的可能!

三寶太監鄭和,是第一個具備對海洋的戰略眼光之人,鄭和帶着一批同樣擁有海上探險精神的同袍戰友,先後七下西洋,他們曾深入前人從未涉足的海域,他們實際上是進入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第一批航海家,他們是那個時代的海洋先驅者!

然而,偏偏鄭和是個太監,副使王景弘也是個太監,這一批古所罕見的航海家們幾乎都是備受歧視的宦官,所以他們的成功只能加重文臣縉紳對航海的敵視。

而大明水師爛掉之後,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中國喪失了東南亞的控制權,中國北印度洋朝貢貿易圈的崩潰,大明水師三十年的苦心經營化爲烏有,中國不但喪失了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會,而且喪失了海上的軍事屏障和貿易通道,最終徹底喪失掉了海權!

等到若干年之後,等到西方列強的堅船大炮,浩浩蕩蕩地登陸中國沿海時,這羣沉浸在天朝上國幻夢中的帝王將相,這才終於明白了,海權到底有多麼重要!

自然不會,所以中土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就是老天爺給天子的膏腴之地,除了中土之外的那些地方,全都是蠻荒之地、貧瘠之地、化外之地!

加之儒家“尊王攘夷”、“懷柔遠人”、“尚德抑武”這些思想言論的洗禮之下,導致華夏曆代帝王那都是沒有稱霸世界的野心。

但是,這偉大的霸業,在十五世紀中葉開始衰落了,從那被歌功頌德的仁宣二宗全面收縮海洋防線開始,大明水師就註定會衰落了,而這鄭和耗費一生締造的海洋霸主帝國,中國海權最爲巔峰鼎盛的霸主時代,也就此敲響了喪鐘!

事實上,大明能夠完成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性壯舉,本身就是一次意外罷了。

“若是貿然間又增加一項軍費開支,朝廷財政是否能夠承受不說,既要承擔九邊軍民的軍費,又要承擔這水師將士的軍費,那國朝還用什麼發展民生,國朝還用什麼惠及百姓?”

現在革納銀開中,恢復納糧開中舊制,相應朝廷的鹽政收入就會大幅度減少,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文臣縉紳想要的,不只是讓大明水師爛掉,而是一直爛掉!

任何人想要重建大明水師,想要開海解禁,那都是他們的敵人!

“若陛下給予沿海衛所優待,勢必會寒了其餘將士之心,因此臣懇請陛下三思!”

“海權同樣重要,絕不可就此輕易捨棄,再者海洋之上的財富,諸位大人恐怕也是心知肚明,光是本侯知道的,這倭國境內就有一座巨型銀礦,藏有上億兩白銀儲量!”

這之後,無敵於世的大明水師被閒置,先進艦隊泡在海港中漸漸爛掉,歷經鄭和船隊數十年捨生忘死纔得到的珍貴航海資料被劉大夏銷燬(藏匿),大明全方面停止建造遠洋艦船,全力嚴禁打擊海外私人貿易,將近在咫尺的制海權拱手讓與他人!

人家養水師,那是有着足夠國力支撐,你這個小皇帝現在窮得叮噹響,你的子民現在困苦不堪,你還想要花錢養水師?

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緊接着刑部尚書閔珪、通政使張縉、大理寺卿耿瑛等人齊齊進言上奏,除了三位朝堂真王默不作聲冷眼旁觀外,其餘大九卿聯合所有廷臣,全都一致反對湯昊的提議。

他湯昊要斷的,可不只是一個人的財路,而是執掌着大明賦稅半壁江山的江山士紳財路!

更何況,湯昊現在還想要趁機向朝廷索取資源,用以扶持大明水師重新崛起!

這怎麼可能?

大宗伯張升直接點明瞭主題,北虜是心腹大患,倭寇只是疥癬之疾,沒必要爲了倭寇就去花錢養着水師!

畢竟鄭和說過什麼,他們同樣知道,但問題在於這關他們屁事。

反正你想要扶持水師,你想要開海解禁,那就絕對不可能!

但是,當羣臣聽到湯昊這最後一句話時,卻是豁然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面面相覷!

等等!

另一支大明水師分艦隊經所羅門羣島進入太平洋,直至澳大利亞東海岸!

在馬六甲海峽,斯里蘭卡和蘇門答臘,向大明海上權威的挑戰都被粉碎,三十六個國家的使節嚮明帝國臣服,中國成爲當時最強大的海洋國家!

由此,鄭和七下西洋,率領無敵水師,粉碎一切不臣,形成了一個由北印度洋諸貿易要塞,馬來半島和南洋羣島以及硫球羣島所組成的大明海外帝國,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爲偉大的海洋霸主帝國!

韓文話音剛落,禮部尚書張升也站了出來。

然而這種思想造成的最嚴重後果,就是華夏子民一直缺乏海權觀念,缺乏對海洋戰略價值的重視,是典型的大陸性地緣政治觀。

“上億,也就是萬萬白銀!”

湯昊本想玩一手偷換概念,試探性地讓朝廷優待水師,可是現在看起來,聰明人不止他一個,這滿朝廷臣都是老狐狸,沒有那麼簡單的事情!

天官馬文升亦是眼裡閃爍着精光,好整以暇地旁觀局勢。

帝王,即天子,作爲天的兒子,受命於天!

守着中土這自家三畝地,歷代帝王就高興得合不攏腿了,哪裡還有心思東征西討。

畢竟,宦官閹人是帝王的鷹犬,而不是他們文臣縉紳的鷹犬。

你確定不是用錯單位了嗎?

戶部尚書韓文深吸了一口氣,隨即紅着眼睛追問道:“敢問中山侯,你方纔說那倭國巨型銀礦,藏有多少白銀?”

那都是老天爺的兒子了,老天爺還能把好地方給其他人嗎?

畢竟,倭寇不可能打到大明京師,但是北虜可以,而且人家還成功來了一遭!

土木堡之變的慘敗,異族鐵騎包圍京師,這等恥辱性事件,沒有人想要再經歷一次。

所以作爲戶部尚書,韓文自然有資格說這個話,拒絕增加新的軍費開支項目。

納銀開中唯一的優勢,就在於可以迅速地將鹽引變成銀子,可以大幅度提高朝廷的鹽政收入,相當於是損害九邊軍民的利益以肥朝廷!

不然,爲什麼湯昊捉拿倭國使團,這些文臣縉紳們會有這般激烈的反應?

不止是大明,歷朝歷代的華夏子民,一直受傳統地理觀“中土居中,瀛海四環”的影響,以致於他們本能地認爲中土大地就是世界的中心。

起初,羣臣只是把湯昊的話,當成是笑話在聽。

“陛下,倭寇的威脅是巨大的,但絕不是致命的,國朝的最大威脅依舊來自蒙古,來自韃靼,來自瓦剌,這是不爭的事實!”

戶部尚書韓文率先出列,朗聲道:“陛下,萬萬不可!”

“誠然,朝廷於明年恢復納糧開中舊制,的確可以減少九邊軍費開支,但是問題在於,相應地也會讓渡出一部分利益給納糧鹽商,而朝廷也不可能再像納銀開中這般,每年都有大量白銀進賬!”

真是可悲又可笑啊!

大明自土木以後國力衰微,遠遠無法與洪武朝和永樂朝相提並論!

湯昊輕笑道:“此事本侯也難以置信,但是……萬一是真的呢?”

江南士紳不會同意的,更不會允許這個中山侯胡作非爲!

尤其是最後一句話,更是直接挑明瞭眼前的局勢。

他們二人看得明白,也看得透徹。

這種觀念,深入人心,上到大明皇帝,中到滿朝文武,下到百姓士子。

除了領有中土直接統治外,天下的其它地方也全歸天子統馭和教化,是爲天下共主。

在鄭和的第六次海上遠征中,一支大明水師分艦隊,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直至西南非洲!

江浙一帶是爲全國生絲生產中心,蘇州“家杼軸而戶纂組”,織造花羅、素羅、緞、綢數十種,杭州成爲各地“大賈不遠千里而求羅、綺、繒、帛者必走浙東”的基地,嘉興“蠶桑組繡之技衣食海內”……

巨型銀礦?!

上億兩白銀?!

這位中山侯,的確野心勃勃,可是他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動那開海解禁的念頭,甚至連一絲絲想法都不該有,更不應該暴露出來!

你想扶持水師重新崛起幹什麼?

水師崛起了,就會出海清剿倭寇,那倭寇清剿光了呢?

你是不是又想要帶着水師出海遠征,一如當年那鄭和下西洋一樣,直接壟斷海洋貿易的驚天利潤?

所以啊,這是利益之爭,沒有人會讓步!

所以在宣德年間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的時候,文臣縉紳不斷進言勸諫宣德皇帝朱瞻基,終於讓這個永樂大帝的好聖孫放棄了海外擴張的企圖,強行將鄭和召回,而鄭和也失去了所有精氣神,病逝于歸國途中。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啊!

“現在的大明,不是洪武年間的大明,亦不是永樂年間的大明,懇請陛下三思啊!”

“不治夷狄”是他們的傳統觀念,“統而不治”、“撫而不治”是他們的常用手段!

說得直白點,我實力比你強,但我不會暴力強權欺負侵略你,而是要用仁德感化伱,讓你主動認我做老大,讓你沐浴在我的教化之下對我稱臣納貢!

“所以事實上是,明年國朝財政收入勢必會減少,哪怕九邊軍費減少,也填補不了這個缺口,此外大明水師糜爛至今,已然不是傾瀉少量資源就可以改變得了的,再者沿海衛所軍士逃亡,那內地衛所軍士就不逃亡了嗎?役佔情況並非京營團營獨有,而是天下衛所的共同現象!”

這輕飄飄的話語,猶如惡魔的低吟,充滿了無盡的誘惑!

對啊,萬一是真的呢?

第173章 鈔關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86章 祖宗成法!給你敢接嗎?第245章 遣將第139章 退而求其次!湯昊的真正目的!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208章 帝危速歸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236章 鐵廠第259章 遊戲第180章 青州震動!兇狂中山侯來了!第117章 反腐政策!都察院的第一把火!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163章 屠!雞犬不留!第118章 馬踏司馬府!本侯要一樣東西!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191章 王鏊第291章 卑劣本性第88章 功在當代卻罪在千秋!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322章 爲什麼第253章 奴顏婢膝第196章 血戰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71章 這內閣個個都是人才啊!第208章 帝危速歸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135章 佈局倭國!開荒打副本!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47章 組建班底!第116章 整改都察院!新政第一刀!第127章 要麼恢復大明律,要麼就革除功名!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158章 湯昊深意!大人真是好大的官威啊!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244章 造反第252章 宗藩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228章 清河船廠第288章 赤松氏第262章 獎懲措施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184章 狠辣毒計!衛璋戰死!第80章 選鋒結束!先登先登!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156章 帝鑑圖說!朱厚照龍顏震怒!第117章 反腐政策!都察院的第一把火!第259章 遊戲第195章 海戰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260章 恐懼第299章 利益動人心第235章 規矩!第233章 霸道兇狂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196章 血戰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66章 敗壞鹽政之人!第252章 宗藩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267章 諸王進京第56章 爭鋒!你真是一條好狗啊!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103章 廷審!楊源的巔峰時刻!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第29章 大小攪屎棍!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287章 元日戰爭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194章 出海第150章 漕運!那就換個平江伯!第3章 誰敢動他?他是朕的救命恩人!第193章 倭寇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294章 正德辛未條款第266章 背刺第238章 鋼鐵!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318章 驚天變故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255章 士紳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67章 虞臺嶺慘敗!第38章 風水輪流轉啊!第70章 大鬧內閣!有本事就不給錢糧!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111章 當衆殺人!你能奈我何?第323章 利慾薰心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
第173章 鈔關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86章 祖宗成法!給你敢接嗎?第245章 遣將第139章 退而求其次!湯昊的真正目的!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208章 帝危速歸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236章 鐵廠第259章 遊戲第180章 青州震動!兇狂中山侯來了!第117章 反腐政策!都察院的第一把火!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163章 屠!雞犬不留!第118章 馬踏司馬府!本侯要一樣東西!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191章 王鏊第291章 卑劣本性第88章 功在當代卻罪在千秋!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322章 爲什麼第253章 奴顏婢膝第196章 血戰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71章 這內閣個個都是人才啊!第208章 帝危速歸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135章 佈局倭國!開荒打副本!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47章 組建班底!第116章 整改都察院!新政第一刀!第127章 要麼恢復大明律,要麼就革除功名!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158章 湯昊深意!大人真是好大的官威啊!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244章 造反第252章 宗藩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228章 清河船廠第288章 赤松氏第262章 獎懲措施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184章 狠辣毒計!衛璋戰死!第80章 選鋒結束!先登先登!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156章 帝鑑圖說!朱厚照龍顏震怒!第117章 反腐政策!都察院的第一把火!第259章 遊戲第195章 海戰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260章 恐懼第299章 利益動人心第235章 規矩!第233章 霸道兇狂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196章 血戰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66章 敗壞鹽政之人!第252章 宗藩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267章 諸王進京第56章 爭鋒!你真是一條好狗啊!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103章 廷審!楊源的巔峰時刻!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第29章 大小攪屎棍!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287章 元日戰爭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194章 出海第150章 漕運!那就換個平江伯!第3章 誰敢動他?他是朕的救命恩人!第193章 倭寇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294章 正德辛未條款第266章 背刺第238章 鋼鐵!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318章 驚天變故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255章 士紳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67章 虞臺嶺慘敗!第38章 風水輪流轉啊!第70章 大鬧內閣!有本事就不給錢糧!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111章 當衆殺人!你能奈我何?第323章 利慾薰心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