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 一心尋死的皇帝

在皇宮裡神情恍恍惚惚的天啓皇帝,在所有相信毛文龍這個神棍的指導下,堅決嚴防死守,在今年絕對不讓皇帝碰水,洗臉和洗澡,都只用溼毛巾代替。即便是皇后和他睡在一起,感覺到非常味兒,也堅決的忍耐。

然而在恍恍惚惚之中,天啓皇帝坐在御花園唯一的一個小池塘面前,傻傻的坐了一個下午,結果就莫名其妙的一頭栽進了那個小池塘,水池不大,水淺的都不能沒過膝蓋。

聽了這個消息,孫師傅和袁可立直接暈了過去。

一片大亂的內閣裡,楊嗣昌跺腳:“毛文龍,我現在就掐死你。”他之所以這麼罵是因爲,皇上那哪裡是失足落水,分明就是想不開跳水自殺,這都是當初毛文龍胡說八道落的病根。

大家跑的鞋子都丟了,衝進了皇宮的寢宮,這裡原則是不能讓外臣進入的,但這已經是非常時期,哪裡還顧得了這些?這些大臣將沿途阻擋的太監宮女打的是鼻青臉腫。然後就像一羣剛從瘋人院裡跑出來的病人,沒有鞋子帽子,披頭散髮的衝到了天啓皇帝的牀前。根本不去顧哭的沒有任何形象的皇后,一羣大臣直接爬上了牀沿,死死的抓住了天啓皇帝的手。

天啓皇帝這時候舒服的躺在牀上,原先灰白的臉上,竟然被一種妖異的駝紅所取代,原先心思沉重的表情,被一種解脫所代替。

看到這樣的表情,楊嗣昌等人心中不由得一沉,這是迴光返照。

“御醫,御醫,趕緊給我過來。”孫師傅不體面的大吼大叫。

結果天啓皇帝拉住他的手:“師傅,不用了,這就是宿命,這就是毛帥所說的宿命,醫藥是不可能和老天規定的宿命抗衡的,沒有必要費這個閒心了。”

御醫也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萬歲不過是偶染風寒,而且很輕,只要熱敷,再喝上幾碗普通的湯藥,哪怕是一碗紅糖生薑水,就足可以自愈。但萬歲說什麼也不吃藥,這讓臣等如何辦理?”對於這個仁厚的過份的皇帝,這幾年來,每一個人對他都已經充滿了愛戴,御醫更不例外。

這幾年是御醫最好做的年頭。原先的時候,他們總是戰戰兢兢謹小慎微,伴君如伴,讓太醫院成爲了死亡率最高的人。但是從朝廷整肅之後,不管這些太醫治好沒治好宮裡的貴人,他們都不會受到責罰,而且都會得到皇帝寬厚的安慰。即便是在第2個皇子病故的情況下,他們也沒有受到責罰。這怎麼不讓太醫院的人,在感激之餘對皇帝盡心盡力,希望這個皇帝能長命百歲?

但是大家都知道,針石不救尋死的人,草原的殺戮過多,讓這個過份仁厚的皇帝內疚不已,他是在自己找死,來救贖他的靈魂。

一個一心尋死的人,你怎麼能夠救回來?

看到跪在牀邊一羣的衆臣,天啓難得的輕鬆說道:“諸位愛卿師傅都在,宣太子和八賢王過來吧。”

這話一出,大家就如雷轟頂,孫師傅和楊嗣昌第1個站出來,對着忠心耿耿就要出去傳旨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大聲吼道:“如果你現在敢踏出寢宮一步,你就是天下的罪人。”

孫元化直接上去掐住了他的脖子:“現在我和你同歸於盡。”

駱思恭就咳嗽着對着皇帝跪倒:“老臣體弱身虛,不能傳旨,等讓老陳喘了一口氣再說吧。”然後加了一句:“說不定現在老臣就將死了。”

Wшw ●тTk дn ●C ○

天啓還要嚴令他執行任務,結果駱思恭就真的死了。他是自己掐着自己的脖子死的,當然,自己是掐死不了自己的。

皇后撲到了他的牀前:“你還是先喝一碗藥吧,一定要堅持着咱們的弟弟抱着太子過來。”

天啓皇帝不由得長嘆一聲,伸手接過了藥碗,遞到了嘴脣邊,卻最終還是放棄,緊咬着嘴脣,閉上了眼睛。

這樣的局面讓所有的文武大臣們,真的束手無策了。

退開了牀邊,十幾個人就聚集在寢殿的門口,緊急磋商這件事情。

皇帝的老師孫承宗堅定的定下了基調:“這個時候,只能讓太子來見皇上,八賢王絕對不許進來,一會兒我就坐在午門口,只要信王敢闖宮,我就和他拼了。”

對於這樣的承諾,所有的人都有一種悲壯的感覺。

經過這麼長時間,大家已經看到了朱由檢的能力,但這卻更讓大家擔心。

而同時,躺在牀上的皇帝心思,大家已經徹底的明白了。無論從正統上還是從其他方面考慮,皇帝一定要傳給太子,而絕對不是八賢王,這一點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大家更知道,皇帝和他的兄弟情深,八賢王聽到哥哥病重,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的衝進宮來,可能他沒有別的想法了,但皇帝一定會說出他不該說的話。

這時候,必須阻止他進宮,而在這裡的十幾個人,沒有一個人真正敢阻止他。

孫師傅不但是皇帝的師傅,同時也是朱由檢的師傅,綱常禮教能夠阻擋住他。但是都是年輕人,而且兄弟情深,朱由檢堅決進宮探望哥哥,這樣的事情一定會發生的。坐在我面前的孫師傅,就可能要付出不可想象的代價。

楊嗣昌道:“但這並不能解決問題,那個神棍毛文龍,纔是解決這個死結的關鍵,現在必須叫他回來。”

孫元化不由得焦急:“可是現在東江鎮和建奴的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侵佔了朝鮮的阿敏還沒有被殲滅,同時,鞍山的戰役又打響了,也需要毛文龍作鎮指揮,這兩方面的戰役,是關乎到徹底解決流動問題的關鍵。打勝了,滿清不再是問題,打敗了,滿清就可能死灰復燃,這關乎到國運。”一羣大臣紛紛表示贊同,勝利已經出現了曙光,只差臨門一腳。一旦毛文龍脫離了東江鎮,這場遼東和大明的戰爭,不知道又要牽扯到什麼時候去。

急匆匆趕來的徐光啓上去就給自己這個弟子一大腳:“你個不知道輕重的混蛋,現在的關鍵不是遼東戰爭,而是我們的皇帝。只要有了這樣銳意進取和仁厚的皇帝,即便周圍的戰爭再打上多少年,我堅信還是能夠取得最終勝利的。而一旦我們失去了這樣的好皇帝,我不知道未來的大明將走向何處,與其賭上根本不確定的未來,我們必須保住現在可以掌控的局面。戰爭可以再打幾年,我們能夠堅持,並且有信心堅持。而我們失去了這一個銳意進取寬厚的皇帝,我們就註定失敗。”

所有的大臣就都沉默了。徐光啓說的對,這場戰爭失敗了,但可以再打過。一個難得的皇帝駕崩了,那就再也沒用了,戰爭的勝負和皇帝的生死哪個重要?這還用說嗎?

“這件事我來決定,我來承擔。”楊嗣昌下定了決心,然後看下司禮監的秉筆太監王振:“我發佈調毛文龍進京的文書,你能不能下聖旨?”口氣是商量的,但他的眼神是堅定的,而且是充滿威脅的。

“根本不用閣老用這樣的眼神看我,只要能讓皇上身體安康,即便要了我這條老命也心甘情願,您現在就起草公文,我就算假傳聖旨也要蓋章同意。”

第715章 淒涼的凱旋第398章 接待降將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889章 監軍歸來第1417章 美洲歸來第252章 一場演習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1693章 軍隊的靈魂第633章 戰爭 各自的理論第805章 順利通過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1207章 天啓皇太極一起坑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372章 近鄉情怯第974章 斑斑血淚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1285張 陰謀詭計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1015章 利弊決斷第947章 天啓有後了第1097章 形勢嚴峻了第682章 將士百戰歸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1242章第1402章 毛家藏寶圖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104章 慘烈衝擊第857章 改變戰法第552章 收買科學家第587章 訣別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1242章第1196章 總結一下第404章 利益交換第233章 悲壯落幕第924章 踏上朝鮮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045章 派系問題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第838章 遼河岸邊第243章 佈防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746章 民心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547章 人盡其用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734章 捐與稅的區別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1079章 敵情有變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342章 籌糧第100章 發起攻擊第714章 籌謀計策第147章 開鎮東江第576章 情況不妙第1108章 延平海戰第187章 挑起仇恨第982章 天下有義士第1421章 多出來的運河第359章 宿命之始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1257章 城下之盟第1404章 平臺召對第694章 大會蒙古諸部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377章 火器發威第098章 陣斬奴酋第717章 百官接風第465章第1040章 出兵朝鮮第585章 各路援軍第1368章 縱敵入朝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1332章 動起來第1252章 滅清第444章 弄出個改革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315章 正面突擊第530章 論開皮島港事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1312章 騎兵與火槍第093章第1149章 日本國滅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1242章第211章 後金羣臣的擔心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730章 拉攏魏忠賢第691章 請求會盟第1254章 組建新軍
第715章 淒涼的凱旋第398章 接待降將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889章 監軍歸來第1417章 美洲歸來第252章 一場演習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1693章 軍隊的靈魂第633章 戰爭 各自的理論第805章 順利通過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1207章 天啓皇太極一起坑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372章 近鄉情怯第974章 斑斑血淚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1285張 陰謀詭計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1015章 利弊決斷第947章 天啓有後了第1097章 形勢嚴峻了第682章 將士百戰歸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1242章第1402章 毛家藏寶圖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104章 慘烈衝擊第857章 改變戰法第552章 收買科學家第587章 訣別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1242章第1196章 總結一下第404章 利益交換第233章 悲壯落幕第924章 踏上朝鮮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045章 派系問題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第838章 遼河岸邊第243章 佈防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746章 民心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547章 人盡其用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734章 捐與稅的區別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1079章 敵情有變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342章 籌糧第100章 發起攻擊第714章 籌謀計策第147章 開鎮東江第576章 情況不妙第1108章 延平海戰第187章 挑起仇恨第982章 天下有義士第1421章 多出來的運河第359章 宿命之始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1257章 城下之盟第1404章 平臺召對第694章 大會蒙古諸部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377章 火器發威第098章 陣斬奴酋第717章 百官接風第465章第1040章 出兵朝鮮第585章 各路援軍第1368章 縱敵入朝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1332章 動起來第1252章 滅清第444章 弄出個改革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315章 正面突擊第530章 論開皮島港事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1312章 騎兵與火槍第093章第1149章 日本國滅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1242章第211章 後金羣臣的擔心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730章 拉攏魏忠賢第691章 請求會盟第1254章 組建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