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大明財政

魏忠賢如此上心出力,當然有他自己的目的,正所謂無利不起早,這也是人的本性,在他羽翼漸豐之時,拉一個強悍的毛文龍到自己的手下,也是互相幫襯。而更關鍵的是,他準備有事請求毛文龍。

在喝了幾杯酒之後,魏忠賢終於露出了自己的本來想法,藉着酒勁兒,透着憨厚和熱絡,魏忠賢探出身子,向毛文龍道:“上次馮世寶那個小崽子報上來,說的晉商八大家的事情,您的解決辦法非常好,但卻不詳細,能不能和老哥哥詳細的說道說道?”

來了,這纔是今日魏忠賢宴請自己的真正原因,還不是一個錢字鬧的?

魏忠賢見毛文龍一臉恍然的樣子,立刻爲自己辯解道:“老毛你也知道,現在咱們這個大明已經是風雨飄搖,主要爛在財政這一塊上。”

對於魏忠賢這樣大膽的評論,毛文龍深以爲然,看來這全天下都在醉生夢死,除了自己以外,唯獨這個魏忠賢還算是明白。

其實大明的滅亡已經是遲早的事情,內憂外患,並不是整個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滅亡大明的根子就在於已經徹底壞掉了的財政。當一個王朝沒有足夠的財政作爲支撐,那麼他想做一些事情扭轉一下朝廷的命運,也是根本不能實現的,正所謂沒錢難辦事。

爲了緩和財政危機,繼續對外採取強硬的手段,大明朝在未來不得不進行三大餉的徵收,因此讓北方的災害更加雪上加霜。

其實這個東西征收上來的數額,不過區區兩百萬而已,平均在大明每一畝土地上,不過是九釐銀子,折算成糧食,也不過是區區十左右斤,老百姓還是能夠承受的。但是這個東西卻爲那些貪官酷吏的貪婪,找到了一個名正言順的藉口,層層加碼最終每畝地竟然最後達到了三兩銀子之多。

而士紳官吏家的土地不繳納,要轉嫁到百姓的頭上。佔據大明快一半的各地王爺的封地也不繳納,這也轉嫁到了百姓頭上。如此再加,就達到了恐怖的四兩多。

土地好年經,百姓不過出產一兩多點,結果賦稅已經達到了四兩多,這就逼迫的無數家庭走上了絕路,讓更多的百姓成爲流民,不得不揭竿而起。

而事情反過來說,如果大明朝廷的財政寬裕,就可以將那些九邊的將士有口飯吃,讓他們不至於譁變,成爲未來叛軍的主力,假如大明財政寬裕,就可以減免西北的財稅,讓百姓得到喘息,假如大明財政寬裕——反正最終就是一個字,窮。

魏忠賢就痛苦的解釋:“現在東面用兵,孫師傅和袁崇煥,要搞什麼嗯——徐徐推進築壘政策。辦法我不說好壞,但的確那東西太費錢了,上個月剛剛執行的時候,張口就向朝廷要500萬銀子,而我們小小的未來信王給孫成忠提出了一個用遼人治遼人的辦法,孫師傅也深以爲然,就拋棄了原先已經有的兵馬將士,在遼東的難民裡招募新兵,更要用騎兵對騎兵,在蒙古大肆買馬。就這一筆費用,又要了100萬,再加上林林總總的,就在這上半年的時候,投到遼東去的銀子就達到了七八百萬,這真是一個無底洞。”

當然,這七八百萬是孫師傅報上來的,而實際拿出去的,也不過三百萬。但這三百萬就已經是天啓窮其所有了。

魏忠賢就繼續抱怨:“而戶部根本現在就沒有錢,怎麼辦呢,就那一次次伸手向內帑要錢,咱們皇上還就這個性子,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只要外面一要,萬歲爺的金口一開,我掌握的銀子就如流水一樣的往外淌,我是天不生錢,地不長錢,眼看着老本就要花光了。”然後還不忘恨恨的埋怨一句:“那幫文官真可恨,就好像天下就是皇上家的似的,什麼事情都要皇上操心,什麼事情都要皇上拿錢,就好像是天經地義。”

面對這個已經喝得微醺,實際是已經被錢逼的走投無路的魏忠賢,說出來的有些大逆不道的話,毛文龍只能將他打住:“我說老魏,你別胡說八道,這天下本來就是皇上的,你再這麼胡言亂語下去,被人抓住了把柄,你就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被毛文龍這麼一提醒,魏忠賢也覺得自己失言了,於是打個哈哈:“這裡也沒有外人,都是自己的體己兄弟,也傳不出去的。”然後半開玩笑半認真的看了另外兩個人一眼:“假如說是傳出去,那也是在座的咱們幾個,我老魏要死之前,也會抓你幾個墊背,哈哈哈哈。”

三個人就連連點頭:“這都是體己話,怎麼能說出去了,老魏(公公)多心了。”

這個哈哈打過之後,毛文龍就疑惑的問道:“難道咱們大明的戶部真的窮到這種程度了嗎?咱們的大明每年的戶部收入可是不少啊。”

魏忠賢就再次正色道:“咱們大明每年的財政收入是2000多萬銀子,內帑每年的收入大概是在700萬上下,但是這裡卻有個區分,財政上的收入不過是在賬面上,其中有1000萬,依舊是以實物的形式折算的,要交給地方,比如說糧食和柴草等等等等,以養地方衛所吏員,還有就是休整地方道路河道。

還有就是拖欠。名義上這兩千萬兩銀子的國庫收入,其實真正能繳上來的,也就四五百萬而已,再加上各種貪墨,更是少的可憐。”一說貪墨,農民出身的魏忠賢就咬牙切齒,這倒不是他真的眼紅那些文官們的貪婪,這是骨子裡,窮人對貪污官員的天性憎恨。這也就是在9月份之後,魏忠賢真正的掌握了天下大權,他就一味的和東林對着幹的原因之一。

“如此大的缺口,就只能在皇上的內帑裡填補了,但是你看一看,天下皇莊就這麼多,鹽茶絲綢還有市舶司的稅收,本來是歸於內帑的,結果也被戶部截留了去,現在是隻出不進,實在是讓我老魏焦頭爛額,要不是先皇還給留了點家底,萬早就上吊了。”抱怨了一陣之後,魏忠賢充滿了希望,再次趴到毛文龍的前面:“但是你說那晉商八大家的事情,卻讓我看到了一個來錢的道兒,假如說錦衣衛真的能夠摻和在裡面,也能爲我的三寶局收入一些,所以這一次,你一定要好好的和老哥哥聊一聊,也好讓我心中有個底。”然後上綱上線的道:“這一次讓你進京,說不說前線的戰事倒是其次,這個纔是皇上和我關心的,要不再有幾日,我就徹底的揭不開鍋了。”

毛文龍很同情魏忠賢,同時也明白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就比如說,就算今年的10月份,兵部爲了解決遼東軍餉問題,就有人上書提議向天下徵收遼餉遼,這個賦稅的徵收,在本來已經搖搖欲墜的大明大廈,狠狠的踹了一腳,自己作爲穿越來的,絕對不能眼睜睜的看着這些事情發生。所以必須給魏忠賢和皇上想出一個來錢的辦法,堵上那個窟窿,將遼餉這件事情徹底的掐滅在萌芽之中,這也是自己的責任。

第727章 那就作死吧第538章 兩黨合作第408章 惡客上門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1249章 收買人心第335章 暴動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622章 順利推進的毛文龍第354章 透陣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324章 互相靠攏第673章 馬維忠的建議第1194章 殺回去第1294章 全殲敵軍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第1014章 議論廢立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496章 皇親國戚(繼續爆更)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080章 變性阿敏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460章 魏忠賢的判斷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680章 分化瓦解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924章 踏上朝鮮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389章 捷報頻傳第239章 紮下根基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660章 東江鎮的困局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1249章 收買人心第1003章 中日海戰-對壘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207章 逍遙的日子第1020章 繳獲中的信息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231章 冰堡破了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097章 一炮之威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544章 畫個大餅第711章 出乎意料第031章 改變規矩第1217章 騎射無雙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155章 送子爲質第1331章 調兵遣將第1195章 朱由檢的處境第963章 信王就藩第1398章 一心尋死的皇帝第1124章 瘋狂了的日本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116章 鳩佔鵲巢第572章 野心的養成第406章 總結得失第849章 舉國歡騰第618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1348章 堅守城牆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1087章 集體升遷第1157章 局面嚴峻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339章 救援第894章 兵變第1106章 施行兵諫第1398章 一心尋死的皇帝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987章 世仇的爆發第969章 李旦的威脅第904章 混亂的局面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1196章 總結一下第585章 各路援軍第1116章 決戰勝利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281章 保舉袁崇煥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1304章 炮戰第625章 草原召集令第279章 御弟朱由檢第582章 步步壓迫第128章 透露些消息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419章 復遼借款
第727章 那就作死吧第538章 兩黨合作第408章 惡客上門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1249章 收買人心第335章 暴動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622章 順利推進的毛文龍第354章 透陣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324章 互相靠攏第673章 馬維忠的建議第1194章 殺回去第1294章 全殲敵軍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第1014章 議論廢立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496章 皇親國戚(繼續爆更)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080章 變性阿敏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460章 魏忠賢的判斷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680章 分化瓦解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924章 踏上朝鮮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389章 捷報頻傳第239章 紮下根基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660章 東江鎮的困局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1249章 收買人心第1003章 中日海戰-對壘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207章 逍遙的日子第1020章 繳獲中的信息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231章 冰堡破了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097章 一炮之威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544章 畫個大餅第711章 出乎意料第031章 改變規矩第1217章 騎射無雙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155章 送子爲質第1331章 調兵遣將第1195章 朱由檢的處境第963章 信王就藩第1398章 一心尋死的皇帝第1124章 瘋狂了的日本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116章 鳩佔鵲巢第572章 野心的養成第406章 總結得失第849章 舉國歡騰第618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1348章 堅守城牆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1087章 集體升遷第1157章 局面嚴峻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339章 救援第894章 兵變第1106章 施行兵諫第1398章 一心尋死的皇帝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987章 世仇的爆發第969章 李旦的威脅第904章 混亂的局面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1196章 總結一下第585章 各路援軍第1116章 決戰勝利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281章 保舉袁崇煥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1304章 炮戰第625章 草原召集令第279章 御弟朱由檢第582章 步步壓迫第128章 透露些消息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419章 復遼借款