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天下形勢

bookmark

今年的冬天冷的實在是不像話了,所以,從這次毛文龍對日的大戰之後,在努爾哈赤對張盤的試探進攻失敗之後,不管是哪一方。都明智的選擇了貓冬。因爲在這百年難見的天氣裡,不要說戰鬥,凍傷減員就能讓一支軍隊失去戰鬥力而徹底的癱瘓,似乎這個天下再次太平無事了。

是不是趁着這個機會回京一趟,看看京城的變化,看看自己的媳婦還有大兒子,還有那個撿回來的小丫頭?

但想了幾日之後,毛文龍決定不回去了.回去,就必將再次陷入黨爭的漩渦裡,自己就是一箱子鯉魚裡的清道夫,只要一回去,東林必將全力攻擊自己,不攻擊自己,他們感覺閒的難受。但自己的脾氣是越來越大了,他們咬過來,當然自己會咬回去,那這種平靜的鯉魚箱,立刻就會天翻地覆。

現在的大明,正在全力的施行抗災自救的偉業裡,自己可不能亂了這朝局。

同時毛文龍也知道,現在明日金朝的這種平靜,不過是大戰前的平靜,春暖花開,將會以更大的能量爆發。自己可不能陷入京師黨爭中抽不出身,自己的事多着呢。

首先,自己已經決定全力發展火器,尤其是燧發槍,這就需要大量的鋼材,自己必須解決這個瓶頸。如此,自己就必須去趟鐵山,然後壓迫朝鮮鐵山節制使李光道,讓他加大對自己的鐵料輸出,這個非常關鍵。第二一個,自己要將大和島的朝鮮小朝廷送到宣州,打出旗號。

現在李倧的正統朝廷已經被困死在了漢城,而他的平壤陪都的監國兒子和陪都朝廷,也已經被日本人坑殺。李倧不管是投降還是戰死,他的朝廷都已經徹底的完蛋了,一個新的朝廷需要站出來,打起朝鮮的正統旗號,以宣示李慶朝廷的不合法性。

那麼,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書自己的朝廷,給光長君正名。

朝廷對朝鮮的局勢在錦衣衛的刺探下,早就洞若觀火。幫助朝鮮,這在整個朝廷已經達成了共識。但大明忙的是腳不沾地,根本就抽調不出錢糧,也抽調不出兵力來參與這場戰爭。於是在天啓詢問諸臣該如何處置朝鮮問題的時候,就出奇的意見統一。不管是東林還是閹黨,包括毛文龍的孤臣黨,都一致決定,名正言順的下旨,派毛文龍出兵朝鮮。

這三黨統一的基礎是,閹黨認爲只能毛文龍出兵,纔不打亂朝廷的節奏,這一點上看,閹黨還是想治理好這個國家的。

孤臣黨贊成,是因爲也有上面的原因,更是實際出發,東江鎮是孤臣黨實際的根基,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禦敵於國門之外,總比打爛自己的家要好。還有一個就是,現在閹黨在皇上的暗中支持下,一下拿下了東林六君子,驅逐了七十三賢士,風頭勁猛,已經有了不可阻擋的勢頭。

而一項和閹黨對着幹,牽制閹黨的東林,因爲元氣大傷,即便皇上和內閣再加以扶持,但精英盡去,也是有心無力,但皇上和內閣對將圈禁在東恭廠首善書院的七十三賢士表示了扶持,內帑撥付五萬兩銀子,支持首善書院那些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士子們的伙食,讓他們用輿論來牽制閹黨。但對閹黨的抑制作用卻是不大。

而爲了對抗閹黨,孤臣黨也希望毛文龍再取得幾次勝利,穩固孤臣黨基礎,增強孤臣黨聲望,和閹黨鬥一鬥。

在這一點上,毛文龍對日首戰告捷的消息一出,當時全國一片沸騰,毛文龍的聲望已經如日中天無人能比,他已經成爲了大明的中流砥柱。所有的官員百姓都認爲,只要毛文龍在東江,大明內地就可以心無旁鷲的幹自己的事了。

孤臣黨也因此水漲船高,英國公和沈光祚在朝中的話語也就底氣十足,他們就想再接再厲,徹底的打個翻身仗。

毛文龍請冊封光長君爲國王的摺子上去,大家沒有人反對,但卻考慮到,畢竟李倧沒死,這就拋棄人家不太厚道,然後研究來研究去,最終決定,來個折中,反正李倧早晚得死,他也沒了後人,就將光長君做爲備胎算了,冊封他爲監國,只要李倧一死,光長君立刻正名。而爲了顯示對光長君的重視,這次冊封的使臣,大明拿出了八賢王朱由檢,做爲對光長君暫時的委屈的回報。

毛文龍接到這個決定,不由得感慨,內閣那幫老傢伙真的是考慮事情周到啊,不是自己能比擬的啊。

現在的朱由檢年紀雖小,但已經成熟起來,尤其在左光斗和鄭國公的一面幫助一面輔導下,那真的是成績斐然。

而那些隨着他去的勳貴子弟,更是想要建功立業,嗷嗷叫着,將這信陽周圍千里的杆子劫匪水盜巨寇打的是望風披靡。最後大家乾脆,惹不起這幫爺,咱們搬家,於是,信陽周圍上千裡,竟然再也沒有盜匪,出現裡難得的幾百年沒有的安寧。如此,原先走別的道路的商賈,寧可繞遠,也要走信陽這一地區。

結果就是商賈繁榮拉動了經濟,稅收直線上漲,成爲了大明的模範區。而八賢王感念國家危難,將所有的稅收沒有按照封王的規矩,將他們佔爲己有,全部實打實的上繳了國庫。當時感激的左光斗涕零,感動的天啓哭泣,感動的戶部上書:“要是天下王爺都像八賢王這樣該多好?那麼佔據天下土地三分之一,佔據封地稅收幾乎達到了百分之六十的王爺所得歸了國庫,那就國庫豐盈了。

全天下的王爺們都在破口大罵這個不守規矩的八賢王,唯有兩個兄弟的叔叔福王,第一個站出來,向國庫捐獻了一百萬的平遼銀子。繼而將自己的王田封地的稅收和收入拿出一半上繳給國家,這讓小兄弟兩個感動莫名。看來,天下有難,還得是自己的親人啊(親叔侄)(這樣的事實不是作者杜撰,歷史上,福王真的這麼做了,歷史,真的冤枉了福王。)

投桃報李,也是大勢所趨,天啓下達了推恩令,凡有向福王這樣的,將一半的收入上繳國庫,朝廷將允許他們的子孫後代,或者買地或者經商,更允許他們科考,神宗時候搞了一半的王室改革,竟然在這種互相妥協之下,徹底的完成了。

因爲所有的王爺郡王算了一筆賬,自己即便將原先的稅收全部留下,但是隨着自己子孫後代的不斷增加,三代之後幾乎就養活不了他們了,如果大家接受皇帝的條件,放開對子孫後代的約束,反倒給子孫後代們留出了一個活路。於是就這樣,八賢王朱由儉的一個爲了親哥哥分憂的舉動,竟然讓幾代皇帝推行宗室改革而不成的辦法,竟然進入這麼奇妙的,在雙方妥協之後,順利的完成了。

結果就是大明的國庫,一下子多了三倍的收入,國家的各項運轉,也有了寬裕的資金,真的是皆大歡喜。

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436章 輕鬆平滅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1211章 不可收拾第041章 敵情有變第714章 籌謀計策第285章 焦頭爛額老奴酋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第064章 暗夜急行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986章 徹底的敗了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1698章 入主京師第1091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074章 後金處斷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804章 探討徵稅第085章 安撫內部第049章 被逼一戰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429章 糜爛如此第154章 遲到的家書第1182章 需要再設個總督第946章 毛帥吃癟第1095章 陳忠的迂腐第919章 軟禁欽差第1278章 海戰的深遠意義第064章 暗夜急行第1287章 全民動員第885章 準備清洗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1402章 毛家藏寶圖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1020章 繳獲中的信息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1089章 破圍之戰第007章 我的士兵第496章 皇親國戚(繼續爆更)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1224章 順帶裁撤多餘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1407章 新的戰略第1238章 打倒宿敵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286章 倒晉策1第343章 反攻第1366章 形勢逆轉第121章 軍功太大了第080章 變性阿敏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282章 初露頭角朱由檢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1082章 軍權問題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1058章 免死詔書第1313章 騎兵師出擊第714章 籌謀計策第1007章 中日海戰-報復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431章 整軍出征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289章 皮島的僞幣販子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093章 搶佔象關第890章 走向絕路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1223章 制度的改變第221章 堵門之戰3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1036章 賭上一把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1015章 利弊決斷第565章 羣賢齊集第093章 搶佔象關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1309章 戰爭總動員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228章 接應的尺度第1092章 下定州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1046章 緊急佈置第1362章 要兵要權第740章 東林的不甘第1371章 南方大捷第820章 調兵遣將第183章 向袁巡撫討債的手段
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436章 輕鬆平滅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1211章 不可收拾第041章 敵情有變第714章 籌謀計策第285章 焦頭爛額老奴酋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第064章 暗夜急行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986章 徹底的敗了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1698章 入主京師第1091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074章 後金處斷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804章 探討徵稅第085章 安撫內部第049章 被逼一戰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429章 糜爛如此第154章 遲到的家書第1182章 需要再設個總督第946章 毛帥吃癟第1095章 陳忠的迂腐第919章 軟禁欽差第1278章 海戰的深遠意義第064章 暗夜急行第1287章 全民動員第885章 準備清洗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1402章 毛家藏寶圖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1020章 繳獲中的信息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1089章 破圍之戰第007章 我的士兵第496章 皇親國戚(繼續爆更)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1224章 順帶裁撤多餘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1407章 新的戰略第1238章 打倒宿敵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286章 倒晉策1第343章 反攻第1366章 形勢逆轉第121章 軍功太大了第080章 變性阿敏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282章 初露頭角朱由檢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1082章 軍權問題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1058章 免死詔書第1313章 騎兵師出擊第714章 籌謀計策第1007章 中日海戰-報復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431章 整軍出征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289章 皮島的僞幣販子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093章 搶佔象關第890章 走向絕路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1223章 制度的改變第221章 堵門之戰3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1036章 賭上一把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1015章 利弊決斷第565章 羣賢齊集第093章 搶佔象關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1309章 戰爭總動員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228章 接應的尺度第1092章 下定州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1046章 緊急佈置第1362章 要兵要權第740章 東林的不甘第1371章 南方大捷第820章 調兵遣將第183章 向袁巡撫討債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